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0.19湖南
辅导孩子写作业是很多家长都会有的痛苦经历,除了数学、英文,还有最让人头疼的阅读理解。
很多孩子由于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导致一到写作文或者做阅读题时,就感到很吃力和无从下手,读不懂记不住背不会,真是让老母亲的耐心时刻受考验!
01
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差
可能是大脑记忆区域的问题
认知学家认为: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差,可能是大脑记忆区域的问题。
阅读理解本质上是一个大脑对于所接受信息处理并进行转化存储的过程,而直接为大脑提供原始信息的,就是我们的工作记忆,因此工作记忆能力对阅读理解有着基础性的影响。
想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了解工作记忆能力。
大脑记忆的工作原理较为复杂,简单来说可以分为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长期记忆是个熟悉的名词:小学同桌叫韦小宝;H2O是水的分子式;“Memory”是英语“记忆”的意思等等,这些长期存放于我们大脑中的信息和知识都是长期记忆。
认知学家发现,大脑在思考时,需要一个特定的区域去处理信息,这个区域容量有限,大约同时只能放7±2条信息,每条信息只能存放20秒左右就会被遗忘,这就是工作记忆。
大脑在工作记忆中把有限的信息加工处理,或者做出决策,或者产生可以存入长期记忆的信息,或者白忙活一场,信息全部清空。
02
阅读时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如何运作?
简单地说,阅读理解,首先是搞懂文字的含义,包括认出每个字、每个词,懂得每句话字面的含义;其次是将文字与自己已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相整合,思考文字的深层含义,产生新的体验和认知。
美国福尼尼亚大学的认知心理学教授DanielT.Willingham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中解释了简化的认知学习流程,可以完美地应用在阅读理解上。
有效的阅读理解分五步:
大脑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文字上。如果注意力没有转移到书本上,就算对着书看一天,也不会从书里接收到任何信息;
书本上的文字进入大脑工作记忆区;
在工作记忆区,大脑把读到的文字与从长期记忆里提取出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出的新知,经过反复多次地复述、复习,最终将更新和丰富长期记忆区。
很明显,阅读理解只能发生在工作记忆区,孩子能不能读懂,依赖的是工作记忆,而理解的深度则依赖于长期记忆区里的背景知识和信息的多少。
03
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孩子
是工作记忆容量太小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到,工作记忆是阅读理解的马达,阅读的信息要在这里加工才能被真正理解。工作记忆有两项功能:短期存储信息和信息加工。工作记忆存储信息的能力被称为容量,信息加工能力也就是思考能力。
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目前公认工作记忆容量是七加减二,即著名的工作记忆“7±2规则”。
南开大学的一项实验——在研究初、高中学生阅读理解与工作记忆的关系时,研究人员发现,阅读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工作记忆的容量明显少于那些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
有的孩子工作记忆容量大,相对应可以容纳的信息就多,处理的速度就快,信息的转化率就高,表现出来,就是有的孩子阅读速度快,理解力强;有的孩子可能工作记忆容量小,大脑可处理的信息少且速率慢,处理的速度就慢,可转化的信息也就越少,因此就出现了让家长们无奈的现象:孩子读书慢,且不求甚解。
并且,工作记忆容量与信息加工强度存在一定的比数关系,我们接受的信息所需要的加工强度越大,我们的工作记忆容量也就相应地被占用得越多,造成孩子们所学的知识难度逐渐增加时,有些孩子越来越跟不上。
这个发现也与我们常识相符,容易的课文学生学习的差别不大,越难的课文,学习差别也就越大。
04
如何提升
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1、阅读前先做个大概的理解
扫描式的泛读:第一遍读课文时,引导孩子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不要担心没记住,同时忽略不会读音的字。然后合上书,尽量把记忆下来的内容回忆起来,包括主人公、情节、数字等,能记住多少是多少。这时记住的就是最先被缓存的那一部分,碎片化的记忆是根基,为一会重读打基础。
重读:再一次阅读时,要把刚才处理好的关键词加入进去,看看和刚才没记住的次重点之间有什么联系,并不是记忆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记忆得越快越好,要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理解:这并不是当下就能表达出来的,除非问题和刚才记得的重点完全吻合。理解是一个需要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还要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有效信息的转化。
2、利用脑海里已有的记忆关联
也可用采用分开记忆的方式,比如在记住身份证号码的时候,前六位是地区编码,接下来八位是出生年月日,最后四位是分别代表性别等等,一共十八位数字,分别记忆,组成在一起就是身份证号码。
每个人的记忆方式也不同,每个“部分”都有联系,整合在一起放在大脑里缓存,才能打通。
3、想办法变成长期记忆
可以利用40秒再次复习法,来回顾重点、复习难点、重申关键的信息内容,孩子就会加深印象,理解得更透彻,将这些知识变成“长期记忆”。比如孩子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用的都是长期记忆,所以一定要用短期记忆多练习。
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可以随着记忆力一步步提升的,只要是体验得多、练习得多,没什么不能攻克。
4、增加词汇量,控制阅读难度,降低工作记忆负荷
既然工作记忆是阅读理解的马达,而这台马达的能力又有限的,那么超负荷只会带来负作用。像识字、组词、句法分析、段落大意理解……所有这些阅读活动,都要耗用工作记忆。
因此,平时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词汇量对初级阅读的组块非常重要,孩子的词汇量越大,越不容易出现阅读理解困难,而且能够更好的丰富孩子的背景知识,为孩子的工作记忆打下基础。
另外,在给孩子选书时,要注意选择难度适当的读物,太难的书既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不利于锻炼孩子的工作记忆。
5、适当的背诵是必要的
记忆力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锻炼,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很多人认为,知识不必非得记住,用的时候知道去哪儿找就行了。事实上,现找出来的知识很难在工作记忆里被高效加工,只有从长期记忆里提取出来的信息才可能被组块或自动化,现找出来的知识,只能额外耗用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让思考难以为济。
比如,在美国,很多小学教育是不要求孩子背诵乘法口诀的,而且考试允许使用计算器。但认知学家发现,背过乘法口诀的孩子明显比没背过的孩子数感更好,计算更准确,即使都是用计算器,前者的数学成绩也优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