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直观,老规矩,菜头继续肉身统计(黄色框为当月数据):
感觉太复杂?嗯,那就来一个本月份独立版:
可以看到,财险增长4.05%,人寿险增长6.69%,较4月份环比增速略微下浮下滑,当时在当前消费恢复困难的大环境下,已经很不错了。
养老和健康险占比不大,对利润影响有限。
2024年第一季度个人新业务贡献452.12,同比2023年下滑4.77%,高于2022年,表明还在继续筑底。
核心数据:
①新业务价值及价值率:
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保险公司的利润具有后置的特征,报表利润数据通常会落后于实际经营状况;而新业务价值是保险公司最具代表的前瞻性指标,因此本文的分析,就从新业务价值开始说起:
注:2023年平安下调了长期资回报率以及贴现率等假设指标,长期收益假设从5%下调到4.5%,风险贴现率从11%调整为9.5%,本文数据采用可比口径计算。
另外,平安的新业务价值率(保单质量)依然还处于历史低位,相对于友邦这些龙头公司差距明显,期待平安集团持续提升。
非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社区网格及其他等渠道)贡献了新业务价值的16.5%。
②代理人数据分析:
注:代理人活动率=当年各月出单代理人数量之和/当年各月在职代理人数量之和。
③资产和负债:
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两端和银行类似,银行的资产主要是贷款,负债主要是存款;而保险公司的负债主要是待付保单。
资产是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各类存款、债券和股权类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物业和其他投资在内的资产池。
为了避免利差风险,保险公司通常会将保单的承诺收益率与对应期限的固收类产品进行久期匹配,以锁定长期收益。
比如用承诺收益率3%的保单去买入一份5%的同期债券,就把利润给锁定了。因此在存量业务中,主要资产和负债的久期是匹配的,当前的利率下行并不会影响存量保单的利润。
因此,保险公司在利率下行期,适当增加一些优质柔性资产(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有利于平衡负债久期缺口所带来的风险,这就非常考验保险公司投资团队的投资能力。
其中股票类资产占比从2022年的5.3%提升到了2023年的6.2%,稳步上升。
目前平安在居家养老和高端养老两端发力,“医疗+养老”无疑是个大需求,一旦做好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2023年,平安旗下北大医疗集团收入约50亿元,北大国际医院收入突破21亿
因此,菜头的个人猜测是,一旦平安的保险业务回归增长轨道,公司应该会减少分红率,加大医疗和养老方面的投资。这也有利于构建公司的长期护城河和提升综合竞争力。
198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文(银复〈1998〉113)批准成立平安保险公司,同时颁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这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的保险企业。
199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收购中国工商银行珠江三角洲金融信托联合公司,并更名为“平安信托投资公司”。
2004年6月24日,中国平安集团在香港整体上市。
2007年3月1日,中国平安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创下当时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IPO。
2010年12月29日,平安大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
2013年1月19日,平安国际融资租赁公司正式营业,同年成立“平安好车”,收购上海捷银电子商务,正式获得支付牌照。
2016年,平安医保科技成立。
2018年,平安科技正式宣布通过建立行业生态联盟,开放自身AI技术合作伙伴,共建城市生态圈。
【1】保险公司关键名词:
新业务价值(NBV):新业务价值=年化新保费*新业务价值率;新业务价值受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和风险折现率影响较大。
合同服务边际摊销:如果把保险公司的利润比作一个蓄水池,合同服务边际摊销余额就好比蓄水池里面的水,新业务价值(NBV)相当于蓄水池的水龙头。
内含价值(EV):内含价值=调整后净资产+有效业务价值(扣除:要求资本成本/持有偿付能力额度的成本);可以简单理解为保险公司的清算价值。
【2】三差(包括差益和差损):
死差:保险公司实际的风险发生率与预计的风险发生率比较时所产生损益;比如实际死亡人数比预定死亡人数少时所产生的盈余为死差益,相反则为死差损。
费差:实际的运营管理费用与预计的运营管理费用比较所产生的损益。
利差:实际的投资收益与预计的投资收益比较所产生的损益。
优质的保单理想状态是三差均接近于精算的结果,任何一项偏离太大都不利于保险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3】投资回报率和风险贴现率等假设
2023年平安下调了长期资回报率以及贴现率等假设指标,长期收益假设从5%下调到4.5%,风险贴现率从11%调整为9.5%,本文数据采用可比口径计算。
人身险公司经营长期业务,其估值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组关于未来的假设。
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假设直接影响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等人身险公司核心评价指标。
随着两大指标下调,包括营运利润、寿险及健康险内含价值、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等价值指标均随之调整。
总体而言,投资回报率假设下调会导致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等数值下降,而风险贴现率假设则与投资回报率假设呈反向关系。
看完貌似要点个赞才算厚道吧!!!
全文完。
以上为菜头的个人思考和总结,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取属于你自个儿的那份成长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