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

“距离支付尾款只剩下12个小时了!”11月11日中午,北京市民钟女士突然想起自己在一周前下单了一套彩妆产品,付了40元定金。打开购物平台,她看见“待付款”页面提醒“11月11日23:59尾款支付截止”。

买还是不买?钟女士纠结了:过了一周,她对这套彩妆已经没有足够的热情了,不太想买;可如果不买,支付的40元定金就打水漂了。

除了交定金外,被商家所谓的优惠“套路”、看到有赠品或折价商品冲动下单、因购物集中包裹丢失等,都是“双11”期间消费者容易踩的“雷”。如果遇到这些烦心事儿,消费者该怎么办?《法治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湖南长沙市民文先生是网购达人,在10月下旬某电商平台第一波抢先购期间,就把自己的“购物车”塞得满满的,并支付了定金。等到付尾款时,他发现有几件衣服可穿的机会不多,便想退掉,但店铺客服告诉他,支付的定金无法退还。

“平时全款买东西都能退,为啥定金反而不能退?”文先生对此很不理解。

围绕“定金不退”这一点,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消费者均表示不能认同:“付定金是为了购买商品,如果我不想要这个商品了,为什么不能退?”

对此,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陈泽春解释说,定金不同于订金。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因此,消费者交了定金后便不能要求退款,而商家不退定金也是合法的。但定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还。”陈泽春建议,消费者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消费冷静期,即看中商品之后,睡一晚再来决定是否真的要买;同时,在购买时看清提示是定金还是订金,订金可以要求退还。

“双11”的火爆,与商品价格优惠分不开。但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商家利用“双11”活动,为推广产品提高销量,存在虚假宣传甚至价格欺诈的行为。

“双11”购入的商品真能确保是全年最低价吗?1个月前,北京市民王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上看中一条裙子,考虑到不久后就是号称有“年度最低价”的“双11”购物节,便打算等到活动期间再购买。结果她发现“双11”期间的价格比之前还贵。

“裙子之前是480元,现在‘双11’优惠后是499元。算上平台的各种凑单满减,才可能勉强和之前的价格持平。”王女士提出质疑,这难道不是价格欺诈吗?

陈泽春指出,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遇到价格欺诈,消费者应该保留截图、与商家沟通情况等证据,如确定商家存在欺诈的故意,可以要求商家承担欺诈的民事责任。”民商法专家李显冬教授说,同时消费者可以进行行政投诉,也可以到法院起诉。

“一瓶水乳预售188元,送价值60元的面膜。”

“98元买6包牛肉面,送一口电煮锅。”

“买一台洗衣机,送一个电水壶。”

……

今年“双11”期间,商家们纷纷推出“买赠活动”。有网友晒出自己的“双11”战利品:买面送锅、买两支护肤品送一堆小样、买一根发带送一箱小玩具。

有消费者称,是看到赠品才“动心”的,没想到赠品质量这么差,有的甚至是“三无产品”。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布一起案例。张先生在“双11”活动期间购买了一台电脑,当时商家正在搞“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因此他获赠了一台豆浆机。收货当晚,张先生使用该豆浆机时,触及外壳而被电击伤,造成其左手部分功能丧失,后经司法鉴定为六级伤残。

张先生诉至法院,经法院委托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检验,结果发现涉案豆浆机常态绝缘电阻为零,可以直接导致外壳带电。

法院最后判决商家赔偿张先生的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二条规定,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若赠品出现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可以视为正常购买的商品要求商家承担责任,或者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杜秀军说。

李显冬则特别提醒,如果赠品因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就涉及两层法律关系,一方面是对消费者人身权利的侵犯,另一方面是对买卖合同规范性的侵犯,应追究不同的法律责任。

“双11”快递首单10分钟送达——这是今年“双11”第一波活动开启时的一个热搜。但记者发现,大促活动期间,快递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以“双11”“快递”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有3322条结果。快件丢失、投递延误、物流信息有误、虚假签收等是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问题。

11月10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称,其购买的商品于11月3日到达廊坊运转中心,此后未更新物流信息,找物流公司客服咨询得到回复称“快件不在运输车上”。该消费者怀疑自己的快件已丢失。

而现实中快件“被签收”甚至丢失的人不在少数。近日有不少“双11”网购消费者向记者反馈,其所购商品在快递环节出现问题,无法正常收件。

“快递程序的法律关系其实是商家与物流公司签订的合同,消费者作为收件人其实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即这是一个为第三人而订立的合同。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权益如果受到损害,既可以向商家提出赔偿要求,又可以向快递方提出。”李显冬说。

如果快递公司和商家“踢皮球”怎么办?

受访专家建议:消费者直接告卖家。

“在网络购物合同关系中,买家与商家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商家与物流公司之间存在运输合同关系。因此,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依据买卖合同起诉商家。商家承担损失后,可以另行依据运输合同向物流公司主张权利。”杜秀军说。

THE END
1.商家欺诈消费者怎么办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消费者应当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https://mip.64365.com/answer/nxnad/
2.网上购物,被商家欺骗,我向12315平台投诉要求赔偿网上购物,被商家欺骗,我向12315平台投诉要求赔偿,商家只赔偿我100元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09492 人·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消费者在网购被骗之后可以向工商管理...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503879.html
3.商家拒绝发货怎么投诉?教你如何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消费保消费...在网购中,商家拒绝发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时候,商家没有库存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发货;但也有一些商家故意拖延发货、欺骗消费者等恶劣行为。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方法教你怎么维权投诉!!! 1、与商家沟通协商 首先,你可以视情况与商家进行沟通。如果商家声称没有库存,你可以询问是否可以等待补货...https://m.163.com/dy/article/I2OSGFVT05562OU9.html
1.3·15普法消费维权知多少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商家拒绝给发票怎么办? 网购快递被冒领怎么办? ··· 大家是否都有这样的困惑 在3月15日 第41个消费者权益日这天 小编收集整理了 有关消费权益保护的十问十答 供所有消费者学习、参考 快来看看吧~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消费者网购到假冒伪劣商品,但却被客服以商品包装已拆无法退换为由拒绝,该向谁追究责...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313908
2.卖家恶意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首先,如果商家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耍花招,那他们应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赔偿更多的钱。这笔赔偿金就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所支付的金额乘以3倍。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卖家恶意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 首先,若制造商或销售商在货物销售或服务供应过程中有任何欺诈行为,应按消费者的需求和...https://www.66law.cn/laws/3053031.aspx
3.全国12315平台热线办理进度查询 请登录 2024年11月21日星期四 投诉公示 企业服务 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认为经营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投诉 您发现违反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要举报 您需要了解 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 我要咨询https://www.12315.cn/
4.网上肿么投诉商家欺骗消费者2条回答:【推荐答案】拨打电话12315。少数情况下,消费纠纷可能出现升级。即便消费者想要解决问题,电商客服人员也开始采取冷淡或回避态度,从而让消费者在吃到“闭门羹”之后知难而退。此时,不妨拨打电商总部所在城市的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从而实现进https://wap.zol.com.cn/ask/x_16021844.html
5.淘宝买了东西店铺不存在了怎么办?如何找商家?在网上购物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本身不是像在线下商店一样,可以摸得到质量,看得到实物,所以消费者在网购的时候也都会有些疑虑,假如在淘宝买了东西店铺却不存在了怎么办呢?如何找商家呢?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商品还没有发货,消费者可以直接在订单详情页面上申请退款。如果商家没有处理,那么就会在48小时之后自...https://www.maijia.com/article/545964
6.“3·15”来啦,请收好这份网购维权指南!中国法院网网购商品时,消费者与商家之间成立了合同,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商品页面显示在一定期限内发货,但到期后商家仍未发货,商品购买页面显示的发货期更改,商家单方面以订单太多、工厂正在加急生产、无现货等理由单方面延长发货时间,甚至取消订单,此时商家构成违约,消费者可以依据上述规定要求商家承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subjectartdetail/sid/MDAxMHAyMDAwMDAwMDAw/id/78475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