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令巴菲特佩服的股神。他没上过大学,没用过电脑,没上过网,47年平均年回报20%,翻了1070倍。很少有人知道他。他就是Walter·Schlss(沃尔特.施洛斯)。
一、施洛斯的简历:
二、施劳斯的投资哲学:
2、选择有名的公司。排除外国股票和不熟悉行业的股票。
3、深度阅读公司年报,特别是注解备注等小字。努力从数字中观察管理层是否诚实,是否贪婪。
4、基本不跟公司管理层交流,几乎没有访问过公司。
5、喜欢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的股票。这样利于管理层做出有利于股东的经营决策。
6、注重公司资产(净值),不注重损益表。喜欢研究资产负债表是因为“资产波动比收入波动慢很多”。喜欢买市净率低甚至有折扣的股票,没有或者很少债务。
7、不看股市的波动。不关心投资时机和市场趋势。不思考宏观经济形势。
8、喜欢股价处于或接近52周新低。
9、喜欢有长期历史(15-20年)和历史表现的股票。研究收入和资产价值在不同周期的波动。
10、非常分散的投资组合。经常拥有60只或以上的股票,有时候到达100只。偶尔他会将投资组合的10%以上投资于一只特别看好的股票。
三、施洛斯给投资者的16条黄金准则:
1.相对于价值来说,价格是最重要的因素。
2.努力建立公司价值的概念。记住股票代表公司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一张纸。
3.以企业净值为起点来评估价值。记住负债不能超过股东权益。
4.要有耐心。股票不会马上涨的。
5.不要因为小道消息或者为了快速盈利而买入股票。如果专业人士有本事,让他们去做那些事情。不要因为坏消息卖出。
6.不要害怕孤独。但是要确保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你不会100%肯定但是要试着去发现自己思维的弱点。股价下跌慢慢买入,股价上涨慢慢卖出。
7.一旦做了决定,要有勇气相信自己的判断。
8.建立一套投资哲学而且尽量遵守。这是我找到的成功之路。
9.不要太急着卖。如果股票到达了你认为是合理的水平,你可以卖出。但是经常人们因为某只股票上涨了50%就卖出来实现盈利。在卖出之前尽量重新做一次估值,看看股价和净值的关系。注意股市的情况。股息低而市盈率高吗?股市创历史新高了吗?人们都很乐观吗?
10.当买入股票的时候,我发现在近几年的新低买入非常有效。一只股票可以涨到125,然后跌到60,这时候你发现股价很吸引人。可是如果3年前股价是20,这说明股价还是很脆弱的。
11.尽量用净值的折扣买股票,比买入盈利更可靠。盈利短期可以剧烈变动。大部分情况下资产的变化就慢很多。如果买入的是公司盈利,那么投资人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公司的情况。
12.要听你尊重的人的建议。这不意味着你必须接受他们。记住钱你的自己的,一般来说保住钱比赚钱要难。一旦你亏了很多钱,就很难赚回来了。
13.尽量不要让情绪影响你的判断。贪婪和恐惧是买卖股票中最可怕的情绪。
14.记住复利的作用。例如,如果你每年能赚12%然后将所有再投资,没有税收的情况下,你6年可以翻倍。记住72准则。72除以你得年回报就是你翻倍需要的年数。
15.股票优于债券。债券的回报有限,而通涨会降低你的购买力。
16.小心杠杆。它也许会对你不利。
四、我们来看看巴菲特是怎么评价施洛斯的:
1.2006年致股东信
Schloss是在1984年,那时主流商学院盛行‘市场有效理论’,即认为股票价格不会明显被错估,所以仅仅利用公开信息,投资者无法超越市场平均水平。无数本来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就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而另一边Walter却继续用事实说话—跑赢大盘。市场有效理论反而‘帮助’了Walter,就像如果你从事航运业,而你的竞争对手都被教育说,地球不是圆的,而是方的。从这个角度讲,对Walter的投资者来讲,他没有上过大学,是件好事。”
2.在TheSuperinvestorsofGraham-and-Doddsville这样形容WalterSchloss:
“他不关心几天是几月,是星期几,今年是否选举。他只说,如果一个企业值一块钱而我可以用四毛钱买到,那么就可能有好事情发生。而他就是一次又一次这样做到了。他持有股票数量比我多得多,他对公司所处行业的性质等,没有我关心得多。我也影响不了他。不过这是他的优势之一,因为没有人影响得了他”。
五、再来看看施洛斯是怎么说自己的:
我不喜欢采用别人的方式,所以我就用消极的方式投资,也许看上去赚钱不那么多,但是如果长期坚持,复利就能让我的回报超过那个整天跑来跑去拜访管理层的家伙。
我还喜欢拥有一篮子股票。巴菲特喜欢拥有为数不多的股票,但他是巴菲特你不是,你得用让你舒服的方式。我喜欢晚上能睡得好。”
2.“大多数人会关心,‘公司明年的利润会怎样呢’。如果股票的定价合理,我不太在乎收益,而把重点放在公司资产上。如果公司没有大量的负债,那符合条件的公司的股价就是合理的。。。我会建议投资人买入股票时持谨慎的态度。我不喜欢负债。我通常寻找陷入困境的公司,而股市不喜欢面临困境的公司。当然,你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念去购买这样的股票,因为他会为你的投资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六、施洛斯精彩问答:
1、你和巴菲特等人都曾师从BenGraham,今天你们也成为非常成功的投资人,你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不抽烟,呵呵。我想我们都很理性,即使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很情绪化。当然,巴菲特是这方面做得更极致些。而且我们都很诚实,我们知道有些人赚了很多钱,但别人并不愿意投钱给他们,因为他们人品有问题。
2、TweedyBrowne偏定量,而巴菲特偏定性,你呢?
我不是很擅长判断“人”,我更喜欢跟数字打交道,除非上市公司离得很近,否则我不会去调研。我会从公司是否愿意分红,来判断管理层是否为股东利益着想。因为我们很“小”,所以我们不会去约见管理层,除非你是富达(Fidelity),否则他们怎么会听你的呢?在基金规模小的情况下,还是同数字打交道更容易些。
3、你自己经历了很多次经济衰退(18次),还包括二战后的市场,历史在重复,还是你也在改变?
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有些股票跌去50-60%,而有些股票创了新高。人们总喜欢买入表现很好的公司,而不喜欢那些表现糟糕的公司。有些人也许在想,如果我现在卖掉这些差的公司,还可以抵税,不得不承认很多人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卖股票,所以股价总是会比“应该”跌得更多。以前的价值投资我们会买入股价跌到“流动资本以下”的公司,但现在这一条很难适用。现在的原则是买入股价被“打压”的公司,股价在历史低位(而不是创新高)的公司。当然我们得弄明白,其他投资者为什么不喜欢它们,是因为没有业绩,还是因为季报比市场预期低了一点点,我们愿意与市场不同,因为我们不认为一个季度表现很重要。
4.你的投资很分散。
巴菲特曾说我这样做是为愚蠢对冲,我告诉他我不会对公司的盈利做预测,而我们买入的又是一些二线公司,我知道这中间一定能出来不错的公司,但我并不知道是哪个,所以只能每个先买点。一定要买,哪怕只有一点点,这样你才会记住它。遇到真正喜欢的公司,随着股价下跌,还会继续买。
5.很多人由于贪婪,撑不了你这么久,你的秘诀?
很多人根本不应该来这个市场,由于贪婪,才有了他们的出现。我们有自己的目标买入名单,当这个名单数量从50减到3只股票时,我知道市场很危险了,也没有那么便宜了,于是是时候彻底撤出了。再说市场几十年前哪有那么多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