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呗最近深觉,自己干的是保险的活,操的是老妈子的心。
前几天刚刚怼了部分人品60分以下的代理人>>>今天又要挂某些消费者的60分以下行为——骗保。
2.
对这3个地区就诊医院的“封杀”条款多见于意外险的《投保须知》,各位宝宝投保前需注意看。
安心安意保
有时候还不仅限于这3个地区,如下面2个例子:
众安个人综合意外险
支付宝·新华50万全年意外医疗险
(这里不得不多夸一句小蜜蜂意外险>>>没有限制这3个地区的就诊理赔,住院津贴还0免赔天数!)
有的医疗险,也会限制部分地区医院的就诊后理赔,相对意外险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比如下面这款支付宝销量过万的少儿住院医疗险:
易安少儿0免赔住院险
可能不少小伙伴心里都已经黑人问号脸了:说好的网上销售、全国通赔怎么还在投保须知里设置这样的小陷阱?万一我就是这些地方的人不被坑惨了?
保险公司又狡猾了。
锅背得有点冤,黄连咬的有点苦。
究其根源,2个字,骗保;5个字,群体性骗保。
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属于北京郊区。这就导致某些患者如果要求多住几天,医生多半是会同意患者请求的——反正医院床位又不紧俏,反正这些人付得起床位费。
可是买单的是这些人吗?不,是保险公司。这些人花个100、200块,买了带住院津贴、不限自费药的意外险。天天躺床上“养着病”、“疗着伤”,数着保险理赔的小钱钱,心里不要太爽。
因不是大的理赔案,少有保险公司会斤斤计较,认真做理赔调查。如果只是个例,财大气粗的保险公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了。
可是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发生,保险公司之间也是会互通消息的:哎,你家也在XX地区XX医院又有意外险理赔啊?我家也是啊!可真是”巧“!
好几年前,平谷区更是骗保重灾区,甚至有近百人的社保骗保事例,甚至有医患联合骗保。几年前的新闻那是一阵一阵的轰动: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LZ不卖了!
你说我歧视你?
对啊,我明明白白地写在《投保须知》里,相当于投保前在保险条款之外,和投保人做的特别约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当”歧视“。
原本,保险合同就是附和合同——即保险公司定条件,你只能sayyesorno。
摊上这样的事,当地人民真是面子里子都丢尽了。有保险的人就诊都得绕道避开这些保险”黑名单“区域的医院。
用业内人士的一句评价: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点都不为过。
3.
上面说的,是群体性骗保造成的群体性影响:保险公司是有权利决定不在哪里卖保险的,或者拒绝哪些医院就诊后索赔。
现在情况还好:当地人保险还是能买的,只是要注意就诊医院。
下面要说的,是个人严重骗保行为,是会被判刑的!
这真不是保呗儿危言耸听,咱看《刑法》第198条:
这一大段文字,保呗儿一个红框没标,因为通!通!是!重!点!
投、被保人以及骗保共犯,都是有可能判刑进去唱《铁窗泪》的!
光看着法条不够刺激?那来一个实际案例:
骗保判刑案例
【事故简介】
2015年9月,代理人杨某与客户屈某合谋,谎称屈某罹患重大疾病并将他人的病历修改后提交公司申请理赔。后杨某又与屈某合谋,提供虚假材料应对公司对该案的核查,后被公司发现该事实,拒绝理赔,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处理过程】
杨某、屈某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其行为已构成保险诈骗罪。
2017年当地人民法院一审判决:
被告人杨某犯保险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
被告人屈某犯保险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0元。
还有去年9月炸翻保险界的骗保大案——无锡夫妇13张保单骗保790万元>>>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去看看这对夫妻是如何利用专业知识、跨领域花式作死的。关于这对夫妻的处刑结果,很遗憾,保呗儿尚未搜到检察机关最新公诉消息。
4.
总结一下:
对个人,保险是灾难发生时的抚慰剂、及时雨;对社会,保险也起着稳定器、减震器的作用。
骗保不仅害己,还会害人。我们要善用保险,就是在风险发生前做好保险规划,而非事后后悔甚至心怀鬼胎利用非法手段骗取保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