以养老金融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财经

发展养老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从2005年的11.03%上升至2023年的21.10%。依据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划分标准,我国已从轻度老龄化社会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以家庭代际交换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亟须以更多养老资产投入、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多样化养老产业发展加以积极应对,更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要,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金融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金融市场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发展养老金融,借助金融工具、金融优势等促进养老体系整体提质增效,构建与人口老龄化、多样化养老需求相适应的新型养老金融体系。一方面,在养老领域,需要发展多样化固定收益型、商业养老金、个人账户型等养老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推动社会化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发展,构建“财富、健康、医养、康养”全链条养老产业体系,也需要金融大力支持,更好适应跨生命周期的财富规划和多维度的养老需求。

养老金融事关民生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养老金融既减轻了少子化、小型化家庭的经济负担,又可通过投资、理财等方式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同时,养老金为资本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不断推动资本市场健康规范发展。此外,养老金融为养老优质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刺激养老产业提质升级和转型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来看,养老金融主要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财富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个层次。

在养老金金融方面,养老保险体系结构初步完善,但三支柱覆盖面不均衡。其中,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体系的主要部分。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拓宽,累计结余规模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压力正在快速增长,资金缺口压力逐渐显现,部分地区已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补充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部分。职业年金经过多年发展,已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全覆盖。企业年金设立数量、覆盖范围和基金积累规模均有所扩大,但覆盖面主要集中在大型国企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为居民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选择。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多个试点城市及地区运行平稳,但个人养老金的市场渗透率依然较低,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且居民对个人养老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养老财富金融方面,养老金融产品种类增加,但服务水平亟待提高。近年来,我国养老财富金融市场逐步发展,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建立规范化、多元化的养老产品体系,但整体规模尚不够成熟,产品供给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养老理财产品发展较为滞后,其风险收益特征与老年人需求匹配度较低,产品设计较为单一,市场份额占比较低。同时,居民理财知识相对薄弱,金融机构在养老理财产品的宣传和教育方面投入不足,部分投资者对产品风险认知不清。此外,银行、保险和基金开始了养老财富消费模式的探索,推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适老金融服务、养老消费信托等产品,但金融机构参与度低、覆盖客户人群少、产品可选择度低、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

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养老产业市场快速扩展,但金融支持总体薄弱。一方面,养老产业融资不断拓宽,一些地方综合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养老产业专项债券、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金融工具,为养老产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存在中小型养老企业、服务机构融资难、融资贵,养老产业上市公司整体融资规模偏小,养老产业债券市场认可度较低等问题。另一方面,养老产业投资呈现出多元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特点。随着私募基金、创投机构、养老产业基金等投资主体参与到养老产业的投资中,养老产业投资规模逐年增长;投资领域涉及养老产业的整体链条,实现了养老产业上下游全方位的布局;投资主体更加注重养老科技的投资。然而,由于养老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长、市场风险较高,部分投资者对养老产业持观望态度,不利于养老产业蓬勃发展。

以养老金融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着力点

通过完善养老金制度体系、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加大养老产业投融资支持等路径,进而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养老金融发展格局,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完善养老金制度与资产管理,保障养老生活质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这为养老金融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增强制度包容性。加快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伐,合理优化资金配置。鼓励更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建立年金计划。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支持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创新。提高养老金投资运营效率,优化资产配置。在确保安全和收益的前提下,养老金可适度投资权益类资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稳步推进海外投资,提高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加强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保障养老金安全。建立健全养老金投资风险防控体系和定期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基金投资情况、收益状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增强透明度。

二是创新养老金融产品,优化养老财富管理。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健康状况和不同生命周期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更加丰富和适配的养老财富积累和养老财富消费的可选择模式。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鼓励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创新设计养老理财产品,推出定制化产品投资服务;开发面向老年人的消费信贷产品,缓解老年人服务消费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优化养老支付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消费。推动移动支付、智慧支付在养老服务落地,支持养老费用支付、医疗支出等多场景应用。此外,金融机构可以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支付结算、资金托管等综合金融服务,优化养老服务业的资金流管理。推动金融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智慧养老金融,构建集养老金融服务、健康管理、养老护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服务体验。

THE END
1.养老金改革的最新消息,探索未来养老保障的新路径,养老金改革最新...2、对社会的影响:养老金改革有助于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通过发展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分散养老风险,提高整个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 3、对经济的影响:养老金改革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为资本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推动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http://wuhan.caind.cc/post/91.html
2.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影响及对策论文.docx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影响及对策论文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的趋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保险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从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5594578.html
3.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分析(精选6篇)篇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分析 黄元元 唐雯霞 [摘要]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正迅速、大规模、高龄化地到来,而我国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很难适应这种人口老龄化的形势。针对人口变迁趋势,我国应在老龄人高峰期到来之前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建立可持续性的社会保障体制。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经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vqpi2x0.html
4.人口老龄化调查报告(精选11篇)三、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劳动力供给减少与养老负担加重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压力。同时,养老保障体系的`负担也日益加重,政府和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消费市场结构变化与产业升级 老年人群体在医疗保健、食品、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不断增...https://www.ruiwen.com/diaochabaogao/7416125.html
5.巴曙松等: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缺口与对策专栏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正在不断增大各国公共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中国也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关于中国公共养老保险金的收支缺口以及缺口规模的探讨,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系统性地梳理了中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以及养老金缺口问题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国内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影响的主要机制。最后在借鉴...https://hfri.phbs.pku.edu.cn/2018/zhuanlan_0827/170.html
6.老龄化加速,养老服务亟需转型:北京合肥调研报告揭示现状4、北京养老保险发展现状调研 北京养老机构发展现状调研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社会进步的不断发展,北京市的养老行业亟待发展,为了解北京市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笔者进行了这次调研。 部分:调研背景 在调研前我们了解到,北京市老龄人口数已经达到300万,其中八成以上老年人已经进入养老需求期。目前,北京市已有超过1000家养老...https://www.shecuntong.cn/22373/
7.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社会总需求?第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应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和加深的因素,做到供给的均等化和社会保障给付的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资金应在缴费的基础上,开辟更广泛的资金筹措来源,包括保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划拨充实社保基金的制度化和机制化水平,确保在抚养比进一步提高情况下养老金可持续支付。尽快建立长期...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17451903/?_dtcc=1
8.浅谈人口老龄化现象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经济负担加重: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市场缩小,社会抚养比上升,养老及医疗保障支出增加,这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增大: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对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使得社保体系面临更大的负担。 https://www.jiceng.org/xyxx/214255.html
9.什么是超老龄化社会?定义标准及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影响分析而在研究老龄问题时,多以60岁为起点,判定标准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超过21%就可被视为超老龄化社会。 在传统语境下,提及老龄化问题,可以立刻联系到的有养老负担、看护问题、延长退休年龄、财政负担增加、世代交流差异差等社会保障层面的具体体现,而超老龄化...https://www.sgpjbg.com/info/31cd889df0db6ebd52f02a3f38489ed0.html
10.老龄化加速下的投资机会——基于日本“翻倍股”的研究其中,医疗行业体现了医保政策塑造下的行业变革及老龄化对医疗服务需求增加;消费龙头较好地捕捉了健康化、功能化及社会分层下的消费趋势;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是人口红利减少后,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 ◆医药:老龄化下医疗费用长期增长,但受医保控费影响1990年后日本整体的用药规模增长有限,而医疗服务的支出增长更...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59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