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保险幌子卖药起底短期健康险乱象

短期健康险,是指保险公司向个人销售的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部分保险公司在开展短期健康险业务过程中,出现了药转保这一不合规的现象。

“药转保业务,通俗来讲是保险公司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形式,将特定药品的药费包装成保险产品,销售给有买药需求的消费者。表面上看,消费者投保的是医疗保险产品,但实际上保费可能就是药费,消费者在购药时可以获得一定的优惠,保险公司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了药品销售的支付通道方。”某资深保险业人士说。

据悉,监管部门在开展现场检查及数据延伸排查过程中,发现一些财险公司在“保险+医药”合作过程中,通过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承保了确定将发生的、损失程度确定的既往病医药支出,使财险公司实质成为有关机构给患者发放购药补贴、促销药品并获得销售提成的通道方。

此外,一些财险公司通过调整等待期设置、人为调整理赔发生等方式,营造保险公司承保的被保险人保费收入与药品开支不同、部分被保险人不出险等表面看起来符合保险射幸原理的假象,违规行为更加隐蔽。

“监管此次提到的‘团体补充医疗保险’,其实是部分保险公司在原来药转保业务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本质上相当于团购了买药打折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举例,如果患者治疗某种疾病需要两万元,通过购买短期健康险产品,可以打八折优惠,只需支付一万六千元。从表面上来看,各方均有获利,药械公司能够增加药品销量,保险公司能够做大业务规模,第三方平台可以赚取中间费用,消费者能以更低价格买到药品。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参与药转保业务的保险公司主要是一些中小财险公司。在车险业务激烈竞争之下,不少公司将发力方向转向非车险业务,短期健康险业务便是布局重点之一。此外,寿险公司更多经营长期健康险,短期健康险业务占比较小,这也给了财险公司发展短期健康险的空间。

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披露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末,财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176亿元,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约12%,是财险公司第二大险种。

“中小财险公司参与此类业务主要还是因为对保费规模增长有需求,一些分支机构需要获得保费规模来完成目标任务或达成在当地的排名等。”龙格说,前几年药转保业务规模较大,甚至还出现部分保险公司倒贴钱补贴药价的情况,有保险公司药转保业务保费规模甚至占公司保费总规模的20%-30%。近几年在监管整治下,药转保业务量有所收缩。

徐昱琛表示,药转保产品保费一般是在相应药品药费基础上打折,与普通健康险产品相比,保费较高,也更容易把保费规模提上去,部分保险公司能够在这一业务上获得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保费。尽管赔付具有确定性,但部分保险公司还是愿意做这一业务。

“多方共赢”背后存在陷阱

表面上看,在药转保模式下,多方能实现共赢,但实际上,这一模式违背了保险基本原理,沦为通道业务,而非真正的保险产品。在整个业务运作过程中,保险公司没有定价权,不涉及风险管理,只是进行“走账”,成为药品销售的支付渠道方。

徐昱琛表示,保险承担的是不确定风险,药转保业务涉嫌违反保险的射幸原理(即出险是概率性事件,而非百分之百发生)。在药转保业务下,保险公司实际承担的是已确诊客户确定的医疗费用支出,异化了保险业务。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业务会影响税收。徐昱琛表示,保险服务增值税适用税率为6%,医药行业增值税适用税率一般为13%,药转保业务对税收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上海航泰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严锐表示,对于保险公司来讲,不利于强化自身保险主业经营和风险管理能力;就医药企业而言,可能存在税务合规性等问题。药转保模式未真正起到提升市场效率和降低药品价格的效果,没有发挥保险保障的基本功能,有损保险公司行业声誉,也无法给消费者带来保险分散风险的实际益处。

回归保险保障本源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健康险是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短期健康险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传统“以保费规模论英雄”观念,在合规基础上进行业务创新,增强产品与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严锐认为,保险业务创新需要秉持保险保障的基本功能和原理,才能发挥保险的长久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医+药+险”的创新融合过程中,保险创新是必选项,但在创新过程中,行业可以更多地从提升各类大病的风险识别能力、更为规范的产品条款设计、更精准的财务评估和精算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在深入理解病患、医院及药企等多方诉求基础上,基于保险合规要求和保险原理,规范设计保险产品。

上述资深保险业人士认为,保险公司不应追求短期利益,而应着眼于长期利益,根据消费者对健康险的实际需求和我国健康保险现状进行产品开发,弥补现有保障的不足。

龙格表示,保险公司应紧跟国家政策,考虑长期发展趋势和策略;在定位上,将商业健康险作为社保的补充。在龙格看来,惠民保、税优健康险、长护险等都是受到国家政策鼓励支持的险种,发展空间广阔,保险公司未来可在这几个险种上发力。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健康险市场的客群相当广泛,需要细分市场定位,并针对不同客群进行产品创新。基于价值链整体管理思路,头部财产险公司拥有集团化财产险和寿险大数据优势,在短期健康险发展中将逐渐起到引领市场的作用;中小保险公司可能会采取差异化打法,依托数字化战略,深耕细分产品市场,实现“轻装上阵”和“弯道超车”。

名为投保,实为买药,消费者表面上购买的是短期健康险,实际上却是借由保险通道用优惠价格购买药品。

THE END
1.云浮日报数字报为进一步优化保险产品,持续体现惠民初衷,提升特定高额药品保障待遇,对2025年度“云浮云福保”的特药目录进行了增补,经过综合评定,最终升级版特药增至40种,实现高发肿瘤广覆盖,让老百姓用得起新药、特药,减轻大病用药负担。 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云浮市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云浮云福保’今年已开通一站...http://epaper.yunfudaily.com/html/2024-11/20/content_11789_18006554.htm
2.人保寿险肿瘤特药险指定的药店清单.pdf保险人保寿险肿瘤特药险指定的药店清单.pdf 7页VIP内容提供方:法律咨询 大小:380.16 KB 字数:约1.61万字 发布时间:2023-07-22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39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人保寿险肿瘤特药险指定的药店清单.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22/7112106003005135.shtm
3.关税险个人特药保险...一批新奇保险本月开售本报讯(记者傅洋)针对癌症患者的个人特药保险、以海关为被保险人的关税险……9月开始,一批吸引眼球的保险出现在市面,为特定人群提供服务。这也意味着,未来特色保险领域将更加细分。 海关首次成为被保险人了。9月1日,根据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关税保证保险在北京、上海等十地海关正式启动试点,从这些地区海关进口的货物...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fb1IEAYBjKWc0JUvxmjT180910
1....保险客户送CarT特药卡,涉嫌违规?投保人保险公司特别是疫情期间,保险行业掀起送卡潮,你就说哪家公司不送吧。Car-T卡、特药卡、护理卡,有的收费,有的免费,保障期有长有短,种类繁多。 但是现在,你再想给客户送这类卡,就得小心,因为这事违规了。 2、涉嫌给予投保人或被保人合同外的利益 其实这条法规很朦胧,这种额外给予利益,是指保单投保前给的,还是保单投...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F394H305566SCK.html
2.特病特药保险三大创新发展模式及困境分析问答集锦聚焦特定疾病特定药品的保障产品,是传统医疗险产品与医药行业合作的创新开始。 这类产品 被称为特药保险、特病保险(或又称专病保险),因对已患病群体不再拒绝承保,甚至仅针对已患 病群体,又被称为“带病体保险”。这类产品的创新,因其创新出发点和动力的不同,在国内特有 的医疗险市场环境下,又分为几种不同...https://m.vzkoo.com/question/1710808243873949
3.“特药险”是福音还是鸡肋?保额差异大,用药周期不等界面...继百日医疗险后,特定恶性肿瘤药品费用医疗保险服务(下称"特药险")又成了保险界新一款现象级健康险。 就在9月,华泰保险和轻松保联合发布“药神一号”抗癌用药保险;同月,还有多款特药险产品被各保险公司相继推出。 然而在各类特药险频频问世之际,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显现,让人不禁沉思:特药险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保障...https://m.jiemian.com/article/3573123.html
4.泰安市医疗保障局医保讲堂医保讲堂(第七十三课)大病特药和谈判...大病特药和谈判药品都是临床必需、价格较高的药品,但二者在种类、报销政策等方面有所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大病特药,全称大病保险特殊药品,是指我省制定的用于治疗重特大疾病的特殊药品。最初2017年我省实施大病特药时有18种药品,经过国家药品目录多次调整,多数药品已纳入国家药品目录,目前只有3种(注射用依那西普...https://ylbzj.taian.gov.cn/art/2023/10/13/art_324120_10302212.html
5.大降与特药险——保险助力特药惠及大众从国际经验看,特效药贵在全球是一个普遍问题,美国等国家选择用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特药的支出费用。根据著名医药数据调研公司IQVIA预测,到2023年,特药费用将占到美国药品支出一半以上。这么庞大的特药费用支出,医保体系难以支撑,需要依靠商业保险公司等市场化力量进行分担。目前,美国的医疗健康总支出中,商业健康险的支付比...https://m.picc.com/m/information/content/xwzx/jrbxpl/202112/17/cms20211217_1536308434.html
6.抗癌特药险到底值不值买呢?抗癌特药险的保障非常简单,只报销癌症的用药费用,不保障罹患癌症的医疗、手术、住院等费用,所以只能当做一个附加险使用。特药险的保障期和短期医疗险一样,只有一年,患者需先经确诊并完成处方审核后,再获取保障期内的药物。 二、值不值买 由于每个保险公司的抗癌特药险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产品涵盖目前市场上社保内...https://www.cpic.com.cn/c/2020-12-01/1613191.shtml
7.特定药品费用医疗保险百万医疗保险性价比高以肝癌治疗中的靶向药为例,这种药品费用通常较高,如果购买了特定药品费用医疗保险,那么这部分费用就可以得到报销,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因此,购买这种保险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特定药品的患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选择特定药品费用医疗保险时,需要考虑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药品种类、药品价格等。此外,还需要考虑保险...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407873.html
8.专硕2022年5月30日下午,经济学院第164次保险专硕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中投同和(北京)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创始合伙人朱金虎老师以“从新冠‘安心特药险’来看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为主题进行分享。他结合新冠肺炎流行的背景,从险种设计、案例分享,以及保险产品的创新发展三方面讲解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讲座...https://econ.pku.edu.cn/xkzy/fxglybxxx/xkdt3/363433.htm
9.2021易凯资本中国降产业白皮书—医疗与降服务篇作为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重要补充,商业健康险创新产品不断丰富,特药险、惠民保等产品有利于商业健康险普及,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商保有望成为创新药械、中高端医疗服务、数字疗法、互联网医疗等企业的重要支付方,构建中国医疗产业新生态。 3 供给端的改变主要来自疫情的影响和消费趋势的驱动 ...http://www.ceccapitalgroup.com/index.php?a=shows&catid=5&id=572
10.中国人寿特药险60种药品这些高价特殊药品往往价格昂贵,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而中国人寿特药险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经济实惠的保障方式。在购买该保险后,患者可以享受到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障,包括药品费用的报销、住院津贴等。 此外,中国人寿特药险还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服务支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患者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提供...https://www.xyz.cn/toptag/zhongguorenshouteyao-596281.html
11.安享百万和蓝医保,主要区别5点!安享百万和蓝医保本身都没有恶性肿瘤院外特药这项责任,都需要自己选择附加。 安享百万是要单独买个特药险,这个特药险不一定能保证续保。 蓝医保选择附加特药险后,这项责任是明确写进主合同,保证续保20年。 免责条款方面,安享百万和蓝医保没啥区别,都算比较宽松。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2/17/74855789_1119234294.shtml
12.百万医疗险能报销外购药吗百万医疗险能报销靶向药吗? 百万医疗险是否能报销靶向药,需要看实际情况:住院期间,若被保险人使用了医院本身就有的靶向药,那么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但若是被保险人使用的是医院没有的靶向药,而是在药店购买的,则只有附加了特药险的百万医疗险才可以报销,若未附加特药险,则不可以报销;若并非是在住院期间,则只有附...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829377
13.昂贵“神药”带火特药险每年百元保费真能“撬动”百万特效药吗?据了解,特药险和惠民保中的特药责任的背后都有特药服务商(“TPA”)的身影。因为保险公司缺乏特药责任的定价相关数据,因此需要TPA们提供相应支持。 TPA的运营逻辑是打通“医-药-险”间的阻隔:TPA靠开设或和院外特药药房合作,获得大量客户资源,凭借带量采购与医药公司谈判,从而获得药品价格上的优惠。这也解释了为...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715245093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