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来,上海、北京、郑州等多地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的考验。保险业积极行动,通过“保险+服务”的方式,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企业一道齐力抗疫。
支持企业共渡难关
4月下旬以来,北京地区疫情出现反复,全市部分区域、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影响。
北京银保监局会同市应急管理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商务局联合印发《关于北京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支持参保企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若干措施》,出台6项措施支持参保北京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帮助企业保持稳定发展。
一是对全市包括商场超市、餐饮经营企业、宾馆酒店、电影放映单位、旅游景区公园、室内娱乐场所等多个行业领域在内的7万余家参保安责险的企业,免费延长保险期限1个月,实际为企业减免保费509万元,提供风险保障7215亿元。其中,涉及年保费在2000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6.58万家。二是对城市快递、物流、批发市场等企业,特别是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企业,在原有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再给予10%的费率下浮优惠。三是调整安责险事故预防费用的适用范围,根据属地政府部门建议或参保企业申请,优先用于参保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四是加大对防疫物资采购的支持力度,安责险专项宣传费用优先采购防疫物资,用于参保企业和基层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五是开通疫情防控期间理赔服务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和理赔流程,特事特办、快处快赔。六是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加强对参保企业的安全服务,优先对民生保障类企业和复工复产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服务,对于其他停工停产企业,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安全生产知识等线上宣传培训。
北京银保监局财险处副处长王学梅介绍,2022年一季度,北京辖内保险公司各项业务总体实现平稳增长,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25.25亿元,同比增长11.66%;行业累计承担风险保障661.73万亿元,同比增长85.63%,累计赔付支出247.33亿元,同比增长21.23%,充分发挥保险风险分担和经济补偿作用。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邵艳介绍,针对餐饮等关乎消费者民生保障的行业,保险机构除专项定制了“一揽子”产品以外,还对因确诊病例或密接被迫关停,或因防控关停的餐饮企业,在营业中断期间提供一定的损失保障,成为企业的安全后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人保积极发展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保险,人保健康从2020年至今,累计承保新冠疫苗近17亿剂次,约占全国新冠疫苗接种量的一半。此外,中国人保还推出复工复产定额保险方案,包括“财产险+利损险+扩展传染病责任附加险”等多种保障,以城市为单位,根据当地政府需求设计定制差异化方案。
线上服务不断档
为防范疫情传播风险,保险业很多业务流程从线下前移到线上。据平安人寿副总经理史伟玉介绍,平安人寿已推出全流程线上服务,包括业务在线办、医生在线问、咨询在线看等31项具体服务举措,保障疫情期间服务稳定有序。同时,平安金管家APP针对上海用户上线“守沪伴你行”专属保障服务,上海地区客户通过平安金管家APP可以领取专属“服务礼包”,获取在线问诊、慢病服务、减肥中心和心理咨询等多项贴心服务权益,助力客户安心居家。
4月份,平安人寿“零接触”服务办理超1500万次,空中门店通为复杂业务及老年人群提供在线人工视频业务办理,累计服务超26万件。平安智能闪赔服务及时为客户送去理赔保障,线上理赔申请超过20万件,30分钟“闪赔”超8万件,最快时效仅1.4分钟。
保障物流畅通
物流是连接上下游企业的重要渠道,同时也能够带动抗疫物资的生产和流通,强化物流行业风险保障对于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货运物流车辆保险保障服务,中国大地保险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工作。在内蒙古,大地保险针对货车司机雇主责任险免费扩展了法定传染病责任,截至4月底,大地保险内蒙古分公司累计为超2500家物流企业及个体提供风险保障超13亿元。
面对货运物流行业在疫情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大地保险针对货运物流客户群体细化优化专项保险产品和组合产品,紧密贴合物流企业实际需求进行产品创新,推广“停运保”风险保障、“安疫保”雇主责任、“冷链保”创新保障等系列保险服务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人保已顺延营运车车险保障期限。其中,在广东为2447台停驶营运车辆办理车险延保,在吉林为1902台货车提供停驶服务。另外,人保还推出车险保费分期贷款保证保险产品,缓解货车司机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