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军:扶植科创产业链提升汽车工业软实力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要聚焦于机器人制造业与汽车行业。在关于推动仿生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建议中,雷军称鼓励扶持科创产业链,推进仿生人形机器人产业规划布局。支持整机企业牵头创建国家创新联合体,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同时构建仿生人形机器人开放产业生态,加速场景应用培育。
(二)曹鹏:加快数智化供应链建设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三)姚劲波:建议提升家政服务业数字化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首席执行官姚劲波表示,我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超3600万人,但劳动力紧缺现象仍非常突出。根据人社部数据显示,家政服务员、保洁员在2022年第四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位列前十。
(四)周源:加快知识开放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
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周源表示,目前,我国知识和学术领域存在着过度商业化、碎片化甚至一些渠道被垄断的现象,大量知识和有价值的内容被闲置、割裂、封闭,形成了“数据孤岛”。这不利于知识的高效利用和价值释放。
(五)钟铮:聚焦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认为,研发创新和数字化均面临着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导致很多企业的投入意愿低。大型集团企业作为目前数字化转型和研发投入的主力军,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研发投入和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压力也在加剧。
为了鼓励企业用财税政策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数字化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钟铮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推行以企业集团为单位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二是为制造型企业数字化投入继续出台更多财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六)周云杰:数实融合强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杨剑宇:发挥“扁担效应”助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杨剑宇建议,加快推进算力网络创新发展、推动数据要素流转市场化,推动信息通信业充分发挥“扁担效应”,拉动投资、促进消费,助力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对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二)曲永义:数字经济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曲永义建议,当前需要瞄准我国产业发展的数字科技需求缺口,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一是明确我国数字科技发展现状及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选择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群。二是按照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预测技术发展趋势。三是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三)徐冠巨: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提升供应链效能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公路城市物流中心是城市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其数字化改造可以充分提升物流运行效率与质量,促进供应链效能提升。他建议,立足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供应链效能,促进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徐冠巨认为,产业链供应链是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的关键,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将大大提升供应链效能。他建议设立公路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重大专项支持,同时,尽快出台公路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标准,包括数字化园区顶层设计、行业标准及数据标准,从顶层设计引导数字化升级,并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评选一批标杆示范项目进行推广。
(四)朱征夫:统筹电商平台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律师协会副监事长朱征夫表示,“以2021年为例,各大电商平台销售费用合计达到近2500亿元。如果政府补贴1~2倍,5000多亿元奖金池可望带动10倍社零销售,新增社零也可能达到2万亿~3万亿元,成为GDP增长的强劲动力。
朱征夫建议,由政府统筹协调各大电商平台,将其2023年的营销费用全部或大部分发放给用户,同时政府财政向平台提供1~2倍的补贴,用以刺激消费。具体做法,可考虑设立抽奖奖金池,针对各大平台的8亿~10亿用户,设置不同等级消费奖励,吸引用户抽奖,直接用于购买平台内商品。参与就有最低奖,比如500元,最高奖励可设置10万元甚至更多。通过抽奖和奖励,有望形成新一轮消费热潮。
(五)刘尚希:培育SaaS市场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刘尚希表示,相较于本地化部署、一次性收费的传统软件服务模式,SaaS提供基于云端的模块化服务,使企业可通过“订阅模式”按需使用和付费,极大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让中小企业无须承担高昂的定制成本和机房建设费用,即可享受“拎包入住”的技术普惠。
对此,杨建德建议,对学校面向学生和家长布置的网络任务进行全面清理,对类似上述3类信息的发布进行严格控制,减轻学生家长课余负担,让网络在学生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多正面作用。
(七)李连柱:加快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八)张震宇: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强链补链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为此,张震宇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升产业链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能力建设,实现应用驱动,协同创新。二是加强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和社会参与,共同推进并形成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共识。三是以先进工业网络撬动工业数字化产业升级,打造IT/OT融合的智能制造通信底座。四是提升全面支撑下一代互联网的多元服务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九)贺晗:加快中西部产业数字化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董事长贺晗认为,应加快“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引导数字技术产业溢出效应在中西部释放。培育和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推动数字技术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转移渗透,实现“东技西用”,与中西部传统产业改造深度融合,不断降低数字技术应用门槛、应用成本。
贺晗还建议,以“数据二十条”为指引,推动数据要素跨区域高效流通使用。通过规划指引、试点示范、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中西部市场主体利用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获取数据,降低数据要素成本。引导数据要素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相结合,在产业链上跨区域向中西部集聚,打破“数字孤岛”,弥合数字鸿沟,以数据流驱动人才流、业务流、交易流、资金流融合渗透,注入实体经济。
(十)连玉明:建议构建数字贸易港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
连玉明建议,推动京津冀数字贸易港与空港、陆港、海港有效联动,深化三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合作;发挥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溢出效应,优化数字核心产业和数字产业集群布局;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完善数字贸易港数字基础支撑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山西省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景普秋表示,虽然农村电商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但还存在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品牌效应欠缺、电商配套设施薄弱、专业人才短缺、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等问题。”景普秋认为,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仍需进一步发力,特别是中西部地区。
(十二)杨杰:完善管控政策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三)汪胜洋:规范和约束电商“价格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十四)骞芳莉:着力增强消费能力要把消费与投资等工作联动起来
(十五)林建华:建议出台供应链金融促进条例
(十七)李魁文: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十八)黄勇:建立优势互补的协作体系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勇建议贵州要立足省情和环境,找到适合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之路,挖掘数据的深层次价值,推动数据资源价值化转变。
黄勇建议,做好产业数字化转型,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企业间,企业与政府、产业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作用,推动区域合作、行业合作,改变现有生产制造组织结构和模式,使其更符合产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建立优势互补的合作协作体系。
(十九)梁倩娟:推动农村直播电商专业化
全国人大代表、陇南市徽县水阳镇石滩村妇联主席梁倩娟表示,电商在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中扮演了一个前行者、探索者、摸索者的角色。电商直播不仅可以卖货,还可以带动当地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她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仓储和冷链等农产品供应链项目方面的支持力度,让电商在农村的根能扎得更深、作用能够发挥得更明显。
此外,梁倩娟还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农村电商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尤其是推动直播电商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水平,规范直播电商生态,让优质产品、优质主播获得更多流量与扶持。
(二十)施卫东:夯实“智改数转”成效积蓄数字经济新势能
同时,要帮助企业全方位思考企业家转型、决策战略转型、管理体系转型、产线数字化转型,清晰智慧企业定位、转型成功的关键、转型的基本逻辑、转型的内容和路径,规划出科学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蓝图,思考智能化改造的成本和效益。
(二十一)司富春:发挥农村电商体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主委、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司富春表示,表示,近年来,电子商务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直播电商在农村加速普及,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农产品进城更方便,“新农人”电商创业就业持续升温,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越发强劲。而受限于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不足、产业融合较差等,以农村电商来推动县域产业经济发展、带动农村致富方面,还有一些突出问题尚待解决,尤其是物流体系不完善、缺少规模特色农产品导致网络销售创收能力弱等现象,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
司富春代表建议出台“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一揽子扶持政策,通过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农特产品区域品牌、拓宽农产品网络上行通道等方式,加快把农村电子商务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十二)王银香:建议借农村电商吸引人才回流
王银香观察到,农村电商在曹县等地的农村地区有效拉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包括食品加工、木工艺品制造、演出服及汉服生产等,产业叠加效应明显。她建议,大力培育新业态,增强乡村就业吸引力。
(二十三)吴义勤:加大对盗版小说App处置力度
对此,吴义勤建议,第一,审慎调整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规则,避免增加权利人维权成本;第二,加强搜索引擎/浏览器等网络服务商的主动过滤义务,屏蔽盗版网站搜索显示;第三,压实应用市场的审核义务,加大对盗版小说App的处置力度;第四,加强科技反盗,建立高效的监管与司法联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