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一、法律是什么——法的含义(一)从本质上看,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二)从特征上看,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二、法律有哪些——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的含义(二)法律体系的结构——部门法(三)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教学要求:1.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法的概念、本质与特征2.理解法律体系、法律部门的概念、部门法的划分标准3.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框架教学重点:1.法的概念和特征2.法律体系3.法律部门教学难点:1.法的规范性2.法律体系的组成
●1.1法的概念和特征:法律是什么?
主要内容包括:1、从本质上看,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2、从特征上看,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
●1.2法律体系:法律有哪些?
主要内容包括:1、法律体系的含义2、法律体系的结构——部门法3、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第二章宪法学
教学内容:一、宪法是什么(一)宪法是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总契约(二)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二、宪法权利知多少(一)基本权利的含义(二)基本权利的种类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宪法的重要地位,培养宪法意识2.理解宪法条文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规定3.掌握各种权利的具体内容和适用条件教学重点:1.宪法的重要地位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难点:1.宪法的效力2.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适用条件
●2.1宪法的重要地位:宪法是什么?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宪法是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总契约2、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2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权利知多少?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权利的含义2、基本权利的种类
第三章行政法学
教学内容一、为啥没录用我?(一)录用的概念和对象(二)报考公务员的条件(三)录用程序二、公务员该受处分吗?(一)行政处分的界定(二)行政处分的种类(三)行政处分的后果(四)不服行政处分的救济方法三、你是这样被行政处罚的!(一)行政处罚的主体(二)行政处罚的程序四、我的家为什么被拆了?(一)房屋征收的主体(二)房屋征收的条件(三)房屋征收的程序五、如何“民告官”?(一)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二)法院管辖权的确定六、罚款我不服,怎样找政府?(一)行政复议机关的确定(二)行政复议的程序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公务员录取的条件、行政处分的种类、行政处罚的主体、征收的条件、行政复议的程序、行政诉讼被告的资格确定方式2.熟悉公务员的种类、不服行政处分的救济方法、行政主体的执法依据、房屋征收的主体3.熟悉行政诉讼人民法院的管辖权分配的有关规定4.了解行政征收、行政复议的程序教学重点:1.公务员录取的条件2.行政处分的种类3.行政处罚的主体4.行政复议的程序5.行政诉讼被告的资格确定教学难点:1.公务员考核2.行政处分3.行政处罚4.行政复议
●3.1公务员录用:为啥没有录用我?
主要介绍三个问题:1、录用的概念和对象2、报考公务员的条件3、录用程序
●3.2行政处分:公务员能受处分吗?
主要内容包括:1、行政处分的界定2、行政处分的种类3、行政处分的后果4、不服行政处分的救济方法
●3.3行政处罚:你是这样被行政处罚的!
主要内容包括:1、行政处罚的主体2、行政处罚的程序
●3.4行政复议:处罚我不服,怎样找政府?
主要内容:1、行政复议机关的确定2、行政复议的程序
●3.5行政征收:我的家为什么被拆了?
主要内容:1、房屋征收的主体2、房屋征收的条件
●3.6行政诉讼:如何"民告官"?
主要内容:1、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2、法院管辖权的确定
第四章民法学
●4.1民法的基本原则:诚信乃社会之本
主要内容:1、诚信原则的含义2、诚信原则的特点3、诚信原则的功能4、诚信原则的内容
●4.2民事行为能力制度:谁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
主要内容:1、未成年人的界定2、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3、未成年人监护的设定4、监护人的职责
●4.3诉讼时效:民事权利会永远受到保护吗?
主要内容:1、诉讼时效的概念2、诉讼时效的分类3、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4、诉讼时效的中断
●4.4不动产登记:这套房屋的产权到底归谁?
主要内容:1、物权变动的含义2、物权变动的原因3、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
●4.5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小区车位到底属于谁?
主要内容:1、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构成2、共有权的客体3、小区车位的归属
●4.6合同的签订:你会签订合同吗?
主要内容:1、合同签订的程序2、重视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3、合同条款的内容4、合同文本的指引
●4.7合同的效力:你签的合同有效吗?
主要内容:1、合同生效的要件2、合同的无效3、合同的可撤销4、效力待定合同5、无效合同的处理
●4.8合同的担保:如何保护自己的债权?
主要内容:1、债的担保的基本方式2、保证3、定金4、担保物权
●4.9机动车侵权责任:天堂没有车来车往!
主要内容:1、交通事故处理程序2、机动车侵权赔偿责任的主体认定3、赔偿范围的认定
●4.10夫妻共同财产:我国的夫妻财产制
主要内容:1、夫妻共同财产制——法定财产制2、夫妻特有财产制3、夫妻约定财产制
●4.11夫妻共同债务:如何认定夫妻债务?
主要内容:1、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2、夫妻个人债务的认定
●4.12法定继承:独生子女能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吗?
主要内容:1、继承的概念2、遗产的范围3、法定继承4、遗嘱继承
第五章刑法学
教学内容:一、什么是犯罪?(一)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具有刑罚处罚性二、如何认定犯罪?(一)犯罪客体要件(二)犯罪客观方面(三)犯罪主体要件(四)犯罪主观方面三、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一)犯罪客体: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二)客观方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三)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四)主观要件——过失四、假币犯罪的认定(一)持有假币罪的认定(二)使用假币罪的构成(三)假币犯罪的处罚五、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一)信用卡的含义(二)信用卡诈骗行为方式(三)信用卡诈骗罪的处罚六、盗窃罪的认定(一)犯罪客体:公私财产所有权(二)客观方面:实施了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三)犯罪主体:自然人(四)主观方面:直接故意(五)盗窃罪的处罚教学要求:1.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犯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要件2.掌握交通肇事罪、假币犯罪、信用卡诈骗、盗窃罪的犯罪行为认定3.了解各项罪名的处罚规定教学重点:1.犯罪的构成要件2.交通肇事罪的认定3.信用卡犯罪的认定4.盗窃罪的认定教学难点:1.犯罪的概念2.犯罪的构成要件3.信用卡犯罪的构成4.盗窃罪的认定
●5.1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是什么?
主要内容:1、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2、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具有刑罚处罚性
●5.2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何认定犯罪?
主要内容:1、犯罪客体要件2、犯罪客观方面3、犯罪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
●5.3交通肇事的认定:行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主要内容:1、犯罪客体:公共交通运输安全2、客观方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过失
●5.4假币犯罪的认定:买到假币是受害者吗?
主要内容:1、持有假币罪的认定2、使用假币罪的构成3、假币犯罪的处罚
●5.5信用卡犯罪的认定:透支信用卡是经济纠纷还是犯罪?
主要内容:1、信用卡的含义2、信用卡诈骗行为方式3、信用卡诈骗罪的处罚
●5.6盗窃罪的认定:偷到一根香蕉构成盗窃罪吗?
主要内容:1、犯罪客体:公私财产所有权2、客观方面:实施了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3、犯罪主体:自然人4、主观方面:直接故意5、盗窃罪的处罚
第六章经济法学
教学内容:一、消费者概念解析(一)消费者的概念(二)消费者概念的理解与适用二、《消法》惩罚性赔偿条款的理解与适用(一)何为惩罚性赔偿?(二)《消法》中的惩罚性赔偿教学要求:1.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概念和《消法》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2.了解消费者概念的理解和适用3.熟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教学重点:1.消费者的认定2.消费者概念的理解3.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教学难点:1.消费者概念的理解2.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6.1消费者的认定:消费者概念解析
主要内容:1、消费者的概念2、消费者概念的理解与适用
●6.2惩罚性赔偿:消法惩罚性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主要内容:1、何为惩罚性赔偿?2、《消法》中的惩罚性赔偿
第七章诉讼法学
教学内容:一、想打官司要准备什么?(一)民事诉讼证据(二)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二、我不服,要上诉(一)第二审程序的启动(二)第二审程序的审判教学要求:1.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证据问题,掌握刑事诉讼案件第二审的基本程序2.把握证据的基本分类3.熟悉二审的审判过程4.了解二审的审限规定教学重点:1.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2.二审的审判程序教学难点:1.证据使用应当注意的问题2.二审的审判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