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不孕症率持续上升,辅助生育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辅助生殖检测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辅助生殖是指利用医学和生物技术手段,在人类或动物繁殖过程中提供帮助或进行干预,以增加生育的机会或解决生殖健康问题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辅助生殖技术是一系列帮助不育夫妇实现妊娠的医疗手段,包括人工授精、配子移植和胚胎移植。人工授精技术主要针对男性的生殖障碍,配子移植则主要针对女性的不孕不育问题,试管婴儿则可以针对男性、女性的不同问题,开展辅助生殖工作,是目前最为先进方法。
辅助生殖常用技术介绍
I级分类
II级分类
含义
适应症
国内是否能够开展
人工授精
夫精(AIH)
通过非性交方式将丈夫精液注入女性生殖道内,使精卵自然结合达到妊娠生育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
性交障碍、精子运行障碍、少、弱精症
√
供精(非配偶)(AID)
通过非性交方式将精子库的精液注入女性生殖道内,使精卵自然结合达到妊娠生育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
无精、男方有遗传病、夫妻血型不相容
混精(AIM)
/
我国法律禁止
配子移植技术
配子输卵管移植(GIFT)
将配子,即成熟的卵子及活跃的精子,通过腹腔镜或腹部小切口直接放进输卵管的壶腹部,使精子和卵子在人体内正常输卵管内自然受精。
女性输卵管异常;夫妇一方因免疫因素导致不孕经保守治疗无效;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各种精液缺陷等造成的不孕症
宫腔内配子移植(GIUT)
分别采集精子和卵子,经适当的体外处理后,将配子移植到子宫腔内,使其在子宫内完成受精、着床和胚胎发育等过程的技术
输卵管异常的女性;盆腔子宫内膜异位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
第一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将患者的卵子和精子在培养皿内混合让卵子受精,然后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所产生的胚胎移植到患者子宫内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
输卵管堵塞、盆腔问题、免疫原因、原因不明、男性少精、弱精症
√,申请IVF-ET的机构至少实施AIH或AID满1年
第二代: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
借助显微操作系统将单一精子注射入卵子内使其受精
严重少。弱精症。输精管阻塞
√,申请开展ICSI的机构至少实施AIH或AID满1年
第三代: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PGD/PGS)
在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诊断是否有异常,筛选健康胚胎移植,防止遗传病传递的方法。
诊断遗传病,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申请开展PGD的机构至少实施IVF-ET或ICSI满1年
不孕不育症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疾病,基数越发的庞大。据世卫组织数据,全球约有17.5%的成年人深受不孕不育症困扰。在中国市场,2018年,我国不孕症率高达16%,意味着平均每6对中国夫妇,就有1对“不孕症”患者,2023年将增至18.2%,平均每5对中国夫妇,有1对夫妇要面临不孕不育的危机。
而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虽然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处于世界发展前列,并且治疗周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国内不孕不育的育龄人口基数大,辅助生殖市场空间广阔,但渗透率处于低位。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辅助生育渗透率仅为9.20%,不到美国(33%)的1/3,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2、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5.6%,辅助生殖检测具备刚需性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目前,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5.6%,其中遗传性疾病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其种类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单基因遗传病等。出生缺陷是目前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重要原因,出生缺陷致死占婴儿死亡数比例约为19.1%。因此,生殖遗传检测对于防治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生殖遗传检测的阶段不同,可以分为胚胎移植前检测、产前检测以及新生儿检测,其中产前检测是指通过运用产前超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等手段,为孕期女性检测适龄妇女胎儿是否存在出生缺陷。
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如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法国,已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公立医保范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2020年发布了新指南,建议对所有孕妇开展产前非整倍体筛查。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NGS)的生育健康筛查包括(孕前)携带者筛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辅助生殖基因检测、新生儿基因筛查等。随着测序成本的下降以及技术进一步普及,未来全球生育健康类基因检测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2亿元。
发布机构
文件名
主要内容
2022年4月
国家卫健委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贯彻2021-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
持续保障母婴安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儿童疾病综合防治、妇女重大疾病防治。到203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以下,全国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3.0%、5.0%和6.0%以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产前筛查率达到90%等
2023年5月
《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国家推动的一系列妇幼健康行动计划逐渐落地见效,2022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5.7/10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至4.9%、6.8%,均降至历史最低,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妇幼健康事业得到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
北京医保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
自2023年7月1日起,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将纳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2023年8月
《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
提出建立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对婚前医学检查率、产前筛查率、遗传性疾病诊断率等提出明确的目标:到2027年,婚前医学检查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分别保持在70%和80%以上;产前筛查率达到90%;新生儿遗传代谢病2周内诊断率、2周内治疗率均达到90%,新生儿听力障碍3个月内诊断率、6个月内干预率均达到90%。
2024年7月
江苏省医保局
《江苏省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采购内容为产前胎儿三体综合征(染色体21、18、13)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服务(以下简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据征求意见稿,所有符合要求的申报参与企业同组竞价,报价不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345元的,按有效报价由低至高排序,排名前60%(四舍五入取整)的企业中选。其中,价格不高于275元的全部中选,且不受上述中选数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