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见证了诸多历史时刻:美股四次熔断,石油价格被击穿成负数,旅游消费产业全面停摆,债务违约率大幅上升等,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正在穿越周期,经历着“至暗时刻”。
有人说,这不是黑天鹅,应该叫“黑天鹅湖”。4月23日,两位世界级顶尖投资人——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苏世民(SteveSchwarzman)——通过云端连线,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判断,如何调整企业管理和投资策略,如何在寒冬中穿越周期以及年轻人如何进行职业选择等问题,进行了一场兼具深度、广度和信息浓度的对话。
(一)疫情之后,中国和世界经济将往何处去?
沈南鹏首先向“学长”苏世民提问。眼下的整体经济形势,投资者和企业家应该如何行动,才能帮助全球经济恢复增长,重振信心?
苏世民回答:目前经济状况前所未有,世界各国都提出了关停经济活动的要求,以遏制新冠病毒的蔓延。现在,是时候就像中国一样重启经济活动了。
首先,是克服恐惧。有些会恐惧复工,怕从他人身上感染病毒。因此,现在最需要的是有效的病毒检测手段和大规模病毒检测。为此,各国会加倍努力,确保测试量得以显著增加,如果可以做到,人们就可以更快地复工,经济复苏就会快很多,人们也会更有信心,回归原本正常的生活。
(二)鼓动在华外资“撤退”的“釜底抽薪”会奏效吗?
眼下,一些国家正计划将其生产线和投资实体转回国内,这真的可行吗?是否预示着世界正走向逆全球化?
苏世民认为:这并非是这些国家关于全球化的表态。实际情况是,很多公司从中国获得产品供应的能力经历严重错位,引发的担忧。因为中国是世界制造业之都,一个时装业企业家告诉他,“我的货源100%来自中国,但现在什么货都拿不到,公司要倒闭了”。
当普通生意人也面临这种情况,与政府指令无关,自然会认为不能再让自己的风险敞口全部集中在一处,“不让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世界各地都有人学到这样的教训,未必是要针对中国。
还有一些国家关闭边境,苏世民表示,这也是他有生之年第一次看到。这唤醒了几乎每一个生意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供应链现状。目前,他认为可能会发生的是,这些国家与其说是从中国撤走现有的业务,不如说是增量业务可能将回归离本国更近的更多地方。
即便如此,本身具有强竞争力的国家,比如中国,还将处于优势地位。唯一的疑问是,未来在供应链上占据多大的份额?苏世民判断,走出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后,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强的增长型国家。因为中国经济具备天然的发展优势,比如在产业布局方面。
(三)面对至暗时刻,坚守“做强中国”的信心
话题反转,苏世民反问沈南鹏:你也是世界顶尖的投资家,对中国情况更熟悉,在华投资机会方面,你怎么看?
沈南鹏给出的关键词是“做强中国”。过去15年来,红杉和他一直在投资中国,也经历过几次经济周期的起伏。许多领先企业能够走出困境,是因为它们在各自行业内不断做大、做强。即使在面对“至暗时刻”的时候,也能主动出击,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对投资者而言也是如此。当前的环境其实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些好机会,让大家在行业洗牌中,更加坚定地去支持行业内的长跑冠军。中国具备许多具有吸引力的投资主题,最重要的是科技和创新,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在内的数字技术正在改造着中国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这些转型的过程可能会进一步加快。
此外,中国公共卫生体系还将进一步升级。医疗卫生行业有望获得更快增长,因为来自民营和公共部门的投资还将加大。这将涵盖疫苗、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在更广阔的生命健康领域,我们还将看到不少创新和新的增长。
(四)企业家和创业者该如何面对“变数”和未知性?
苏世民表示,在与创业者共事和自己创业的过程中,必须要承受大量的挫折与苦难。首先,要有非常强大的心理和情绪的稳定能量;其次,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调试自我。这是企业家应当具备的核心价值观。此外,要有追求的梦想、开放的眼界,创造出尚不存在,但一旦点破别人就会趋之若鹜的事物。
另一项核心价值观和竞争力,就是创业者一定要有说服能力,必须说服客户、供应商,说服他人加入自己的团队。创业者单枪匹马是很难成功的,必须要组合其他元素,形成体系,这就需要明白与他人打交道的方式方法。此外,还要有对财务和数字的基本理解,确保不至于资金耗尽。
最后还要有敬畏心,它既能让你加倍努力,也能帮你规避一些可能犯的错。带着敬畏心去做一些平时考虑不到、降低风险的决策,会很大程度避免失败。这些都是优秀的创业者必备的素质。
年轻的创业者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应该怎么做呢?
苏世民表示,他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五六次经济下行。当时的场面看起来都很吓人,但这次的状况看起来更极端。人是社交动物,都会想从家中走出来,去工作。我们知道人的倾向,知道疫情的周期可能最多是一年半。由此大致可以确定,一旦复工开始,全世界的经济会走向恢复。因此,重要的是,不要有情绪化的反应,而是要客观审视“首先恢复的是什么?最后恢复的会是什么?哪些是不会再恢复的?”
比如,当下疫情中受冲击最严重的是旅游行业,但这也会促进这个行业的技术发展。创业者面对新的格局,必须形成自己的观点,筹措资本去投一些未来可能成功的领域。想清楚,果断出手,对投资者坚定地做出100%到120%充分的投资承诺。相比大多数人吓得什么都不敢做,看到大势所趋,先于趋势大胆而动,大概率是会成功的。
(五)什么是企业的信仰?为什么企业“文化”比管理更“重要”?
苏世民在畅销书《我的经验与教训》中提到“企业文化比管理更重要”。“资本之王”的黑石集团如何塑造有别于其他公司的差异化文化呢?
苏世民坦言,不管多优秀,没有人可以通晓百般技能。企业家无法控制每个人做的事,唯一能做的就是教给他们良好的价值观和信仰,让员工保留企业信仰的内核,并给予他们做事的自主性。
黑石有各种必须坚持的原则。比如,招聘必须招非常聪明的人、诚实正直的人,黑石坚信要有高水平的合作、零缺陷的文化,即你可以在判断上出错,但工作中绝不能出错,必须是永远准确无误的,从你手中交到别人手里的工作成果必须是完美无缺的。
如何做到?苏世民认为,集体决策可以覆盖和弥补个人决策。企业决策要建立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任何决策过程,都应列出所有的风险因子,然后召集6到8个非常聪明的人组成团队,让他们开放式地分析这些信息。黑石的文化强调“不要有旁观者,如果你在场,必须发言。”
企业中,不可以有做“付费观众”的人。黑石对每一次的决策都有非常激烈的辩论文化,但对事不对人。只要讲真话,不针对别人,这种做法就会有集思广益的好处。
黑石的另一个核心价值观是帮助社会,让员工们有机会帮助企业外他们关心的组织。苏世民把黑石看作是“小微企业”,尽管黑石现在有超过50万的员工,母公司大概有3000人,其他分散在黑石持有的企业和资产中。
(六)企业如何判定人才的成色和能力?
扁平式管理是一种对员工素养要求极高的管理模式。一流企业招到一流人才,只要用信任就能让这些人才自我驱动,否则,老板的放权会让企业一团混乱。苏世民在著作中提到,“用9分的人才打造成功的企业,但在创新业务上,需要用10分人才”。什么是“10分”人才呢?怎么评估呢?
苏世民表示,在他眼里沈南鹏就是“10分”人才,对40岁以上的人,个人声誉就代表着他们的能力。
苏世民在商界打拼50多年,也面试过很多年轻的求职者。他觉得面试的过程,像是一场冒险,很有趣。
第三是抗压能力。比如故意激发求职者的紧张情绪,聊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内容。这时,求职者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强行“对戏”,然后会露出马脚。也有人会说,“我对这个领域没有背景知识,可以做以下发言,但这并不是我擅长的领域”。这就是压力下不慌乱的人。苏世民非常看重求职者面对压力时,是否会后退。
事实上,作为公司的大Boss,轮到苏世民面试求职者时,其能否有胜任工作的“硬性”能力,前面的面试中已经有结果了。大Boss要做的评判是,求职者到底有多大潜力?比如,苏世民曾面过一个人,开辟新的投资业务。本来只打算聊半小时,但因为欣赏,两人聊得根本停不下来。一个半小时后,苏世民说,我虽然没征得其他人同意,但我决定录用你了,你这种人才,凤毛麟角。这就是大Boss的看家本领——看人、摸清他们的想法,考察能力、智慧和灵活性。最重要的是发现人才,创投行业世事难料,即使有的项目失败了,但对于人才,要允许他们犯错。
(七)苏世民眼中的投资“不亏钱”原则
苏世民曾在书中提到,自己商业指导原则就是“永远别亏钱”。有人说,这似乎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苏世民却不以为然,他说,就像医生行医时说的“不可伤害病人”,不能让病人进到诊室,然后被治死了,对不对?黑石做的第三笔投资是一家钢铁流通企业,最后出了问题。苏世民说,投资人最恨亏钱,如果某些投资没赚足钱,只是一次失误;但如果亏了钱,投资人会出奇愤怒,几乎不可能再追加资本。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黑石管理的资产超过5000亿美元,这是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所以,要用之前讲到的流程制度,寻找人才、公开辩论所有的假设和风险因素等方式,为投资人做到最好的业绩,才能大致做到不亏钱。
黑石过去的700笔投资项目中,只出现过一次灾难性的亏损破产。但试想你收购了如此多的资产,700笔投资,1笔破产,说明还是可以做到不亏钱的。
除了“永远别亏钱”外,还有一个原则是“进入成长性行业”。用不动产业务举例,当看到互联网高歌猛进时,黑石出手了所持有的大型购物中心和商场类的资产,并拿着套现的钱和追加的资本,购买仓储类资产。为什么要买仓库?
因为所有的互联网销售企业,不管是阿里还是京东,都需要仓库来备货发货。所以,仓储类资产在全球范围内最终成为了不动产领域中业绩最好的。他的投资思路是,认准增长的领域、社会变革的方向,把认为行将不振的资产脱手,并对认定的主题投入巨大的资本。
找到和坚守自我天赋——致年轻的职场人
疫情让很多年轻人感到焦虑、惶恐和不安。他们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呢?
苏世民建议年轻人,投入到钟爱的事业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在父亲过世后,一度非常沮丧。他放弃了篮球,尝试另一项运动——棒球,但乔丹的棒球生涯异常糟糕。一年半后,乔丹决定回去打篮球。快两年没摸过篮球的他,第二场比赛就得了40分。这就是天赋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而更擅长的事物。坚守天赋,你的人生会更成功,也会更快乐。
沈南鹏建议,不管有无疫情干扰,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保持热爱和坚持,这个规律一直适用。此外,年轻人要选择中长期有更好发展前景的行业,留意这些择业标准,这比薪酬重要得多。对于年轻的创业者,在当下要把重点放在公司的生存上,最重要的是理顺公司的现金流。然后,必须专注于产品,在危机后拿出真正差异化的产品,才会在行业内以更强的姿态显现。当下,你必须有韧性,必须坚强,优秀的公司都经历过类似的非常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