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下的北京中年》:99%的人不懂商业保险逻辑

流感竟然可以夺命!花了几十万依然没有抢救回来,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但是你知道该怎么买吗?

看似精英的中产阶层家庭,却在片刻间大厦将倾。

生病的还只是一个老人,并不是作为家庭支柱的自己,家庭都受到了如此大的影响,不由让人思考:

面对风险,我们到底准备了多少?

梳理了一下,这场“肺炎”带给作者家人的压力远不止是高达2万一天的ICU病房住宿费。

更多隐性的风险和开支如:酒店住宿费用、护工费用、亲戚的机票和误工费等等这些费用,其实在发病前根本是始料不及的。

而且更可怕的是,作者和他的亲人随时面对被感染的风险。

根据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显示,假如你现在30岁,那么未来20年,跟你同龄的小伙伴会有7%的人重疾或身故;未来30年,会有17%的同龄小伙伴将躺在病床上面临着5年32%的生存率或者身故。

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大家总是会低估自己的风险,而身边接连不断的同事朋友出事和数不胜数的轻松筹又让我们感到深深的困惑和不安全感。

但是,又有几个家庭为这些潜在的风险未雨绸缪过呢?

而且从文中,其实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在京城都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人脉的中产阶级。

可就是这样的精英人士,在面对接踵而来的打击后,也已经是摇摇欲坠。

那么那些家庭情况还不如他的绝大多数家庭,在面对大病时,难道只有等死吗?

其实文中提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办法——商业保险

尤其是80后、90后对于保险的认知已经远超前人,年轻人们会淡定的面对生死、面对风险,不少人有充分的保险意识,只是受困于这个行业太过于生僻,没有多少人能看得懂厚厚的条款。

连销售人员都无法说的清楚保险的逻辑,在销售的时候过于强调爱与责任,理财收益,把一个能抵抗风险的复杂金融产品糟蹋的不像样子。

比如这次的事件,很多网友都提到了“重疾险”,它真的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重疾险到底能赔付什么?

重疾险并非大家通常认为的那样,只要危及生命的疾病,就算是重疾。

重疾险是有明确规定承保的范围,只有罹患了保险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才会获得赔偿。

为了规范重大疾病保险,保监会发布过《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里面有提到25种保险必保的重大疾病。

这25种疾病已经覆盖了99%的重疾发病例,对于一般人已经够用了,至于市场上动不动就用百种疾病来当作卖点的保险,如果价格便宜还能买,如果因为多了几十种疾病而贵了很多,那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保险公司的成本实在是没有增加多少。

可以从表格中看到,绝大部分重疾和这次流感导致的肺炎并没有直接关系,只有“深度昏迷”和“重大器官移植术”似乎沾那么一点点边。

比如文中有提到一种治疗手段——人工肺,乍一听好像和“重大器官移植术”似乎关联挺大。

但实际上它和保险中对于“重大器官移植术”的定义完全是两回事。人工肺本质上是一种代替人体呼吸的机器,所以别说文中那种还没移植的情况,就算移植了也不算重大器官移植术。

再比如可能理赔的“深度昏迷”,它的定义是:持续使用呼吸机及其他生命维持系统96小时以上。也就是说,至少要“昏迷”4天以上才行。

而文中作者的岳父,从1月23日的弥留到1月24日逝世,甚至不满48小时,所以是不符合理赔条件的,也不会赔付。

那么“终末期疾病”呢?这倒是有可能赔付的,终末期疾病是不限定疾病种类的,只要医生判断生命再坚持不了6个月,那么重疾险就可以赔付,赔付的是重疾的责任。只是文中的岳父,只怕是走的太快,保险公司还来不及调查,人就已经没有了。

现在市场上的主流重疾险,除了重疾赔付之外还带有身故赔付,如果一辈子都没有得重疾,或者并不是由重疾险所制定的重疾范围所导致的身故,身故的时候一样可以拿到保额。

虽然这笔钱没有拿来看病,也是可以拿来处理后事,或是还掉看病时周转的费用的。

谁应该买重疾险?

重疾险的意义在于收入损失补偿,也就是说生了大病,肯定至少一两年没办法工作,只有保险能补偿收入的损失,这笔钱并不是全部拿来看病的,而是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用来补充医疗险的不足,比如护理费,营养费这些医疗险不报的。

因此,对于家庭的成年角色,都应该买足额的重疾险,这里的足额指的是最低50万保额,而经济支柱更是要达到年收入的3倍左右,以避免得了重疾后造成的收入的损失和进行开销的补充。

小朋友买重疾的意义只是在于有足够的资金周转去看病,还有趁着年纪小没病史保险更便宜一些。全家人的重疾保费应该占到总保费的2/3左右,全家的总保费预算不能超过税后收入的10%。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买的了重疾险,或是适合买重疾险的。

已经有很多的小毛病,或者年纪超过40岁的人,买终身重疾已经不合适了,前者是因为健康告知无法通过,后者是因为保费和保额比例已经出现倒挂,没有保障杠杆,也就失去了保障意义。

很多人都觉得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在理赔的时候也会为难,收钱容易给钱难,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理赔纠纷都是由于消费者并不知道当初买的保险到底保什么,或是在投保的时候没有如实告知自己的病史,而这两点95%以上的销售人员都不能负责任的引导消费者做到位。

对于重疾险来说,这是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的一个长期契约,是受到监管保护的,无论是什么规模的保险公司,都要按照条款来进行赔付,因此完全可以去选择产品保障更卓越的中小保险公司的产品。

医疗险有用吗?

社保是绝大多数人都有的,但是在面对重疾或者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可以选择的时候,社保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进口药进口器材都不报,现在连很多国产的器材和药品都不报。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医疗险是万万不能的,而医疗险又分为普通的医疗险和高额医疗险。

普通医疗险一般在传统保险产品的附加险中体现,还有企业或者单位买的团体保险,一个特点就是保额不高,免赔额低,报销的范围跟社保是一样的,只能报销超出社保报销比例的那部分,对于好药好材料没有任何的报销能力。

而高额医疗险是近几年最流行的保险,免赔额高,保额高,费用低,虽然绝大多数都用不到,但是一旦用到了就是占了很大的便宜,这是为数不多的薅保险公司羊毛的机会,价格不过两三百元却可以买到上百万的保额,而且还不限社保用药,对于社保是一种非常强力的补充。

一般来说,高额医疗险的住院医疗费用会包括:床位费、膳食费、护理费、重症监护室床位费(也就是ICU)、诊疗费、药品费、手术费等等。

也就是说作者岳父的绝大部分开销,其实都是可以被报销的。

这种医疗险,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最好人手一份,但一定要注意公司的赔付能力和停售的概率,选择大公司的会相对更好。

如何找到好医生,好医院?

文中作者多次抱怨道:好医院不好进。

而不少的重疾险和医疗险都会附带绿色通道服务,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帮助直接入住指定的专家病房,虽然不能百分百找到你指定的最有名的医生,但是好的医疗组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不少的绿色通道服务可以报销异地看病的路费,也是相当的人性化。

可怜的重疾保额

重疾险和医疗险是保障健康问题最重要的险种,但是普及率令人堪忧,据统计,中国人的平均重疾险保额只有6.2万,少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保额低,保费贵是多年以来中国保险的特征,还好这两年公司多了,竞争多了,产品才开始好起来,甚至在保障方面已经全面超过了过去一直被认为远好于大陆保险的香港保险。这是好事。

买重疾和医疗险,保额大于一切,没有钱可以买定期保到退休的,有钱可以买终身多重赔付的,不要惦记返还,也不要惦记分红,保障就是保障,指望保障型保险赚钱就是你贪心了。

1、不要对生命“任性”,身故和疾病离我们的距离,远比想象中的近。

2.提前准备好商业保险的配置,哪怕经济再怎么拮据,消费型的产品用不了多少钱就可以做到很高保额,越穷,越是脆弱的不堪一击。

3.要开始培养起自己的“险商”,一定具备风险防范的意识,而且对于商业保险需要有个基础的认知,不然很容易被忽悠,买到不合适的保险。

4、重疾带来的伤害远超我们的想象,不仅仅是经济上,还有精神和身体上的伤害更令人绝望,一定要早做防范。

THE END
1.保险分类: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保险知识保险频道商业保险是指按商业原则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所谓商业原则,就是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以投保人交付保险费为前提,具有有偿性、公开性和自愿性,并力图在损失补偿后有一定的盈余。https://www.pingan.com/pacms/baoxian/zhishi/97964.jsp
2.头条文章1. 几个你可能会有的疑问 1.1 保险不敢买小公司,怕倒闭 1.2 害怕理赔不顺利 1.3 想购买返保费的保险 2. 保险的分类 2.1 重疾险 2.1.1 储蓄型和消费型重疾险的区别 2.2 医疗险 2.2.1 国家医保 2.2.2 商业医保 2.3 意外险 2.4 寿险 2.5 防癌险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34621490842811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问一答商业保险基本都是划定年龄和限定病种的,只有居民医保这种政府的社会保险,才不管年龄多大,病有多重,敞开大门一律纳入。很多商业保险报销都是以居民医保参保为前提,都是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再进行报销。比较起来,居民医保最具性价比。居民医保缴费标准较低,参保不设门槛,没有年龄和健康状况的限制;在全国各地很多大医院...http://www.bts.gov.cn/c/2024-09-20/2926807.shtml
4.买商业保险有必要吗本篇将详细为大家解答“买商业保险有必要吗”这个问题。不需要,但是商业保险是社保的一个补充,如果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可以进行购买。社保覆盖面广,不存在拒保问题,但是保障较低,只能满足基本的保障需求。社保中的……https://mip.64365.com/zs/1318409.aspx
1.购买商业保险有没有风险我们常说,买保险就是买未来,因为保险是一种能够为我们提供意外风险或者是疾病保障的一种产品,不管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我们购买了保险,即使未来是不可测,当时我们都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降低未来发生不好的事情所带来的损失。虽然说商业保险可以为我们提供未来的保障,但是购买商业保险有没有风险呢? 商业保险有风险? https://mip.66law.cn/laws/636746.aspx
2.商业保险有必要买吗?商业保险,你的钱包保护神还是无底洞?商业保险确实能为我们提供额外的保障,但并非人人都需要。选择是否购买商业保险,应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一、商业保险的价值何在 商业保险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额外的经济保障。当遇到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或其他风险时,商业保险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经济压力。 https://m.jrj.com.cn/madapter/finance/2024/09/29111543619844.shtml
3.商业保险到底有没有必要买?保的是什么?商业保险到底有没有必要买?保的是什么? 关注" 奶爸保选险 ",后台回复 " 关注 " 免费领取保险礼包 买保险,是一个有点反人性的行为, 因为风险看不见、摸不着,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同时,我们更关注当下,而保险要求我们在健康时去考虑疾病,一帆风顺时去考虑穷途末路,人本能地容易排斥它,...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6ada48ab15ec00fd508b97e
4.“惠民保”们来了,百万医疗险还有必要买吗?产品评测惠民保有哪些“独家”优势? 注意,有两种情况惠民保不报销! 惠民保vs百万医疗险,到底选谁? 01 / 惠民保有哪些"独家"优势? 惠民保作为一种由政府牵头、多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的带有“普惠”性质的保险,天然具有纯商业保险没有的优势。 对标百万医疗险,惠民保有2大优势: ...https://www.dby.cn/detail-117565.html
5.商业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政策与策略商业保险资金进入中国股市,对中国保险业、证券业和整个金融业,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从此,证券市场增添了强有力的机构投资者,保险业有了新的资本增值、资金运用和风险控制的渠道。保险资金入市,还与券商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一起,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资金一定程度的混合,部分改变了原来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从趋势上看...https://www.szse.cn/www/aboutus/research/secuities/documents/t20040106_530866.html
6.商业保险有必要买吗?到底是不是智商税?那么事实到底是什么呢?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买商业保险有必要吗?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相关内容。 主要内容如下: 商业保险有必要买吗? 普通人买哪种商业保险合适? 写在最后 一、商业保险有必要买吗? 可能很多朋友觉得,自己年轻身强力壮,完全没有必要买商业保险。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nan/176021455701270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