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面临的困难和建议业务探索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一、石泉县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现状

二、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所面临的问题

劳动关系认定难。工伤保险制度规定,所有的参保人员需要确定劳动关系,而劳动关系或者事实劳动的建立,则是通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而确定的。互联网新业态从业人员则不同,该就业群体以互联网为契机,借助互联网所提供的平台来申请就业并从第三方平台获取经济收益,它没有直接从“互联网+”企业来获取工资报酬,很难认定为法律规定的事实劳动关系。互联网平台司机、网络主播、外卖配送服务的快递员等,这些网络平台他们与这些新业态从业人员之间并非直接的雇佣关系或劳动合同关系。例如,网络平台和骑手之间隔着好几层:平台——城市代理商——配送站——送货(外卖)骑手,平台将派送业务承包给外包公司,与送货(外卖)骑手并没有直接发生劳动(雇佣)关系。简单说,虽然新业态从业人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或标识,但是他们并不属于这些网络平台的正式员工。

缺乏缴费主体。我国的工伤保险缴费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不同,费用完全是由用人单位承担,对于新业态从业人员往往要不是和第三方公司签订劳劳动合同,要不就是简单使用手机APP兼职,因此,他们的用人单位或者劳动主体不明确,应该承担工伤保险缴费的主体也就无法确定。

三、解决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问题的建议

针对以上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重大职业伤害保险。为新业态从业人员建立重大职业伤害保险,以保障需求最迫切、个人经济能力难以承受的重特大职业伤害。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有制度性安排,保障其工伤保障权益。同时,仅对重大职业伤害进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减轻其缴费负担。

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工伤认定纳入例外情形。通常情况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职工工伤,应以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除非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另有规定情形。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四)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之规定,该条司法解释的出台,从有利于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对《工伤保险条例》将劳动关系作为工伤认定前提的一般规定作出了补充,这正是属于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例外情形。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将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受伤的情形,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千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纳入工伤认定新的例外情形,扫除新业态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工伤认定要以劳动关系为前提的障碍,以充分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引入第三方代理机构代缴工伤保险费用。新业态从业人员分为自雇型和他雇型。自雇型的人员没有雇主,由本人自负盈亏,只是提供劳务,与用工单位是劳务关系,如果由用工单位来承担工伤保险费用显然不合理,所以需要引入第三方代理机构来代缴工伤保险费,并且在认定工伤时只需要确定双方代理关系即可,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保险体系。同时,可以划分不同的缴费档次,由自雇型的新业态从业人员自主决定是否缴纳,缴哪个档次。对于他雇型的新业态从业人员应由用人单位缴纳,以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作者:石泉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主任王从瑞)

THE END
1.2019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概况,机构减少19家,从业人员345万银保监局派出305个工作组计5267人次,检查1335家保险机构,调取、核查、检验和比对50余万从业人员信息(占被检查机构销售人员总量的39.6%),显著改善了从业人员基础数据质量,摸清从业人员队伍现状,增强了保险机构主体责任。通过清核,保险机构清除“沉淀”人员数百万,补全信息条目3000多万条,将中介执业登记系统与银保监会统计...http://www.51maipai.com/page25.html?article_id=123&pagenum=2
2.2021年保险从业人员有多少,“2021年中国保险从业人员数量统计”描述了2021年中国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统计,反映了该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opics-7126938.html
1.保险从业人员百问(通用8篇)保险从业人员百问(通用8篇) 篇1:保险从业人员百问 大童保险100问 一、客户问题 二、绩优问题 三、团队问题 四、产品话术 一. 客户问题 1.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大童保险这家公司? 答:是的,我能理解你。 因为我们涉足的行业不同,关注点也就不同。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保险行业公司的话,大童你一定眼熟。大童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qiwf28.html
2.保险的调研报告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数据表明,...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3541499.html
3.新业态从业人员适用工伤保险的现状与建议《中国律师》2024年05期新业态从业人员适用工伤保险的现状与建议 陆敬波;季振鹏 开通知网号 近年来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数量大幅增加,他们的辛勤工作显著提高了社会生活的便捷度。但新业态从业人员本身却面对着职业伤害风险高,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劳动关系界定不清等现实问题。一、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政策近些年,《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GLS202405030.htm
4.山东保险业人才队伍状况调查报告财经频道一方面,以统计报表的形式,对山东保险公司(未包含省公司或管辖公司设在青岛的机构,下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招聘与离职情况、薪酬情况、各类人员结构情况、高管人员基本信息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另一方面,就人才队伍开发、管理、引进、流动、文化等方面的现状、评价和感受等内容,针对各公司负责人和省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https://www.dzwww.com/finance/zt/bx/hy/201011/t20101124_5997458.html
5.我市保险服务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重视对消费者信息的保护,加强保险从业人员工作制度建设,规范信息管理,在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杜绝因工作人员跳槽,甚至是整个销售团队的跳槽导致消费者信息大量泄漏的现象发生。 (三)明确保险条款,简化理赔流程 ...https://www.ahsz.gov.cn/zwzx/bmdt/12871305.html
6.新业态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参保选择: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越高越好吗?摘要:新业态从业人员属于城镇就业人口,去雇主化的工作特征使其缺失固定劳动关系,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建构在固定劳动关系基础上,导致大部分新业态从业人员游离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为完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扩面目标,推动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成为关键路径之一。文章基于基金可持续和养老金替代...https://qks.shufe.edu.cn/mv_html/j00003/202306/48ff5182-da8e-40e5-99f5-280974c15397_WEB.htm
7.增员技巧十二类职业增员话术行政办公人员是指办公室主任、文秘、总经理助理等企业中从事行政后援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比较稳定,但收入水平较低,发展前景受限,而不少行政人员在工作中锻炼出来的沟通协调、时间管理、为人处事等能力在保险销售工作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增员具备良好工作习惯及有企图心、上进心的行政办公人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7/23/12160951_458603085.shtml
8.为什么要学降管理师?这六个方面的好处了解一下!2.健康保险从业人员在健康管理师学习中的收获 通过健康管理师的学习,理解中保协文件中对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业中定位的原因,展望中国健康保险发展的方向,使自己成为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顺应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价值。 养老机构从业人员 1.养老机构现状 ...https://www.med66.com/jiankang/zhinan/zx1911189988.shtml
9.社会保险制度二、生育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但是女职工生育保险贯彻落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有些单位在招工时明确不要女职工。 通过对xx市20xx年至20xx年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和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的比较(图一)和五年间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的比...https://www.jy135.com/zhidu/795581.html
10.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百科这不仅造成客户普遍对保险从业人员缺乏信任感,也造成了保险行业主体之间的互不信任,合作不积极。这种现状既反映了从业人员的低素质问题,也反映了保险中介机构管理粗放、政府监管于段失效、监管机制有漏洞、行业利润空间较大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三、我国保险中介机构发展对策分析...https://www.dby.cn/detail-10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