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瑞幸是“如何”打动投资人的?

4月2日,瑞幸咖啡美股开盘暴跌逾80.95%,报4.99美元,公司公布调查显示伪造交易价值大约22亿元人民币。

瑞幸咖啡从成立开始就备受投资人热捧,企查查数据显示,瑞幸咖啡上市之前曾经历三轮融资,共融得5.5亿美金。

我们一起来回顾2019年5月20日对瑞幸咖啡三大投资人的一篇报道,看看瑞幸当年是如何“打动”这些投资人的?

(节选自创投智汇《瑞幸咖啡三大投资人:我们为什么投资?》)

问:瑞幸的底层商业逻辑是什么?

黎辉:众多消费品中,我们选择了咖啡这个品类,咖啡为什么是一个好市场呢?

第一,它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与日、韩等相同消费趋向和文化背景的国家相比,中国人喝咖啡才刚刚开始。

第二,咖啡是一个非常高频的消费品类。大家每天可能都要喝,甚至喝很多杯,因此,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

第三,它是供应链上比较标准化的产品,不管是咖啡豆还是运营商,都相对好切入。

问:从投资角度来讲,为什么选择了瑞幸?

黎辉:最重要的是,瑞幸用技术的手段和互联网的方式,对原有行业的商业模式,从上游到下游做了一次重塑,让整个行业供应链效率能够提升。如果按照原有餐饮的老路走下去,其实没有这样革命性的力量,也不会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这是我们投资瑞幸最基本的逻辑。

传统咖啡店会有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传统咖啡店是通过线下比较好的选址或者大店来获客。

第二,每个店作为一个独立经营单位,必须要有店长、店员,客户进来下单、付款、完成交易。它是一个现场交易。

第三,它们对客户没有太多认知,会员体系也比较脆弱。

瑞幸在这些方面,跟传统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瑞幸的线下门店是用来履约的,用英文来讲叫Fulfillment。它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门店经营单位,既不用去收单,也不用去收银,人力成本节约会带来很大的成本下降。

第三,像瑞幸这样的新零售,我们叫DTC(Directtoconsumer),在瑞幸上的每一个客户都可以去直接触达,这和传统餐饮行业完全不一样。

以上三点会对瑞幸的商业模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第一,有租金成本优势。星巴克平均一杯咖啡的价格里,租金成本大概占1/3。瑞幸通过线上获客,线下门店履约,算下来每杯租金成本跟星巴克比,有非常大的差距。

第二,瑞幸线下所有的门店,不是成本和利润中心,只是用户的履约中心。通过技术平台打通前后端,流程可以被完全自动化和线上化,你只管把咖啡做好。这就让它在人工成本和供应链成本上,比现有咖啡店的模式要低很多。

这两块加起来,瑞幸的商业模式相比传统餐饮,已经实现了成本优势和效率提升,几乎只有星巴克所有成本加在一起的一半(按单杯来算)。

第三,在新的零售场景下,瑞幸现在大概有1600多万付费用户,未来3000万、5000万,甚至8000万中国城市里最年轻、最有活力的消费者,它都可以直接触达。

而且可以拿咖啡作为抓手,做爆款产品的交叉销售,如轻食、午餐、果汁等,就像一个货架可以不断去延伸。

现在很多人可能会拿瑞幸去对标星巴克,但往后可以对标7-11,再往后还可以对标Costco,瑞幸也是通过供应链优势,给到会员一个非常优惠的产品服务。

你去看亚马逊,最开始也是通过书抓到一群消费者,后面再不断满足他们不同侧面的需求。瑞幸现在就是用咖啡这样一个非常高频的消费品,快速延展生活货架,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这是我们对瑞幸商业模式的看法。

问:瑞幸是星巴克之外,咖啡的另一种选择?

黎辉:提到瑞幸,大家肯定会想到星巴克,星巴克在中国耕耘了很久,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牌,那为什么瑞幸还可能起来?

其实星巴克一直强调的是第三空间概念,在那里享受的不只是一杯咖啡,还有环境和氛围。但我们做消费者做访谈,发现70%消费者买了就走,只有30%消费者,是要享受这个环境。那对70%消费者而言,瑞幸就提供了咖啡的另一种选择。

首先,瑞幸作为一个品牌来讲,它的定位更年轻、时尚,也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价值主张。

第二,有很多年轻消费者,是从瑞幸才开始接触真正的现磨咖啡,瑞幸非常强地进入了他们的心智。瑞幸的客群现在大概是20岁-35岁,而星巴克的客群,基本是35岁以上。

本质上,它们的用户画像和价值主张不一样,相比于星巴克的客户,可能要享受那里的环境。很多年轻人也想喝咖啡,但因为价格太高或者不太方便,而没有选择消费。

瑞幸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且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时尚、年轻的价值主张。很多年轻人潜在的消费需求,就被瑞幸这样一个消费模式给唤醒了。

除了品牌,相比星巴克,瑞幸的产品也经常被大家讨论,评价不一。

首先,从产品质量来讲,瑞幸应该是全世界第一流的,因为它所有的供应商,也都是星巴克的供应商,不管是从咖啡、咖啡豆,还是轻食、奶品等,品质上不存在问题。

第二,瑞幸的口味可能确实不一样。但大家喝了星巴克以及其它咖啡,很大程度上是先入为主的。比如你喝第一杯咖啡是什么味道的,就觉得咖啡应该是这个味儿,跟第一次喝可乐一样。

星巴克的咖啡,也有很多人觉得不好喝,这是每一个人的Personaltaste,只是很多中国人被教育得喝星巴克,认为星巴克应该就是咖啡的味儿,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味儿的咖啡。

所以,什么才是真正咖啡的味道,我觉得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主流的人群喝多了,它就成了主流,当瑞幸的店数和消费者每天的杯量,都超过星巴克的时候,很多人是第一次通过瑞幸喝现磨咖啡,那个时候他也许会觉得,除了瑞幸以外,其它咖啡的口味不是真正的咖啡。

所以要做好咖啡,核心还是三点:

第一,高品质,品质是可以被固化的,但口味本身没法固化,大家对口味的感受不一样;第二,高性价比;第三,高便利性。抓住这三点,其实就抓住用户。

问:瑞幸“烧钱”烧出了什么?

黎辉:对于瑞幸,大家质疑最多的一点,是说它在烧钱。但“烧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其实我们要关心的,是钱到底是投去哪儿了?

主要有这几个地方:

第一,开新店和买设备。任何一个企业去买机器设备、厂房或者IP,大家都说这叫投资,为什么到了瑞幸这儿就变成烧钱了呢?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第二,获取客户。星巴克进入市场这么多年,到现在还要付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的成本,瑞幸作为一个新品牌,肯定也要付出这样的成本。

第三,贴补用户,初期营销大家喝一杯送一杯,这块瑞幸补贴了不少。

我们拆开来看,实际上瑞幸花钱就是在做这几件事情:

第一是投资。投资根本上要看的,是单位成本下降得怎么样。瑞幸的单位成本下降得很快,从我们投它到现在,单杯成本已经下降了40%-50%,而且还在持续下降。

从单杯成本来看,星巴克认为亏钱的价格,对瑞幸来说,可能只是不赚钱而已。随着瑞幸规模的扩大和效率进一步提升,成本还会降低。但能够驾驭这种成长的团队,非常非常稀缺。

第二是做市场、拉新。瑞幸在招股书里有披露,早期的拉新成本,包括补贴、市场营销以及品牌宣传费用,平均下来一个新客成本是103元。现在是多少呢?16元。

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下,电商要拉一个新的付费用户,没有200元-300元成本下不来,但瑞幸只要16块钱。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拉新,而且这个成本还在持续下降。

补贴的比例也在下降,比如外送,这部分的占比已经从最早的80%以上,调整到现在的27.7%,北京、上海从原来35元起送,提高到了55元。

另一面,瑞幸客户留存率和活跃度却在不断上升,留存率从最早的2%提高到现在的20%-35%。这就是瑞幸在商业逻辑上发挥的优势。

其实这跟互联网电商的逻辑很像,随着线上获客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我在赚钱的情况下,横向可以延展产品线,在现有产品全部打平的基础上,不管再加什么产品,都是额外的利润。纵向还可以再在供应链上要效率和利润。只要客户在你这里,横向和纵向都可以发展。

我们看到,面对行业的这种变革,一些咖啡渠道也正在做调整,那最后会变得跟瑞幸一样吗?

像星巴克就在做外卖,但星巴克是以前卖30块,现在加8块钱外卖费用,它只不过是履约方式的一个变化,里面没有任何效率提升或者成本下降。

瑞幸和星巴克的差别,本质上不在于谁送不送外卖,而在于整个底层的商业逻辑就不一样。

瑞幸是前后一体化的系统,线上获客,线下履约,现在它的外卖占比只有27.7%,30%以上是大家自取。星巴克加不加外卖,或者门店做得再好,都还是一个传统的餐饮生意。因为二者在效率和成本结构上完全不一样。

便利店咖啡,更是另外一件事情。白领们上班拿一杯瑞幸咖啡,不会觉得掉价,跟你在学校拿一杯便利店咖啡,完全是两码事。

瑞幸是一个有品牌调性的咖啡,并不是廉价的替代品。很多年轻人喝瑞幸咖啡,是因为它比星巴克更加年轻和时尚。

但对于便利店咖啡来说,则完全不一样,如果要摆脱低价问题,是不是应该考虑重塑品牌?

一旦要开始重塑,那你的品牌、渠道网点、触达方式等各方面都要变,那你和重新做一个品牌有什么差别呢?现在的网点是不是还能为你所用都不一定,最后所谓的网点优势都是不存在的。这件事过去成不了,现在也很难。

问:为什么是陆正耀们?

黎辉:大钲选择重仓瑞幸,除了以上所说的因素,我们最看重的还是瑞幸的团队,其实他们是神州租车陆正耀这群人。

我为什么看好他们来做这件事情呢?

第一,如果把世界上所有汽车租赁公司的年报拿出来对比,你会发现神州租车是运营效率最高的。

运营效率怎么定义?租车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直接运营成本是多少,这里面包括了网点、人和车运营的效率,Hertz算是行业内的标杆,但它的直接运营成本超过了50%,神州租车是20%。

这种差距来自于,神州租车团队对技术的应用和运营效率的极大提升,并实现了对客户的直接触达和履约。瑞幸的商业逻辑本质上是一样的,它用小店和技术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了履约成本,换言之就是直接运营成本。

第二,我认为在中国,他们是有能力做到像瑞幸这样业务模式、为数不多的几个团队,因为他们有非常强的线下运营和管理能力。

当年神州租车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设了网点,包括一夜之间进入60多个城市,4万多台车同时上线。这不是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和团队能做到的。

不管从最早商业模式的idea,到后面的逐步验证和落实,品牌为什么叫Luckin,怎么做成一体化的新业务体系,包括后面要不要去上市等等,很多事情,都是我们一起合作讨论的结果。

我们投资瑞幸时,核心的主张是要成为他们长期资本和长期心智的合作伙伴。什么是心智的合作伙伴?英文里面有一个词叫做SoundingBoard,就像回音壁一样,大家互相之间所有问题和想法,都可以切磋和交流,持续推进。

在底层价值上,瑞幸团队是一个连续创业,非常有经验的团队。大钲的投资理念,就是要投资到一个靠谱的,能够建立起长期、持续护城河的商业模式里去。

现在市场上粗暴的声音很多,但不管对我们还是对瑞幸来讲,大家还是在踏踏实实做事。一个商业模式,我们必须从底层上能够去验证它,要确实能够带来效率提升,成本优化,以及客户体验的增强,我们才认为这个商业模式是成立的。

前期非常底层和基础的工作,造就了瑞幸今天的成功。这个成功背后是一个非常严谨的逻辑和处事方式,从投资人到创始团队,对每一个问题,都是从头到尾严谨地推理过来的。

瑞幸从创立走到今天上市,其实也验证了几点:

第一,要在新技术的环境下,去研究一个商业模式的本质,用新技术去重塑原来的商业逻辑。这种商业模式的重塑,还有很多创新机会,现在的创业者可以在里面寻找灵感。

第二,所有东西都不要虚头八脑,到最后一定要落到,能否带来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体验改善。真正把这些东西反馈给消费者,消费者自然会来拥抱你。

第三,你如果能够实实在在地提升和进步,不管是资本寒冬,还是经济下行,还是能够获得融资。

现在的商业模式,往往都是线上线下结合,除了要把线上逻辑讲清楚,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同时拥有线下的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这对团队的要求非常高。

问:成立刚刚一年多的瑞幸为什么这么快去上市?

问:也有说法称,这个时候去上市,是因为瑞幸没钱了?

刘二海:这么说的人缺乏基本的常识。任何时候,没钱去融资都是糟糕的事情,我从来都是让我们的被投企业在有钱的时候去融资,没钱的时候你去融资,你在谈判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用脚都想得到的事。

问:为什么您认为瑞幸是中国新基础设施成熟的成果?

刘二海:要喝到一杯瑞幸,不管是在店内,还是在店外,都是通过移动应用(APP)来下单,用户所有的数据都在平台上,这使得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进而可以千人千面、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瑞幸又是如何实现物流的呢?可以用户自提,也可以给用户配送。如果要实现配送,没有完善的物流体系,是没办法实现的。另外,咖啡机上的物联网模块监测咖啡机运行状况,防止人为误操作,保持产品的一致性,这需要物联网支持。简单一杯咖啡,后面就有物联网、物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支撑。

我们其实看咖啡这个品类很久了,直到2018年,瑞幸咖啡创立才彻底引爆了这个市场,就是因为在这个时点上,中国的这些新基础设施成熟了。

问:去年好几只股票,开盘就跌破发行价,您作为投资人,有担心吗?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跌破发行价。我认为这体现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进行互动。过去大约三、五年内,有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一级市场扩容。所谓一级市场扩容,就是大量资金在一级市场里投资,导致项目上市延后。像星巴克当年上市的市值才是2.7亿美金,现在星巴克值多少钱?接近1000亿美金。二级市场几乎收割了所有的增值,但Uber上市8百亿都让谁赚了?一级市场赚了,所以一级市场扩容是这几年的现象。但一级市场扩容导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后果,就是定价的扭曲。有时候一级市场的后期融资估值甚至比IPO的价格还高,我们看到的就是IPO即破发,一级市场的人没赚到钱。

过去资本市场上10亿美金是一个分界线,能到10亿美金已经是算比较大的公司了,估值上,你不算是特别小盘股,现在居然上市都好几百亿美金,所以有很多人形成了惯性,认为在一级市场就应该到多少价钱去融资。所以导致瑞幸这样一个正常价值去上市的事情,反而大家在问“为什么这么快?”

当然,上市之后的要求也不一样,上市要求按季度发财报,公司必须更加透明,可预期性更强了,满足这些才敢去上市,否则上市也很难。还有一点,一级市场相对来讲,参与者比较少一点,二级市场你面对的投资人和融资机会更多,而且品牌宣传也会不一样,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所以关于上市这个事情,我觉得正在发生变化,也未必都得等到好几百亿,即使你们家值100亿也未必100亿再去上市,对不对?因为企业家会比较、投资人也会做选择,为什么老在一级市场做,原来一级市场特别猛,但太贵了,赚不了钱,去二级市场是必然选择,大家都会互相选择。所以我认为这个过程会发生很多变化,这是我能看得到的。我认为后几年可能是一级市场要缩减,尤其是后期投资,二级市场也会继续上来。

刘二海:我完全不认同“激进”的说法。高铁跑200公里你还嫌慢?拖拉机跑80公里就得散架了吧。不是我们快,是因为完全不是相同的物种。

第一点,开一个500-800平米店,房租得花多少钱?装修得多少钱?周期得有多长?中国这几年房地产高涨,你喝的这杯咖啡里得有多少房租钱?在合适的位置找到适宜开店的500-800平米的房子,难度得有多大?瑞幸的选址需求是不是好找点?每杯咖啡里分摊的房租成本是不是更低点?得明白这个道理。

第二点,一家店的服务半径多大?如果是20公里,估计不大会有人跑20公里来喝咖啡的吗?周边1-2公里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对于传统咖啡店来说,店开了以后得慢慢熬个半年,大家知道你这家店了,然后销量逐渐上升、稳定。但瑞幸的店开业第一天就可以在app上搜到,还有很多店就直接开在办公室一楼,以互联网工具发展和传统的养店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因为他们慢就说是我们太快。

第三点,美国人平均收入是5000美金,一杯咖啡2-4个美金,一听可乐是1-2个美金,中国人均收入5000人民币,一杯咖啡30-40元人民币,一听可乐反倒也是1-2块钱。这是综合了汇率、购买力指数的比较,你觉得一杯咖啡在中国到底贵不贵呢?就购买力评价来说,咖啡本身就得是便宜的,只是到了中国因为房租,导致你这杯咖啡的成本结构改变了。当然,如果你买了咖啡坐在店里聊半天,这也可以,但大多数人还是买了就走的,这种情况下,你付那么多房租值吗?

这些原因构成了我所说的新基础设施。中国新基础设施使得一批新公司发展起来,新基础设施包含什么?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物流、云计算、中国制造,这些成了中国的新基础设施。

现在的连锁咖啡模式产生于工业时代。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工业时代的特点就是规模经济上来、采购成本降低。时代变化了、外部环境变化了,你不能还刻舟求剑,把上个时代当成金科玉律。

中国的产业界、企业家们已经走在了前面,开始大规模、高纵深的创新了。比如有些人认为摩拜还只是模式创新。其实你去美国、以色列看到的共享经济的自行车,这些无桩的品牌都是模仿摩拜啊。中国人的自信要建立起来,不要老被国外品牌收品牌税之后感觉还挺爽。

企业家已经在行动了,作为消费者、舆论不能还停留在传统的旧年代,那是完全不行的。亦步亦趋、邯郸学步,你就只能永远拾人牙慧、跑不起来。你跟在别人后面学,做到顶级也不过是个微缩版,你的价值、增长怎么就比别人做得好?

我们作为创新公司,follow不是我们的目的,创造需求才是我们的使命。需求怎么创造出来呢?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老百姓喜欢,你就成了。怎么让老百姓喜欢呢?价格下来了,更方便了,品质还得不错、甚至更高。中国人喝咖啡的需求是被抑制了。行业转型到新的时代了,需求被释放,你停留在老时代就不行,所以转型是有痛苦的。

问:瑞幸可以称之为流量生意吗?

刘二海:不是,不能简单叫流量,咱们有那么多线下店,还有那么多供应链,我们的生意光有流量不行,你还得有品质。瑞幸也不能叫O2O,O2O就是把Online流量导到线下就结束了,很多O2O都死光了。

我认为生意第一阶段是信息,第二个阶段是交易,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现在实际上是融合。你看蔚来汽车里面也有很多移动互联网的东西。蔚来是个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吗?不能这么讲,移动互联网已经融在里头成为一部分,瑞幸也是,它已经成为价值链的一部分了,它并不是导流。

瑞幸就是新基础设施下的传统行业转型的代表,应该叫“数据咖啡”比较准确。

问:瑞幸的门槛,到底是钱,还是技术,还是对市场的把握?

刘二海:第一个肯定是品牌,你在行当里做久了之后,你会把品牌做起来。第二个是用户群,去年年底咱们有一千二百万的用户在网上活跃着用,还有你这么大一坨资产,这2000多家店不是那么容易开出来的。实际上,任何生意都很难说让别人永远不做,我认为这事不存在。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没人喜欢再往里走。我认为是这样,管理这么多的线下店,就算你有钱,你们家投资人有钱,你找人都不容易。钱没什么用,这世界上有很多钱。品牌、用户、管理能力、数据能力是门槛。

THE END
1.如何眷找到投资人?事前准备?工作有哪些?——明确自己的融资需求,及需要什么样的投资人—— 并不是说融资资金越高越好,也不是说越少就具有优势。你需要明确自己公司的融资计划,包括所需的资金具体金额、资金用途设计,及资金使用所占比例,以及你希望的投资人类型,是种子轮、天使轮和风险投资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15/09/29585900_1120424950.shtml
2.如何在大盘震荡中找到投资机会?大盘震荡是指股市在一段时间内在某一价位附近波动,没有明显的方向性走势。这种情况下,很多投资者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其实,大盘震荡是股市周期性波动的一种表现,了解其本质有助于我们找到投资机会。 二、把握趋势,避免盲目跟风 在大盘震荡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会产生盲目跟风的冲动,觉得股票价格波动不大,容易...https://www.jianshu.com/p/9e3d8555492c
3.新人导演陈小雨:比电影评分奖项票房更重要的是拍电影和看电影...但是如果我们不管后果的话,是可以直接拿到这个投资就开拍了,但其实我们做了很仔细的市场分析,告诉他们现在文艺片的市场是怎样的,列举了过去几年关于家庭故事的电影,新人导演拍的票房成绩是如何的,以及列出了详细的预算构成和回账的方式,告知了他们这件事的风险。所以,我们最后找到的190万元,总共是五位投资人投资的。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40418/d0280797ead04b868adbc7ebb4575fc3/c.html
1.寻找投资人的策略和方法寻找投资人的策略和方法下载源文件 立即使用 导图社区 寻找投资人的策略和方法举报 发布时间:2024-11-18 详细阐述了风险投资者在寻找和吸引投资人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步骤和策略。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适用于股权融资的企业老板阅读。投资 股权融资...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512585
2.有哪些途径可以找到合适的投资群体?这些投资群体的质量如何评估?这些投资群体的质量如何评估? 在投资领域,找到合适的投资群体至关重要,而这需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去发掘,并对其质量进行准确评估。 首先,社交媒体平台是一个常见的途径。在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上,存在着大量关于投资的讨论群组和话题。通过参与这些讨论,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交...https://funds.hexun.com/2024-11-17/215601454.html
3.有项目怎么找人投资?项目找投资哪个平台好?→MAIGOO知识4、通过社交媒体认识投资人:现在微博、微信、头条号、脉脉等都可以找到投资人,可以私信、评论或发私信,不能骚扰人家,做到有理、有节,这样才会有见面机会,千万别信息轰炸。 5、参加创投活动或路演:这要有个度,如果你天天泡在活动路演现场,一周你上台讲10多次BP,那投资人都烦你了,不务正业,适当是参加投资人沙龙活...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3033.html
4.如何找到天使投资人“智汇+”如何找到天使投资人 对创业者来说,天使投资人就是“天使”一般的存在,因为他们总是在创业者仅仅只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就全力支持创业者。本文讲述如何俘获“天使”的心。在寻找天使投资人之前,创业者首先要将自己人际关系圈中可能对自己项目感兴趣的人员名单都列出来。这一名单不仅包括潜在投资人的名字,还应当包括那些在...http://www.izhtop.com/8697.html
5.好问创业如何找到心仪的投资人?界面新闻·商业在准备投资时,如何找到心仪的投资人?见投资人之前该做什么?什么样的BP能打动投资人?自己的项目适合什么样的投资人?有好的项目但苦于找投资?好问是界面旗下的问答栏目,我们邀请各路大神做客,在线回答网友提问。在这里,你可以发现各种有用的答案,遇见有趣的人。本期好问特邀郑灵辉来聊聊关于投资的那些事儿。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81369.html
6.创业融资如何快速找到风险投资人现在需要融资的企业有很多,但是风险投资公司决定投资的企业却不多,所以作为创业者不仅要有好的项目,另外还要找到对的投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融资成功。那么创业融资如何快速找到对的风险投资人呢? 创业者需要注意,不要拿理想当谈资,你不要跟投资人说,你有多么多么好的一个想法,而没有任何数据,长篇大论的阐述只...http://www.leshanvc.com/cygc/12156.html
7.早期创业公司如何找到靠谱的投资人和员工?早期创业公司找到合适的投资人以及员工,对于企业的助力还是比较大的。 编者按:本文内容来自公众号“土匪投资日记”(ID:tufeitouziriji),作者曲速资本创始合伙人杨轩,授权 36 氪发布。 如何寻找投资人 早期创业中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人,对企业的助力还是比较大的,以下针对的是首轮融资的早期创业者,如何用比较正确和高效...https://36kr.com/p/1721105809409
8.安歆徐早霞:战略十步曲与组织诊断人才盘点亿万笔记参加战略务虚会的人在精不在多,一般是核心高管,以及再下一级想重点培养的人。务虚会的作用,第一是所有高管形成共同体,在这群人中形成共鸣;第二是帮助他们找到个人的使命和愿景,而这些会改变他的心智模型,开始系统性思考,自下而上地分析做每件事的原因,最终落到所有的行为中去。所以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些都是...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02517793&efid=Ah0oPtaMEIHymCayGxudwA
9.找到风险投资人的几种主要途径找到风险投资人的几种主要途径 企业融资往往需要接触投资者和VC机构,那么,怎样去结识投资人呢,下面有几种主要途径可供你选择。 第一,注意财经类的专业报刊杂志媒体,在各种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中,会出现大量投资者寻找项目的信息,事实上项目方也可以刊登一些广告,发布一些信息来主动寻找投资者。二来由于是在本地,...https://lawyers.66law.cn/s2b07a5e6a3e03_i104470.aspx
10.创业者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投资人缺钱,是创业路上最常见的痛点之一。特别是,当你除了想法,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投资人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他能帮你把心中的想法孵化出来,并且推上市场接受检验。 那么在什么阶段找投资人适合呢?创业者都是怎么找到投资人的呢?盐科技为大家找了三个例子。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hidao/chuangyerongzi/557693.html
11.投资人是怎么寻找的?寻找投资人如何找到投资人之前听过很多版本,最主要的是朋友介绍,如果你身边有很有钱的朋友或者有人认识也愿意投资的,这种投资人最容易成功;还有就是微博上,微博上有些天使投资.,可以联系他们,但是很多都没写邮箱联系方式,发私信,求关注也效果不好;还有就是一些投资界等平台,可以免费发布你的项目计划,可以大家看到,我也发布了...https://blog.csdn.net/u012544472/article/details/1451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