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老年健康险创新产品加速面世,将为老年产业商业化变现带来哪

健康是老年人第一大刚需,但在老年健康市场,尤其是偏医疗属性的健康产品和服务层面,由于价格昂贵,给许多老年人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也阻碍了老年健康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慢病管理和居家医养两大赛道,曾长期受限于老年人及家庭端支付能力不足而发展缓慢。

保险尤其是健康险,正在成为推动老年健康市场实现商业化的关键一环。

过去两年,我们看到长护险扩大试点及商业健康险的应用带来居家养老市场飞速发展,保险+健康管理模式创新则推动慢病管理市场迎来突破。在老年人的健康领域,保险正在不断发力并创新。

诸如美国和日本等老龄化发展更早国家的经验,同样验证了保险在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和改善及老年健康市场的发展上发挥的价值。

为此,我们梳理了国内老年健康险近几年的创新趋势及海外健康险的发展历程,希望从中找到健康险给整个老年产业带来的机会,为从业者提供更多思考和启发。

PART01

保险

老年健康产业的重要支付方

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滑,老年人不可避免成为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消费群体。

多种数据证明,国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慢性病、重大疾病、失能、认知症等等,每一项疾病的背后,都意味着巨大的医疗开支。

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2020年的数据显示,常见的重大疾病医疗费均在8万元以上,且多需要长期服药或康复护理。其中癌症仅医疗费用就高达22-80万之多,其他需要长期治疗的重大疾病如昏迷也每年高达12万元。

健康是一项不分收入阶层的刚需消费,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收入不高的老年人而言,高昂的医疗健康费用阻碍了他们恢复健康的路径,即使收入相对不错,也因为医疗健康费用高挤压了在其他领域的消费额度。

根据新京报贝壳财经的数据,2020年,国内城乡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约为16307元。从支出结构来看,医疗费支出(22%)是除日常生活支出(61%)以外占比最高的支出项。

高昂的医疗费用给老年人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对应到医疗健康产业端,就是许多面向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健康服务普遍面临变现难题。

长久以来,国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观念大多是被动式的有病才会治,同时讳疾忌医。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老人及家庭往往把为数不多的存款大多花在了医院这个环节。

也因此,除了医院,纵观国内各种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机构,无论是聚焦前端健康管理的平台,还是专注后端提供医养康护服务的公司,都面临过商业化变现的困境。

在健康管理这个领域,无论是阿里健康、京东健康这样的巨头型平台,还是智云健康这样专注慢病管理的平台,都曾因卖药这样一个价值不高的业务占据营收大头而广受诟病。

医养结合这个领域同样如此。由于附带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模式的定价明显高于基本生活照护服务,过去也一度发展缓慢。

保险尤其是健康险,在缓解老年人及家庭医疗健康负担的同时,也为院外老年健康赛道的商业化提供了一个解题方向。

从长护险扩大试点推动居家养老市场迎来“春天”足可以验证,保险的加入对于老年健康产业的价值。

但政策性的保险大多解决的是兜底性的健康保障需求,要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医疗健康需求,最终还是需要商业保险的参与,才能更好地撬动老年健康产业的市场空间。

更有公司通过专注“健康险+健康管理”的商业化布局实现快速发展。

比如近期获得数千万元B轮融资的健康管理公司华美浩联,其创立于2017年,从2020年开始每年都完成至少一轮融资。商业模式上,华美浩联一面整合医疗资源、科研机构及上下游药械机构,另一面则为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风控、获客、增值、健康险产品创新等解决方案。目前,华美浩联已经与80家金融保险公司、20家银行及中大型企业达成合作。

根据《动脉网》的报道,在健康险产品方面,华美浩联目前主要围绕重疾、慢病及高价值学科三个专科领域,定制开发健康险产品。例如:针对慢病人群,华美浩联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了专属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慢病人群有效管理疾病的进展等。

PART02

老年健康险创新:

保险+服务是一大趋势

关于健康险的定义,2019年发布并施行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给出了解释: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因健康原因或者医疗行为的发生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以及医疗意外保险等。

当前,国内老年健康险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河南日报》2021年的一则调查发现,国内人身险市场产品数量超过7000种,老年人专属产品却不足200款,并且很多产品已经停售。

另外,麦肯锡的报告也曾指出:2020年国内中老年人为主的“带病体”人群医疗支出高达2-3万亿元,占整体比例约60%;但由于对应的健康险产品有限,保险保费只有500亿元,仅占当年健康险保费约6%,保障缺口明显。

一直以来,老年人由于多发疾病,健康风险系数高,基本被排除在传统健康险产品的目标客户之外。

但随着国内商业健康险市场增长乏力,叠加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以及老年人投保健康险的需求增长,仍然让老年健康险这片未能开拓的市场充满吸引力。

尤其是随着保险科技的发展,对于中老年人风险因素的识别、测算和把控等能够做到更加精准和精细,保险产品的风控能力不断提升,也让老年健康险在保费收入与赔付风险之间有了平衡以及盈利的可能。

因此,近几年来,我们看到老年健康险市场迎来许多创新,既有诸如惠民保这样投保门槛低的短期医疗险不断涌现,也有许多专门面向中老年人的健康险产品面世。

AgeClub盘点和梳理了近2-3年上市的部分老年健康险产品,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原有保险产品的基础上,通过拓宽投保年龄和保障范围,降低投保门槛等方式,覆盖老年人。

2021年底,平安健康保险推出升级版平安e生保·抗癌医疗,除了将投保年龄从70周岁扩大到80周岁,同时降低门槛,三高、心血管病、脑部疾病等慢病人群也可投保,产品医疗保障升级至最高400万元。该款产品还针对用户各种医疗需求提供多达105种特药保障及住院、康复等健康管理服务。

另一类则是专门针对中老年人或者老年高发疾病推出医疗险、疾病险、护理险、意外险等各种健康险产品。

今年4月,居家养老公司抚理健康联合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推出老年特定疾病保险“孝顺保”,将老年专病康护服务作为保障内容,针对罹患脑中风后遗症、原发性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髋关节置换等9种需要重度护理服务的特定疾病的用户,提供保险金+服务双重赔付保障,当用户确诊以上9种疾病的轻症时,抚理健康将为其提供为期半年的专业居家康护服务。此外,该款产品投保年龄最高至75岁,保证5年续保,最高保至80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人群均可投保。

2021年底,专注认知症的数字疗法公司博斯腾也曾联合众安保险推出一款专为中老年人群定制的“脑无忧”认知症防护险,重点针对阿尔兹海默病风险人群,除了提供严重阿尔兹海默病医疗保险金、特定药品费用医疗保险金,疾病保险金总计最高51万元的保障之外,还将商业保险与数字疗法融合,通过引入海外知名的BBRT认知症自助训练数字疗法为投保人提供脑健康训练,改善认知能力和综合健康水平。

而从保障的病种和人群来看,主要以慢性病、癌症、认知症等中老年人特定或高发的疾病为保障范围,投保年龄最高可达75-80周岁,基本能够覆盖许多高龄老人的健康保障需求。

不过,在(半)失能老人及高龄老人需求较大的护理险等领域,对应的产品并不多见,商业长护险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除了市场层面的变化以外,由于医保资金持续承压,构建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国家也希望商业保险在其中能更多地发挥补充保障作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老年健康险创新。

2020年1月,银保监会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同时,引导支持商业保险机构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风险保障需求,研发老年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专属产品。

另外,还要求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给予合理保障。积极开发适应老年人群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医疗保险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加强老年常见病的研究,加快开发老年人特定疾病保险。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规划体系》中也提出: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商业养老保险和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险,引导全社会树立全生命周期的保险理念,引导商业健康保险机构加快研发适合居家养老、社区护理、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产品。

近期,中国银保监会又印发《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决定自2023年5月1日起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以下简称转换业务)试点,人身保险公司根据投保人自愿提出的申请,将处于有效状态的人寿保险保单中的身故或满期给付等责任,通过科学合理的责任转换方法转换为护理给付责任,支持被保险人在因特定疾病或意外伤残等原因进入护理状态时提前获得保险金给付。试点期限暂定两年。

当前,我国长护险发展面临筹资难题且保障范围有限,开展寿险与长护险转换业务试点,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宽保障范围,也能推动和激活商业长护险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PART03

数字化+保险+健康管理/居家康护

老年产业的新机遇

结合国内老年健康险近几年的创新趋势,以及保险机构在老年健康领域的投入和布局力度越来越大,保险将成为老年行业从业者构建商业闭环的关键。

在这股趋势下,我们认为,数字化+保险+健康管理/居家康护将是老年产业接下来的一大方向和机会。

事实上,无论是偏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还是偏后期康复的居家康护服务,共同的特点都是针对可以预防和改善的疾病,即通过专业服务能够提升用户健康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一特点决定了面向老年人的健康险产品创新有很大的空间。

按照传统保险产品的逻辑,主要承保的是一些突发的或者难以预测的事故,因此提升利润的方式是尽可能扩大投保人群,增加保费收入,同时降低赔付风险,主要是“带病非标体”的老年人自然被排除在外。

但到今天,根据《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中国人口的死亡模式已经从以急性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疾病为主。而慢性病是可预测且可以管理的。

在这样的趋势下,健康险产品不需要通过过去的思路设计产品,依然可以达到提升利润的诉求。即通过前端科学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提升老人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重症发生率,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和赔付风险。

而实现这一创新,除了保险机构与各种医疗健康服务方紧密合作以外,也需要数字化的加持。

通过数字化+健康管理/居家康护的模式,监测老年人的各种健康和诊疗、用药数据等,针对性提供适合老年人的个性化医疗健康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实现管理疾病的目的。

数字化+保险则能够助力保司更好地分析、预测老年人的疾病发生周期及概率等等,从而在设计老年健康险产品时做好风控,降低理赔风险。

最后,保险+健康管理/居家康护服务机构完成最后的商业闭环。

美国尽管与我们国家国情、制度等存在许多不同,但从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历程来看,同样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长,从而推动管理式医疗模式为核心的健康险市场快速发展。

这种医疗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将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利益与风险绑定,共同参与医疗服务的管理改善用户的健康水平,防止疾病恶化,同时实现医疗控费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国内健康老龄化和主动健康的大趋势下,健康险或许也将成为激活和教育老年人及家庭接受健康管理服务的入口。

在这样的思路下,除了提供健康管理/居家康护服务的机构可以深挖商保这一块的业务以外,能够监测用户生命、健康数据且以硬件或软件产品为主的科技公司,同样可以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一方面推动自身产品的商业化变现,另一方面完善保险公司的健康管理生态。

THE END
1....开发适应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新产品和专属产品保险产品银行网点...财联社10月23日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提出,开发适应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新产品和专属产品。保险公司要坚持普惠、便民原则,结合个人养老金制度特点,加强产品和业务管理。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商业银行要满足参加人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代理销售不同险种、类型、期限的个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74MHDT05198CJN.html
2.老年人能买什么保险?老人险产品推荐老人险产品推荐 从目前来看,年过50岁的老年人买医疗险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其他险种里去选择。下面大象保险网的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下市场上有哪些适于老年人购买的保险吧。 友邦“永安保”针对50-55周岁人群提供保障。这是一款综合意外保险,投保者每月只需支付50元-90元,就可享受10万元-20万元的意外身故保险金。https://www.bz365.com/jiangtang/bzrq/laonianren/detail_1250.html
3.老年人保险产品适合中老年人的保险父母终身寿险招商信诺父母保险是针对老人群体提供保障的老年人保险产品,包含老人健康险、老人综合医疗险、父母终身寿险等.适合中老年人的保险哪种好?招商信诺主打父母保险产品有:老人防癌险、老人综合保障险、老人寿险。https://www.cignacmb.com/insurance/renshou/
4.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保险产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理财保险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不同,他们需要的理财保险产品也不同。以下是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保险产品: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老年人最需要的保险产品之一。它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养老金,帮助他们度过退休生活。2.重疾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病的风...https://www.xyz.cn/toptag/shihelaonianrende-565204.html
5.老年人降(福佑天年卡)保险产品产品介绍产品中心产品特点: 投保年龄最高可达80岁,照顾了以往一直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高龄人群。为老年人容易发生的骨折/关节脱位意外提供高达2万元的保障,是老年人保险的最佳选择。提供9项全国紧急医疗救援服务。发生意外时,您只需要拨打一个24小时服务电话:400-6506-119,接下来的事情让我们来安排! 投保流程简单,全国均可理赔 ...https://www.pingan.com/pacms/chanpin/chanpinjieshao/baoxian/chanxian/91962.jsp
6.产品“恒安标准筑梦未来领航版年金保险” 获“2022金牌保险产品方舟奖”12月 2022 “恒安标准爱佑保恶性肿瘤疾病保险” 获“互联网保险创新奖”奖项8月 2022 “恒安标准幸福悦享年金保险(分红型)” 获“年度保险创新模范产品”奖项1月 2022 2021 “恒安标准老年恶性肿瘤危重疾病保险(B款)” ...http://www.hengansl.com/hengan/wmdcp/index.html
1.中保协报告:建议持续增加中老年人专属人身险产品供给未来的产品创新可以集中在三大方向,一是将风险保障与储蓄需求相结合的保险产品,二是具有适老化服务属性的保险产品,三是针对特定风险或特定群体需求的保险产品。此外,建议注重增强中老年保险产品的服务能力,深化保险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升保险价值,同时拓宽分销渠道,增强保险业务的可触达性。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34119
2.适合老年人的保险产品有哪些?老年人的保险该如何挑选?癌症发病率占重大疾病的70%左右,不符合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可以用保障单一病种的防癌保险代替。 防癌保险的缺点明显:只保障癌症,保障不够全面; 优点也有很多,健康告知宽松,投保规则简单,特别适合老年人购买。 防癌医疗险,相当于责任简化的百万医疗险,某些产品投保年龄高达80岁,考虑这几款产品:安心保险安享一生、好医保...https://weixin.qq.naibabao.com/cms/content/video/id/27187.html
3.老人买什么保险好?保险公司的健康告知,是在刁难我们吗?weixin.qq.275.com (三)产品限制 老年人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会发现有一些产品保额不高,但需要缴纳的费用却很高,这就是保险产品针对老年人所出的限制,一般这些产品的性价比不高,甚至还会出现缴费比保额还高的“倒挂”现象。 https://www.275.com/article/600.html
4.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加大创新力度为中老年群体提供更多保险产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 商敬国:从商业保险的保单来看,整个风险保障额度,和中老年人相关的只占到30%左右,还是很低的。保险行业的供给还是不足的,不管是产品还是提供的服务,这方面都很欠缺。 报告披露,在人身险公司的新单业务中,中老年群体投保疾病险的件均保额为11万元,其中65岁以上老人的件...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5187321267969593087&track_id=25cf68d9-e07a-48b2-90fe-0fe5e9b4c6d1
5.银保监:老人商业保险渗透率41%已上线25款高龄医疗险近年来,老年人保险产品供给成为保险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11月19日,中国银保监会在回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银保监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和社会服务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发展各类老年人保险产品,丰富老年人可选择的商业保险品种,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11/19/c5956185.html
6.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表1 在售商业护理保险产品种类详细划分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三、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空间 (一)老龄化程度加深伴随失能人员数量增加,护理需求不断提升 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09亿,占总人口的14.90%,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在老龄化程度...http://www.cisf.cn/fxjc/bxyztyj/3891.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