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法院

近期,因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甚至全世界的神经。

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对于疫情的这种经济影响,需要客观理性的分析评估,不宜夸大,但也不容忽视。上述经济影响中,最不容忽视的,或许就是疫情对营商环境的影响。过去几年,我们孜孜以求,努力推动了营商环境的明显改善。但此次疫情,无疑会对营商环境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遏制和消除这种消极影响,需要全社会的协力。其中,司法审判的作为空间不容小觑。

一、当前肺炎疫情对现有营商环境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一)疫情对营商环境的直接破坏

(二)疫情对营商环境的间接侵蚀

二、疫情之下营商环境的修复和进一步优化离不开司法审判的助力

(一)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大量合同纠纷需要高效司法消纳化解

(二)因疫情而发生的市场秩序的失范需要优质司法予以恢复

疫情的发展会导致防疫物资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在此过程中,不乏有人坐地起价,动辄以几十倍的价格售卖防疫物资,谋取暴利;也有人抓住大众的焦急心理,兜售各种假冒伪劣产品,谋取非法利益;更有人肆意发布虚假信息,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以上各种行为会极大地扰乱市场秩序,可能加剧人们的心理恐慌,刺激不必要的非理性抢购行为,使本已失范的市场秩序恶化。对于以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行政监管固然不可或缺,而事后的司法救济更是举足轻重。司法救济中的民事责任,可以更好地弥补市场失范行为中受害者的损失,抚平其心理创伤。而司法救济中的刑事责任,更是通过最严厉的制裁措施惩罚扰乱市场秩序的人,从而给其他人形成最强有力的震慑。因此,司法审判在恢复疫情引发的失范市场秩序中有很大的作为空间。

(三)被疫情侵蚀的市场信心需要公正司法重新提振

此次肺炎疫情既可能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也可能使其他市场主体的信心产生一定程度的动摇,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创伤。而从社会功能上看,公正有效的司法恰恰是医治社会创伤的良药。司法通过依法妥善处理买卖、借贷、担保、保险等各类合同纠纷,鼓励诚信交易,严惩商业欺诈、恣意毁约、背信弃义等失信行为,重新强化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责任意识。司法通过依法妥善审理证券虚假陈述纠纷,倒逼上市公司杜绝误导性陈述,杜绝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等行为,进一步规范股票发行,恢复并提振投资者信心。司法还通过破产这一总括的公平偿债程序,使资不抵债且挽救无望的企业尽早从债务困局中摆脱出来,鼓励竞争、淘汰落后;使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再生希望的企业得以维持和更生,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利益,从而最大限度地鼓励交易,坚定各类商事主体的市场信心。

三、疫情之下司法审判服务营商环境的具体着力点

(一)依法认定不可抗力,妥善审理因疫情导致的履行合同纠纷

(二)正确认定时效中止事由,确保当事人的债权不因疫情蔓延而受影响

(三)认真对待担保责任,依法保护受疫情影响的债权人合法权益

最典型的是,在抵押担保的情况下,《物权法》第202条改变了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2条的规定直接要求抵押权人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抵押权,而不再是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的两年内。甚至在去年颁布的《全国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9条中更进一步明确,抵押权人若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前未行使抵押权的,抵押人可以在诉讼时效届满后请求涂销该抵押权登记。这意味着,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抵押权人丧失的不仅仅是胜诉权,而可能是实体权利。

(四)恰当判定履行不能,兼顾疫情之下旅游者权益保护与旅游产业激励

在因疫情导致旅行团停止发团,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返还费用的情况下,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的规定,即“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的客观原因导致旅游合同无法履行,旅游经营者、旅游者请求解除旅游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旅游经营者、旅游者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同时,在确定返还费用时,亦应根据费用是否实际发生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旅游法》第67条第2项的规定,“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此外,因疫情导致部分旅游者滞留,在滞留期间产生的食宿费用,也应依照《旅游法》第67条第4项的规定妥善分配,即因此增加的食宿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增加的返程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

(五)适当运用公平原则,推动受疫情影响的厂房、场地租赁合同持续履行

就合同应该严守的理念而言,在租赁合同订立后,承租人即负有给付租金的义务,原则上给付租金的风险由承租人自行负担。但一方面,此次疫情属于不可抗力,承租人可依据《合同法》第117条规定请求减免部分租金。另一方面,若当地政府为控制疫情而要求企业延迟复工,那么因政府的行政命令而导致的无法正常开工,承租人请求减免租金的,人民法院可基于公平原则,结合具体情形进行判断。而对于承租人因疫情影响导致经济损失,继续履行租赁合同成本过高,请求提前终止租赁合同的情形,人民法院可依照2019年《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48条的规定,在判定承租人支付适当违约金后,依法终止租赁合同。人民法院在促进租赁合同持续有效履行的同时,也为承租人、出租人提供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出口。

(六)审慎把握最大诚信原则,维护病毒感染者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的健康险、意外伤害险均规定,被保险人应当在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服务机构网络中就医,否则保险人不予赔付。基于此,此次疫情期间,有的被保险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其就诊医院或许并不在保险合同约定的医院范围之内,此时被保险人、受益人还能否要求保险人赔付?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20条规定,“保险人以被保险人未在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服务机构接受治疗为由拒绝给付保险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被保险人因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就医的除外。”依据该条,保险合同中关于定点医院就医的条款原则上有效,保险人可依约进行抗辩。但是,这一抗辩附有除外条款,即被保险人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就医。因此,被保险人感染新型肺炎入院就医,即便就诊医院不在保险合同约定的范围内,鉴于新型肺炎的严重性与紧迫性,被保险人、受益人仍然可依据保险合同向保险人主张权利。

(七)有效利用惩罚性赔偿,强力保护因购买假冒防疫用品受损的消费者权益

疫情期间,各种防疫物品成为社会短缺物资。个别商家趁机恶意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也有一些生产者、经营者生产、经营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口罩、护目镜等防疫产品,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欺诈行为。

遇到上述情况,消费者有权对这些生产者、经营者提起诉讼,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要求经营者按照其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若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出现此类纠纷,人民法院应有效利用惩罚性赔偿规则,发挥其预防和威慑功能、净化消费市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八)科学认定市场风险,合理挽回疫情期间因虚假陈述导致的投资者损失

疫情对旅游业、餐饮业、影视业、制造业等多个实体产业产生了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也会迅速反映到资本市场中,造成股票市场的动荡甚至萧条。若在疫情影响期间出现上市公司不实陈述、误导性陈述、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等虚假陈述行为的揭露时,上市公司的股票更可能会下跌,由此造成投资者损失。

(九)合理分配对赌风险,避免受疫情影响的商事主体承担过重的赔偿责任

与一般的合同履行期不同,春节假期(疫情期间),恰恰是一些依赖假期产生效益的合同的履行期,典型例子如电影的上映。因此次疫情的影响,原定于在春节档上映的一些重磅电影无法上映并收获相应的票房收益,对电影业造成消极影响。而按照商业惯例,不少电影的制作方会与发行方订立“对赌协议”,以票房成绩作为利益分配的标准。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影响,一些电影的制作方与发行方采取延期上映即变更合同的方式,另有一些采取了解除合同或者终止合同的方式,避免因“对赌条款”而造成进一步损失,这实际上是当事人采取了自行协商的方式避免了争议的发生。但是在既无法协商一致变更合同,又无法协商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当事人很可能诉诸司法解决。发生此类纠纷时,人民法院应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结合案件证据情况,详细审查合同是否符合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条件。在不具备解除条件的情况下,亦应详细审查合同中的对赌条款,充分运用合同解释的各种方法,并结合疫情这一不可抗力的实际情况,妥当确定当事人的损失,合理分配风险。

(十)充分发挥重整制度优势,迅速挽救困境停产的防疫物资企业

因此,在疫情之下,在防疫防护物资匮乏的特殊时期,人民法院在审理以防疫物资企业为债务人的破产案件中,应当充分利用破产重整的制度优势,积极协调债务人推动破产重整的实现,发挥此类企业的产能优势,使其尽快恢复生产。这样既可以缓解当前防疫防护物资奇缺的紧张局面,也可以挽救陷入困境的防疫物资企业,使其得以维持和更生,从而为债权人债权的受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THE END
1.保险的原则答案版C、近因原则 D、损失补偿原则 * 47、在保险活动中,规定最大诚信原则的原因不包括( )。B A、保险经营中信息的不对称 B、保险合同的保障性 C、保险合同的射幸性 D、保险合同的附合性 * 48、保险实务中,保险标的往往广泛而复杂,保险人较投保人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于是要求投保方基于( )履行告知与保证义务。C ...https://www.wjx.cn/jq/29500327.aspx
2.五项管理大价值; 高杠杆(一对多决策)--能过它得到最大价值; 机会成本--可能这次没了下次就没了。 通过上面重要原则做出选择后,怎么去做呢? 用最佳精力,大块时间集中保证第一优先工作完成 第一状态第一时间处理第一优先的事 问自己: 假如今天只做一件事它是什么? https://www.meipian.cn/2k9va87o
3.天壕环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资者披露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本报告书披露 后,上市公司将继续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本次交 易进展情况。 (二)严格履行上市公司审议及表决程序 上市公司在本次交易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法定程序进行表决和披 露。本次交易方案在提交董事会讨论时,独立董事...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72800003768_94.shtml
4.保险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规定最大诚信原则原因是什么3、弃权与禁止反言 弃权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放弃按保险合同的规定可以享受的权利。禁止反言是当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已经弃权的情况下,将来不得要求行使这项权利。 二、规定最大诚信原则的原因 1、保险信息不对称; 2、保险合同的射悻性。http://m.fabao365.com/channel/baoxianlipei/29127/
5.规定最大诚信的原则主要原因有?A保险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B...规定最大诚信的原则主要原因有? A、保险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 B、保险合同的符合性与射幸性 C、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需要 D、法律的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石材楼地面需要分色时,定额中的( )费发生变化。 A、人工 B、材料 C、机械 D、均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热效应大的...https://m.ppkao.com/wangke/daan/c2b0f2060a3c4c88a480b1a09ed807a4
1.论保险法上的最大诚信原则上述几方面的考察说明了保险是特定情况下进行的道德上的交易,如果用普通商业交易的道德规范来约束合同当事人必然会出诸多问题,一切违反国家和公共利益,违反合同当事人利益以及趋利意识,自私心理和故意和疏忽而产生的行为后果都将视为未遵守保险项下的道德规则,国外经过多年的保险和法律实践,已经证明了最大诚信原则是...https://lawyers.66law.cn/s220437156106b_i223753.aspx
2.规定最大诚信原则的原因其他规定最大诚信原则的原因 前言:另外,最大诚信原则最早起源于海上保险,在保险双方签订保险合同时,往往远离船舶和货物所在地,保险人对保险标的一般不能进行实地勘察,仅仅依靠投保人叙述的情况来决定是否承保和怎样承保。因此,特别要求投保人诚实可信,要求投保人基于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告知与保证的义务。保险人所承保的保险标的...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10-280649
3.规定最大诚信原则的原因有:【判断题】由于保险业务是原保险人接受的承保,对于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标的的了解是原保险人的行为,所以再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无须遵循最大诚信原则。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按照最大诚信原则,投保人故意违反告知义务,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对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所导致的损...https://www.shuashuati.com/ti/b7d2889cc82b44ccbd0c2362416c6e74.html?fm=bdd2785a4c0a36c144cfd39f29dd02de2f
4.基本原则与概括条款的区分:我国诚实信用与公序良俗的解释论构造/...概括条款是一种特殊的规则,是裁判依据;基本原则不是规则,不能直接作为裁判依据充当司法三段论大前提,法官基于基本原则裁判时有提出规则的义务。基本原则虽非裁判依据,但在司法裁判中具有解释功能、补充功能及修正功能,仍具重要实践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民法典》第7条诚信原则、第8条公序良俗原则,与之后诸多...https://cpcivillaw.dlmu.edu.cn/info/1018/1862.htm
5.财产保险保险百科2、最大诚信原则,含义是指当事人真诚地向对方充分而准确的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虚伪、欺瞒、隐瞒行为。而且不仅在保险合同订立时要遵守此项原则,在整个合同有效期内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也都要求当事人间具有"最大诚信"。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可表述为: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https://m.dby.cn/detail-102836.html
6.案件调查报告当今社会许多市场主体追逐财富利益最大化,缺乏风险意识,更有一些人诚信理念缺失,失信、赖债之事频发。有些人明显有履行能力却想方设法转移财产,对抗执行。由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完备,客观上助长了失信人恣意妄为。应从制度层面对此种情形加以辖制,使其切实体会到失去诚信、不履行执行案件债务责任的严重后果。近些...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20721085910_5318391.html
7.保险从业人员基础培训考试试题A、最大诚信原则 B、公平合理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稳定性原则 48、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D) A、告知、担保、弃权与合理反言 B、告知、保证、主张与禁止反言 C、告知、诚信、弃权与禁止反言 D、告知、保证、弃权与禁止反言 49、投保人的告知的形式为( C) ...https://mip.oh100.com/kaoshi/peixun/360224.html
8.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甚至有些地方的监督人员为了个人谋取私利,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和违法犯罪的企业合作赚黑心钱,尸位素餐,这不仅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还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挑战,也给我们的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监督带来了挑战。从我们小组的调查情况来看 图表2 民众对相关部门有无做好职责的看法大多数民众对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责还是抱有...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309180224_251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