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期国寿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中国人保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保险业最新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32.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来自监管机构、保险公司和研究机构的业内人士,围绕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养老金融、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筑牢经济安全网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76.49万亿元,同比增长8.5%。从金融结构看,保险业资产仅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约7%,而国际平均水平在20%左右。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认为,提高经济韧性、增强市场活力、对冲周期影响,离不开强大的现代保险业。加快发展保险业,有利于改善金融市场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稳居全球前列。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农业保险为1.64亿户次农户提供保险保障。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为例,2023年农业保险为6490万户次农户提供2.1万亿元风险保障,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16个省份。与此同时,中国人保建立了“三农”营销服务部6500多个,“三农”保险服务站2.8万余个,“三农”保险服务点13.6万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核心技术、关键环节保险保障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2021年10月,由中国人保牵头的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成立,旨在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险风险解决方案。针对集成电路领域财产安全等传统风险保障需求,共保体开发出“财产一切险(半导体专用)”“安装工程一切险(半导体专用)”等6款集成电路企业专属保险产品。针对集成电路企业国产材料、芯片研发及应用等新型风险领域,设计了“国产供应材料责任保险”“集成电路流片费用损失保险”等保险产品。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成员单位数量由成立初期的18家增加至21家,共计为24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保险保障金额约1.34万亿元。

保险行业的发展一方面为农业、科技等高风险领域提供了日益丰富的保险保障,另一方面增强了保险资金的实力、拓展了险资的投资渠道。从资金供需看,保险资金久期长,具有跨周期属性。壮大保险资金,有利于培育“耐心资本”、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资产”)副总裁于泳表示,国寿资产针对不同科技企业所处阶段、特性和需求,综合运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产品积极投资科技自立自强和战略性新兴领域,落地一批精品项目,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国寿资产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5.6万亿元,受托系统内账户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模1.66万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2034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规模879亿元,支持绿色投资规模3948亿元。

从长远来看,保险保障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和丰富,能更好地为经济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缓冲和风险屏障。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保险业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引导保险机构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丰富产品供给,完善保障服务,推动供需更加适配。

织密社会保障网

保险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增强社会保障的均衡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近年来,在实施健康中国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过程中,公众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的要求不断提高,多元化的保险保障需求正在加快释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居民储蓄率较高,发展养老健康等保险保障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蔡希良表示,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达35万亿元,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同于储蓄、理财、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养老金融应该具备长期积累、跨期支付、保值增值这些重要特征和功能。发展养老金融应该把握好功能定位,在顶层设计、激励政策以及产品服务的提供等各个方面,切实体现政策的一致性和目标的一致性,引导广大社会民众通过科学规划,为老年生活提供稳定、可期的现金流和健康医疗等必要的风险保障。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和推开,已有超过6000万人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推出超过80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涵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等多个品种。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赵永刚表示,保险业已先后开发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政策性产品,并结合传统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强养老属性的险种,持续服务居民养老资金积累。相较于银行理财、基金、储蓄等其他金融产品,保险产品在长寿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基于生命表的精算技术,能够为不同群体、不同人生阶段的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资金规划,可兼具终身领取、保证领取、灵活领取等多种形态设计,还可提供抵御生老病死残等多种人身风险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专业价值不可替代。

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保险业积累的养老准备金超过6万亿元、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超过2万亿元。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加快补齐第三支柱短板,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提高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撑起灾害防护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类灾害易发多发。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到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安全事故,保险业通过分散风险、及时理赔、推动预防,能够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提高全社会整体抗风险能力。

从全球平均水平看,在重大灾害事故的损失补偿中,40%左右由保险业承担,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保险业在完善国家应急保障体系方面,有潜力、有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庄乾志表示,加强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设计,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要借鉴国外巨灾风险管理经验,顶层设计风险管理机制,对低频高损特征的巨灾风险和重大风险提供全方位的再保险分散,更好发挥再保险在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巨灾科技功能,提升巨灾保险、应急管理精细化水平。再保险要加快推进巨灾模型开发,要利用科技化手段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让巨灾风险“看得清、算得明、管得住”,助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保副董事长、总裁赵鹏表示,中国人保高度重视夯实风险减量服务的数字底座,把用科技降低经济社会的总体风险水平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率先倡导创新并积极践行“保险+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以新技术赋能风险减量管理,从传统的“灾后”补偿转向“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快速响应、“灾后”精准理赔。今年以来,虽然南方部分省份出现了较为极端天气事件,但由于风险减量服务工作的扎实开展,防灾减损效果初步显现。

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健全多方参与的巨灾保险保障体系,指导保险机构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做好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我国保险业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看,我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以改革增活力、以发展解难题,推动保险业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经济日报记者于泳)

THE END
1.中国车险市场产销现状与竞争态势分析报告2023第一节 中国财产保险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121 一、2022年中国财产保险企业竞争格局 121 二、2023年中国财产保险企业竞争格局 121 第二节 中国车险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22 一、2022年中国车险市场竞争格局 122 二、2023年中国车险市场竞争格局 123 第三节 中国车险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123 ...https://96892234.b2b.11467.com/news/3322943.asp
2.新闻我保险市澈争格局初步形成司竞争的新格局。 据悉,这是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三大行业实行分业管 理后,中国保监委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马 永伟说, 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以年均37.6%的速度增 长。1998年,全国保费总收入达1247.3亿元 (含外资机构), 比上年增长1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99.6亿元,比上 ...https://news.sina.com.cn/richtalk/news/china/9901/011913.html
3.2023年保险中介行业前景如何?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分析产业趋势二、竞争格局和变化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610家,较2020年减少28家;其中,有资格从事跨境人身险代理业务的专业中介机构有16家。全国共有兼业代理机构2.1万余家,较2020年减少0.2万余家;其中,有资格从事跨境人身险代理业务的兼业代理机构有15家。全国共有执业登记从业人员960多万人,较...http://www.chinazjph.com/chanyequshi/7883.html
4.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博思数据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介绍了寿险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寿险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寿险行业的现状、中国寿险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寿险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寿险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寿险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寿险行业,本报告是您...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Q87504NRQF.html
5.IIGF观点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促进车险业务变革(二)车险竞争格局变革创新,保险公司面临更高要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的发布,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诸多痛点得到了解决,给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适合的保障范围和保险责任,为后续新能源专属车险的继续创新和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预计未来新能源车险将在三个维度对于保险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4549.htm
1.保险业未来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当前,世界经济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日益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要求拥有与之相匹配的金融话语权。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开展以及包括亚投行、再保险“国际板”等一系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由此也为中国保险业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活动提供了...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411/t20241118_2485941.shtml
2.“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24)”发布(一):中国人寿平安人寿...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保险课题组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九届21世纪金融年会”上发布《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各公司主要经营保险业务分类,分为寿险公司、健康险公司、财险公司、养老险公司四类公司,并在不同组别以相同的大类维度和不同业务独...http://fanxiy.cn/archives/50437
3.保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精读2007年至今,中国商业保险市场的骤增,从一开始的万亿市场规模,发展到了当年的2007亿。2017年上半年中国保险业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但预计市场前景仍旧广阔。 在保险业竞争格局方面,中国保险业竞争明显具有实力不均衡的特点。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主要由国有大型保险公司为主导,如中国人民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保险等;...https://m.vzkoo.com/read/2023091592e82656c98afa59db5cb589.html
4.巨头竞争的格局中,中国中小保险企业如何破局?近期,麦肯锡探讨分析中国中小保险公司如何在这一巨头竞争的格局中觅得自身发展之道,其认为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未来机遇大于挑战,中小保险公司要做到“小而美”,切记“小而全”,要对自身禀赋和短板有清醒的认识。 据中国保险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中国70%财险市场份额由中国人民保险、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和中国...https://www.iyiou.com/news/2019012390872
5.20242.2.5 企业竞争格局 2.2.6 各国战略布局 2.3 2023-2024年美国区块链技术发展分析 2.3.1 国家监管政策 2.3.2 地区政策重点 2.3.3 行业发展现状 2.3.4 基金发展支持 2.3.5 项目发展分析 2.3.6 数字货币发展 2.4 2023-2024年欧洲区块链技术发展分析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3646087&efid=8wvafyE7K7e4p8y8YkjIlw
6.一文读懂越南三大支柱行业——金融地产和制造业我们预计越南工业园未来或将实现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1)外国企业迫切需要将其制造业供应链迁往越南,因此增加了在越南建设工厂和仓库的外商投资支出;2)越南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公路网络建设加强了工业园之间的联系。 工业园开发商行业的竞争格局 工业园开发商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下:1)工业园开发商主要负责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9224
7.中电金信:向“新”而行——探索互联网保险业务应用发展· 颠覆与创新:保险业在互联网竞争格局下的经营思路转变 在新规热议之后的深度洞察中,我们发现纯粹的互联网专属业务的话题度逐年下降,而线上线下融合、自助/线上客户服务、线上生态等议题被频繁地提及。这不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而是深刻反映了保险公司在经营思路上的微妙转变。 https://blog.51cto.com/u_15430715/10661347
8....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年第5期)作为金融业的重要领域之一,我国保险业坚持改革开放,在对国际经验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体系,保险产品和服务领域已基本覆盖国计民生各个领域,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日益开放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保险的风险保障和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不断增强。 http://www.cisf.cn/fxgc/zdtj/3604.jsp
9.打造平台化保险产业生态圈的四种模式互联网保险生态圈商业模式面向企业平台颠覆商业格局,推动保险产业提效 受限于产品复杂性、消费低频性等特点,以及部分互联网巨头对流量的垄断,保险行业的2C平台面临较大瓶颈。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从2C服务到面向企业端(2B)服务的转变,将是平台化竞争的下半场。保险公司也在不断探索建设2B平台,帮助产业链各环节提升效率,将互联网渗透到...https://blog.csdn.net/u012921921/article/details/106997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