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
A.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2、在我国,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B.共产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
3、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C.人民民主专政D.爱国统一战线
4、以下不是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是()-。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情理
5、以下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的是()。
A.管制B.拘役C.没收财产D.罚款
6、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不宜提倡()。
A.宽容原则B.互助原则C.“好人”原则D.诚信原则
7、体现家庭成员长幼关系的道德规范是()。
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夫妻和睦D.互助互让
8、根据犯罪构成理论,某甲在杀害他人的犯罪中,其危害结果属于()。
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
9、不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必备条件的是()。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B.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C.达到法定婚龄D.符合一夫一妻制
A.《劳动法》B.《婚姻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公务员法》
11、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
A.知识和能力B.财富和地位C.荣誉和尊严D.劳动和贡献
12、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内心信念
D.评价方式
1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有()。
A.监督权B.宗教信仰自由C.检举权D.选举权
14、我国公民从()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8周岁起B.出生时起C.年满10周岁起D.年满16周岁起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B.社会主义C.为人民服务D.诚实守信
16、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B.敬业奉献C.诚实守信D.团结友善
18、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是()。
A.指引作用B.强制作用C.教育作用D.评价作用
19、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2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A.服务群众B.奉献社会C.爱岗敬业D.办事公道
21、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A.德B.智C.美D.体
22、某甲抢劫某乙的财物并造成某乙重伤,构成抢劫罪。在这一犯罪中,犯罪主体是()。
A.某乙B.某甲C.某甲的抢劫行为D.某乙被抢的财物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
24、以下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自由的()。
A.出版自由B.通信自由C.集会自由D.言论自由
25、以下不属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规定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是()。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敬业奉献D.见义勇为
26、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是()。
A.抵押权B.留置权C.土地使用权D.所有权
27、在我国,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是()。
A.知识和能力B.财富和地位C.劳动和贡献D.荣誉和尊严
28、以下属于排除罪犯事由的是()。
A.犯罪中止B.自首C.紧急避险D.立功
29、以下属于对结婚禁止条件的准确表述的是()。
A.禁止近亲结婚B.禁止四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C.禁止患有疾病的人结婚D.禁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30、以下不属于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的是()。
A.《环境保护法》B.《教师法》
C.《公务员法》D.《劳动法》
31、以下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是()。
A.公民权利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D.男女平等原则
32、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和最高层次要求的是()。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E.奉献社会
33、科学的人生观是()
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
34、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D.历史必然性
35、道德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调整()
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
C.利益关系D.社会关系
36、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爱国主义?B.民族主义?C.国际主义D.共产主义
37、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一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A.政治文明?B.精神文明?C.生态文明
38、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无私奉献
C.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互助、自立自强、敬业奉献
39、2005年11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
A.载人航天精神B.神舟精神?C.航天科研精神?
40、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41、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全体公民
B.全体人民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
D.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42、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才负刑事责任。
A.法律有规定的
B.情节严重的
C.造成重大损失的
D.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
43、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44、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A.环境意识?B.效率意识C.发展意识
45、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A.优良传统道德?B.优秀思想文化?C.先进思想道德
46、我国从()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0岁B.年满18岁C.年满16岁D.从出生时起
47、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效民事行为的是()
A.某青年以一块糖果换得某10岁儿童的一块手表
B.某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将家里的摄像机送给邻居
C.某单位两职工就家俱转让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
D.五个中学生强行以5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某同学的一辆新自行车
48、男女两青年去民政部门申请结婚登记,未获审查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A.男方刚满21周岁
B.女方刚满20周岁
C.女方家长不同意双方的结合
D.男方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
49、甲乙有仇,甲扬言准备了工具要报复乙,乙听说后决定先下手,遂持棍闯入甲家,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50、被告人甲实施盗窃时,因被他人查觉而未得逞,仓皇逃跑。甲的行为()
A.是犯罪预备B.是犯罪未遂C.是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
51、杨某出差住宾馆,见房间内烟灰缸造型别致,十分喜欢。临走时,杨某将烟灰缸放入提包带走。杨某的行为属于()。
A.侵权行为B.不当得利C.违约行为D.犯罪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
A.年龄适应的民事活动
B.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C.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D.人格、身份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E.体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2、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相比,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有()
A.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B.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
C.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D.通过社会舆论和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
E.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部分先进分子的要求
3、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
A.使人不需艰苦劳动,便可从享其成
B.使人有不需原则,有求必应的朋友
C.使人保持心境轻松、平稳、态度乐观
D.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
E.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获得更多的幸福
4、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有()
A.竞争需要借助合作才更有可能获胜,合作增强了竞争的能力
B.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竞争,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C.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合作愈好,竞争中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D.在现代社会中,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
E.合作则双赢,竞争则两败。
5、“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A.没有集体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
B.集体主义坚决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
C.广大人民只有靠集体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
D.只有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
E.集体主义可以完全不顾个人的思想,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
6、我国法律规定结婚的法定条件是()
A.双方完全自愿B.符合一夫一妻制
C.达到法定婚龄D.禁止四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社会主义荣辱观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过程包括()
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
9、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
A.原告B.被告C.法定诉讼代理人D.委托诉讼代理人
10、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A.坚定的信念B.艰苦奋斗C.勇于实践D.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1、我国法律规定刑罚的主刑有()
A.拘役?B.拘留C.罚金D.有期徒刑
1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它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它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它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3、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A.平等原则B.竞争原则C.宽容原则D.诚信原则
14、我国程序法律制度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5、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特征的是()
A.讲证据B.讲程序C.讲情理D.讲法律
1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的干涉
A.权力机关B.行政机关
C.法律监督机关D.社会团体E.个人
17、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E.理想是实践的前奏
18、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A.人为什么活着B.怎样生活才有价值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何
D.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E.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
19、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
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呕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
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待候卧病在床的妻子
D.某儿媳每逢周未都去看望不在一起生活的公婆,帮他们洗刷打扫做家务
20、社会公德的内容有()。
A.遵纪守法B.保护环境C.文明礼貌
D.爱护公物E.助人为乐
三、判断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2、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对大学生道德律素质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
3、人民主权原则和“三权分立”原则都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4、法治是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5、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都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6、心理是否健康是性格问题,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关系。()
7、死缓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的一种执行方法而非一个独立刑种。()
8、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9、根据我国民法,自然人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10、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11、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无需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只要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勇于开拓、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12、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1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和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4、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
15、个人平时讲不讲诚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关键时刻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
1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17、民事行为就是民事法律行为。()
18、民族精神具有历史性,与时代精神关系不大,当代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主要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9、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2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核心。()
2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
23、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的主要内容。()
24、所有权是最完全、最典型的物权。()
2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27、法制与法治内涵相同。()
28、社会公德是指在个人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29、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不需要经过任何许可。()
31、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32、政治安全与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33、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的说服力。()
34、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
35、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6、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如果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之间产生冲突,法律思维应当先。()
37、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附加刑只能作为主刑的补充,不能独立适用。()
提示:付款后前半部分作业,后半部分答案,如答案显示不全,请下载PDF文件查看,PDF答案文件在答案部分标题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