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进医保,各地政策有何不同?

对于无法自然生育的家庭来说,辅助生殖是圆“生育梦”的一条路径,但其费用又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如今,费用问题对这些家庭而言将不再是难题。自7月1日起,江苏省正式将胚胎培养等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和椎管内分娩镇痛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7月11日,安徽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通知,自8月1日起,正式将取卵术等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至此,全国范围内已有12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明确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政策是如何一步步落地的?各地政策有何不同?哪些项目可以报销?患者负担减轻多少?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民生呼吁终成现实

我国不孕发病率在悄然上升。2021年发布的《柳叶刀中国女性生殖、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特邀重大报告》显示,2007—2020年,我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2%上升至18%。

该文件的出台,正式吹响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号角。北京市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将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基本医保门诊甲类报销范围,成为第一个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省份。随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份迅速跟进。至此,全国范围内已有12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明确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

患者负担显著减轻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哪些项目可以报销,能够报销多少呢?近日,记者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探访。

下午1时左右,生殖医学科主任杨晓葵刚刚结束上午的门诊,走廊里的就诊患者依然熙熙攘攘。

“到我们科室的患者基本都是来看不孕不育的,有不少选择辅助生殖助孕。北京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后,对于需要助孕的患者来说是福音,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杨晓葵介绍,一些因经济顾虑准备放弃的患者都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政策出台前,40岁的张女士便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试管婴儿助孕。因子宫内膜条件差,她已做了2次取卵、3次胚胎移植,均未成功。“原来挂号费、检查费、手术费都是自费的,一分都不能报。本来年龄就大了,花费又这么高,我就想放弃了。”张女士说,“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我没有了经济顾虑,才鼓起勇气再次尝试。”

如今,张女士已成功怀孕,她十分感激这项惠民政策。

杨晓葵介绍,以一个取卵、移植周期为例,助孕术前检查费用为2000元,取卵费用为2400元,胚胎体外培养费用为4698元,胚胎移植费用为2300元,总费用达11398万元,职工医保按70%报销后,患者只需负担3419元。

各地纳入医保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略有不同,如北京是16项,江苏是13项,广西是9项,内蒙古是8项。

在各地政策落地前,为了规范行业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2023年6月,国家医保局印发《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各地原本五花八门的辅助生殖类项目分类整合为12项,如取卵术、胚胎培养、胚胎移植、人工授精等。截至目前,已指导24个省份对照立项指南整合辅助生殖类项目,23个省份将定价方式由市场调节价改为政府指导价。

据了解,实行政府指导价后,各地费用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江西通过项目间比价、学科间比价及地域间比价等多种方式,科学制定项目价格。以在南昌市的省直医院的价格为例,取卵术从1500元下调至1000元,胚胎移植从1600元下调至1000元。内蒙古对价格进行调整后平均降幅达20%,同时对部分辅助生殖项目实行最高限价。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对指导价有不同的规定,如广西、青海、山东等地实行固定指导价,上海采取最高收费标准限价模式。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费用还降低了,这让患者享受到最大的实惠,刺激了医疗需求。杨晓葵明显感受到,北京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前来就诊的患者变多了。自2023年7月1日政策实施以来,截至今年6月30日,生殖科的门诊量达1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0%以上。

广西于2023年11月1日起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广西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政策实施仅半年,当地辅助生殖治疗量明显增加,全自治区辅助生殖机构门诊量达99.37万人次,同比增长14.74%。上海市医保局预计,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每年将为参保人员减轻约9亿元的医疗负担。

各地政策存在差异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除了纳入医保报销的辅助生殖项目不同外,在具体的报销政策上也存在差异。例如,北京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全部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不需个人先行自付,由医保直接结算。其他各地大多将辅助生殖项目区分为甲乙两类进行报销。例如,在江苏纳入医保报销的13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中,取卵术等5个项目按照甲类管理,胚胎培养等8个项目按照乙类管理,个人先行自付10%。

在具体的报销比例和限制上,江苏规定,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除先行自付部分外,统筹基金分别按80%和70%予以支付,支付金额不挤占门诊统筹基金限额。广西、内蒙古等地规定,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不设基金起付标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分别为70%、50%,计入参保人员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此外,上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对个别项目报销次数等进行了限制要求,如上海对取卵术、胚胎培养等辅助生殖项目作出“支付次数最多三次/人”的规定。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顾雪非认为,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各地政策存在明显差异,是基于地方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基金承受能力和服务供给能力作出的决策。他建议各地适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不断调整优化政策,更好回应民众需求。

商业保险方兴未艾

但该类保险产品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覆盖人群较少。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辅助生殖类保险产品主要是面向应用试管胚胎移植技术的人群,基本不适用于其他辅助生殖技术。而且,该类产品对被保险人的年龄有严格限制,一般是20岁至40岁,适保人群有限。除此以外,赔付的限制性条件也较多,如在保险期限内约定多次移植均不成功才能得到赔付、只能在指定医疗机构进行胚胎移植和妊娠检测等,导致适保人群的投保意愿不高。

在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商业保险在该领域的市场前景如何,将会面临哪些新业态?顾雪非认为,随着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商业保险的需求端可能会受到影响,商业保险在辅助生殖方面的定位有必要进行调整。

短评

让好政策惠及更多人

今年以来,辅助生殖进医保提速扩围。截至目前,共有1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政策,明确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根据各地情况来看,该项政策大大减轻了患者负担,其对生育支持的促进作用也逐渐凸显。

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是一项顺应民心、利国利民的政策。国家层面已将辅助生殖类项目分类整合,并指导部分省份改革定价方式,为政策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先期已经将政策落地的省份,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期待更多地方加快步伐,在确保基金可承受的基础上,尽快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让好政策惠及更多人。

主办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

THE END
1.生殖疾病保险:为您的生殖降提供经济支持和专业指导生殖疾病保险,顾名思义,是一种专门针对生殖系统疾病的保险产品。在现代社会,由于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增加等原因,生殖系统疾病 生殖疾病保险,顾名思义,是一种专门针对生殖系统疾病的保险产品。在现代社会,由于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增加等原因,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jibingbaoxian-3276632.html
2.男科生殖器手术商业保险能报吗,还有医保你好,医疗保险的种类有:1、商业医疗保险、2、津贴给付型医疗保险、3、费用型医疗保险、4、社会医疗...https://www.lawtime.cn/ask/question_31677159.html
1.生殖科能报商业保险吗在购买了商业保险之后,达到了保险理赔的条件了,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了,这个理赔一般要求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如果是生殖科方面的疾病是否也能够报销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 一、生殖科能报商业保险吗 生殖科如果是不孕不育的就不在保险的范围,其他的情况需要...https://mip.66law.cn/laws/1033973.aspx
2.试管婴儿商业保险可以报销吗?买对险种可花多少报多少由于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现在商业保险的险种是非常多的,其中就有专门转对不育不育患者的,比如复星联合好孕星、众安试管婴儿保险、易安易孕保等,报销力度甚至可以达到花多少报多少。但是,若购买的是普通的商业保险,多数只能对疾病或者意外而导致发生的相关医疗https://shiguan.myzx.cn/zhishi/15330.html
3.优医行:从全科到辅助生殖领域,谢国奥如何打造跨境O2O平台?曹栋,首席渠道官,北京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曾在世界500强公司强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任华北区经理,北京慕道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商业模式:跨境辅助生殖O2O平台 事实上,海外医疗很复杂,虽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整体来讲,患者较分散,而且非常重体验。“在早期,我们同时做多种病症,后面发现服务很难跟上...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226/18/73088472_953611559.shtml
4.我国生殖医学科可以保险报销吗关于“生殖医学科可以保险报销吗”的内容有喜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了,虽然生殖医学科就诊不能报销国家医保,但是有一些商业保险推出了不孕不育以及辅助生殖方面的保险,近期湖南省地区就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人类辅助生殖医学领域的医疗保险服务。凡是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参与投保,从而获得一份更有力的财力保障,减轻负担。https://m.youxiivf.com/fzszxgzs/23990.html
5.辅助生殖火,“角斗场”上忙?虽然辅助生殖技术当下还面临着在医学法规和商业化伦理方面的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2019年这个节点,代表着中国女性正走向一场关于“生育自由”的新革命。 在传统观念里,作为一个“必答题”的生育,如今成为了一道“选做题”,乃至“附加题”。 何时生、怎么生、和谁生在当下社会环境里都有更多的可选择性。年轻女性们...https://www.iyiou.com/news/201904129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