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最完整投资思路梳理巴菲特马云芒格乔治·索罗斯

现年59岁的段永平,活脱脱一个玛丽苏剧的现实版男主角:超会搞事业的大叔。

他是中国知名创业家、企业家,也是国内最知名的投资家,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家自称是其“门下弟子”,而他也是他们创业的出资者和拯救者。

他把实业和投资都直接打上了长期“涨幅榜”第一,这样的成就在中国,只有段永平!

他还拿得起,放得下,在40岁的不惑之年放下国内所有成就,为爱奔赴美国。在打打高尔夫、带带孩子、做做饭的闲散中,将自己成功转型成国际知名投资家。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他的成就。

商业领袖段永平!

1961年出生在江西南昌的段永平,16岁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

1982年,段永平大学毕业,被分到国有企业北京电子管厂,月工资46元。这个铁饭碗端了才3年,段永平就觉得厌倦了。

他转身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计量经济学专业。

人大就读期间,段永平有了第一次商业尝试——贩卖章光101生发剂。尽管没有赚到多少钱,却激发了他浓厚的从商兴趣。

1988年毕业的时候,段永平有机会留在北京,但他选择去了热火朝天的南方。

他先进入了广东的一家公司,但这家公司都是高学历人才。段永平感觉老板招了这么多高学历人才,用起来却不大尊重,很快就离开了。

1989年,经同学介绍,段永平进了中山市怡华集团下属的名叫“日华电子”的小工厂,由于经营不善,工厂一年亏损200多万。

这一年,年仅28岁、高学历的段永平,担任了日华电子厂厂长。

他接手后,大刀阔斧的改革,制造出了当时令无数年轻人疯狂的小霸王游戏机。3年后,日华的产值高达10亿元。

1994年,段永平提出对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没被通过,不甘心只给别人“打工”,1995年,时年34岁的段永平离开小霸王,到东莞创立了另一个红极一时的品牌——步步高。

步步高很快成为中国电子产品行业的老大,但段永平不安于现状,开始了连续创业之路,与其他步步高股东在2001年成立了OPPO品牌。

随着步步高的发展逐渐落寞,步步高公司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牌,就是如今的——VIVO。

在现在的手机品牌市场,除了段永平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同行业企业家,能完全与两个火热的品牌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0年,39岁的段永平被评为了亚洲20位商业领袖之一。

营销大师段永平?

1992年,尝到甜头的段永平又在央视砸了200万元人民币。

1999年和2000年,步步高连续两年成为央视标王,坐稳了市场第一的宝座。

对于营销大师的“冠名”,段永平并不认同,他说:“(外界)有个误解,以为我们很看重营销。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营销一点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产品。”

他说,“没有哪家公司的失败,是因为营销失败。公司失败,本质都是因为产品的失败。当然我不是说不要营销,事实上我们营销做得很好。”

2001年,段永平在步步高退居幕后,并移居美国。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只是每年回国两次参加步步高的董事会。

退出前,他把步步高一拆为三,由黄一禾负责教育电子业务(后来由金志江接任),陈明永负责视听电子业务,沈炜负责通讯科技业务。分拆的三家公司,段永平各占10%的股份。

(注:从左至右:金志江、陈明永、沈炜)

临走前,他给弟子们留下一句话:“干好了分钱,干不好关门,别有负担”。

如今,金志江掌舵的步步高教育电子,牢牢占据着点读机等教育产品的第一;

陈明永掌舵的OPPO,2020年一季度全国手机出货量的第一名。

他的弟子沈炜掌舵的VIVO,2020年一季度全国手机出货量的第二名。

在各大财富榜上,看不到段永平的身家,步步高、OPPO、VIVO这些公司至今没有上市,人们根据小米上市时的估值计算,段永平才是真正的中国隐形首富。

人生赢家段永平!

有人说,早在1995年从小霸王离开时,段永平最想做的事情,是去美国留学,因为他要追妻。

他的妻子刘昕,1968年出生,西安人,比段永平小7岁,段永平在人大读研二时,18岁的刘昕进入人大新闻学院。

1989年,段永平南下广东创业时,刘昕还在新闻系读大三,她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做记者,是《中国青年报》彼时唯一的女摄影记者,参加过“希望工程”主题摄影。

1993年,刘昕从中青社辞职,到美国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1996年毕业前夕,她到《迈阿密先驱报》实习,拍摄主题是社会弱势群体。刘昕随后加盟《棕榈滩邮报》,任首席摄影记者。

1997年,她入选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大师班。这一基金会是1956年由荷兰三位著名摄影家成立的,次年开始每年在阿姆斯特丹组织一次世界性新闻摄影比赛和展览,即“荷赛”。

据称,段永平追刘昕追了很久,1997年她去荷兰参加“荷塞大师班”时,段永平还曾追到荷兰去。

1998年,30岁的刘昕回国探亲,3个月后返回美国,向朋友们宣布重磅新闻:“我结婚了!”

刘昕婚后辞去了媒体工作,做起独立摄影师和自由撰稿人。她的作品见诸《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著名传媒。刘昕的作品《双胞胎》1999年年底完成并获得了普利策奖提名。

“有人约我谈生意,但是今天是星期六,我已经答应我儿子一块玩了,对方会说,’你儿子比我重要?’我心里想,我儿子当然比你重要了。”

2001年年初,刘昕为段永平申请的美国绿卡批下来了。

段永平后来说:“没想到半年就批下来了,其实我也没有很好的准备。但批下来了又不能不来,因为在和太太结婚前我就答应过,你要嫁我,我就去美国,否则人家也不嫁我。不可能让太太在美国,我在中国,那还要这个家干什么?”

他遵守承诺,很快安排好公司事宜,40岁就“退休”到了美国,在加州的帕罗奥托住下来。

他们夫妇两人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有趣的是,这一家四口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连起来正好是“开心平安”(谐音)。

夫妇两人的共识是,不能把太多的财富留给子女们,“我很羡慕巴菲特,他可以一次性将自己的财富捐给比尔·盖茨夫妇名义下的基金会”。

段永平和刘昕于2005年成立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Foundation,段永平的一些股票转到了基金会里。

2006年、2010年段永平分别给自己的母校浙江大学、人民大学捐了3000万美元,是当时中国内地高校历史上收到的最大笔捐款。

2008年9月,刘昕作为发起人,段永平夫妇在中国民政部注册成立心平公益基金,主要用于教育捐赠。

婚后的刘昕很低调,段永平的成就并不让她仰视他,而是更多作为身边人提醒他,哪里还有不足。

段永平说,“在跟巴菲特午餐之后回去,我太太也对我讲:’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说,对啊,确实是这样。”

他还说:“要无条件的爱。中国人容易有条件的爱,我带孩子,坚持尽量不对孩子说“NO”,除了大是大非,涉及边界的事,其他的都让孩子大胆地探索。”

2011年,段永平50岁。生日这天,他出去打了一场球,回来时惊讶发现,家里来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近百号人。

他曾对刘昕说生日不搞任何活动,刘昕口头答应,但还是精心筹备了这一场Party,段永平很是感动,生日过去近一周后他还念念不忘。

“(Party)准备工作肯定很不容易,”他说,“现在我心里都还暖暖的,生活真美好!”

有一次,段永平回国参加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他对年轻人有何忠告,他一时为难起来,“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享受生活,这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

中国股神段永平?

退出江湖、到美国生活的段永平,直到2006年拍下巴菲特午餐,震惊全球。

这次巴菲特的饭局,段永平的随行者中,包括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

根据6月22日福布斯排行榜数据,黄峥身家达到454亿美元,一跃超过马云,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成为中国第二位,仅次于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后者的身家为515亿美元。

黄峥现在还会时不时回忆起2006年那天,段永平和巴菲特在餐桌上的聊天。他说,巴菲特让他意识到了简单和常识的力量,段永平则教他本分和平常心。

有意思的是,段永平与黄峥的缘分,来自网易创始人丁磊。

2000年,网易刚在美国上市就碰上了互联网泡沫股灾,股价从上市时的15.5美元跌到0.64美元。

为了扭转困局,网易开始进军游戏领域。丁磊去跟中国营销做的最好的段永平求教营销术!

段永平和丁磊接触之后,去查了网易财报,看到网易每股价格只有8毛美金,却有2块多现金。他感到网易的股票被严重低估。

他花了200万美金在股票市场投资了网易,2003年,网易股价一飞冲天,丁磊成为了胡润百富榜上的“中国首富”,段永平赚了100多倍。

投资网易之后,段永平又瞄上了美国一家主做拖车租赁的公司。该公司由于财务危机,在2003年进入破产保护,市场的恐慌情绪,让股价从几十美元一路跌到4美元以下。

段永平请会计师审查该公司的财务报表,确定业绩没有造假后,段永平估算,这家公司每股净资产有50多美元,即使再打5折,还有25美元,股价严重背离价值。

他在其股价3.5美元左右时,买了100多万股。2004年年初,该公司解除破产保护,股价大幅上扬,2006年一度冲升过百元关口。据估算,段永平因此获得了超过8000万美元的收益。

2006年,段永平花62万美元,成为第一位与巴菲特进餐的华人。

饭局上,段永平问巴菲特:“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巴菲特回答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2012年底,段永平带领OPPO和VIVO的员工一起低价重仓购入苹果股票。这笔投资如今收益已达数十倍。

他调侃到:“还是OV(OPPO、VIVO)老大们牛啊,一边学习苹果做产品,一边买苹果股票,让苹果帮你们赚了几次钱。”

2014年,段永平在茅台还是100多块钱的时候,投资茅台。如今,茅台股价超过1460元,再创新高,段永平再次赚得盆满钵满。

2018年10月,段永平曾在回复网友时表示,已买入了腾讯,当时腾讯股价跌至290港元。眼下,腾讯股价一度冲破505港元。

有人说,段永平的财富中90%都是通过投资赚来的。

对于财富这件事,段永平给朋友的建议是,要接受慢慢地变富。

他还提醒,钱多并不总是好事。“因为挣钱是一个很大的乐趣,钱多你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乐趣。钱差不多就可以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更重要。”

以下是小雅与段永平的模拟对话,重要的事说三遍:请注意,是模拟,模拟,模拟。

第一篇投资框架

“生意模式最重要,成长率没有任何意义”

1小雅:什么是投资?

段永平:在我来讲,投资就是拥有一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拥有”。

换句话说,就是找到一个最好的公司,然后把你的钱投入进去,比较无风险利息和企业利润回报,寻找较好且自己认为足够安全的。

要提醒的是,成长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假设某家公司去年每股赚一块,今年赚两块钱,成长率百分之百,有人说明年可能还会再涨。后年呢?后年不知道。

2小雅:在你看来,什么是投资中重要的事?

段永平:大概是这几点: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了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

至于应该是40%还是50%(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完全由投资人自己的机会成本情况来决定。

3、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方式,不要企图拿计算器去算出来。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5、“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重要而不唯一的手段。

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很宽的“护城河”。

3小雅:什么是好公司?

小雅:买入什么样的公司能让你夜夜安枕?

段永平:rightbusiness,rightpeople,rightprice。business是商业模式,people是企业文化。

强大的生意模式加上强大的企业文化,加上过得去的价格,持有这样的公司可以睡得好。

4小雅:在重要性上,你对这三个要素做个排序?

段永平:price没有那么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这两样东西中任意一样不喜欢,我就不会再继续看下去。

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商业模式,不然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全部盯着眼前这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波动来决定买卖的行为,这样是很难做投资的。

如果生意模式我喜欢,前提当然至少是我懂了,企业文化也很好,那就老老实实等好点的价钱。

我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投资表现不错,确实是有道理的,感谢老巴(巴菲特)的点醒。

我当年问老巴:什么东西您会首先考虑?“生意模式”!对呀,就这么简单。

不过,明白什么叫生意模式是非常难的,简单的东西都很难。我也没法告诉你,必须自己去悟,就好比如果你不打高尔夫,我无法告诉你它的乐趣。

品牌溢价是一种误解

能长期维持的差异化才是护城河

5小雅: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

段永平:商业模式就是公司赚钱的模式。有很多公司是几乎可以看到,10年以后的日子会不好过的,这就叫生意模式。

好的商业模式是有护城河的,看懂护城河对投资很重要。但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对建立和维护护城河,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6小雅:举个例子,分众传媒算好的生意模式吗?

7小雅:什么是护城河?

段永平:能长期维持的差异化是护城河。差异化指的是产品能满足用户的、别人满足不了的需求。

没有差异化产品的商业模式,基本不是好的商业模式。投资要尽量避开产品很难长期做出差异化的公司,比如航空公司、太阳能组件公司。

市场有时候非常疯狂,有时,投资商业模式不是那么好的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有不错的回报。

但是,长期而言(10年、20年或以上)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

8小雅:品牌算护城河吗?你怎么看品牌溢价?

段永平:我觉得,品牌溢价是一种误解,品牌只是物有所值而已。当一个品牌想当然认为其有溢价时,会很容易犯错误,大多数人买有品牌的东西时,肯定不是冲着“溢价”去的。

消费者理性是从长期来看的,无论消费者眼前是否理性,我们都一定要认为他们是理性的。不然,你经营企业就可能会有投机行为,甚至会有不道德行为。

9小雅:有人说,价值投资也是很好的生意模式。

段永平: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这和把酒、手机、搜索叫做商业模式是一个意思。

价值投资是个思维方式,不是商业模式。

正确的说法是:茅台酒是好的商业模式,苹果手机是好的商业模式,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是好的商业模式,但很多假装价值投资的那些未必是。

碰上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感觉是要非常好的运气,但运气背后有很厚的企业文化背景。

阿里和步步高的文化,谁更好?

10小雅:什么是企业文化?

段永平:就是企业里这帮人的Mission(使命)、Vision(远景)和CoreValues(核心价值观)。

Mission是为什么成立,Vision是我们要去哪里;CoreValues是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是不对的。

11小雅:你为什么把企业文化看这么重?

段永平:一个企业的产品可以模仿,而文化是不可以模仿的。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木桶,企业文化就是木桶的底板,如果企业文化没做好,木桶是不能装水的。如果有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其他短板可以及时补上。

好的企业文化,能管到制度管不过来的东西。制度是强制性的,文化则不完全是,建立好的企业文化非常难,破坏起来非常容易。

12小雅:你希望打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段永平:我们做企业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本分。

说话要算数,是一种本分。守信誉不是给人看的,为了一个承诺去赔钱,可能很多企业家会赖帐,但我会毫不犹豫地践诺,我曾经为一个承诺赔了1800多万元。

企业不要什么钱都赚,是一种本分。企业不能不赢利,但赢利应该建立在对市场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合法经营。

企业不是什么事都做,是一种本分。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那么20%的事情会带来80%的效益。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不是有多大的胆量。

做企业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老老实实做事,最厉害的招数是没有招的招,一拳打出去,非常朴实。

就像跑马拉松,唯有老老实实保持匀速前进,不偷懒、不投机者才不会被淘汰。

13小雅:怎么评判一家企业的文化好或不好?

段永平:我非常在乎企业管理层的人品。

我记得去上中欧上课听过一个调查,想知道非常成功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特性,结果发现什么特性的人都有,但他们唯一共有的特点就是integrity(正直)。

苹果的企业文化堪称好的企业文化的经典,多看看苹果的发布会或许能有所悟。

企业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管理层经常说瞎话。我如果认为一家公司不诚信的话,我就不碰了。比如特斯拉,你只要看他以前说过多少瞎话就明白了。

再比如,我进**公司网站看了一眼。一家中国公司居然没有中文网站,好像是给投资人设计的。另外,也没找到任何有关企业文化的描述。我不太懂这个行业,看到这两点,我就不会再往下看了。

一般而言,太把“华尔街”当回事的公司我都很小心。

14小雅:巴菲特说,要找傻瓜都能经营地好的公司?

段永平:这其实是彼得林奇说的,巴菲特引用过,老巴的意思是,如果生意模式好的话,庸才都不怕,但老巴自己是很看重管理层的。

我本人很多年前就很反对没事加班加点的。我一直认为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部门的头的管理水平有问题,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公司,老板的管理水平有问题,呵呵。

15小雅:企业文化很容易流于形式,怎么才能把它真正印到企业员工的骨髓里?

段永平: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它非常重要,但往往不那么紧迫,常常被人忽略。有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往往应变能力要强很多。

企业文化要不停的宣讲,才能慢慢深入到大家的骨髓里,现在好像马云出来的机会已经少多了。

16小雅:管理层强行洗脑的植入,是否会让员工不能独立思考或不敢表达不同意见?

段永平:我在公司里是个反对派,几乎做什么我都会提反对意见。如果连我的反对意见大家都不怕时,做什么我都会放心一些。

我最怕的就是,当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好”,那时公司就危险了。

当然,前提是,我认为我们同事很多都在许多方面比我强。如果认为自己是公司里最聪明的人的“老板”,是很难认同我这个观点的。

17小雅:企业怎么把好的文化传承下去?

段永平:首先是找到同道中人。然后就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靠年头淘汰掉不合适的。

企业招人分合格的人和合适的人,合适是指文化匹配,合格是指能力。

价值观不match(匹配)的人,坚决不要。因为你没有办法说服不相信你的人的,给公司制造麻烦的,往往是合格但不合适的人。

18小雅:阿里和步步高的文化,谁更好?

段永平:阿里文化不如步步高文化的地方是,阿里要成为最大,步步高要本分。

其实是不是第一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消费者在买东西时,一般并不在乎谁是第一,他们在乎的是买的东西是什么(消费者导向)。

还有很多企业喜欢说要成为百年老店,但百年老店不意味着就一定活到101年,这就像不能用pe去预测明年的利润一样。

雷曼好像就有150多年的历史。但你只要注意到雷曼后期的企业文化都变成什么样了的话,你就不会对他们的结局感到惊奇。

19小雅:投资圈经常说,价值观致胜。你怎么看?

投资难就难在,没有任何公式可循,没有充分的条件可以确定可买的公司。

但怎么选对的公司是能力问题,不选错的公司是是非问题。

我记得当年我们买万科时就有人问过我,说万一万科假账怎么办。我说,以我认识的王石而言,他绝不是会关在房间里和财务商量个假账来蒙股东的人。其实那时和王石不熟,现在也不算熟,就是直觉而已。

投资中最重要和最简单的事

20小雅:在你看来,做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

段永平: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明白所投股票的价值所在。如果不清楚这只股票的价值是多少,你就不能碰。

看懂生意比较难,看不懂的拿住比较难。大部分人拿不住,是因为看不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的话,跟“高手”是跟不住的。

我自己能看懂的公司也是非常少的,看不懂只能放弃了。我和很多人的差别在于,我承认我懂的少,所以就变简单了。

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

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投在你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公司。我对赚钱的定义是:回报比长期无风险债券高。

21小雅:什么是真的看懂?

段永平:很简单,当你还有疑惑时,就表示你还不懂或者懂得不够。

看懂的公司大概就是,怎么涨你都不想卖、大掉时你会全力再买进。

没看懂的公司就是,股价一调你就想卖,涨一点点你也想卖的那种。买了怕价格掉下来的投资,最好离的远远的。如果你买啥都怕掉下来,就远离股市。

22小雅:金融衍生品用好了也能赚钱,巴菲特也会用,但衍生品赚的并非企业成长的钱,你怎么看?

段永平:巴菲特反对的,和他做的衍生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自己用很多金融衍生品,和巴菲特的用法一样,所以比较理解他说得是什么。

很多人用衍生品就好像去赌场当赌客,希望能够快点赚钱。但巴菲特用衍生品就好像在澳门开赌场,长期而言是稳赚的。

不是每个人开赌场都能赚钱,但会开的人就行。也许赌场的例子不一定合适,但道理确实一样。

23小雅: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是什么?

段永平: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买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很多。

看三年五年是比看十年难的,基本上可以说,看得越短越难。

24小雅:能举个例子吗?

段永平:比如,我在2011年买苹果的时候,苹果大概3000亿市值(当时股价310/7=44),手里有1000亿净现金,那时候利润大概不到200亿。

以我对苹果的理解,我认为,苹果未来5年左右赢利大概率会涨很多,我就猜个500亿(去年595亿)。

当时想的东西非常简单,用2000亿左右市值买个目前赚接近200亿/年,未来5左右会赚到500亿/年或以上的公司,而且还会往后继续很好。

如果有这个结论,买苹果不过是个简单算术题,你只要根据自己的机会成本就可以决定了。

但得到这个结论非常不容易,对我来说至少20年功夫,能得到这个结论,就叫懂了。

不懂则千万千万别碰。我有个球友320/7=46买了一些,结果一个回调,310/7就卖了(现在苹果加上分红可能早就超过200了),还跟我讲为什么要卖的道理,从此我不再跟他说投资了。

25小雅:很多投资人认为,看三年、五年容易,看十年很难?

段永平:如果你觉得看十年比看三年难,那一定会觉得看三年会比看三天难。看三天更容易?很多人都是三天、两天、一天那么看的,结果显然是不好的吧?

我们在2012年、2013年买茅台的时候,是不知道两三年内茅台会怎么样的,但我可以大概率肯定,茅台10年后会不错。现在其实还不到十年呢,效果就已经不错了。

其实用老巴那句话来解释就容易理解些了:知道什么会发生,比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要容易的多。

很多事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给他10年,大概率就会发生了,三年则未必;但三年会发生的概率显然会比三天高。所以,能看三年也好,肯定是好过看三天的。

26小雅:这是否跟能力圈也有关系?

段永平: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要远远重要过能力圈有多大。

不明白这一点,是很多“聪明人”投资表现长期不好的原因。但这些“聪明人”会把别人的成功或不成功,归结于运气或“accidents”(意外),而且他们总是能够很“聪明”地找到办法,让自己认为确实如此。

功夫熊猫里说”therearenoaccidents”(从来没有意外),是蛮有道理的。

27小雅:你的能力圈边界是什么?这些年在有哪些拓展?

段永平:能力圈不是拿金箍棒在地上画个圈,说待在里面不要出去,外面有妖怪。

能力圈是:诚实对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这样的态度,如果能看懂一个东西,那它就是在我能力圈内,否则就不是。

很多人错在选了自己不了解、别人说回报高的,结果是85%的人亏钱。

如果问这85%的“投资者”:每年收益选择8%还是10%、20%?这有点像某记者问人“你幸福吗?”

在自己真正理解的生意里,没道理选回报低的,但前提是真正理解!而每个人都能理解的生意,就是把钱存银行。

所以,投资只有很少人能理解,大多数人还是别碰为好。

不懂不做。我始终没完全搞懂银行的业务的风险到底在哪儿。美国的一些大银行隔个10年8年就来一次大动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索罗斯的东西不好学,至少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很难学会。老巴的东西好学,懂的马上就懂了。

28小雅:你怎么评价索罗斯?

要做到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没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们总是以为自己比实际上要聪明一些。

29小雅:很多人也会说,看不懂就去学习?

老巴也讲过,伟大的生意一般只要一个paragraph,就可以说得很清楚。

31小雅:你看财务报表吗?

段永平:我投资是不太看财报的,至少不读得那么细,我会找专业的人看,告诉我答案就ok了。

搞懂一家好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看下报表就可以的。只看财报只会看到一个公司的历史,但做投资不能只看一个公司的历史。

巴菲特曾经向股东推荐了几本书,有一本书是《杰克·韦尔奇自传》,书中的韦尔奇对企业文化是很在意的,你可以想象,巴菲特对此也很在乎,他不是像有的人说的只看财报。

对我而言,是不是好公司,在看年报以前就应该知道了。我一般会先了解企业文化,如果觉得不信任这家公司,就连报表都不会看的。但在了解以前会看,至少是应该看。

一般来说,对于了解的公司,你不太可能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意做假。不了解的公司不要碰,如果你连业务的作假都看不到,那财报做假就更难看到了。

当然,我的懒人办法未必适合于别人。

32小雅:你可以懒,是因为自己也做实业,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投资?

无非就是这些东西。看懂了,你就投。

34小雅:普通投资者做投资,你有什么建议?

段永平:关键在不懂就是不碰的原则。多数人错在一知半解时,由于害怕失去机会而急急忙忙出手了。

记得很久以前在学校碰到一个老师问,说自己不懂投资,但需要管理自己的小小财富怎么办,我说你就都交给巴菲特吧,全部买上巴菲特的股票,怎么着都会比自己管好的,还不用操心。

小股东做大投资确实要慎重,但一旦找到好的东西,不要轻易放掉。

我看到很多小股民来回换股票,10年之后,他自己没有赚钱,别人都赚钱了。最终90%以上的投资者,投在股市上的钱都比放在银行拿利息要少。

股票不要道听途说,一定要少换,如果两家都是好公司,要不要换,取决于你自己更了解哪家,而不是别人觉得哪家好。

小投资者也可以有很多途径了解上市公司,比如观察公司的产品。

35小雅:你认为,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是什么?

段永平:投机投的是零和游戏,投资投的是企业带来的利润。

我有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就是以现在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上市公司,你还买不买?

如果决定买,这就叫投资;你说只要后面有人买我的股票,你就会买,不是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

36小雅:但有些人认为,上市能带来资金和发展空间,也能够带来价值。

段永平:有些公司是,有些公司不是,中国大部分公司都不是,上市未必能带来更好的发展。

37小雅:这是思维方式上的区别,行为上怎么区别投资和投机?

段永平:其一,你是在动用大笔钱还是小笔钱。

在我看来,投机有点像在赌场玩,不能下重注,也不可能赢大钱。投资的概念就是可以下重手,没有很高的把握,比如90%左右,就不应该出手。

其二,当股价下跌时,投机和投资的态度正好相反。

投资者看到股价下跌,往往很开心,因为有机会买到更便宜的东西,而投机者想的是,公司肯定是出什么事情了,赶紧走人。

投资和投机是很不同的游戏,看起来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门,开赌场的是投资者,赌客是投机者。赌场总有源源不断的客源,是因为总有赌客能赢钱,而赌客总是赢钱的比较大声些。

作为娱乐,赌点小钱无可非议,但赌身家就不对了。可我真是能见到好多在股场上赌身家的人。

不懂不碰,至少85%的人不适合投资

38小雅:你投机过吗?

段永平:有,但只是玩玩而已,justforfun。

我也经常做短线,我的乐趣有时候从短线来。我有两个账号,一个是长线账号,一个是短线账号。短线就是好玩,赚不赚钱呢?也赚,但是这里面有什么心得吗?没有。

对于短线账号,我每年家庭开销从里面出,交税也从这里面交,但是钱没有少过,总有这么多钱。

对于长线账号,我有时候都不知道它赚钱了,最长线的是我买了之后就没动过,持有5年下来大概赚了50多倍,而我短线5年下来也可能有2倍,你说哪个好?我也不知道。

巴菲特也做短线,他跟我的目的是一样:好玩。当然他是自己做,他的投资公司是不做的。

人家跟我讨论股票,我都要跟人说清楚,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是forfun还是formoney?如果forfun,没什么可讨论的,买你喜欢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扛着钱去拉斯维加斯。

我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赚了两千块钱。如果你作为投资的故事来讲,三天翻了十倍,这叫什么故事!但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不敢。所以,投资是另外的想法。

39小雅:你被认为是中国版的巴菲特。

段永平:我从一开始就是个价值投资者。我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股市中大家在玩不同的游戏,但投资这个游戏其实只有一个玩法,就是“价值投资”。

投机则有不同的玩法,到赌场有很多玩法,可以玩“大小”等等,这个钱来得当然快,但是去得也快。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骨子里相信价值的。一个人是不是价值投资者,在于其关心公司本身的程度。

40小雅:什么样的人是价值投资者?

段永平:价值投资者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有足够多的钱,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最关键是,平常心去看一家公司到底价值何在,不要理会市场的冷热。

有些不碰股票的人,也可以是最好的价值投资者,因为他们懂价值投资最精髓的东西-不懂不碰,而且长期而言,他们的投资回报比股市上85%的人都好,因为他们没在股票上赔钱。

有至少85%的人是不适合投资的,突然发现自己不适合,也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只要现在“回头是岸”,你的“不投资”表现至少可以比85%的人好。学习巴菲特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远离股市。

巴菲特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但我发现,只有很少人会去真正认真地学,所以能学会的人很少。

41小雅:你怎么看国内公募基金的价值投资?

段永平:大多数基金都很难真正做到价值投资,主要是因为基金往往是用年来衡量考核,投资者也往往是根据其上一年的业绩来决定是否投进去。

(小雅注:这些年,不少公募基金公司以三年期、五年期业绩为考核权重)

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往往在最应该买股票的时候,很多基金却会在市场上狂卖,因为持有人很恐慌,要赎回。而往往股价很高时,却有很多基金在狂买,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有很多投资者愿意投钱进来。

另外,基金是收管理费的,有钱时总想干点啥,不然投资者可能会有意见。

42小雅:你怎么看趋势投资者?

段永平:我见过做趋势很厉害的人,做了几十年,但依然还是“小资金”。

用芒格的“逆向思维”想一下,你也许就对“趋势”没那么感兴趣了。投机比投资难学多了,但投机刺激,好玩,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投机。

事实上,投机就是认为自己可以比市场快一步。如果一个投机分子认为市场比自己聪明的话,从一开始他就不会介入,小玩玩的不算哈。

但最后大部分人确实证明了,市场确实更聪明。从长期角度看,市场是绝顶聪明的!

任何时候,只要你还想着要空一把谁,就表示你还是个投机分子,以为自己比市场聪明。

价值投资不一定就赚钱,价值投资也会犯错,只是长期而言,赚钱的概率高而已。

价值投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但长期投资并不自动等于价值投资。某段时期经营和股价回报不错,也未必就一定是价值投资。

不正确的事情要马上停止,

不管多大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43小雅: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

段永平:是的,所以才需要信仰,信仰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而“做对的事情”,就是明知错的事情就不做。

巴菲特之所以如此厉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坚持不做他认为不对的事情。坚持非常不容易,因为往往“不对的事情”是有短期诱惑的。

我总是努力去提醒人们不要做什么,但多数人最后总是会回到问我,“那我该干嘛?”。大概只有很少的人看明白了,我们干过啥,对你能干啥不会有太多帮助的。

44小雅:什么是对的事情?

段永平:对的事情往往和能长久有关系,投资上尤其如此。

做对的事情,实际上是通过不做不对的事情来实现的,因此要有stopdoinglist,一旦发现是不正确的事情,要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往往都会是最小的代价。

比如,发现买错了股票或公司,应该赶紧离开,不然,越到后面,损失会越大,但大部分人往往会希望等到回本再说。

大概五六年前,我们公司让我负责一笔人民币闲钱的投资,我们买的时候可能了解不够,没能完全看明白,后来觉得是买错了,亏了点小钱卖掉了,全部换成了茅台。如果当时不及时改正错误,可能到今天还亏着钱呢。

亏钱卖股票不容易,但如果懂沉入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的概念,就会容易很多。

不过,所谓不对的事情,并不总是很容易判断。有些事情相对容易判别,比如不骗人。有些不那么容易,比如是不是该早睡早起。

其实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干过的不应该干的事情不干的话,结果差异会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可以看看芒格讲的如何赚20000亿美金的例子。传说大概70年代的时候,芒格曾经因为用margin(保证金),两年内亏掉大部分身价,所以有了只需要富一次的说法。芒格大概算富过一次半的人。

45小雅:你怎么判断不对的事情?

不对的事情都是通过长期思考以及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得来的,每个人或公司都应该要积累自己的stopdoinglist。

不做的事情有些是在过程中发现的,比如给人加工;有些是本分带来的,比如不能不诚信。不做的事情让我们减少犯错的机会,日积月累效果很好。

如果能尽量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时又努力地把事情做对,10年、20年后的区别是巨大的。

我要强调的是,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一定会犯很多错误的。在做对的事情过程当中所犯的错误,和因为做错的事情而带来的结果要严格区分开来。

当确定你做的是一件对的事情,正确的事情就要坚持,比如买了个好公司。

46小雅:一件事情是在做对的事情中间犯的错,还是事情本身就是错的,该怎么判断?

段永平:做对一件事情还要看你的能力,但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

另外,无论是做实业还是做投资,成功的基本法则是做事情不求快,想想刘翔你就知道,光是快也是不靠谱的,关键是找到对的事情,把它坚持下去。发现错,马上就改。

慢慢来很重要,据说,在任何方面花够一万个小时后,大多数人都能成为专家。

其实,如果我们两年找到一个好股票,就非常非常好了。

47小雅:怎么理解“StopDoingList”?

段永平:它不是一个skill(技巧)或者formula(公式),而是思维方式:如果发现错了,就立刻停止,因为这个时候成本是最小的。

错了一定要停,要抵抗住短期诱惑。这和它对你有多重要以及你曾经花过多少心血无关,也和你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事情无关。

技巧的东西谁都可以学,但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除了我们一直努力做的事情外,我们不做某些事情的决定也同样重要。

坚持“StopDoingList”,厉害是攒出来的,没有shortcut(捷径),要靠自己去积累,去体悟。

48小雅:你的厉害是怎么攒出来的?

段永平:记得有次和台湾做代工的一个大佬吃饭聊天,他问,为什么你们这么厉害。

我说,因为我们有个“stopdoinglist”,他也问到“举个例子”,我说:比如我们不做代工,因为如果我们做代工,很难和你们竞争。

我想的都不是眼前的,我一直想的是长远的事情。

比如,我是学无线电的,当年研究生毕业时,找的工作说,多少年能当处长,两年能分房子,鸡鸭鱼肉有得分,但我没兴趣,所以离开了。

很多人说“我没有找到更好的机会”,其实是他们没有停止做不对的事的勇气。发现错了就要马上停,不然两年后,可能还是待在那个不好的地方。

很多人都在眼前的利益上打转,30年后还会在那儿打转。

49小雅:在你的stopdoinglist上,有多少条内容?

段永平:我没有真的统计过,但似乎不是几十条那么多。列入这个清单的东西一定要尽量少,不然可能会束缚大家的手脚。买一只股票往往要很多理由,不买往往就一两个理由就够了。

我要强调的是,错的事情一定要马上停,但对的事情不一定都要做,做对的事情也需要聚焦。

另外,做对的事情也是会犯错的,那叫水平问题,需要学习和磨练,有时候还需要天赋,比如弹钢琴或打高尔夫球。

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

50小雅:你的投资stopdoinglist,有什么事是一定不能做的?

我绝对不会去做固定收益的东西。固定收益的东西长期肯定是输给通胀的,所以长期来说是件错的事情。

另外,老巴的教导千万别忘了: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做空有无限风险,一次错误就可能致命。

投资不需要勇气,当你需要勇气时你就危险了。借钱是危险的,没人知道市场到底有多疯狂。

我记得巴菲特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不了解投资,不应该借钱。如果你了解投资,不需要借钱,反正你早晚都会有钱的。

而且,长期而言,做空是肯定不对的,因为大市一定是向上的。价值投资者是会犯错误的。做空犯错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只要你做空,总会有一次犯错的,何苦呢?

51小雅:很多时候,人们充满赌博的勇气,但在危机中,人们常常又会太过恐惧。

段永平:危机大概5-8年来一次,希望下次来的时候,你记得来看一眼,然后擦擦冷汗,把能投进去的钱全投进去。

但是千万别借钱,因为没人知道市场疯狂起来到底有多疯狂。

负债的好处是可以发展快些,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得长些。无论你借不借钱,一生当中都会失去无穷机会的,但借钱可能会让你再也没机会了。

借钱的前提是,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你也能还钱,不要有侥幸心理。比如你借人一万块,但一年的工资收入有10万块,这种借款就是没问题的。

52小雅:小投资者可能会觉得,反正自己也没有多少钱,不赌一把试试,肯定没有赚大钱的机会。

段永平:这个世界上没有投资人不想赚大钱,知道什么不可为,比知道什么可为要重要的多。

“小投资者”之所以很容易一直是“小投资者”,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小而想赚快钱、大钱,从而铤而走险而不追求真理。

谁不想赚差价啊,但这么做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瞎忙半天还少赚了,所以,以后就不再想干这种事情了。知其不可为也很重要。

53小雅:有些人说,自己只是运气不好,被不守信用的人欺骗、利用了。

段永平:被人骗得多,是因为贪心,或者叫不本分。不然,想骗我的人,肯定比想骗平常人多一些。

我对投资的理解很简单,但这个“简单”其实非常不容易。

简单指的是大原则,是“是非”,不容易指的是技巧,就是要“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要有是非观,要有长远的看法。凡事如果能想着10年20年,大概就不会那么困惑了。

有时候,你做的有些选择,留给你的并不是舒服,只是暂时逃避了问题或得到一点点眼前的好处,但很可能会因此失去内心的平静。

54小雅:在嘈杂的市场中,怎么保持内心的宁静?

段永平:《清静经》上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个人能够常清静,天地的力量会回到你生命上来,平常心就是这里清净的意思。

只有平常心才能本分。“本分”,就是要回归或者找到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往往能做正确的事情。

有个博友曾经有个名字叫“守正出奇”,我说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守正出奇的人,其实都是整天在想着出奇的。我说,要守正不出奇。

不整天想着出奇,犯错机会会下降,不小心出个奇,反而成为可能了。

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的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本分就是要做对的事情和要把事情做对,不本分的事不做。平常心就是回到事物本源的心态,努力认清什么是对的事情,认清事物的本质。

假以时日,本分的力量是厉害的。倒过来想,不本分的话,可以查查过去30年破产的公司都是什么原因。

55小雅:换句话说,本分是成功企业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段永平:有人问过芒格,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成功?他的回答是:“rationality”(理性),有点像我们说的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有诱惑的时候,能排除所有外界干扰,回到事物的本质或者说原点,辨别是非对错,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

一般来讲,聪明人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对,但有智慧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

往回看几十年,你会看到,很多很“聪明”的“聪明人”成就很小,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没把聪明放在做对的事情上。

56小雅:知易行难,要做到不容易。

段永平:至少你要有用闲钱的态度,才可能有平常心,不然真会睡不着觉。我从来都是用闲钱的。

把投资看成“种田”的人心态会好很多,因为他们大致知道自己在干嘛,虽然也有天气不太好的时候。

我认为,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战胜指数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失去平常心了。好的价值投资者心中是不去比的。但结果往往是,好的价值投资者会最后战胜指数。

在每个时点上,“持有”都等于“买入”

57小雅:你觉得,国内外大众投资者对投资的认知,有什么差别?

段永平:我在美国见过很多的普通投资者,他们对价值投资的理解都非常深刻。

回国后,我跟大家聊的时候,哪怕是已经做得很大很有名的人,聊起来都会让我哭笑不得。

比如,他会找到一些“短线巴菲特”,这很搞笑,因为巴菲特意味着不能短线。我举个例子,我回报最快的是2个小时赚了50倍,去赌场赚的,这不叫投资,这叫赌博。

很多“购买并持有”的人,实际上也是投机分子,因为他们其实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买了以后需要整天问别人怎么看,在被套时就拿出“长期投资”来安慰自己。

要知道,没什么比买错股票并长期持有伤害更大的了。

58小雅:有投资人说,对于任何持有的股票,要在大脑里不断清零,假设自己没买,想想是否还愿意买入。你认为,持有和买入是否是一样的?

段永平:这是个非常普遍、但又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相信,几乎所有投资人都被这个问题或长或短地困扰过,而且绝大多数人在投资生涯里,大概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最终不会困扰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想不通这个问题的,都还不算“价值投资者”,不管他们看过多少投资的书,或做过多少年的投资。

老巴在讲whentosellabusiness的时候,讲得蛮清楚了,但大家不要希望看一遍就能真的看明白,老巴也说,他花了好多年才大致明白的,我自己也是在大致明白的阶段。

我认为,这个东西没有标准答案,但用“buytokeep"和"buytosell”来区别,是个非常好的说法。

事实上,“持有”在每个时点确实是等于“买入”的,机会成本就是这个意思!然而,如果投资者真的那么想,很容易掉到每时每刻都在想“是不是高估了”,过多注意市场而不是focus在生意本身上。

在我自己能懂的公司范围内,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吸引我用苹果去换的。从持有等于买入的角度看,实际上我每天都在买入苹果。

理论上讲,持有=买入,这不是一个观点而是一个事实,如果人们没有持有一家非上市公司的心态,每时每刻都会有卖出冲动的。如果你还有“坚持”的感觉,你就还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

能“拿住”股票的6个要素

59小雅:人们常常会低估长期重仓持有一个股票的难度。很多人说,自己选对了公司,但没有拿住。

段永平:学会选对和拿住这两门课,再加上一点小小的运气,在股市上赚钱就没有那么难了。

不过,人性确实让第二条更难一些。

因此我以为,你要拿出至少一半精力去搞懂老巴讲的第二门课程(注:巴菲特说,投资需要掌握两门课,一是如何对企业估值,二是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搞懂了,拿住,就不难了。

个人体会,能“拿住”的几个要素:

1.没有过高的期望回报。

2.对股市运行规律有一定了解,这点非常重要。不然,为啥你总能逆向思考?并且大部分都对呢?

3.盯住比赛,而不是记分牌,但绝大部分人不是如此。

4.尽量让自己远离市场,不要天天看K线。

6.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

60小雅:有人开玩笑说,选对公司、买完之后,干脆就封仓10年不看了?

段永平:封仓10年是个很好的思路,选股时就该这么想。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持有苹果10年或以上。

实际上,我买股票时还真没有想过要拿多少年。我一般会给我买的股票定个大概价钱,比如买GE时我就认为GE至少值20块,但我确实没想过要多少年才会到。

价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买不可。我的观点是只有价格不太合理的时候才是机会。有时候可能会等得很难受,尤其是大牛市的时候。Buffett说过,最难的事是什么都不做。他都觉得难,我们觉得难也就很正常了。

61小雅:你做的每笔投资,都会设定预期回报?

段永平:第一,其实我从来不预设回报预期,因为投资回报本来就和预期无关。

我对投资的认识是,过程比结果重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过程对了,结果自然会好。

第二,长期而言,跑过银行存款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就是啥忙了。

第三,从保值角度看,长期投资回报至少要做到能保住购买力不变才叫不亏,无论如何,不该选跑不过国债利率的,但能跑过黄金的(大约10%上下)就非常理想了。

经常看到人们对平均每年15%+的回报非常不屑,我不是很理解,似乎他们一出手就应该是5倍10倍的。

市场里经常说平常年景应该怎么样,这个说法很有趣,对我而言,每年都是平常年景。

62小雅:预期回报率跟资金规模大小有关系吗?

段永平:人们很喜欢用一年的回报率来衡量,但大资金的年回报率是没机会特别高的,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但小资金却往往有机会有高比例回报,比如,周围朋友中经常会有某个人当年回报据说有40%、50%甚至更高的。

就像一起去赌场的朋友中,第一天出来时,总有个别人是兴高采烈的一样,千万别以为这些人已经比巴菲特厉害了。

投资开始的越早越好,

但一定要记得“慢慢地变富”

63小雅:你在投资时觉得困难的是什么时候?

段永平:满仓的时候我知道怎么办,但是我不知道空仓的时候该怎么办。我后来研究巴菲特,发现巴菲特也说过,最难的时候,是手上有很多钱,但是没有可投的项目。

实际上,巴菲特长期都处于这样的状态,没有发现可投的项目,就等待。这是做投资最困难的时候。

64小雅:如果手头有闲置现金又找不到合适股票买入,又担心钱会贬值,你会怎么办?

段永平:我会着急,但是,着急时尽量不要决策。决策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对所谓价值投资者而言,没有合适的东西就不买了,有合适的再买,就和一般人逛商场一样。我想,每个人逛商场时,一定不会把花光身上所有钱作为目标吧。我的建议就是慢慢来。慢就是快。

65小雅:巴菲特总会留有现金,我们平时手中是否要一直留有现金,给自己留有余地?

段永平:老巴经常有现金,原因和他的生意模式有关。仅就投资而言,如果有好公司好价钱,你为什么要留现金?

当我看到想买的公司在合适价钱时,想不出留现金的理由。

做投资,光整天看是不够的,要实践。投资开始的越早越好,不要想着马上赚大钱,一定要记得老巴那句话:“慢慢地变富”。

偶尔会听到有人说某只股票至少会涨10倍,所以计划放10%进去等等。如果他真相信这只股票会涨10倍,什么理由他让只放10%呢?要么就是你觉得这是投机,所以只放5-10%?

66小雅:要集中在少数能看懂的公司上。

段永平: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

巴菲特说过,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达到100%。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巴菲特讲,一年一个主意就够了。

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老是有一堆朋友问我索罗斯那条怎么样,还不许我说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

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

THE END
1.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2021投资晋级书单推荐作者:闲来一坐s投资 《慢慢变富》是一本专门写给投身股市但经常亏钱的人个投资者的书。贝佐斯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普通人在股市投资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才能慢慢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在股市中沉浸多年的人,怎样解决自己...https://www.estv.com.cn/xyzx11/2201728.html
2.创业之道在进行投资项目评估时,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创业企业的产品、技术或服务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创业企业的产品(服务)能否帮助顾客节约开支,增加收人。因此,产品介绍是创业计划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通常,产品介绍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的概念、性能及特性;主要产品介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http://www.xtzy.com/html/54007.html
3.头条文章但逻辑上可以以债性为起点,从私募往公募走,比如高速公路类REITs+公募基金,而且,对公募基金来说底层是债性的资产,既有资产信用又有主体信用非常安全。所以往债性走,重点解决比如怎么定价、怎么找投资人这些问题之后,再找合适的资产做成股性。可能仓储类资产做股比较合适,高速公路做债比较合适。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525109510799375
1.用好这三个渠道找投资人,融资成功率提高50%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三个找投资人的渠道的,通过这三个渠道找投资人的,融资成功率提高50%。 第一个,找到合适的人帮你去推荐,让他帮忙做背书,比如说找投资人投过的项目的CEO,他会非常有信任感。往往优秀的创业者身边也会围绕着大量优秀的创业者,所以已投项目的CEO发的项目投资人都会非常重视。第二个,去找FA这样...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3954796&efid=swqSZP9sg-SxaPuzW5M3MQ
2.项目融资如何找实力投资人?项目融资如何找实力投资人? 写邮件或直接打电话、通过圈内的熟人介绍、通过融资顾问公司等中介机构,这三种方式部可以接触到投资者。下面将上述三种方式可能产生的效果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写邮件成直接打电话 如果你和投资商不熟悉,不妨直接给投资商写邮件或打电话要求融资。多数投资商有自己网站,网站上都会有...https://www.pphainan.com/693670.html
3.格林沃尔德《价值投资》第二版阅读笔记(21世紀價值投資(增訂第二...1. 努力站在交易正确的一方Greenwald 比较启发我的一点是,他从有效市场开始讲起,最终落到了价值投资这件事情上,这个视角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的。Greenwald 是这么理解「市场是有效的」这个命题的,这个理解我认为是非常有洞察的:对于任何特定的资产类别,所有投资人赚取的平均收益(按持有资产数量加权)必然等于该类别资产...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257621/
4.有项目怎么找人投资?项目找投资哪个平台好?→MAIGOO知识8、参加创业大赛:如果能获奖那相当是最好,但如果获不了奖,也可以亮下相,获得一些有兴趣投资人的联系方式,下次可以保持沟通。 9、在咖啡厅找机会:这是一个以守为攻的方法,只要有机会,就不要浪费,当然也是有一个度的问题,不要逢人就打听,这样不好。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3033.html
5.段永平两年前谈特斯拉:价值为零的公司,迟早要完汽车频道5. 投资早期企业的逻辑是什么? 段永平:我不投早期,只投上市企业。投黄峥是因为个人原因,他是我朋友,我了解他、相信他。黄峥是我知道的少见的很有悟性的人,他关注事物本质。 6. 谈一谈营销方法论? 段永平:(外界)有个误解,以为我们很看重营销。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营销一点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没有哪家...https://auto.hexun.com/2020-09-14/202060404.html
6.金融理财小知识作为投资者来讲,投资需懂得计算复利,缺乏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对于这方面是比较弱的,举个例子,十万元本金,每年获百分之十利润,利润取得后继续投资,连续投资五年后的本金与收益是多少?答案是16.11万。 金融理财方法 1、明确财务目标 一个人的理财目标可以是早退休,也可以是环游世界,也许还有人希望找个第二职业,让自己...https://yjbys.com/changshi/1405155.html
7.最简单的合作协议书(精选1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协议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协议能够成为双方当事人的合法依据。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协议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简单的合作协议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简单的合作协议书 1 甲方: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诚信、平等、互利原则,各方发挥各方资源优势达成以下合作共识: ...https://m.ruiwen.com/xieyishu/4824523.html
8.创业融资终极指南:3万字讲透创业公司融资所有内容云杉思库自从2012 年推出乔布斯法案(JOBS)以来,投资的世界就大不相同了。该法案赋予了组建特殊目的公司(SPV)来投资其他公司的能力。辛迪加利用这种结构让投资者群体(最多 99 人)通过单个 SPV 去投资初创企业——这意味着cap table(股权结构表)会更简单。 这有助于初创企业保持cap table的干净(这是今后拿融资的重要条件),...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700200.html
9.如何写商业计划书目前处于增长时期的中国公司创业者,一般都有其过人的眼光和勇于冒险的精神,其主要创始人对公司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市场环境日趋完善、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体系中,如果纯粹依靠个人简单积累的经验和当初近乎于莽撞的胆魄,是很难取得并维持公司的优势地位的,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也是...https://www.jy135.com/zhichang/120371.html
10.对话正浩EcoFlow王雷:创新的信仰要靠一层层追问极客公园我们创业刚开始的时候,行业里的企业、投资人普遍有个认知,他们把我们产品当成充电宝的终点,所以做个 300 瓦时、500 瓦时(容量)足够大了。而我们把它视作家庭储能的起点。这是我们和行业其他玩家最本质的不同。 02 real impact, 电池可以更性感 极客公园:你对新能源的信仰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https://www.geekpark.net/news/309866
11.中层管理培训的心得体会(通用23篇)成为了管理层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的`,比如证明管理好自己的下属,怎么才能够提升团队的战斗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学习,慢慢摸索花费的时间陈泵太大,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有经验的管理之就是我们学习提升的对象,他们在管理工作岗位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带的人也都非常的多,通过向他们学习,我们可以收获管理的方法,取得更...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10526184644_3653535.html
12.风险最优投资决策行为与金融理论变迁针对均值-方差方法及以其为基础的投资决策行为分析理论的缺陷,从投资人的最优投资决策过程是在心理账户上进行的事实出发,行为金融理论发展了以预期财富和财富低于某一水平的概率为基础的行为组合选择理论,以此来研究投资者的最优投资决策行为。 风险、最优投资决策行为与金融理论变迁 ...https://www.szse.cn/aboutus/research/secuities/documents/t20051123_530910.html
13.万字实录!芒格生前最后一次深度访谈,畅谈1小时投资见解,称...芒格称,大多数投资人都只是在赌博;中国经济未来20年的前景比其他任何大型经济体都要好;日本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投资机会;王传福比马斯克更擅长制造;喜欢像苹果一样真正拥有品牌的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告称,当地时间11月28日上午,查理·芒格在加州一家医院安详地离世。伯克希尔CEO、股神巴菲特在声明中表示:“没有查...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1023
14.Nice创始人周首:估值三亿美金前,也曾经历“发不出工资”的危机复原一下如果大家作为投资者,见到周首这样的人,你在刹那间决定投还是不投,因为这是大家的问题,或者你寻找投资人。我们回到当年,我记得我之所以那天跟你谈六到七个小时,我被你的故事深深打动,这个故事来自于你从小对网球鞋的热爱和运动鞋的热爱,能不能分享最早的时候,你怎么样爱上了那双鞋,你当时知道创业要从...https://www.tmtpost.com/1002613.html
15.为什么现在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好时机?去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半导体投资成为投资关注的热点。经常能看到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投资逻辑:赌国运、就投半导体。但作为理性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需要进一步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长期视角下的择时问题:不考虑政策、国家资本等外部因素的变化,为什么过去20年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都不及预期、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也不是好的投...https://www.iyiou.com/news/2019061610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