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配套完善的知识产权法规体系、政策体系、保护体系。以《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制定、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专项行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等为牵引,大力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开展跨部门、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标志等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打击商标专利领域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强化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不断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领域、重点市场、重点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三是引导创新主体积极申请知识产权,大幅增加核心专利、知名品牌、优质地理标志等高价值知识产权拥有量。围绕提升知识产权对创新龙江建设的技术供给水平,进一步增强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强化知识产权要素支撑,不断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同时把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实现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建设,深化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运用,提高知识产权转化能力。通过建机制、搭平台、促产业,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加速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五是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高标准建设一批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和产业园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通过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打造区域知识产权高地,助力提升创新龙江建设效能。
下一步,省知识产权局将锚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创新龙江建设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为创新龙江建设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
积极推动《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制定工作,通过立法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全面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统筹推进《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黑龙江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实施。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强化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不断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领域、重点市场、重点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支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深入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专项行动,强化对高校院所和企业的激励,进一步增强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更好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通过建机制、搭平台、促产业,加速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将我省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