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江公宣仪公宣扬州发布记者赵雅琼
在网上被骗了怎么办?有的人自认倒霉,不了了之,有的人选择到派出所报警。但也有这样一群人,自行在网上搜索“被骗怎么办”,并向所谓的“网络警察”、“律师”寻求帮助。殊不知,诈骗分子也正好利用了这点,把受骗人从一个坑骗进了另一个坑,进行了“二次诈骗”。
网购手机被骗
搜索“被骗怎么办”又遭“二次诈骗”
“被骗已经很着急了,没想到网上搜索后又被骗了!”家住江都的小周(化名)回想起几天前的受骗经历,仍后悔不已。
意识到被骗的小周心急如焚,一心只想挽回损失。然而,小周挽回损失的办法并不是及时拨打110或是赶到派出所求助,而是选择在网络搜索“被骗怎么办”。最终,他发现了一个“网络警察”的联系方式,并顺利与对方取得联系。
接待小周的“客服”表示,想要报案需要走一个流程,随即将他拉入了一个名为“反虚假信息欺诈中心”的qq群。在群内,对方先后以“搜集证据需要对接银行卡”“立案需要缴纳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小周将钱转入指定账户,并承诺一旦查明情况这笔钱将如数退还。小周想都没想便“配合调查”,累计向对方转账了3万余元。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自己竟又遭遇了诈骗。对方在收到钱后同样消失了踪迹。最终,懊恼不已的小周选择向江都警方报警求助。
并非个例
曾有人搜索后又接连被骗3次
诈骗后想挽回损失,网络搜索却又“二次受骗”。有这样经历的并非只有小周一人。此前,仪征男子阿宝也在网上搜索“网络警察”想要维权,但他的损失更为惨重:因为他在搜索后又接连被骗了三次。
意识到被骗后,阿宝通过网络搜索“网警”,准备报案。其中一广州“网警”主动回复,并且和阿宝进行了语音聊天。聊天中,“网警”主动向阿宝出示了自己的警官证,并告知阿宝,警察办案是不收费的,但是阿宝的银行卡不是“金卡”,需要支付“验证金”验明银行卡是否有效。心急如焚的阿宝毫不犹豫地向对方账户转了900元,再次上当受骗。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此时的阿宝却觉得,这是自己的运气不好。不甘心的他再次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一个北京的“网警”,却又被骗近5000元。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两次网络搜索被骗后,阿宝仍未选择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而是继续网络搜索“律师”,想请“律师”帮自己维权。不出意外,这个网络搜索来的“律师”也是骗子,阿宝再次损失近2000元。
警方提醒:
“这类骗局就是利用受害人真实的受骗经历和急于追回被骗钱款的迫切心态来实施二次诈骗。”仪征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介绍,由于受害人是主动搜索并与之取得联系寻求帮助,骗子更易获得信任。同时,受害人的精神状态往往处于紧张恐慌自责之中,加之骗子承诺帮助其追回被骗钱财,受害人的警惕心和识别能力都难以识别骗子的精心伪装,更易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