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新规征求意见稿分析及惠民保的发展趋势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医保局共同起草《关于平稳有序开展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面向各地方政府征...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医保局共同起草《关于平稳有序开展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面向各地方政府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惠民保应当定位为个人保险产品,并且提出保险公司可根据需要申请使用各地医保数据。

历了三年的狂飙猛进后,惠民保共上线产品263款,参保总人次达2.98亿,2022年保费规模更是达到124亿元(复旦大学),但是同时,惠民保也面临着投保率下降、赔付率升高、逆选择严重等问题。此次两部门首次联合对惠民保进行规范,对于今后惠民保何去何从具有决定性意义。

1

房间里的大象:政策险还是商业险?

虽然被归类为商业健康险产品,但是惠民保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强烈的政策险色彩。2015年,深圳市原人社局印发《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试行办法》,推出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用于补充本地医保参保人群的重特大疾病治疗损失。该办法中,深圳市推出医保个账扣除、默认参保、约定赔付率等多项开创性政策,这也成为后来很多政府指导型惠民保产品的参考蓝本。

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快速扩张,2015年即达到486万人,第二年突破500万人,到2021年达到796万人,占当地基本医保参保人数的48%。

在快速跑马圈地的同时,惠民保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而且由于惠民保产品“一城一策”的特点,受到不同政策环境、经济水平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惠民保产品类型也开始出现分化。

与长期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不同,惠民保的定位是对重特大疾病治疗支出进行补偿,且在诞生之初就有很强的普惠属性,总体呈现价格低、门槛低、保额高的特点。大多数惠民保产品的价格在几十元到百余元不等,而且绝大多数产品不限参保年龄、统一定价,在保额方面,惠民保产品保额则呈现逐年抬升趋势,2022年200万以上保额的惠民保产品占比超过80%。

在这些共性之外,政府支持和参与程度成为推动惠民保产品分化的最重要因素。从当前已知的各种支持政策来看,支持力度从大到小包括:政府强制推广并纳入下级机构绩效考核,政府发文支持,提供产品开发数据支持,开放医保个账支付,支持系统对接一点结算,政府部门出席发布会,政府部门冠名等。各地政府往往采用以上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支持。

在大力支持的另一面,政府也通过参与设定价格、保障范围、免赔额,以及约定赔付率等方式提升惠民保的普惠属性,有的地方政府明文将其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政策工具。

而对于政府治理力度弱或说纯商业的产品,虽然在定价、赔付等环节获得了更多“自由”,但是由于惠民保产品定价统一,赔付端向带病体倾斜,导致健康人群逐渐推出、承保年龄结构恶化,不得不通过提价来应对日益上升的赔付成本和营销成本,这又进一步导致健康群体和亚健康群体的退出,形成“死亡螺旋”。

根据湖南大学的研究,政府强指导型的惠民保产品拥有较高的投保率,年龄结构更为健康,运行也更为稳健,而商业性较强的惠民保则在可持续性上面临更大的挑战。以浙里惠民保系列产品为例,包括浙丽保、惠衢保、越惠保在内的多款产品参保率超过60%(湖南大学),而参保人平均年龄均低于50岁,上线运行超过2期。相比较而言,商业型的惠民保则面临投保率低、投保人逆选择和可持续性差的问题。

2

“政策”供给不足的政策型险种

惠民保经营成效分化的背后,本质上是其作为一种政策性险种,并未获取足够的政策支持。从政府的角度而言,推广惠民保的初衷是弥补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的不足,提升居民面对重大疾病的抗风险能力,在我国医保由地市或者省统筹的大背景下,不同层级政府对惠民保的支持呈现冷热不均的现象。

从惠民保的覆盖范围来看,在持续运营的211款产品中,市级统筹产品170款,占比81%,省级统筹产品41款,占比19%。而发文规范惠民保产品的主要是地方政府,中央部委则声音寥寥。

随着惠民保逐渐成长为“房间里的大象”,监管机构不得不出面为其设定边界和框架。2021年2月,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短期健康险快速发展同时面临的定价基础薄弱、随意停售、核保理赔不规范等问题。

尴尬的是,虽然保险监管机构意识到惠民保纯商业化运营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但是由于地方政府态度差异较大、医保数据的质量不一,惠民保仍然未能获得足够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医保数据资源支持。

目前大多数商业性惠民保产品开发无法获取医保数据支持,只能通过迭代的方式进行产品优化,而不同地区人口结构、疾病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很多商业性惠民保产品开发无异于“开盲盒”,经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2022年1月,原银保监会再次下发《关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问题和建议的报告》,指出“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因为因为参保人逆选择导致项目不可持续,保险公司容易出现亏损。”而根据复旦大学发布的《惠民保2023年知识图谱》,2015年至今以来推出的284款产品中,已有73款产品退出市场,占比25%。正常运行的211款产品中,运行超过3期(含本数)的数量为96个,占比不到50%。惠民保长期可持续运营面临较大挑战。

3

多方利益的交织与再平衡

除了医保部门、保险监管和保险公司之外,第三方服务机构如经纪公司、健康管理公司也逐渐成为惠民保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惠民保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方的利益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惠民保的政策走向。

对于地方政府和医保部门而言,希望惠民保在保持低价格、低门槛、高保额的同时,扩展保障范围,降低免赔额,更多发挥大病保险的补充保障功能,减轻医保基金支付压力,提高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障水平。有些地区实际上已经将惠民保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结构、防止因病返贫、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工具。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我国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保障存在明显不平衡——职工医保支出比例低、保障水平高,而居民医保支出比例高、保障水平低,两者保障水平差异达到16个百分点。

对于保险监管部门而言,虽然惠民保的推广提升了群众的保险意识、彰显了保险的社会价值,但是在大多数惠民保定价基础薄弱、续保率低、年龄结构恶化的阴影下,如何化解潜在风险、推动惠民保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是更紧迫的问题。

保险公司对惠民保的态度则更加复杂,一方面希望通过推广惠民保缓解规模增速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需要小心平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但是又不希望政府过多干预产品设计与理赔,以便留出更多的盈利空间。

对于第三方服务公司而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确定的政策前景,加之其不需要承担后续的赔付风险,其更多地采取的是一种短期行为:希望快速拓展市场占有率,并且在惠民保这块蛋糕中切走尽可能大的份额。根据圆心惠保披露的数据,其在惠民保业务中提供的保险服务涵盖理赔、产品开发、药品福利管理、市场推广等,并且按照保单数量或保费收取固定费用或固定百分比的费用。

4

发展方向:政策险定位强化将降低经营风险

当前惠民保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政策支持不足风险——由于缺乏全国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很多保险公司不得不使用商业险的经营方式去运作一个政策型险种。

如果《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得以实现,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地方政府支持惠民保项目的顾虑,推动惠民保经营模式向政策险的方向倾斜。与此同时,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惠民保业务的经营门槛将进一步提升,惠民保产品的赔付率、免赔额、保障范围将更多地体现政府意志。

随着政府参与程度的加深,市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政府强指导型惠民保,惠民保产品整体的经营稳定性、可持续性将会增强,其作为政策工具的功能将进一步强化。而对于商业化运营的惠民保产品而言,由于受到政策型惠民保的挤压,加其经营模式与产品特性之间存在无法破解的扭曲,将会面临不转型则退出的生死考验。

THE END
1.医保和商业保险之间的关系发布时间:2024-01-16 10:17?字体:【大中小】 分享: 00:00 / 00:00 正常https://zwfw.gansu.gov.cn/dingxi/jcfw/dspzwfw/art/2024/art_859d29b236d940da86bd37d4d6a25b4a.html
2.补充医疗保险,企业福利中的“标配”按保障范围和保额高低,商业医疗保险大致还可以归为以下几个种类 小额住院医疗险 · 住院可按社保目录保险,常见免赔额为100元 · 经社保保险后100%保险,未经社保按照比例报销 百万医疗险 · 保额高达数百万,常用于大病医疗补充,低于免赔额的小额医疗用不上。 https://www.ctghr.com/information/dynamic/3500
3.个人商业险包括哪些个人商业险是指为个人提供保障的商业保险产品。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个人意外伤害保险:该保险主要针对个人在意外事故中受伤或身故的风险进行保障,包括意外伤害医疗费用、伤残赔偿金、身故赔偿金等。2. 个人医疗保险:该保险主要为个人提供医疗费用的保障,包括住院费用、手术费用、门诊费用等。个人医疗保险可以根据个人需...https://www.xyz.cn/toptag/gerenshangyexianbaokuonaxie-95782.html
4.商业医疗保险的5大种类首页 保险险种 保险知识 产品测评 保险资讯 专题 商业医疗保险的5大种类 商业医疗保险的种类有哪些啊?怎么选? 商业医疗险类型如下:一般医疗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手术医疗保险、特殊疾病保险;此外,还有住院津贴型、费用报销型、百万医疗、中端医疗和高端......https://www.mibaoxian.com/labels/5521
1.商业医疗保险1. 定义:商业医疗保险是由保险公司经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医疗保险。它对于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提供保障。 2. 种类:商业医疗保险有多种类型,包括门诊医疗险、住院医疗险、综合医疗险等。不同类型的保险覆盖不同的医疗需求。 3. 特点:商业医疗保险的保费通常较高,但保障范围广泛。它可以涵盖各种疾病...https://www.bazhongol.com/cjwd/202411/89529.html
2.什么是商业医疗保险?有了个人医保还要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原因是什么?提前领取重大疾病医疗金 商业医疗保险能有效补充社保不能报销的绝大部分,真正有效减少损失。特别是对于重大疾病,商业重疾险在被保险人确诊为重疾时,马上可以领取一笔重大疾病医疗金,可及时治疗,是对医保的有效补充;商业医疗报销是(总费用-社保已报-自费药)*90%,这样报销下来基本能解决医疗住院费用。 https://www.cpic.com.cn/c/2024-07-04/1863791.shtml
3.商业医疗保险报销流程是怎么样的?不论社保机构还是保险公司,都是凭发票报销,尤其是社保要求出示原件。所以,在申请报销社保时,要提醒工作人员开分隔发票,供之后商业险报销申请使用。对于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用的,个人投保时视同为社会保险。 对于额外补充重大疾病保险和津贴型保险的人群,这两种类型的商业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在理赔时并不冲突。优保网专家称...https://www.64365.com/zs/763633.aspx
4.商业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当我们选择一份商业医疗保险的时候,我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当然是它的报销比例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商业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商业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商业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一般在80%以上,只要在县级以上医院,商业医疗保险入院不设“门槛”,在参保...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商业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的知识,跟着华律网小编一...https://m.66law.cn/laws/717725.aspx
5.商业保险如何理赔?买商业保险一定要知道这些理赔知识!→MAIGOO知识保险索赔必须在索赔时效内提出,超过时效,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不向保险人提出索赔,不提供必要单证和不领取保险金,视为放弃权利。险种不同,时效也不同。人寿保险的索赔时效一般为 5 年;其他保险的索赔时效一般为 2 年。 商业保险理赔范围 商业医疗保险理赔范围 ...https://www.maigoo.com/goomai/64087.html
6.关于学生参保(桂林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商业险与医保并不冲突,商业险普遍只管大病及意外伤害,城镇医疗保险除了商业险普遍不包含的门诊及校医院(80%)直接报销部分,还包含大病、意外及30种特慢病,且所交金额仅需0.5元/日。 4、学生是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有什么优惠政策吗? 根据文件精神,参保学生如是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个人缴纳标准为...https://hqglc.guat.edu.cn/info/1027/1817.htm
7.商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区别3、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险的保险待遇不同。社会医疗保险通常依照医疗费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偿,数额是有浮动的,不完全以个人缴纳的保险费用为准,具有社会救济的性质;而商业医疗险则通常依据一定金额补偿,补偿金额具有固定性或者一定范围,此险种一般是保险公司参照保险的大数原则来具体操作的,具有商业性的救济性质。 https://dianshiju.xkyn.com/se/rbntaaygytbvnttbnfb.html
8.只交强险不交商业险可以吗商业险范围 商业险包含医疗保险、意外险、重疾险、车险等等,不同种类保险的理赔范围是不一样的。例如,商业医疗保险,承保范围通常包括医生的门诊费用、药费、住院费用、护理费用、手术费用、各种检查费用等,有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和定额给付型医疗保险。 意外险则是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61384321093778649.html
9.平安保险商业险里面都包括什么车上人员责任保险,保障司机及本车人员。除了三大主险还有各项附加险,分别是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医保外医疗责任险、车身划痕损失险、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车上责任货物险、绝对免赔率特约条款等。 平安保险,保险 保险知识 1585 2021-10-07 20:12:19 平安保险商业险里面都包括什么? 平安保险商业险一般包括三大...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73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