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养老医疗+养老护理”的新商业模式

一、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及商业保险的角色定位

(一)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1.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养老产业是指对老年人提供生活起居、医疗护理、精神关怀等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养老产业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养老服务、养老金融、养老地产等。其中,养老服务居于养老产业体系的核心位置,是养老产业的基础。养老金融、地产、用品等产业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养老服务。

综合来看,养老服务的模式分为三种:(1)居家养老,指老人居住在家中,需要时接受上门养老服务;(2)社区养老,指将服务设施引入社区,老人可在社区内接受日托、护理等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指老人入住养老院等机构,享受专业化的设施和护理服务。这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又有所交叉。

2.养老服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养老+”

“养老+”生态圈可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层:指满足老年人最基本需要的、直接的养老服务,包括养老护理(如长期护理等)、养老保险(社保、商业保险等)、老年医疗(健康、就诊等)等养老基础服务。

延伸层:指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之上的更高需求,包括老年消费(各类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消费品)、老年娱乐、老年精神慰藉、老年金融(如住房反向抵押等以提升老年人生活水平的金融服务,及对养老产业提供支持的金融服务)等。

环境层:指支持养老生态圈良性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如必要的政策支持、老年科学研究、与时俱进的养老观念(社会文化、舆论环境)等。

“养老+”生态圈主要涉及如下领域:

(1)“养老+”医疗。随着老年人需求的多元化,“养老”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和医疗护理,需要养老服务项目涵盖所有的养老服务内容,如紧急救助、康复医疗、健康管理、远程医疗、家政服务、精神慰籍等。此外,上门护理服务、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利用移动医疗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更及时有效监测和管理等,都是未来针对居家养老可能出现的服务形态。

(2)“养老+”金融。金融服务将成为整个养老产业发展的助力器,创新型养老金融解决方案将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突破口。其中,养老保险制度将在“十三五”期间迎来大的发展,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会使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

(3)“养老+”政策。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这意味着,上述三种养老模式将共同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未来会受到更多的重视,社会化的上门服务将助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同时,市场化投资、专业化运营也将推动打造多元化的养老社区模式。

(二)商业养老保险的角色定位

1.养老保障的“三支柱”体系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由三根支柱构成——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第一支柱是由政府开办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强制性养老计划。1997年起我国就建立了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2004年开始实施,但十余年过去,其覆盖率仍然较低,发展缓慢。截至2014年底,仅有7.33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参加人数2292.78万人,累积基金7688.95亿元,就业人员覆盖率仅为6%,年金计划在整个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2.商业保险公司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是商业养老保险,主要包括年金产品和储蓄型寿险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商业养老保险起步较晚,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份,参与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1.5份以上的水平。同时,由于目前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替代率持续下行,且企业年金(第二支柱)基本缺失,商业养老保险将成为现有养老保障体系中重要的补充。

国务院在保险业“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推动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发展”,并在《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强调,“推动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优化保险资金使用”,体现了政府对快速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态度。

保守假设,如果未来商业养老保险能额外提供5%的替代率,则对应的保险业务收入增量为每年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2015年寿险行业全部保费收入的25%。

二、养老服务模式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成熟的上门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美国的养老产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尝试,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投资和运营模式。这里分析两种对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有参考价值的模式,分别是上门养老服务提供商模式和REITs投资模式。

美国养老保障体系包括OASDI(联邦老年、遗属和伤残人保险信托投资基金)、雇主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在美国,个人退休储蓄与保险投资主要有两类:一是以退休养老为目的的“退休储蓄账户”,这是一种具有税收优惠的退休储蓄计划,该账户的存款只能在年老时方可提取;二是以家庭或个人为主体进行的保险投资,即向商业保险公司定期缴纳保费,购买人寿保险或养老保险。

美国的保险市场十分发达,国民保险意识较强,因此,美国人购买商业保险养老也是极流行的投资方式。

1.上门养老服务提供商,服务居家养老:AFAM公司

在养老产业发达的国家中,由规模化的服务提供商提供上门养老服务,包括日常起居服务或医疗护理服务。AlmostFamily(AFAM)是美国最早提供家庭护理医疗服务的规模化供应商之一,成立于1976年。

AFAM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运营较为灵活,主要成本是人力成本,毛利率较高。其轻资产运营模式使得其业务模式可以在不同地区被广泛复制。2015财年,AFAM的净收入为5.32亿美元,VN(VisitingNursing)服务覆盖14个州,有180个运营中心;PC(PersonalCare)服务覆盖6个州,有69个运营中心,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为股东创造了良好的回报。

AFAM“上门提供养老服务”的方式使得老年人更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成为可能,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了保障,让老人在家也可获得护理和照料服务,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安全性,也让居家养老变得更适宜。

2.“地产+金融平台”:REITs模式

这种投资工具于1960年由美国国会批准设立,目的在于使普通投资者能够以小额的资金投资于资金规模需求巨大的房地产行业。在REITs出现以前,投资者只能从房地产市场(而不是股票市场)上购买房地产。然而,随着REITs的出现,在股票市场上进行交易就成为了可能,因为它们以公司或信托的形式出现,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了REITs股票,就相当于购买了房地产和抵押贷款。

REITs有两种运营模式,一种是净出租模式,即REITs公司把养老、医疗物业租赁给运营商,每年收取固定租金费用,而所有直接运营费用、社区维护费用、税费、保险费等均由租赁方承担。这种模式下,收益风险较低,但也只能收取固定收益。

另一种模式是委托经营,即REITs公司将旗下物业托管给运营商,运营商每年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但不承担经营亏损的风险,也不获取剩余收益,所有的经营收入都归REITs公司所有。委托经营模式下REITs要自担风险,但由于可以获取剩余收益,收益空间更大。在养老REITs中,净出租模式占主流,但委托经营模式或许能在市场环境较好时贡献更多的利润。

REITs模式十分灵活。从投资角度来说,可以投资于养老社区、护理院、医疗办公楼等多种商业地产,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产生符合分红要求的现金流组合;从融资角度来说,持续、稳定、可控的收益为REITs提供了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可以通过增发、债券融资、可转债融资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灵活的投融资及运营模式,让REITs模式成为养老地产投资商的主力。

3.养老地产社区REITs:Welltower公司

Welltower是美国典型的养老地产社区REITs,成立于1970年,最初投资于专业护理院,后拓展至养老地产领域,是全美第三大养老及医疗类REITs公司。截至2014年末,公司物业总投资额228亿美元,在1260处物业中拥有权益,包括养老社区、护理院、医院、医疗办公楼等。

Welltower采取“净出租+委托经营”模式,投资范围包括护理机构、独立活动养老社区、CCRC养老社区、医疗办公楼和医院等,覆盖养老地产到养老服务的全产业链。作为养老投资REITs,Welltower近来年扩张速度极快,总资产规模和营收规模逐年增长,2005年到2014年间,总资产由29亿美元增加到250亿美元,年化增长率达24%。其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的REITs迎来了快速发展。Welltower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了多次融资,扩大了资产规模,通过“净出租+委托经营”的模式进行物业投资,获得稳定增长的营收。

(二)日本:发达的上门养老介护服务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按照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的老龄化社会标准,日本于1970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比中国早了30年。鉴于中日两国在生活习惯、文化氛围等方面比较相似,日本的老龄化应对措施对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日本养老产业发展历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产业的转折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政府主推公立机构和福利设施养老,这个时期,日本建立了大量的公立养老机构。1970年起,日本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公立化的养老福利机构开始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日本政府在1973年曾试图大幅提高社会福利,建设养老机构来保障老年人生活。但是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给政府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难以长期持续。

1982年,日本颁布了《老年保健法》,改变了政府对老年人福利负有完全责任的理念,从政府层面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的建设,让养老从一个“政府事业”真正变成了一个“市场产业”。这时候,养老才开始真正变成一个“产业”,这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类似的。

时至今日,日本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经过60多年的建设,日本已经建立了较为立体化的养老金支持保险体系(包括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介护保险)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包括公立养老机构、私立养老机构和上门养老服务模式。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完成的养老“产业化”,让更多的市场化力量进入到养老产业中,提高了养老服务的效率,同时增加了养老服务的供给,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2.公立养老院饱和,养老社区和上门养老服务分担养老压力

日本的养老服务模式同样包括两种模式:依托地产的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模式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直接提供的上门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在日本,需求最高的服务是上门养老护理服务,也就是所谓“介护”服务。

在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家庭规模缩小、护理长期化重度化的情况下,日本政府针对高龄者护理制度进行了改革,于1997年制定并公布了《介护保险法》,目的是对那些需要在洗澡、排泄、进食等方面进行护理的老年人提供护理、技能训练、看护及疗养等综合的、多样化的服务。

介护保险的推出成为日本养老市场的转折点,它将养老与护理进行了有机的统一,是医养结合的典型案例。就保费标准和赔付额度而言,40岁以上人群可以开始缴纳介护保险费;40至64岁的人群由政府承担50%、个人和单位承担50%;65岁及以上的投保人由政府和个人各承担50%。

具体来说,根据收入水平的不同,介护保险将人群分为6个等级,收入最低等级的投保人只需缴纳标准保费的50%,收入最高等级的投保人需要缴纳标准保费的150%。65岁以后如果有护理需求,可以在评估后接受护理,个人只需承担费用的10%,其他90%由保险给付。根据个人身体情况不同,保险将老人分为7个等级,从轻度到重度分别为:需要支援1到2年,需要介护1到5年。根据等级的不同,其月度支出上限也不同,需要支援时费用为每月约5万至1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0.3万到0.7万元),需要介护时为每月约17万至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0.9万到2.3万元),超出部分自费。

日本和我国文化氛围相似,其养老模式很值得借鉴。比如养老服务“产业化”(让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的建设),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还有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建设(包括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培养)。

三、国内保险企业接入养老服务产业的现状

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目前存在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依托于养老地产的养老服务模式,是重资产运营模式,如商业化养老社区;另一种是由第三方养老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包括居家上门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是轻资产运营模式。

(一)重资产类型

保险企业资金流动性充裕、负债久期长,非常适合长周期、低流动性的养老地产投资,同时保险业务本身与养老服务产业的客户群也高度重合,拥有众多优质老年客户,销售的协同效应十分明显。此外,国家政策也非常支持保险企业进军养老产业,“新国十条”就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配套政策也会逐步落地。

1.养老地产发展概述

起居服务和社交服务:起居服务包括帮助老年人解决年老体弱的困难,如室内外的清洁卫生、代购生活用品等,解决老年人起居生活上的一些基础问题。现代养老地产如商业养老社区在提供起居服务的同时,还会创造条件,让老人有更多社交空间,如建设社区俱乐部等。

目前国内保险企业进军养老地产的情况如表2。

2.案例解析:泰康之家“燕园”

泰康之家“燕园”社区位于北京昌平新城南邵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4亿元,共能容纳约3000户居民,2015年6月一期已开园入住,二期于2017年开业。

燕园社区内有一家二甲综合医院,将现代化智能科技融入专业服务,力求在医疗、护理、通信、生活起居方面为住户打造一个安全、高效、专业的服务环境。燕园社区的周边医疗资源丰富,除了自建的泰康康复医院,社区周围3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的医疗机构多达6家,更有丰富的旅游、休闲度假运动娱乐资源。

在收费模式方面,入住者需缴纳入门费和月费。入门费指入住养老社区所必须缴纳的一笔可退还的押金,缴纳入门费方可获得泰康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此外还包含了社区设备、设施使用的押金,及应对可能突发健康事件的大病押金。入门费的收取标准为20万元/户,入住前一次缴足。如果购买了泰康“乐享新生活”养老年金保险,且已缴保费达200万元,即可免去入门费,直接获得保证入住权。

月费包含房屋使用费、居家服务费用等,须按月缴纳,因选择的户型不同,房屋使用费和居家费用各不相同。

“保证入住权”要求达到社区入住年龄(女55岁,男60岁)且保险产品的缴费期已届满,已缴保费总额不小于200万元。保证入住权免入门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二选一)提交正式入住申请,通过评估之日起18个月内,实际入住养老社区。“优先入住权”要求应缴保费总额不少于200万元,需要入门费20万元(相当于是需要交纳20万元的押金,入住后可以抵扣各类费用),投保人的父母及投保人配偶的父母在其本人入住养老社区通过评估后,获得优先入住权,但需要自行支付全部各类费用。

泰康人寿与养老社区对接的养老保险产品本质上是传统分红保险,被保险人投保了分红保险后能够享受公司的分红,实现财富的增值和保值;同时泰康人寿把养老社区的入住权利作为该产品的附加服务赠送给客户,主要是针对缴费能力在200万元以上的客户,锁住高净值人群。

(二)轻资产类型

1.上门养老护理

上门养老护理服务,是指由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直接到达老年人家中,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包括洗衣、备餐、家电维修等日常照料服务,输液注射、体检等保健服务和摔倒、急性病等突发情况的救助服务。上门养老护理服务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性较强的医疗护理,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当前,我国的上门养老护理服务产业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服务的专业化不足。根据国际经验,上门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是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而国内的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日常照料服务和紧急救助服务,服务产品的种类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从业人员供给存在严重不足。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在上岗前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等级认证,掌握不同种类技能的从业者会获得不同的证书。而我国目前护理方面的专业人员供给严重不足,技能水平也参差不齐。根据《中国老龄蓝皮书》提供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我国养老机构中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456人,康复医院中卫生技术人员14599人,执业卫生技术人员总共不到30000人,专业护理人员缺口极大。人才匮乏正成为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掌握优质人才的企业将率先获得发展。

2.机构养老

我国的养老产业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绝大部分老人并无法享受到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依赖财政支持的公办养老机构仍占据机构养老服务的主流地位。从本质上看,我国的养老机构以福利性和公益性为主,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风险大的特点,需要政府将其作为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和产业给予扶持。

根据2014年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我国的养老服务机构还存在结构化问题,一些养老机构人满为患,另一些则门可罗雀。市场上处于两端的高端养老机构和设施简陋的低端养老机构较多,需求量最大的中档养老机构所占份额较低,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大量中等收入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公办养老机构,包括政府兴建的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服务中心等都是非营利机构,这些机构缺乏市场化的调控,存在着资源分配失衡、对财政拨款依赖过大等问题。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样单纯依靠财政补贴来发展的养老产业显然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并且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不应由政府来完全包揽。因此,我国这种依靠财政的养老产业模式亟待改变。

未来,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将成为发展主体。只有市场才能敏锐地捕捉到老年人的各种养老服务需求,并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来为老年人提供适合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的双轨制发展环境明显不利于健康发展,需要着力发展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同时改革目前的公办养老机构。未来,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将逐渐成为养老机构主体,养老机构市场化、小型化、专业化、社区化、连锁化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THE END
1.三季度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稳健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加强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39.5万亿元,同比增长7.3%;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2%。 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保持平稳,三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4%,偿付能力充足。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23/doc-incwyyts3369849.shtml
2.论文开题:浅析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课题名称 浅析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1、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企业可以通过把自身多余的资金用来投资商业养老保障,还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和个人储蓄性养老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减轻社会保障的政府负担。目前,在整个社会养老体系中,市场化运作的商业养老保险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https://www.wm114.cn/wen/156/310790.html
3.我国商业降保险现状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险公司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健康保险产品,https://m.xyz.cn/toptag/woguoshangyejiankangbaoxian-99506.html
4.关于降保险论文范文资料与降保险影响因素分析有关论文参考...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影响因素;保险意识 一、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以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业务规模增长迅速,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587亿元,同比增长41%.但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的问题,2012年我国健康保险深度仅为0.1615%,只占美国的10%,可见我国保险深度很低.同时存在业务覆盖面狭窄...http://omwww.anydaily.com/biyelunwen/63426.html
5.简述我国商业降保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目前我国广义健康保险的业务统计口径,健康保险包括( ) 商业健康保险主要包括()。 以下不属于我国目前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的是() 简述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趋势 在养老规划中,目前老年健康风险的应对工具主要包括商业健康保险,社会医疗保险() 我国健康保险发展面临...http://mtest.eepw.jyfen.com/shiti/qlh6nte0ntywoti4wxjhe.html?is_answer=1
6.你应该知道的社会保障知识第二章:社会保障基金与社会保险制度** 1、社会保障基金与社会保险概述 ; 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3、社会保障基金的类型与管理运营 ; 4、社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与联系; 6、我国社会保险的现状分析与发展 第三章: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 ...https://www.jianshu.com/p/b49508a3f551
1.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南开大学 朱铭来 申宇鹏 一、商业护理保险政策沿革 2006年6月,原保监会审议通过《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明确护理保险为商业保险公司可经营的健康保险产品。此后,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失能人员数量的增长,除了在社保层面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外,国家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商业...http://www.cisf.cn/fxjc/bxyztyj/3891.jsp
2.我国商业降保险的现状是什么?[主观题]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是什么?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重置密码 查看订单 联系客服 安装上学吧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更多“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是什么?”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关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发展迅速,但...https://m.shangxueba.com/ask/26104389.html
3.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及发展建议.pptx01一、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现状三、我国商业养老保险未来发展趋势参考内容二、我国商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建议目录03050204内容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次演示将概述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一、...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6679434.html
4.苏泽瑞︱普惠性商业降保险: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普惠性商业健康保险: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 [摘要]以“政府主动介入、保险公司市场运营、居民自愿参保、保障重特大疾病”为主要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性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弥补了法定医疗保障和传统商业健康保险之间的保障空白,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但其同时也存在参保率低...https://www.ccps.gov.cn/bkjd/xzglgg/xgglgg2021_11/202111/t20211121_151776.shtml
5.农村商业保险现状及发展建议【摘要】目前,保险业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但农村商业保险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状态不容乐观。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现状(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求上世纪9年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村商业保险现状及发展建议的知识,跟着华律网小编...https://mip.66law.cn/laws/515126.aspx
6.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创新(精选6篇)出口信用保险是世界贸易安全的保障,出口信用保险正在逐渐私有化。出口保险私有化不仅受到了出口商的欢迎,也受到部分的政府的欢迎。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应该转变出口信用保险形式,适应中国贸易发展需要。 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未发展起来的。1989年,国家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kmylpn.html
7.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现状,未来趋势及发展前景基础知识2. 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已经逐渐成熟。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1.8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9.5%。其中,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保费收入为1.0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6.3%。可以看出,商业养老保险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5-580414
8.商业降保险对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探析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 1.社会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主要是人们在感染一些疾病时,国家或社会向病人提供一些物质帮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国已有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国家根据人民的实际情况对社会医疗保险进行科学分类,以便更好...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132518
9.保险制度论文[2]李超.关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的思考[J].商业时代,20xx,(2):74. 保险制度论文 篇2 一、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方面责任保险发展严重滞后于保险业整体发展。20xx年,我国责任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146。35亿元,占财产保险业务的3。1%,相对国际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同期,在发达国家责任保险一般都占财产保险的...https://www.ruiwen.com/lunwen/7055747.html
10.我国古建筑风险保障现状与保险思考当前,保险对于这些建筑的覆盖还是有一定广度,主要以农房保险形式开展,赔偿农户房屋因自然灾害、火灾等发生的损失,但保障程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我国古建筑保险开展情况 我国当前大量古建筑的风险保障工作,一方面主要由政府组织开展,另一方面商业保险也在发挥积极作用。https://news.gujianchina.cn/show-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