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73”格局背后,养老服务行业迎来新破局者医疗保险居家养老

“老人”照顾老人,这是缪玉玲今年明显感受到的现状。

养老行业的从业者也“老了”。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比已达21.1%。

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养老已形成“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随着少子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单元越来越小,“居家不靠儿女独立养老”成为很多当下退休老年人的现实选择。

“老人”照顾老人的困局背后,更有养老资源稀缺、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参差不齐、契合养老需求的服务供给缺位等现状,让许多备老及年老人群陷入到一种“集体焦虑”。

如何破局?近年市场中有了一批“鲶鱼”。

蔓延的养老焦虑

刚退休后的郑女士,原本是一名医生,但也无法独自照顾95岁高龄中度失能的母亲。

“每次出门检查身体,至少需要两个人协助我搀扶母亲,才能坐上轮椅。”她告诉记者,自己一人并不能很好地照顾老人,日常有众多问题都需要更为专业的协助,但即使自己从事医疗行业多年,想找一个专业的护理人员也极为不易。

记者采访多位人士了解到,由于从业人员较少,普通护理人员会为更高的薪资跳槽,因此,找一位普通稳定的护理人员变得困难,而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护理人员更是“一员难求”。

刘先生便深受其困,起因是母亲突发重病需要照护,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留下一位长期护工极为困难,短短半年内,他们一家便先后聘请了7位护理人员。

同样退休不久的陈女士也向记者发表了类似的感叹:“年纪大了后行动有些不便,平时去医院看病就诊较麻烦。另外,医院专家号也比较难约,如果要更便利地就医,需要去积累不同科室的医生朋友。”

记者发现,老年人对养老资源的焦虑集中在护理人员、康复师、优质医疗资源积累上。

除了对养老资源稀缺的焦虑外,市场上参差不齐的康养服务质量也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群困扰。

“居家养老其实跟机构、社区养老会有一些区别。居家养老需要把服务送到不同客户家里,因而非常分散,进而导致服务品质的差异性非常大。”平安居家养老康复护理专家缪玉玲向记者介绍。

她以护理和康复举例道,少数头部供应商有自己的标准、系统、智能化,但还有很多小型供应商,没有资金实力去建设系统、培训服务人员、建设标准,往往依赖于服务人员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供给的差异性其实很大。

“目前,行业服务者方差难题较为显著,如何保证服务末端的一致性成为难题,这需要精细化的系统化的管理运营体系。”一家为老人提供医、护、康、养服务的专业机构也向记者直言。

可以看出,对于服务质量不一的焦虑背后,主要反映了当前居家养老服务行业标准缺失的现状。服务的专业性和标准的一致性,成为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体验的两个关键因素。

因此,解决行业标准问题、培训更多专业人才,成为居家养老行业破局的主要方向,以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体验和享受的服务质量。

“外行”险企入局成市场鲶鱼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市场有了新的破局者。

带来新变化、搅动市场的主角不是服务直接提供方居家康养机构,而是保险公司。

对于险企而言,无论是资金久期还是收益特征,它们与养老产业投资要求天然匹配,进而缓解资金错配压力。同时,养老产业也有着巨大增长潜力。

长寿时代下,“寿险的尽头是大健康产业”成为许多业内人士共识,并默契地开始差异化布局康养产业。

并且,“保险+社区养老”这一赛道如今几乎已厮杀为一片“红海”,无论多大规模的险企,都在用自己的商业模式企图分一杯羹。例如,大家财险提出“轻资产、城心养老”战略;同方全球人寿与上海天地健康城开展合作,其符条件客户享有养老服务公寓使用权。

但,很显然,这一模式并不能满足90%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近年来,部分险企开始瞄准市场需求更大的居家养老赛道。

“国内养老服务供给端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根据我们的调研,老人普遍存在着养老资源焦虑、财富焦虑等心理困扰,也往往担忧健康误导、就医问诊困难等潜在情况,这使得许多老人的养老生活品质无法得到保障。”平安健康董事长兼CEO李斗表示。

保险公司开始真正意识到,相比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失衡痛点更为突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中国平安、友邦、太平等在内的部分险企也已开始布局居家养老赛道。

推动行业共建服务标准

何以“搅动”?

记者了解到,具备医疗健康、财富管理等资源整合能力的头部险企,正以“资源整合方”的角色切入居家养老赛道,能帮助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整合各类康养医疗资源,同时通过打造服务方监督体系和服务标准,解决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痛点,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根据《麦肯锡中国退休养老金调研-2023》报告分析,保险行业在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上具有整合式的独特优势。

通过与各类服务供应商合作,险企将保单与服务绑定,连接起供需双方,解决了居家养老服务失衡的困境。

具体来看,在资源整合方面,中国平安的策略是针对老人居家的主要场景,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建议解决方案,并以三位一体的管家服务为核心,构建起“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十大场景养老服务。

友邦和太平人寿则分别聚焦“适老化改造、家政、照料、上门护理”、“健康管理”等细分服务领域整合资源。

同时,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保险公司还需担任“监督者”的角色,因此,保险公司自发地填补着行业标准空白。

例如,中国平安针对居家养老服务,打造了一套服务商监督体系,通过服务商品管理、订单履约管理、过程标准管理、结果管理、风险管理五大方面和十个具体的监督维度,帮助老人及其子女监督服务质量,监督服务过程。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10月,为更精准地解决护理资源短缺、服务质量参差痛点,依托其医疗健康生态圈资源和科技实力,中国平安融合了北大医疗康复服务标准,联合40多家康复护理服务商及行业内产学研专家,共同发布居家养老“护联体”,并推出“平安无忧护”产品体系。

据悉,居家养老“护联体”从服务管理规范、康复护理产品、人员认证体系、服务战略联盟、智能护理系统五个角度发力,建立起一个“标准-系统-服务-履约”闭环,助力行业标准化发展。

例如,在上门护理领域,护理人员需接受《平安服务标准》200小时上岗前入户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结业证书才有可能获取相应资质。

“如何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同时为身心健康提供双重保障,是推进居家养老模式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李斗表示。

据透露,除“护联体”外,平安还将发布“住连体”、“医联体”、“乐连体”,在已构建的十大场景服务基础上,聚焦核心场景服务升级;以标准及联盟共建、服务整合及质量监督等作为策略倾向,提前做好居家养老时代的服务建设和布局。

随着更多“联体”建设,意味着居家养老服务的行业标准将更为完善,所供给的服务将更为匹配实际养老需求。

THE END
1.2024年养老保险市场分析:中国养老保险市场过去五年中增长近50%...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养老保险市场规模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特别是在中国,这一市场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未来,随着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养老保险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为全球老年人口提供更加坚实的经济保障。以下是2024年养老保险市场分析。 https://www.chinabgao.com/info/1251371.html
2.德华安顾人寿:深耕银发市场助力老年人保险供给创新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2023年度好新闻”评选结果近日揭晓,德华安顾人寿选送的新闻《又一创新保险供给,保险业持续深耕银发市场》获评“中国保险业2023年度好新闻”(公司组)。这一奖项是对公司在推动老年人保险供给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的认可。 https://digi.china.com/digi/20240515/202405151519404.html
3.新华解读加快推动商业保险市场发展为我国中老年群体提供更好...1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在京联合发布《中国中老年人风险保障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人生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风险是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建议完善我国中老年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业内认为,在我国社会加速老龄化、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现有保险产品和服务还不足以满足我国...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3203018222154.html
1.预计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达13万亿元,老龄金融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吴玉韶介绍,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试点近7年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1.7亿人,累计超200万人享受待遇,支出基金约650亿元,在社会和经济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效。满足了更多失能老年人的照料需求,既减轻了家庭照料者负担,也提升女性就业概率和劳动收入;激活护理人才市场,创造就业岗位;在改善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及身体疼痛...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94102
2.保险业助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王刚表示,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保险业的安全性及长效性契合养老服务发展特性,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推动养老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需求。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由于保险行业与养老服务行业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保险行业可以在资金支持、支付服务等方面深度促进产融结合。 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407/t20240729_2434559.shtml
3.中国老年养老保险首页 > 中国老年养老保险中国老年养老保险目前我国老年健康保险市场广阔,中国人寿积极开拓老年健康保险市场。面对广阔的健康险市场,一直力挺保险保障的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中国人寿,近期积极发力健康险市场,推出系列健康险产品,吹响了服务民生,回归健康险的号角。如果达到国际同等水平,意味着健康保险在中国存在着年总值高达上...https://m.shenlanbao.com/he/54437
4.上千保险产品无法满足养老需求?黄洪:要在“一老一幼”市场下功夫“保险业不应该忽视老年人的保险市场,也不能忽视6岁以下儿童的保险市场。”黄洪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要在“一老一幼”方面,增加老年人口保险和幼儿保险的产品供给,在“量”与“质”两方面下功夫,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制,用监管指挥棒推动保险公司进一步重视发展老年保险市场和幼儿保险市场。 https://www.yicai.com/news/10045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