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险销售误导行为“零容忍”行业聚焦

近日,银保监会首发常见的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其中半数案例与销售从业人员误导消费者、违规销售保险产品有关。

销售误导屡禁不止,既有损保险行业的形象,又严重影响保险行业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与销售人员的佣金模式有关。销售人员考核成绩时,大多以销售保单数量及金额为主要考核对象,缺失其他考核因素。受利益驱使以及业绩考核压力,销售人员有时不惜通过误导和诱惑等手段达到销售目标。与此同时,保险销售人员从业素质良莠不齐。由于保险业销售人员准入门槛不高,各险企在业务扩张阶段又存在大量扩充人员现象,导致人员质素较差。再次,有的保险公司产品设计本身缺乏“吸引力”,导致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夸大保险责任。

去年以来,保险业在严监管的氛围下加速回归本源,不少保险公司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行业形象,以保证行业走向正常的发展轨道。面对“旧疾”未除与新型风险的叠加,保险监管力度随之趋严。今年以来,银保监会下发的监管函,近九成涉及销售误导与销售欺骗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而传统保险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不同,属于需求低频且需主动消费的产品,自身获客能力有限。另外,在面对客户群时,销售人员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代表其背后的保险公司甚至整个保险行业,一旦发生违规销售行为,将会给保险公司理赔以及消费者信任方面带来更多困难。因此,为有效遏制保险市场乱象,对销售误导、销售诱导等违规行为需保持“零容忍”态度。

对于销售乱象,监管者必须严厉打击。近年来,对银保渠道的销售乱象的治理,最明显的一大变化就是“驻点”人员。曾经,多数银行支行网点都会有保险公司“驻点”人员,在潜在客户有理财需求时,“驻点”人员便会进行销售,“理财变保险”“存单变保单”等现象屡见不鲜。如今,在银行购买保险产品,不仅不允许保险“驻点”人员直接对客户进行销售,更要求在购买时有完整的录音录像,通过可回溯制度来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监管部门下发的一系列关于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方面监管的通知、规定、指引等均进一步明确,销售人员不得有“夸大保险责任或者保险产品收益”等欺骗行为。通过正面引导、反向倒逼、过程跟踪三个角度督促保险公司提高服务质量,杜绝销售误导行为的产生。

对于销售乱象,保险公司应提升公司治理和人员管理能力,加强内控。最重要的是完善保险从业人员考评制度,以防销售人员通过“返佣金”或者赠送礼品等方式销售保险产品,严重违背行业道德,扰乱市场秩序。同时,应从源头防范销售误导风险,合理化设置保险代理人准入门槛标准,提升在职员工综合素质,摒弃以往“粗放式”人员发展模式,重视人员质素的提升。

对于销售乱象,消费者也需提高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在此次下发的案例中,不同销售渠道均出现了误导消费者购的违规行为。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在互联网平台购买一些简易的保险产品更加便利,但随之也产生了新的风险。比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有效信息变得更为困难,许多个人及机构利用自媒体进行不实宣传或夸大收益等方式进行营销,这些违规行为对消费者来说成为当前需重点识别的对象。消费者利用互联网等渠道时应充分理解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风险预防,同时,提升自身权益保护意识。

THE END
1.保险业务员误导客户投保行为是否合法?已帮助10677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760408.html
2.防范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近期,有消费者反映,某些保险销售人员为提高销售业绩,在保险产品销售过程中,向消费者提供与实际不符或让人误解的信息,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存在套路营销、诱导消费、强制搭售等问题,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7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5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保险销售误导行为。 https://m.dezhoudaily.com/lczx/p/1603759.html
3.银保监会:注意防范保险销售误导行为银保监会网站日前发布《关于防范保险销售误导的风险提示》称,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不盲目跟风、不随意委托、不轻信“代理退保”“代理维权”,谨防销售误导风险。 银保监会公布了三种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表现:一是隐瞒、混淆产品信息误导消费者。故意隐瞒保险产品属性,将具有相近保险责任的产品进行混淆,或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理...https://credit.cngy.gov.cn/detail.do?contentId=22153633ac17486c83054520dd601ec9
4.《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2.根据《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以下属于“诱导”的是()。 A . 对保险产品的不确定利益承诺保证收益 B . 没有说明责任免除条款的内容 C . 以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 D . 以银行理财产品的名义销售保险产品 *3. 《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明确以下行为属于销售误导行为的是()。①对保险产品的...https://www.wjx.cn/jq/108267681.aspx
5.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责任追究指导意见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责任追究指导意见_保险高管考试(寿险类) 医学猫-国家医学考试题库网,提供执业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执业药师、医学三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高、正副高级职称考试、卫生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全部免费,【医学猫】APP与贺银成医考、张博士医http://www.jkjxw.com/Chapter/index/__id__/941/6620/
6.《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docx《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docx,保监发〔 2012 〕87 号 第一条 为了规范对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认定,明确执法标准,有效惩处销售误导行为,切实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 或者受益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502/7144135036003121.shtm
7.保险销售误导现象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3篇).doc目前 从市场反映的情况看 寿险销销售误导引发 的风险事件再次警示我们 防范销 售误导不仅有营销员的 个人行为 也有公司的 机售误导造成的风险累积已刻不容缓。要切实把握 构行为 一些保险公司默许营销员和代理机构 的销售误导的新变化 深入探索综合治理的新方法 误导活动 个别公司甚至直接参 与策划。二是 由从根本...https://www.taodocs.com/p-547390918.html
1.保险销售误导行为保险百科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表现形式 l、虚假宣传 保险公司或保险销售人员以增加销售为目的,私自印制保险产品说明书或其它宣传材料,其中掺杂虚假宣传内容或欺诈误导成分。 2、片面介绍 销售人员不向消费者解释保单现金价值、犹豫期、退保损失、除外责任等事项,使消费者没有全面了解投保人的权利义务;或者在介绍新型产品时,不如实...https://www.dby.cn/detail-103464.html
2.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怎么认定呢?我有相关资料,可以推荐给你。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对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的...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12-39666
3.保险销售误导情形下人身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曹成建在近年来商业保险市场呈现活跃趋势的背景下,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长的保险合同纠纷。保险销售误导行为在人身保险合同的销售过程中相当普遍,因此加剧了保险合同纠纷的产生,中国银保监会也多次出台相应的文件治理商业保险公司的销售误导行为。在因保险销售误导行为产生的保险合同纠纷中,人身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一直是司法裁判关注...https://lawyers.66law.cn/s2b269592a470f_i970472.aspx
4.泰康人寿菏泽中支积极学习《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提要] 为销售误导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员工对销售误导等行为的认识,增强大家的合规意识,11月20日,泰康人寿菏泽中支全体内勤伙伴共同学习了保监会新颁布的《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 为销售误导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员工对销售误导等行为的认识,增强大家的合规意识,11月20日...https://www.dzwww.com/finance/baoxian/sdbx/201211/t20121121_7718577.html
5.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所称欺骗,是指人身...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销售误导行为认定指引》所称欺骗,是指人身保险公司、保险代理机构以及办理保险销售业务的人员,在人身保险业务活动中,违反《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对有关保险产品的真实情况进行()。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https://www.examk.com/p/30558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