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激励形成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塑造个人认同,个人认同决定话语模式。
正向激励形成最佳实践,最佳实践塑造机构认同,机构认同决定行为模式。
一、观点
不能被赌狗绑架。
从某种角度讲,这个行业被Dopamine劫持了,以至于代表行业价值观中枢的VC都开始动摇,「他会搞事嘛?」「GTM怎么做?」。分析框架的潜台词就是,他能抓流量池嘛?而且明显这个行业的billboard就是topgainer,而大所的topgainer就是超级碗的中场。以至于在夜黑风高的平静夜晚能靠鼓腮叉腰,便能掀起滔天巨浪。这种成功的习惯建立了。
奇妙的是,如果Founder们,按照VC的框架去践行,可能会发现Meme是所有项目中GTM最棒的,Native的私域流量,Traditional的时代广场大屏。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分析框架极端侧重GTM的TokenFund,你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他们其实只是想投资一个Meme而已。我们把这样的基金叫做?「消费基金?」「亚文化基金?」「潮流基金?」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绝对不是CryptoFund。
跳出整体的惯性效应,回到初心。
什么样的土壤孕育什么样的项目,在正反馈顺周期的膝跳反应面前,大多很难跳出现有框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跳出现有框架才能捕捉其他周期的机会,我们最终的事业成就是多种周期叠加的结果,但是每一种生存方式都会在特定周期绽放,因此守住你的频率,在适当时候共振。
不被用户绑架,不被资本绑架,不被LP绑架。
因为真正的投资人,真正的用户都还没成为用户。大部分参与者只是希望把你变成一种Meme消费了事。非常警惕观念,因为观念错了,战略就错了;战略错了,人也会招错,我们给人才问了错误的问题,定了错误的KPI,再因为管理层级的放大,就变成一个刻舟求剑的加强版。剑其实在岸边,不在河里。但船上的人拼命的刻舟想施加自己对船的影响,拼命在船上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但那重要么?不重要。因为船都可以随时消失。
就好像每一条烟都为国家贡献了两三颗子弹,我们可以说安全来自于多巴胺。从Crypto而言,赌狗之于Crypto,相当于香烟之于国家安全。从个人层面,推心置腹地说当然希望人们能够自律享受自由;从整体言,那么多励志图书都治不好的群体惰性,又怎会瞬间痊愈?我们是借助土狗而不是服务土狗,是借助dopamine而不是服务dopamine。借助dopamine我们可以养成个人习惯,借助dopamine我们也可以建立集体信仰,而信仰无所谓对错,他帮助我们在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降低痛苦,重整勇气。
二、Pumptraffic-nomics
社会对于一种观念的认可总是网状慢慢稀释的,观念好似布朗运动一般与每一个个体碰撞弥散。短期快速的形成共识,是不符合常识的。哪怕就一个人看一本书来说,也需要咀嚼消化反刍,再结合实践才能真正做出稳定长期的评价。
观念是需要压力测试的,观念是一个适应性的过程。与之相比,Pump&Dump就直接的多,他可以让用户快速的获得反馈。
并借此产生自我成就感「你看,我牛x吧,1天就500%」
「你看,我牛x吧,1天就500%」,「你看,我牛x吧,1年就500%」,「你看,我牛x吧,10年就500%」。大概都属于同一种病症。
Pump&Dopamine
当Cue发生的时候用户的多巴胺会快速提高,看到50%收益率会非常兴奋,从项目经营者角度,前期真实参与者很少的情况下,大概率是左手倒右手做出来的成交量和价格。随着Pump休止,用户的多巴胺会下降,进入Craving状态。
有人会质疑「为什么Meme这种没核心的东西能够奏效」?君子可共患难,可难共安乐;小人相反,可共安乐,但不可共患难。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左翼的内部矛盾远远比右翼多得多,团结的难度也大的多。利益是建立合作最简单的机制,利益的重复是可以让人失智的,只要利益源源不断,人们的合作就可以亲密无间。只要做市商足够有实力,总有内心不成熟的用户加入这场闹剧。
Meme的兴起核心是满足韭菜用户的心理需求,高翻身预期(「500%涨幅」),高身份认同(「都是PEPE,都是Ben」),高参与感(「群聊话题」),高社交价值(「Meme研究专家,盈利晒单」),高在场感(「我在早期买过Meme」)。投资Meme相当于,廉价上一次电视,廉价参与了一次集体事件,廉价获得了组织认同,廉价获得了社交地位。实质是一场消费行为。
项目方使用Pump&Dump就能对用户批量生产廉价dopamine,等同于心理按摩。怎么才能让这个按摩更丝滑呢?Reward更多元,Cue更普遍,Action更易参与。
VariableReward–怎样生产心理Dopamine?
按照我们前面「Cue-Craving-Respond」模型,我们可以把多巴胺模型产品化「Cue(Trigger)-Craving(Action)-Respond(VariableReward)」。variablerewards是最值得一提的斯金纳B.F.Skinner在50年前将Rewards分成三类:
在Meme上我们可以看到。Pump在两个意义上的影响,其一是流量作用,另一个就是塑造投资人行为上的。具体来讲:当MM快速Pump的时候,如果社区观念一致抛压较少,投资人的少量筹码即可给予巨大的激励,一来通过billboard传播,二来鼓励既得利益的用户Sharing,对于用户而言,即是huntreward也是tribereward。鼓励晒单(「尤其是因为项目改变生活的」)。一方面巩固了存量投资人的基本面,另一方面通过存量投资人的赚钱效应扩展了对增量投资人的曝光。
怎样让Cue无处不在?–Crypto的流量池模型
在Crypto当中也存在这样的流量池模型,满足特定条件会得到升舱,一般有那么几种升舱逻辑,TX「交易量」,「gas消耗量」,「TopGainer」,「LiquityPool」,「TVL」,「Cex」,「Community」,「资方」。
当特定条件满足的时候,你就可以撬动流量池。想象一个香槟塔模型,一层是cexbanner,二层是dexbillboard,三层是Kol/Community。
假设一个Meme币小项目从底层做起的话,他应该怎么搞momentum呢?「主抓第二层,谈判第三层。
假设Alice做了一个叫$Normal的meme项目,在一个市场平淡的早晨,如果她突然Pump,奇袭成功,登上了各个Dashboard的TopGainer榜单。正巧,一个叫Ben的influencer看到了这个项目,并啧啧称奇。这时候我们说,Alice阶段性成功了,她成功在流量战线上撕开一个缺口。
之后Alice不断的接触社区/MM/Venture,这里他可能遇到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MM会问「你社区有多少用户阿?」,社区会问「你拿到什么投资嘛?」,投资人会问「你怎么做GTM呢?」这里Alice只要保持心态稳健,节奏稳健,用项目概念在不同渠道做A/BTest。
理想情况里,一部分爱好者可能会开始帮Alice一起布道。这时候流量偷袭策略不能停,适当Pump给核心支持者输入信心。每一次AMM后都要有一波,AMM后都要及时对新上车的用户进行行为铸造和激励。AMM有两个意义:一来是,你可以直接从买单量判断叙事表达质量和社区渠道的质量。二来是,你要调动社区积极性,让社区在买单上车的同时,出力一起宣传。
几轮下来,我们就能筛选出一部分我们的用户。
有小伙伴质疑:这一过程中创造了什么价值嘛?「商业的模型不是创造者的模型,而是筛选的模型/匹配的模型。
凡是交易就是GDP,说明是Worked。整个这就像正反馈的膝跳反应,火箭发射一步步非常可控,只要有源源不带的新用户,那么这个玩法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玩下去。
三、我们到底在投资什么的问题?
故事:
「为什么来Crypto?」
「因为好融钱」
「你知道好融钱的代价是什么么?」
Meme包含着比博弈需求更广阔的心理需求,我们大部分的产品都属于Meme范畴,缺少基本面和人格更成熟的用户。前期大量投资者进入,只是由于投资者门槛降低,中小投资者更Emotional,退出更快而已。
Crypto市场的经过验证的核心需求:赌狗需求。从目前用户买单的服务来看,TradingFee是最为主要的现金流。Cex/Dex/NFTMarketPlace是行业当中的现金奶牛。除此以外是一些信息服务需求,包括Dashboard/Newsletter/Community等等。以及围绕赌狗服务的链端基础设施。
用户的主要画像:赌狗即用户,三大典型特征
1.虚无自我。比如「晒盈利单」,通过晒单来证明自己的优秀眼光,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填补存在感。
2.慕强。慕强也是带来整个市场系统性顺周期的一个典型特征。从传播网络上看,如果网络中节点具有跟风效应,那么整个网络的动量会非常强。想象一下举纲目张的一张网,节点动起来以后,整个网都会飘起来。
3.被动肤浅。由于用户虚无的自我和慕强的特点,使得「微商策略」非常有效,浮夸张扬的自我标签和「我赚到过钱」的再次确认。
主体需求和用户画像,导致了几个现状:1.非赌狗原生现金流稀缺,Native项目的生存问题。2.重度依赖外部资金,自身造血能力不足。3.赚钱方式短期依赖资本市场,服务资本市场。导致VC,用户,项目方,重叠度非常高。随之而来,产生了几个合成的问题。
问题一:被赌狗用户绑架。
可以「有」但「不是」。Eth可以有赌狗,但不是赌狗服务工具。从某种角度讲,这个行业被赌狗Dopamine劫持了,VC的判断框架给了「搞事」很高权重,「他会搞事嘛?」「GTM怎么做?」分析框架的潜台词就是,他能用抓流量池抓到赌狗用户嘛?如果我们相信「用户决定需求」的逻辑,那么现状来看我们只能开发出赌狗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事实上,现存用户不决定行业未来需求,早期投资者不是产品用户。
按照现有VC框架去定制项目,可能会发现Meme是所有项目中GTM最棒的,Native的私域流量,Traditional的时代广场大屏。如果VC分析框架极端侧重GTM「退出快,用户多,倍数高」,你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他们其实只是想投资一个Meme而已。快餐用户,决定了快餐项目,决定了快餐VC,然后得到一个结论,我们要MassAdoption,换句话说要继续向外吸血。
如果不服务赌狗,你觉得Crypto基础设施还可以服务谁?找到赌狗外第一个用户source,才是这个行业的Iphone时刻。用户是比VC更坚定的行业支持者。
问题二:正确处理赌狗用户和未来愿景之间的关系。
从Crypto而言,赌狗之于Crypto,相当于香烟之于国家安全。从个人层面,推心置腹地说当然希望人们能够自律享受自由;从整体言,那么多励志图书都治不好的群体惰性,又怎会瞬间痊愈?我们是借助赌狗而不是服务赌狗,是借助dopamine而不是服务dopamine。借助dopamine我们可以养成个人习惯,借助dopamine我们也可以建立集体信仰,而信仰是中性的,他帮助我们在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降低痛苦,重整勇气。
四、怎样找到自洽的投资主题?
网络国家的图景:建制力量+经济基础使得DAO拥有和主权对谈的权力。虚拟基础设施构建下,拥有主权国家没有的生产要素禀赋,可以出口主权国家没有产品服务,形成经济基础和文化共识,并通过建制寻求和主权对谈的机会。
围绕这个愿景寻找:1,什么是主权国家难以构建的服务?2,极端时刻为什么仍然需要全球化?3,谁才是建立基础设施最坚定的支持者?4,谁才是未来3年Crypto的核心用户?还是赌狗嘛?
那么作为Crypto基金什么才是自洽的投资领域?
未来Crypto的核心用户是谁?
什么才是Crypto典型的Founder?
#后记
正反馈形成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塑造个人认同,个人认同决定话语模式。
正反馈形成最佳实践,最佳实践塑造机构认同,机构认同决定行为模式。
鸡蛋从内打开是生命,从外打开那就是蛋碎了,是时候回到井冈山了,回到没有钱,没有人,没有枪的日子。想要做网络世界的女娲,想把网络世界打造的和物理世界一样真实。那么请问问自己能不能延迟满足,毕竟女娲是不会问「多久回本」的。
挨饿是有价值的,起码能让你知道你干的是什么?你有多想干这件事儿?投一个自洽的基金,比投一个赚钱的基金重要多了。
Q&A:
为什么一级投资人赚不到钱?
真正的Crypto投资人应该赚钱嘛?
为什么在Crypto创始人VC出身更有利?
为什么Crypto投资经常出现拼多多?(领投占比低)
基本面很难有可展示的成果,概念驱动+没有投资者适当性门槛+Kol矩阵曝光,使得项目弹性非常高。从投资人分析框架来看,胜率低,弹性高。
遐思
故事一
「为什么来Crypto?」「因为好融钱」「你知道好融钱的代价是什么么?」
故事二
「什么SocialFi?」「这和亚文化垂直产品有什么区别?」
「我们能Earn?」「人家如果撒钱,是不是就是你?」
「他们不懂币圈」「你是指连续撒钱,抢流量池,上所IDO这一套」
故事三
「为什么要做web3AI?」「让用户有一个更好的interface」「数据怎么来?」「我们会接入各种API」「你做通用型AI还是专有型」「通用型」「你有什么案例能让用户形成最小的Loop嘛?比如什么常见的问题你可以回答的很好,并且这些问题还是用户的高频问题。」「我想我们可以帮用户找到」
故事四
他说「这个行业不能靠晃嘟嘟繁荣起来」
大师说「这个行业去信任的特点,使得哪里信任成本最高,哪里一定会替代。
晃嘟嘟迁移一定是最快的。他们的需求也一定是最稳健的。
很可能这个行业就要靠他们养起来。亚当斯密说无形的手,自利促成善,
我看这叫无形的善,自恶也能促成善。」
他说「行业未来会MassAdoption,未来AppChain「
大师说「安全性是这个行业的源头,既然是元宇宙的基础设施,无以复加的韧性是立身之本。MassAdoption需要大环境支持,要外部环境足够恶劣,要先NoTrust才能Trustless」
他说「USDT是行业的Iphone时刻」
大师说「你想想谁才是行业最坚定的支持者,谁最受益这个行业的发展?是那些流浪的资本。怀璧之罪的Nomad才是支持行业的中坚,绝对不是美元基金和大名字,他们选择太多了。」
故事五:
评价人有两种方式
一种叫「他挣到钱了没?」
一种叫「他现在在干嘛?」
故事六:全局的荒谬感:
Day1理想的第一天,去中心化/个人主权/网罗国家/去信任化。
Day2Token满山跑,黑U漫天飞。
Day3韭菜肥沃地,3M就退出。MM双边开,VC揭竿起。
Day4MassAdoption元宇宙,基础设施建设忙。
Day5流量模型心中有,TopGainer我最牛。要问项目怎么干,Meme社区AMM。
Day6韭菜到死丝方尽,巨鲸离席泪始干。便问Crypto何处寻,也无人头也无财。
Day7埋骨何须桑梓地,敢叫日月换新天。
故事七
「最近有什么密码?」
「我说了你敢信嘛?」
作者:NingNing行业周期与宏观金融周期共振,加密行业正处在与2019年相似的整体性迷茫之中,现阶段不仅流动性枯竭,叙事貌似也在枯竭。市场不但对VC叙事兴趣阙如,对反VC的Meme叙事也已经疲倦。就像每次哲学危机,人们都会回归柏拉图寻找出路,当加密行业危机时,我们也需要回归比特币、回归中本聪。正如CKB生态RGB++协议创始人Cipher在最新Blog里所阐述的,加密行业需要对以太坊“链上计算”的路径依赖进行反思,回归P2P经济学,让计算归于链下,让验证归于链上。因
作者:Zen,PANews近日,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球员协会(NFLPA)指控数字体育娱乐和游戏公司DraftKings逃避了其NFT球员许可协议的付款义务。在放弃NFT业务后,涉嫌出售未注册证券而遭到集体诉讼的DraftKings又背上了一起官司。而有趣的是,在与NFLPA的纠纷中,DraftKings的立场似乎已从反驳转变为积极承认“NFT就是证券”。放弃NFT业务:驳回集体诉讼的动议遭到否决今年7月底,Draftkings在给用户的电子邮件中表示:“经过慎重考虑,DraftKings决定终
作者:Cookie过去半个月,OP_NET与Arch这两个比特币主网上的智能合约实现方案引发了较多的讨论。有意思的事情是,OP_NET这个名字与大家熟悉的OP_CAT很像,都以「OP_」开头,具有很强的、让大家认为这哥俩差不多的迷惑性。所以,在开篇要和大家先提一嘴OP_CAT。首先,OP_CAT是比特币操作码,从去年开始有以「量子猫」QuantumCats,也就是「大巫师」TaprootWizards的创始人UdiWertheimer为首的社区力量一直在呼喊要「复活」OP_CA
2024年,加密货币领域的技术创新持续加速,链抽象(ChainAbstraction)逐渐成为行业内的焦点。链抽象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隐藏底层技术的复杂性,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在多个区块链之间进行操作。传统的区块链技术通常要求用户掌握不同链的操作流程,并需要应对跨链操作中的技术难题,这极大地吸引了新用户的进入。而链抽象的出现,则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Web3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01、什么是链抽象及其作用链抽象能够将不同的区块链之间的差异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操作界面中,使得用户只需一个账户即可
今日要闻提示:马斯克和特斯拉赢得驳回指控他们操纵狗狗币的诉讼OpenAI和Anthropic已同意将其主要新AI模型在发布前共享给美国政府OKX将上线HamsterKombat(HMSTR)现货交易X平台纽约总部将于9月13日关闭,预计将迁往得州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成为《时代》杂志最新一期封面人物稳定币支付公司Bridge完成5800万美元融资数据:MATIC、SHIB、UNI代币头部地址持仓均超50%网龙今年上半年通过出售2.9亿元的加密货币,获利5100万元人民币监管消息美国众议院计划在9月举行多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