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问题外卖该如何维权

李女士通过外卖订餐平台从某酸菜鱼餐饮店订购了一份套餐,在线支付餐费共35元。李女士在食用后次日出现肠胃不适并发生呕吐、腹泻等症状,当天到医院门诊治疗,经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医疗费共花了460元。此后,李女士多次向该餐饮店以及外卖平台沟通赔偿无果,诉至法院。法院审查后判决餐饮店退还李女士餐费35元,赔偿医疗费460元并支付惩罚性赔偿1000元。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与外卖商家之间成立的是买卖合同关系。上述案例中,李女士下单付款,餐饮店接单后买卖合同即已成立,餐饮店承担着为李女士提供健康安全菜品的义务。但对方不仅没有按照约定提供,并且造成李女士身体健康的损害,在民事法律关系上既构成买卖合同的违约,又构成了侵权。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所以,餐饮店在退还餐费、赔偿医疗损失费之外还要承担1000元的惩罚性赔偿费用。

这类纠纷的难点在于如何证明消费者的人身损害是由于吃了商家的外卖引起的,因此消费者需要准备证据,包括到医院化验、开具病情诊断书、留存外卖订单、开具医院诊断证明、证人证言等,以证明确实是外卖导致食源性疾病。

另外,如果外卖中发现了异物或者长毛、发霉,但我们的肠胃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吃坏肚子能否要求赔偿呢?其实,外卖变质、出现异物也属于上述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中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有权要求外卖商家按照该规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商家如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如在轻食沙拉中加入含有减肥功能的西布曲明、在面条汤底中添加罂粟壳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商家将很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对于赠送的菜品,外卖商家同样要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和瑕疵担保责任。今年7月新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七条中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包括以奖励、赠送、试用等形式向消费者免费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保证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因此,如果赠送的菜品出现质量问题,应受到同正价菜品一样的法律保护。

提问2

外卖在取餐地点丢失如何解决?

很多消费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中午下课或下班前提前点好外卖,然而到了外卖点去取时却发现外卖不翼而飞。作为一名消费者,钱已经花了,东西没拿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解决呢?

大部分的外卖平台采用平台自营外送模式,也就是平台直接与消费者签订关于配送的服务合同,由平台派出外卖小哥将外卖安全、及时、准确送达给消费者。民法典第六百零四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外卖丢失应分为两种情况处理:一是未就外卖送达方式达成约定的,如果消费者未与骑手就外卖放置在何处达成事先约定,则外卖应当交到消费者手中才算完成交付;若外卖员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将外卖放到某处导致丢失,则应承担违约责任。消费者可以请求平台履行违约责任,比如协商重做或者退款。二是约定将外卖放置于指定地点的,当消费者与外卖员达成口头协议,约定将外卖放置于某处时,实际上是对外卖的交付条款进行了一次修改,交付方式已发生改变,放在指定地点即应当认定为外卖员已经按约定履行了义务,而无需对外卖丢失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外卖员将外卖放到指定地点后被偷拿了,消费者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吗?首先应当认识到,偷拿他人外卖是盗窃行为,属于治安案件,应由公安机关处理。发现外卖被盗,消费者应向公安机关及时报案,由公安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予以包括警告、罚款和行政拘留等治安处罚。由于盗窃外卖一般价值较低且危害不大,对于一些数额较少的盗窃并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盗窃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仅承担行政处罚责任。但对于有多次前科、屡教不改、主观恶意明显的,则有可能构成盗窃罪。在某地法院审结的一起外卖盗窃案件中,被告人何某在短短两周内先后五次盗窃网吧门口的外卖。虽然何某盗窃的财物金额较小,但已符合刑法规定的“多次盗窃”情节,最终何某因构成盗窃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偷盗的外卖价值金额若一次性达到追诉标准时,也将构成刑事犯罪。

提问3

外卖与商家描述不符可否主张赔偿?

点的是三文鱼送来了虹鳟鱼,炙烤鹅肝变成了烤鸭肝,羊肉进锅发现是肥瘦分离的合成肉、500克“超满足”大牛排到手只有薄薄一片、看起来干净明亮的食品操作间实际上是流着污水的小作坊……由于具有远程性、延迟性的特点,消费者了解外卖的方式只有通过图片和商家描述,当遇到实物与描述不符时,消费者该怎么办?

在央视报道的“幽灵外卖”事件中,部分外卖门店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或者其经营环境与在平台上展示的完全不符,欺骗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提问4

商家无证经营,外卖平台担责吗?

点击确认下单、付款,消费者在与外卖商家形成买卖合同的同时与外卖平台也达成了服务合同,合同的内容主要是外卖平台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牵线搭桥”的中介服务。因此,外卖平台负有将合格、合法的商家引入平台,将消费者的订餐请求送达商家的义务。

审查核验入驻商家资质证照情况,是外卖平台必须把好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法定义务。如果入驻平台的商家资质存在问题,除了无证经营的外卖商家应受到行政处罚外,平台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

没有经营资质的外卖店导致消费者受损的,平台承担民事连带责任。外卖平台作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以及自身承诺,履行审查入网食品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义务。否则,无证外卖店入驻平台并且销售了有质量问题的外卖,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除了向外卖店请求赔偿外,还可以要求平台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未履行监督义务的外卖平台还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某地一家经营外卖业务的平台公司曾因未审查入网餐饮服务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在主页面进行公示和更新,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000余元,并处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外卖平台作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有对入网进行食品经营的商家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并在发现问题后履行停止提供平台服务等义务,如果平台未履行相应的监督义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通过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业甚至吊销许可证进行处罚。

提问5

恶意索赔会受到哪些处罚?

饭中投放死蟑螂蓄意讹诈、奶茶里放苍蝇造假索赔……由于外卖具有远程性、延迟性、间接性等交易特点,一些钻法律空子的不法之徒通过“知假买假”“恶意构陷”等方式吃“霸王餐”,甚至向外卖商家恶意索赔。对于“不退款就差评”的投诉,很多商家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常常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退款了事,往往就会着了道儿。

在某地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中,一对情侣通过谎称在外卖或网购零食里吃到异物、不给钱就曝光等手段,一年半内敲诈勒索商家100多次,非法获利50余万元。由于外卖的价值普遍不高,很多人忽视了外卖恶意索赔行为其实属于捏造虚假事实、敲诈勒索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实施恶意勒索行为违反了上述行政法规,将受到拘留或罚款等处罚。对于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敲诈勒索的,还可能因构成敲诈勒索罪、诈骗罪等而承担刑事责任。

遭遇恶意索赔时,外卖商家一定要正常应诉,而不是一味忍让,助长不法分子气焰。对于恶意索赔导致门店名誉权受到损害的,外卖商家还可以以名誉权受损为由要求损害赔偿,并且及时留存证据依法维权。(秦晋)

原创推荐

全面落地落实落细可学可用可复制——天津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实地探访

视频推荐

吃石榴不吐籽引发肠梗阻

配料表和配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面包将告别脱氢乙酸钠

吃辣还有这样的好处

食用油散装运输强制性国标发布

热点排行榜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互联网平台。

THE END
1.商家欺诈消费者怎么办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消费者应当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https://mip.64365.com/answer/nxnad/
2.网上购物,被商家欺骗,我向12315平台投诉要求赔偿网上购物,被商家欺骗,我向12315平台投诉要求赔偿,商家只赔偿我100元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09492 人·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消费者在网购被骗之后可以向工商管理...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503879.html
3.商家拒绝发货怎么投诉?教你如何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消费保消费...在网购中,商家拒绝发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时候,商家没有库存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发货;但也有一些商家故意拖延发货、欺骗消费者等恶劣行为。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方法教你怎么维权投诉!!! 1、与商家沟通协商 首先,你可以视情况与商家进行沟通。如果商家声称没有库存,你可以询问是否可以等待补货...https://m.163.com/dy/article/I2OSGFVT05562OU9.html
1.3·15普法消费维权知多少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商家拒绝给发票怎么办? 网购快递被冒领怎么办? ··· 大家是否都有这样的困惑 在3月15日 第41个消费者权益日这天 小编收集整理了 有关消费权益保护的十问十答 供所有消费者学习、参考 快来看看吧~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消费者网购到假冒伪劣商品,但却被客服以商品包装已拆无法退换为由拒绝,该向谁追究责...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313908
2.卖家恶意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首先,如果商家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耍花招,那他们应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赔偿更多的钱。这笔赔偿金就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所支付的金额乘以3倍。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卖家恶意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 首先,若制造商或销售商在货物销售或服务供应过程中有任何欺诈行为,应按消费者的需求和...https://www.66law.cn/laws/3053031.aspx
3.全国12315平台热线办理进度查询 请登录 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投诉公示 企业服务 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认为经营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投诉 您发现违反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要举报 您需要了解 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 我要咨询https://www.12315.cn/
4.网上肿么投诉商家欺骗消费者2条回答:【推荐答案】拨打电话12315。少数情况下,消费纠纷可能出现升级。即便消费者想要解决问题,电商客服人员也开始采取冷淡或回避态度,从而让消费者在吃到“闭门羹”之后知难而退。此时,不妨拨打电商总部所在城市的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从而实现进https://wap.zol.com.cn/ask/x_16021844.html
5.淘宝买了东西店铺不存在了怎么办?如何找商家?在网上购物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本身不是像在线下商店一样,可以摸得到质量,看得到实物,所以消费者在网购的时候也都会有些疑虑,假如在淘宝买了东西店铺却不存在了怎么办呢?如何找商家呢?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商品还没有发货,消费者可以直接在订单详情页面上申请退款。如果商家没有处理,那么就会在48小时之后自...https://www.maijia.com/article/545964
6.“3·15”来啦,请收好这份网购维权指南!中国法院网网购商品时,消费者与商家之间成立了合同,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商品页面显示在一定期限内发货,但到期后商家仍未发货,商品购买页面显示的发货期更改,商家单方面以订单太多、工厂正在加急生产、无现货等理由单方面延长发货时间,甚至取消订单,此时商家构成违约,消费者可以依据上述规定要求商家承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subjectartdetail/sid/MDAxMHAyMDAwMDAwMDAw/id/78475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