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围绕抓实“公正与效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发布《最高人民法院2022-2023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选题指南》(以下简称《选题指南》),并就招标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课题申报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课题服务大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司法审判、繁荣法学理论研究、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选题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在广泛征求选题建议基础上,根据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经专家评审、论证,制定《选题指南》。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从中选择题目申报(题目的文字表述可作适当修改)或者参考选题自拟题目申报。只要符合《选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自选课题与按《选题指南》申报的课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力度等方面同等对待。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
三、课题研究导向
案例理论研究应当以当前人民法院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对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具有较高的学术指引价值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案例应用研究应当针对审判执行实践中新型、疑难、复杂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工作思路或法律适用建议。
四、课题申请人资格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具体承担课题实质性研究工作;
(四)所在单位具有较强的法律学术资源和案例研究能力,并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原则上应组成课题组申报,课题组成员原则上不少于3人,课题组成员应包括从事研究的学者和从事实务工作的法官,鼓励跨学科、跨单位、跨部门的联合申报。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请。
五、课题经费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对2022-2023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给予研究经费支持。鼓励申报自筹经费课题,自筹经费课题研究经费由课题主持人自行筹集。
六、课题时限
司法案例研究课题的完成时限不超过一年。
七、申报纪律
申报课题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2022-2023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和《最高人民法院2022-2023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论证活页》(以下简称《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三年内取消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为保证申报评审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评审会议召开前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评审组专家或邀请评审组专家进行申报辅导。凡行贿评审专家者,一经查实将予通报批评,如获立项即予撤项,五年内不得申报。
八、《活页》要求及初评形式
九、课题验收
联系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潘老师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张老师
010-67559828
最高人民法院
2022-2023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招标选题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课题
1.民营经济平等保护法律适用典型案例研究
2.案例指导制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适用研究
3.法治现代化路径司法案例研究
二、中华法系司法案例研究课题
4.中央苏区红色司法案例研究
5.儒家礼法思想应用于家事审判的案例研究
6.中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典型案例的理念传承和时代价值研究
7.中华法系案例与中国“和”文化研究
三、刑事类司法案例研究课题
8.新型电信网络犯罪典型案例研究
9.新型受贿犯罪司法疑难问题案例研究
10.养老诈骗典型案例研究
11.数字时代刑事证据合法性问题的案例比较研究
12.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例研究
13.证券犯罪典型案例研究
14.无罪裁判及无罪申诉案例研究
15.数据安全刑事案例研究
16.刑法谦抑性司法适用案例研究
四、民商类司法案例研究课题
17.涉反制裁民商事案例比较研究
18.民法典见义勇为制度司法案例研究
19.股权代持类纠纷案例实证研究
20.民法典视阈下民事习惯司法适用案例研究
21.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判定标准的司法案例研究
22.精神损害赔偿司法案例比较研究
23.预重整法律制度司法案例研究
24.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司法规制案例研究
25.内地与澳门民商事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案例研究
26.植物新品种保护司法案例比较研究
27.股东出资责任纠纷类案研究
28.健康保险合同纠纷司法案例研究
五、行政类司法案例研究课题
29.红色资源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例研究
30.行政诉讼判决方式适用与完善案例研究
六、综合类司法案例研究课题
31.涉人工智能新型案例司法裁判比较研究
32.智慧司法背景下涉老民事审判司法案例研究
33.执行案件法律适用疑难问题案例研究
34.数据流通私法规制司法案例比较研究
35.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建设司法案例研究
36.我国法院适用条约解释规则的案例研究
37.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下刑民交叉案例研究
38.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问题研究
39.人民法院以案释法工作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附件:(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附件详情)
1.最高人民法院2022-2023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2.最高人民法院2022-2023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申请书
3.最高人民法院2022-2023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论证活页
2023年3月27日
附件1:
最高人民法院2022-2023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
选题指南
本课题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涉民营经济平等保护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成效,提炼裁判规则,针对民营经济平等保护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司法服务保障。
本课题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探寻案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地位、作用及价值,阐述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性质、功能、价值、运行机理,分析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本课题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助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阐释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方向与路径,研究司法案例在法治现代化中的定位、价值与功能,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与保障。
本课题应以中央苏区红色司法案例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中央苏区红色司法案例裁判规律,总结中央苏区司法工作特点,阐述中央苏区红色司法案例对当下司法审判工作的借鉴意义。
本课题应以家事审判案例为研究对象,将儒家礼法思想与家事审判工作相结合,分析儒家礼法思想中蕴涵的司法文化,结合儒家礼法思想的历史背景、内容,针对目前家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儒家礼法思想对家事审判工作的借鉴意义。
本课题应以中国古代体现“和”文化的司法案例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华法律文化精髓,推动中华法系优秀法律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提供理论支撑。
本课题应对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提炼裁判规则,制定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审理指南建议,为该类案件的证据采信、事实认定以及定罪量刑的统一提供思路,进一步提出新型电信网络犯罪审判工作的优化路径。
本课题应以新型受贿犯罪案例为研究对象,提炼新型受贿犯罪案例的裁判要点,分析现有法律及司法解释在新型受贿犯罪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受贿犯罪的新形势,为司法实务中新型受贿罪疑难问题的认定研提应对建议。
本课题应以养老诈骗案例为研究对象,对案件进行类型化分析,提炼裁判规则,重点研究养老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段及危害,为协同治理养老诈骗提供司法服务与保障。
本课题应考察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体现数字证据合法性的新型案例,总结本土经验,对域内外涉数字证据合法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并完善数字时代我国刑事证据合法性问题的理论体系和规范框架。
本课题应以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审理难点,提炼裁判规则,形成指导案例推荐报告,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优化路径。
本课题应以无罪裁判及无罪申诉案件为研究对象,针对刑事出罪机制、无罪判决生成机制、无罪申诉审查机制等问题展开研究,逐步明确无罪申诉的受理条件和再审立案标准,探索建立无罪案件的搜集报送机制和案例指导制度。
本课题应以近年来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生效刑事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刑法谦抑性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对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提升裁判的社会可接受度,进而提升公众对司法的信心。
本课题应梳理近年来涉见义勇为规则适用的司法案例,探寻见义勇为的制度逻辑,提炼涉见义勇为案例的裁判要点,在民法典整体框架下形成见义勇为的适用规则,推进民法典“中国化”“本土化”发展。
本课题应以域内外精神损害赔偿司法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立足我国司法实践,针对精神损害赔偿案件审判实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构建民法典视阈下精神损害赔偿规则体系。
本课题应以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案例为研究对象,对案件进行类型化分析,深挖审判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焦点问题,提炼裁判规则,提出完善建议,为遏制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提供司法服务与保障。
本课题应以域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司法案例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聚焦植物新品种侵权认定等难点问题,提出建议,完善我国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助力我国种业振兴发展。
本课题应以股东出资责任纠纷类案为研究对象,进行司法大数据及典型案例分析,聚焦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对认缴制下股东出资责任类案司法裁判规则进行梳理,为股东出资责任纠纷提出类型化统一裁判标准。
本课题应以健康保险合同纠纷司法案例为研究对象,借鉴域内外司法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我国健康保险合同纠纷中疑难问题的解决和裁判尺度的统一提供裁判规则参考或者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建议,为提升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提供司法服务。
本课题应以红色资源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为研究对象,进行类型化研究,分析红色资源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审理难点,提炼裁判规则,完善工作机制,为红色资源保护的司法制度建设提供支持。
本课题应研究行政诉讼各类判决方式的法定适用条件及内在逻辑,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明确法院行政判决方式的适用条件,借鉴域外行政诉讼判决方式的立法例和司法判例,为我国行政判决体系完善提供合理对策建议。
本课题应以域内外涉人工智能新型案例为研究对象,以类案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确立涉人工智能新型案件司法裁判理念、规则和方法,为人民法院审理涉人工智能案件提供裁判规则和司法理念指引。
本课题应以执行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执行案件法律适用疑难问题进行梳理,提炼裁判规则,对域内外执行案件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提出我国执行案件法律适用规范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民事强制执行法》立法提供建议,为该法今后的有效实施提供基础。
本课题应以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下刑民交叉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改革前后司法实践的对比,深入研究改革对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影响、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衔接和实体问题解决路径等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本课题应以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案例为研究对象,梳理我国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情况,分析执行中的难点及成因,借鉴域外经验,明确执行主体、证据形式和证明标准等,就如何有效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提出建议。
本课题应以人民法院以案释法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人民法院开展以案释法实践取得的成效,针对实际问题,创新途径与方法,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