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们与工艺师、制壶师相互磨合,将纸上创意变为实际作品。
毕业于江南大学工艺设计专业的鲁东华,在回到从小耳濡目染,具有悠久紫砂壶制作历史的家乡——江苏宜兴时,却发现自己所学的以为原本最贴近这个行业的专业几乎一无是处。在宜兴,制壶人的生存之术是师徒相授、心手相传,学习传统手工艺的方式仍然是古老的口口相传,所学习的内容也是按照祖辈的方法来制作传统器形。
“在宜兴,以传统器形制作为主,如成千上万个紫砂作坊都在做石瓢壶(紫砂壶的经典款式之一),产量远大于需求。”传统制作工艺和器形是绕不开的门槛,却也成为制壶人陈陈相因的借口。在鲁东华看来,真正的紫砂创作应着力于艺术与实用的有机结合,尤其要适应当代人生活和审美的需求,但宜兴却缺乏这样的土壤。
以创意设计融入紫砂传统工艺
在市场上,宜兴紫砂陷入了“职称”迷途,即手工艺从业者的职称决定了作品价格,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将此称为“唯职称论”,这样的行规导致紫砂行业“职称”泛滥,所谓的大师满天飞,由此产生的“代工壶”数量众多,既不利于紫砂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也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014年,受到国家经济大环境以及艺术品市场调整的影响,加之政府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紫砂行业也与其他艺术品门类一样,遭遇寒冬,尤其是随着礼品市场的下滑,建立在“职称”基础上的紫砂壶市场销售份额大幅下跌,以往炙手可热、价格虚高的“天价壶”市场遭遇发展瓶颈,从业者受到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中低端的紫砂壶又因其原料的安全性与作品品质问题,受到愈发挑剔的消费者的质疑,于是国内的很多爱茶人士转而求购日本的茶道用具。
当下,同中国所有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一样,宜兴紫砂这一传统行业遭遇信任危机与行业发展瓶颈,需要创新力量来打破行业现状,亟须转型升级。
面对这样的困境,被称为“紫砂行业的搅局者”的赵炎开始了宜兴紫砂行业转型升级的尝试,建立了国内首个传统紫砂行业的创客空间——“壶乐汇创客空间”(以下简称“壶乐汇”)。
“壶乐汇是适应宜兴紫砂行业发展需要,也是响应国家创新号召的创新型产物。”赵炎介绍,壶乐汇注册资金1000万元,一期场所面积约300平方米,现在已在宜兴筹建完成,“这里将为每位入驻的创客提供一个创意、创作、创业的空间。”
赵炎表示,壶乐汇希望在紫砂行业实施一些具有创意的设计和想法,将喜欢紫砂、懂紫砂,并有创业梦想的人聚集到一起,相互借鉴、帮助,集合创新性设计、推广、营销和销售模式,以文化创意打开紫砂迈向艺术生活之门。
“我的理念和传统的紫砂壶制作方式不一样,更多侧重于利用现代工艺设计的理念和方式,侧重设计和创新。”杨雯丽表示,但紫砂壶整个理念还是脱离不了传统,从制作工艺到烧制要求,都要符合紫砂壶传统工艺的要求。
“创客空间就是要把有创意、能设计、有动手能力的人汇聚在一起交流、互动。在历史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几百上千件设计图纸躺在那里,没有变成现实的作品,原因是以前信息、交通不通畅,但现在只要能上网,就能随时随地沟通。”赵炎表示,壶乐汇正是提供这种碰撞交流的空间,而交流方式的便捷化才让紫砂行业与现代设计具有进一步深度合作的可能性。
创客的关键在于注重紫砂的当代设计因素,创客空间就是将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关键是改变紫砂行业传统的创作理念,同时也能引入创意、设计人才,扩大紫砂的行业圈子。”
赵炎强调,当代紫砂艺术更要融入设计元素,师古不泥古、兼收并蓄,追求具有创意、风格独特的紫砂器形,只有如此,才能为紫砂艺术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景泰蓝艺术研讨会上,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专家评委唐克美也强调中国工艺美术要强调产品创新,而产品创新的重要渠道就是依靠现代设计。她表示:“产品的艺术水平、工艺质量是保持工艺美术经营常态化的重要保障。”
改变紫砂行业的传统运营模式
除了将现代创意设计融入紫砂壶的传统工艺中,创客的价值不仅止于此。赵炎介绍,壶乐汇大体有4个阶段——创意、设计、制作和市场运作。他希望壶乐汇能打破宜兴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以创意介入传统紫砂行业,通过网络等社交平台吸纳更多像杨雯丽这样的社会资源和年轻力量,与紫砂企业共同合作,创作出更多具有创意、符合当代人生活需要的紫砂生活用具。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这一模式打破了以往单纯实体店销售的壁垒,而对于壶乐汇来说,创客店就相当于其加盟店,将以往很累、很繁琐的加盟方式变为轻松的创客方式,这种转变不仅方便管理,也是利用每个创客的人脉资源和对本地消费者的了解优势,汇集核心客户群。
据赵炎介绍,在孵化阶段,入驻者无需上缴任何费用,可以无偿使用壶乐汇提供的各类公用设施。待到创意产品诞生,可以进行市场推广时,入驻者可以自由选择推广方式。一方面可以做自由型创客,自己进行推广;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壶乐汇签约合作,由后者为入驻者进行宣传推广和营销,在获得盈利后,壶乐汇收取10%的服务费。
王佳就是目前壶乐汇销售的创客之一,他现在已在筹备壶乐汇的山东专卖店。赵炎解释,32人的投资团队,有利于保持紫砂实体店的投资人数量和管理方式,他们风险共担,资源和人脉关系共享。按照这一模式,可以在一个城市找到一批喜欢紫砂的群体,以众筹的方式筹集资金,以连锁店的运营方式开办壶乐汇的形象店。
赵炎表示,与其他行业不同,紫砂体验是了解紫砂文化、购买紫砂用品的前提,所以,实体店未来仍会是壶乐汇重要的一环。壶乐汇输出的是专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与管理人员。
赵炎表示,壶乐汇的紫砂壶将褪去以往紫砂壶销售的“大师”光环,适应当代人审美的产品设计、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性价比,都将成为其竞争优势。最终目的是整合更多力量,从制作、推广、销售等各个方面,改变紫砂产业的经营模式。
用户是核心模式创新是关键
通过几个月的摸索与实践,壶乐汇“创客一号”产品将于近期发布。此外,赵炎还计划通过众筹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壶乐汇的创客与外界的联系。目的在于加大紫砂的参与度,让紫砂的小圈子玩成大圈子。
赵炎介绍,本次创客计划是一个基于新的思想、文化、理念而开设的创意项目。其创意理念是将文化创意、艺术生活、旅游体验进行多元化结合。
总体来看,“壶乐汇创客空间”的创意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创作者对紫砂造型的创新,设计、制作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的紫砂壶;二是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方式,实现运营模式机制的创新,将宜兴紫砂推广到更大范围;三是合作模式的创新,如引入众筹、众创模式,让更多具有创意的创业者参与、激活紫砂市场。
赵炎强调,随着当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紫砂行业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同时,也需要创造出适应人们生活需求的紫砂器具,尤其是设计观念的转型,对紫砂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玩壶、用壶的人越来越年轻,在东南亚、港台地区也有这样的趋势。
“从设计到成型,中间有一个磨合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制壶师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也需要引导。”王佳说,“紫砂壶的传统制作者只需要手上功夫,但创客更需要有自己的创意,这就需要我们的引导。”但目前,宜兴的传统紫砂壶制作方式仍是主流,占有95%的份额。
其实,紫砂工艺的创新并非今天才有,在历史上,工诗文、专书画的清代文人陈曼生就与宜兴的紫砂艺人合作,制作紫砂壶,且留下至今享有盛名的曼生十八式。5月19日,在北京东正春拍中,顾景舟作于1948年的“大石瓢”紫砂壶以2817.5万元成交,而创下这一高价的重要原因就是该壶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江寒汀画,文人与壶艺大家唱和,壶艺与传统艺术相得益彰,深得今人推崇。
宜兴市副市长储红飙对于传统紫砂工艺的创新很重视,他认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理念,以模式创新为根本,学习传统工艺,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这缩短了创业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是将宜兴紫砂推广到更多城市,让更多人了解、使用宜兴紫砂,推广紫砂文化的有效途径。
而在宜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程伟看来,宜兴紫砂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传承性的行业,继承传统并非只能模仿传统题材和器型,紫砂同样可以大胆出新,紫砂制作者、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借鉴、学习,制作、经营的创新才能推进整个行业的前进,创客的尝试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