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坚持与热爱,迈向自己的“理想国”
通讯员黄洁记者李家伟文/图
“没写过一百万‘废字’,就别奢求出彩;没有一万个小时的努力,就别想在某个专业出头。”
“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但对苏心来说,这一切不是突然掉下来的好运气。在此之前,她有着长久的热爱与坚持。正是凭着这些,她才等来了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并迈向自己的“理想国”。
1读书写字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2016年的最后一夜,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构思、揣摩、修改……端坐在电脑前,苏心专注投入地进行创作。自2015年9月有了属于自己的公众号后,她的生活就这样被迅速填满:白天,她游走于喧嚣的职场;夜晚,清脆的键盘敲击声为她打开另外一个世界。
其实,读书、写字一直是苏心的热爱。当别的小伙伴在田野间奔跑嬉戏时,还是小小年纪的苏心,却喜欢坐在邻居家的故纸堆里,翻出一本感兴趣的书,饶有兴趣地阅读。密密麻麻的铅字,为成长在乡间的她架起了走向纷繁万象的桥梁。她总想知道外面的精彩,就连走路看到一个燃完的鞭炮筒,她也要撕开来,瞧瞧卷成纸筒的纸上印着什么。
读书,伴随着她的成长。小学时,读了《红楼梦》,懵懵懂懂,不知滋味;初中时,遇到路遥《平凡的世界》;高中、大学时,迷恋琼瑶小说,省吃俭用省下生活费攒够每一本琼瑶新作,她梦想着自己成为“大陆琼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又读沈从文、林语堂、周国平……
读书连着苏心的日常生活,连着她日常的疑问,关乎着她的人生思考……对于性情温暖、不喜交际的苏心来说,书成了最好的伙伴。
2站在时代“风口”,她成为“大咖”
苏心自嘲,是网络时代把她放到了风口上,谁站在这里都会起飞。然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她把自己的情感付诸文字,写出了大众情感的“公约数”。
《把自己放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里,苏心亲眼目睹在服装店里没有一毛钱用处的新闻专业大学生,不撒谎,不讨好,华丽辞职当上电视台记者,整个人熠熠生辉。她告诉人们,“把自己放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让身心愉悦,闪烁光芒,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功德。”
《你是吉人,自有天相》里,平日工作要求严苛的G总,在青岛的一个收费站,偶遇一位推销枣的七旬老伯,明知枣不熟,可还是买下三袋冬枣。G总说,权当做件好事。这份善意让苏心动容。她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心向善,是一场互动。你是善人,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这些故事和感悟有“鸡汤”,也有清晰的人生路标、咬牙向前的精神力量。她用指尖敲击中流淌出来的文字,让天天挤着公交车满脑子“业绩”“房价”“工资”的人们的心底被莫名一击,莫名地涌上一股暖流,想起曾经感动过自己的一首歌,或一个已经藏进记忆里的人……
3对于未来,她的想法“很单纯”
“没写过一百万‘废字’,就别奢求出彩;没有一万个小时的努力,就别想在某个专业出头。”苏心曾一次次用这句话激励着自己,激励着自己在无论多么想歇歇的时候,都要完成自己定下的“每天至少一千字”的“任务”。
走上写作这条路,这么多年来,经历过那么多的寂寞与付出,苏心愿意把如今得来的一切归结为坚持和初心。如果没有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写作的“理想国”,就没有坚持;如果没有坚持,她也永远到达不了这个“理想国”。
读书、努力,不断输入输出,马不停蹄地全力拼搏。追求完美的苏心,总想做得更好。不久前,她与国内一家出版公司签约,签了第一本书,10万字,今年上半年面世。而对于未来,她的想法很单纯:做好公众号,写更多更好的作品,机缘合适就接着出书,在作家之路上走下去。
现在,苏心成了带着光环的“明星”。各种媒体、圈内同行的邀约纷至沓来,她婉拒了不少。她说,只想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因为未来路长且阻,需要慢慢走。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