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0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业及答案(高起本专升本高起专)远程函授教育试题考试答案智金宝资料库

1、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

A.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

2、在我国,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B.共产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

3、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C.人民民主专政D.爱国统一战线

4、以下不是法律思维方式特征的是()-。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情理

5、以下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的是()。

A.管制B.拘役C.没收财产D.罚款

6、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不宜提倡()。

A.宽容原则B.互助原则C.“好人”原则D.诚信原则

7、体现家庭成员长幼关系的道德规范是()。

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夫妻和睦D.互助互让

8、根据犯罪构成理论,某甲在杀害他人的犯罪中,其危害结果属于()。

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

9、不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必备条件的是()。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B.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C.达到法定婚龄D.符合一夫一妻制

A.《劳动法》B.《婚姻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公务员法》

11、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

A.知识和能力B.财富和地位C.荣誉和尊严D.劳动和贡献

12、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内心信念

D.评价方式

1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有()。

A.监督权B.宗教信仰自由C.检举权D.选举权

14、我国公民从()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8周岁起B.出生时起C.年满10周岁起D.年满16周岁起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B.社会主义C.为人民服务D.诚实守信

16、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B.敬业奉献C.诚实守信D.团结友善

18、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是()。

A.指引作用B.强制作用C.教育作用D.评价作用

19、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2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A.服务群众B.奉献社会C.爱岗敬业D.办事公道

21、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A.德B.智C.美D.体

22、某甲抢劫某乙的财物并造成某乙重伤,构成抢劫罪。在这一犯罪中,犯罪主体是()。

A.某乙B.某甲C.某甲的抢劫行为D.某乙被抢的财物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

24、以下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自由的()。

A.出版自由B.通信自由C.集会自由D.言论自由

25、以下不属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规定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是()。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敬业奉献D.见义勇为

26、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是()。

A.抵押权B.留置权C.土地使用权D.所有权

27、在我国,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是()。

A.知识和能力B.财富和地位C.劳动和贡献D.荣誉和尊严

28、以下属于排除罪犯事由的是()。

A.犯罪中止B.自首C.紧急避险D.立功

29、以下属于对结婚禁止条件的准确表述的是()。

A.禁止近亲结婚B.禁止四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C.禁止患有疾病的人结婚D.禁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30、以下不属于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的是()。

A.《环境保护法》B.《教师法》

C.《公务员法》D.《劳动法》

31、以下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是()。

A.公民权利原则B.诚实信用原则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D.男女平等原则

32、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和最高层次要求的是()。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E.奉献社会

33、科学的人生观是()

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

34、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D.历史必然性

35、道德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调整()

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

C.利益关系D.社会关系

36、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爱国主义?B.民族主义?C.国际主义D.共产主义

37、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一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A.政治文明?B.精神文明?C.生态文明

38、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无私奉献

C.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互助、自立自强、敬业奉献

39、2005年11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

A.载人航天精神B.神舟精神?C.航天科研精神?

40、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41、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全体公民

B.全体人民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

D.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42、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才负刑事责任。

A.法律有规定的

B.情节严重的

C.造成重大损失的

D.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

43、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44、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A.环境意识?B.效率意识C.发展意识

45、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A.优良传统道德?B.优秀思想文化?C.先进思想道德

46、我国从()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0岁B.年满18岁C.年满16岁D.从出生时起

47、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效民事行为的是()

A.某青年以一块糖果换得某10岁儿童的一块手表

B.某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将家里的摄像机送给邻居

C.某单位两职工就家俱转让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

D.五个中学生强行以5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某同学的一辆新自行车

48、男女两青年去民政部门申请结婚登记,未获审查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A.男方刚满21周岁

B.女方刚满20周岁

C.女方家长不同意双方的结合

D.男方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

49、甲乙有仇,甲扬言准备了工具要报复乙,乙听说后决定先下手,遂持棍闯入甲家,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50、被告人甲实施盗窃时,因被他人查觉而未得逞,仓皇逃跑。甲的行为()

A.是犯罪预备B.是犯罪未遂C.是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

51、杨某出差住宾馆,见房间内烟灰缸造型别致,十分喜欢。临走时,杨某将烟灰缸放入提包带走。杨某的行为属于()。

A.侵权行为B.不当得利C.违约行为D.犯罪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

A.年龄适应的民事活动

B.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C.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D.人格、身份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E.体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2、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相比,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有()

A.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B.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

C.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D.通过社会舆论和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

E.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部分先进分子的要求

3、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

A.使人不需艰苦劳动,便可从享其成

B.使人有不需原则,有求必应的朋友

C.使人保持心境轻松、平稳、态度乐观

D.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

E.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获得更多的幸福

4、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有()

A.竞争需要借助合作才更有可能获胜,合作增强了竞争的能力

B.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竞争,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C.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合作愈好,竞争中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D.在现代社会中,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

E.合作则双赢,竞争则两败。

5、“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A.没有集体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

B.集体主义坚决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

C.广大人民只有靠集体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

D.只有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

E.集体主义可以完全不顾个人的思想,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

6、我国法律规定结婚的法定条件是()

A.双方完全自愿B.符合一夫一妻制

C.达到法定婚龄D.禁止四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社会主义荣辱观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过程包括()

A.法律制定B.法律执行C.法律适用D.法律遵守

9、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

A.原告B.被告C.法定诉讼代理人D.委托诉讼代理人

10、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A.坚定的信念B.艰苦奋斗C.勇于实践D.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1、我国法律规定刑罚的主刑有()

A.拘役?B.拘留C.罚金D.有期徒刑

1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它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它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它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3、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A.平等原则B.竞争原则C.宽容原则D.诚信原则

14、我国程序法律制度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5、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特征的是()

A.讲证据B.讲程序C.讲情理D.讲法律

1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的干涉

A.权力机关B.行政机关

C.法律监督机关D.社会团体E.个人

17、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E.理想是实践的前奏

18、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A.人为什么活着B.怎样生活才有价值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何

D.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

E.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

19、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

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呕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

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待候卧病在床的妻子

D.某儿媳每逢周未都去看望不在一起生活的公婆,帮他们洗刷打扫做家务

20、社会公德的内容有()。

A.遵纪守法B.保护环境C.文明礼貌

D.爱护公物E.助人为乐

三、判断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2、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对大学生道德律素质的提高没有什么作用。()

3、人民主权原则和“三权分立”原则都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4、法治是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5、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都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6、心理是否健康是性格问题,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关系。()

7、死缓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的一种执行方法而非一个独立刑种。()

8、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9、根据我国民法,自然人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10、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11、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无需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只要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勇于开拓、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12、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1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和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4、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

15、个人平时讲不讲诚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关键时刻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作出牺牲。()

1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17、民事行为就是民事法律行为。()

18、民族精神具有历史性,与时代精神关系不大,当代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主要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9、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

2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核心。()

2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

23、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的主要内容。()

24、所有权是最完全、最典型的物权。()

2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27、法制与法治内涵相同。()

28、社会公德是指在个人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29、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不需要经过任何许可。()

31、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32、政治安全与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33、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的说服力。()

34、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

35、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6、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如果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之间产生冲突,法律思维应当先。()

37、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附加刑只能作为主刑的补充,不能独立适用。()

提示:付款后前半部分作业,后半部分答案,如答案显示不全,请下载PDF文件查看,PDF答案文件在答案部分标题下面。

THE END
1.从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中汲取维权的经验教训近年来,微信等社交媒体工具已深度融入企业用工管理中,加之微信上的信息能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范畴,在劳动争议纠纷中,微信作为证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然而,要使微信证据真正发挥效用,就必须结合劳动争议纠纷的特点,让证据满足构成劳动关系的条件。 http://views.ce.cn/view/ent/202411/21/t20241121_39209915.shtml
2.劳动关系管理企业劳动关系主要指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普通员工和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所有者与全体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工人组织的关系; 工人组织与职工的关系。 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兼顾各方利益原则;...https://www.govrzh.cn/article.php?id=260
3.新时代社会发展变革需求的劳动法改革因此适度保护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权利、采取劳动法律干预手段是劳动法的基本价值。但劳动法对劳动关系进行干预的主要目的, 是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包括休息休假权、获得报酬权、劳动安全卫生权等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在对其干预时应当适度注意把握...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056.html
4.劳动争议攻防策略:请求权基础思维分析与合规操作最新章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重视调解的原则 《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02〕71号)中指出,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柔性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对于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风险、维护劳动者...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965132/6.html?showDownload=1%3Fivk_sa%3D1024320u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62258
2.赛领说“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别再傻傻分不清楚双方不是劳动关系 而是劳务关系 劳动关系 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人之间建立的一种有一定从属性的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报酬并有权受到劳动保护。 https://jyb.gxmzu.edu.cn/detail/news?id=1100092&type_id=7395
3.就业歧视,你可以这样说“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我国就业促进法也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http://www.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99/29640046/index.html
4.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公平原则平等自愿原则协商...C.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D. 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简述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法定原则、平等自愿原则、教育与强制相结合、高效便民都属于《行政强制法》的基本原则。()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307a4453755845f4a3cef8aac6935cd8.html?fm=bdbds18784d8e72170da26b3f0e73027e526b
5.劳动合同法领域诚信原则司法适用研究【摘要】: 诚信原则最初是民法领域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至今已在民法领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近现代诚信原则出现了向其它领域扩张的趋势,总体上看劳动法学界似乎都默认诚信原则可以在劳动合同中进行运用,但却一直缺少对劳动合同法领域诚信原则适用的系统性学理论证,对于诚信原则在劳动合同法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界...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52-1020741122.htm
6.大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实践报告范文(二)坚持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的基本原则。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①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②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③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④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2、《公务员》的基本原则 ...https://www.ruiwen.com/shehuishijian/2089471.html
7.民法基本原则论文赏析八篇而非市民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根本规则。2、民法基本原则的效力必须是贯穿民法始终的。这意味着凡被确立为基本原则者,必须是在民法的整个制度领域都能适用,而非仅在民法的某个或某些制度领域适用。[11]以此,我们试分析诚信原则。 第一、法律意义的诚信原则的渊源为罗马法关于债的履行中的恶意抗辩制度而来,而法国民法...https://hlwzk.fabiao.com/haowen/16060.html
8.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12篇(全文)[1]毕颖慧.《保险法》修订中的人本观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 (04) . 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 第2篇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是对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近因原则和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的理解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基本要求:了解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规定原因,熟悉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了解保险利益的含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x5jgkbg.html
9.2021年10月自考00167劳动法真题与答案自考6.赵某与久盛物业公司于2018年4月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双方约定社会保险费随工资发放,赵某放弃缴纳社会保险费。2019年5月,赵某以久盛物业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 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赵某违反诚信原则,不应支持其主张 ...https://www.educity.cn/zikao/316341.html
10.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考试题87、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 A、工会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 E、劳动力供给量 88、劳动法基本原则包括( )。 A、物质帮助权原则 B、平等就业原则 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D、自由择业原则 E、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https://mip.oh100.com/kaoshi/peixun/119752.html
11.劳动法中的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包括那些?【实务操作指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以上五项基本原则,违反上述五项基本原则订立的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损害的,用人单位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关于劳动法中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包括那些的相关规定,我们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一定要遵守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小编还...https://www.64365.com/zs/868962.aspx
12.思修简答题(精选4篇)14、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答:我国《劳动法》规定了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即:(1)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原则。(2)按劳分配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 15、我国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哪些?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哪些?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vupxh2.html
13.北京市丰台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官网人力资源管理师C.劳动力的所有者 D.使用劳动者的企业 28.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 )的性质。 A.劳动法律 B.劳动法律制度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关系 29.(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https://new.beijingchengzhi.com/Archives/rl/mnst/sanji/159.html
14.江苏高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长期两不找”期间,双方不存在劳动法...如对于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行使辞职权的行为,除了有服务期或竞业限制约定的情形外,不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是由于《劳动合同法》对服务期规定的适用范围过窄,只能适用于用人单位出资培训的情形,因此,如果过于僵化地使用该规定,可能对用人单位显失公平。因此,如果劳动者明显违背诚信原则,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55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