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性养老保险,收益不随物价指数上涨
每月1.8元的养老保险金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技术人员打开电脑,迅速进入公司内部系统,输入保单号后,董维亮的信息很快跳了出来。“董维亮投保类型为商业型储蓄养老保险,险种系数为0.01799”。
“系数×参保金额就是每月应该领取的保险金,0.01799×100元=1.799元。”技术人员解释,“根据四舍五入我们支付了1.8元,实际上每月还多支付了1厘钱”。“投保时每月1.8元还可以买30多个锅盔,现在为啥不跟着涨?”董维亮不明白。“商业保险到期后领取的收益金是不与物价指数挂钩的。”曾念旭说,“养老金领取证等同于合同,合同上写的是多少,到时候就只能领多少”,“不能因为20多年前1.8元可以买几斤肉,现在物价涨了也要求保险公司支付和当时购买力一致的保险金额”。
技术人员进一步解释,“商业保险和社保不同,社保缴费基数每年都会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上下浮动,因此到期后领取的金额会与物价水平挂钩,但商业保险不一样,即使物价暴涨,商业保险公司也没有要求被保险人增加保金,因此保险到期后,要求根据物价水平支付保金是不公平的。”
曾念旭说,根据合同,2003年开始,董维亮已经可以领取养老金,每年21.6元,10多年下来,事实上已经回本了;再说,这笔保险金看似少,但是被保人从60岁起,月月都有,一直到被保人“百年”,“与投入相比,累计算下来其实也不少。”
临出门时,公司保安透露,像董维亮这样的参保人很多,每月都有几个“来讨说法”。
专家提醒:
商业保险不是社保,选择之前须充分了解
预期与现实差距巨大,如何看待董维亮的经历呢?
成都市政协常委、律师蒲虎认为,首先要确认买保险之初双方是否因沟通不到位而存在误会,如果董先生误将商业保险当做社保了,那可能一开始预期就高了。其次,要查看当初的合同,看到底购买的是何种险种,如何领取。第三,如果保险合同当中的某些条款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格式条款等,董先生可以主张合同无效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即便董先生的诉求得到支持,能获得的仅仅是100元本金加上这些年的利息,也就几百元钱,距离董先生的预期还有很大差距。
“商业保险不是社保,仅仅是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买商业保险是一种商业行为。”成都某保险从业人士则提醒,商业保险“与买房子一样,有赚有赔,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
这位人士说,目前新的储蓄性保险共有三种收益,一是每年的定期分红,二是满期金,三是意外保障。目前有的寿险公司有3年期和5年期的储蓄性保险,收益只与银行存款差不多。但如果参保人中途出了意外,保险公司可以支付3倍赔付。实际执行中,“在宣传的时候,我们要求推销人员宣传3倍赔付,而不宣传增值保值。”
该人士还透露,目前保监会要求,对保险的宣传上也不能有“保值”字样,只能说“有好处”。(刘宏顺阮长安)
要下决心、出重拳,彻底清理整治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
我们的城市需要外在的美丽,更需要人性的温暖和关怀。
家有捣蛋淘气包?还是可爱机灵鬼?家有萌宝,赶紧来秀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