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准发挥“保险+期货”作用破解种养风险为农解忧

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自2016年至今,“保险+期货”连续每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长期以来,农产品市场“看天吃饭”,价格风险一直缺乏有效对冲手段。“保险+期货”模式,就是融合发挥保险业与期货业各自优势,将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和农业风险管理相融合,让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通过金融工具来规避价格风险、保障收益,提升生产积极性,助力产业稳定发展。“保险+期货”的成熟非一时一日之功,目前已进入全面推广期,将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在总结经验中不断优化完善,以期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

破解种养风险为农解忧

该项目由海南白沙县政府和新湖期货、人保财险合作,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支持下,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来保障胶农收入。2017年6月该项目创立了国内首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保单。近五年来,总承保现货数量近3万吨,共产生赔付2076万元,助力白沙县脱贫摘帽。该项目还帮助了当地橡胶产业升级。白沙县政府投入资金开发了“天然橡胶生产销售管理平台”,采用二维码扫描及云端存储技术进行收胶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创新探索乡村产业数字化。

这个获奖项目是我国“保险+期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保险+期货”在精准扶贫、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202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及场外期权试点项目总计赔付1.15亿元。2021年郑州商品交易所在白糖、苹果、红枣、花生、棉花品种上支持开展项目21个,保费总计2.2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50.95亿元。大连商品交易所将“保险+期货”试点纳入“大商所农保计划”,项目个数同比增长83%,为历年最多。

更闪亮的是,“保险+期货”中的期货价格得到国家层面认可。2021年6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的通知》。据悉,已出台收入保险方案的省份均采用期货价格作为保额和核赔的厘定因子。13个试点省份中,黑龙江、山东和安徽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吉林和内蒙古开展完全成本保险等。该政策出台和部分省份采用期货价格落地收入保险,表明国家已通过中央财政直接补贴的方式全面试水收入保险,“保险+期货”收入保险模式已纳入国家政策性农险试点的战略布局。

模式创新提升服务能力

在生猪养殖业,养殖户同时面临成本端饲料价格上涨和销售端生猪价格下跌的风险,传统单一型的风险保障无法满足行业的风险管理需求。按生猪出栏体重、料肉比以及养殖饲料配比情况,将生猪、玉米、豆粕按一定比例拟合成生猪收益指数应运而生,用于综合保障企业在成本端和销售端的价格风险。大地期货有限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为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胡贵龙等38户中小养殖户提供价格保险。由养殖户向保险公司购买生猪收益指数保险;保险公司向大地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实现再保险;到期后,若生猪收益指数低于目标价格时,参保养殖户获得差额赔付。这个模式设计兼顾养殖企业成本端和销售端,为养殖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价格风险保障。

在果业,郑商所创新基于“保险+期货”的苹果收入保险模式,发展立体化农业风险管理体系。2021年,我国首单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落地陕西黄陵县,以产量端和价格端的双重保险,为607户果农提供8747元/亩的保险金额,帮助果农有效规避因自然灾害减产和销售价格下跌造成的收入损失,不仅为特色林果作物收入保险项目积累经验,而且对加快农业保险由“保成本”“保价格”向“保收入”转型升级具有借鉴意义。

虽然模式创新带来了保险服务能力提升,但是,“保险+期货”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由于“保险+期货”模式服务主体是广大农户、养殖户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主体涉及保险公司、期货及风险管理子公司两大主体,试点过程中还往往需要政府部门的全程参与。一个项目的落地,牵涉人员广,业务流程链条长,模式涉及的产品和业务模式均具有创新性,这对于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都需要经历一个普及和学习的过程。目前,暂时还没有形成一个互联互通,高效共享的业务流程准则,这是未来“保险+期货”模式继续做大做强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其次,现行“保险+期货”项目的保险标的多为期货合约,利用期货价格作为承保和理赔的关键依据,这就存在基差风险无法完全规避问题、收入保险的保障金额较难合理确定、保险保障周期与期权期限无法完全匹配、再保险途径较单一等问题。

提供“菜单式”投保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期货”项目若要实现更大覆盖面、更高数量级的推广,在农民合理负担的前提下,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提供更好财政支持。这就需要大力推动中央财政整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大灾保险等补贴资金,按农民投保需求灵活调整财政资金向收入保险倾斜,为农民提供“菜单式”投保服务,提高农民投保意愿。

此外,还需要深化大众对期货的认知。虽然目前已有部分省份采用期货价格落实收入保险,但中央试点收入保险的区域仍然较少,且部分省份应用期货价格的基本逻辑还有待完善。因此,要鼓励保险公司在开展收入保险过程中,基于“价格发现”功能参考或采用期货价格作为保险产品的定价和理赔依据;推动中农再统一处理收入险赔付风险,形成收入保险的运行闭环,为试点项目扩大、深化及总结提供业务基础。

THE END
1.辽宁人保财险,让“保险+期货”进入农业生产,让农民听懂明白对于农民来说,“保险”“期货”等看起来非常复杂难懂的名词和事物,已经进入到日常农业生产中。为了让农民更好地了解“保险”“期货”“保险+期货”,开展相关的培训和知识普及活动必不可少。在培训会上,辽宁人保财险讲师王涛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近3年来全省玉米价格“保险+期货”试点开展情况。https://m.xyz.cn/study/liaoningrenbaocaixian-news-2684497.html
2.中国太保产险农产品保险+期货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摘要:中国太保产险“保险+期货”模式,基于期货市场上相应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开发农产品价格/收入保险。农民或农企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农产品价格/收入保险,确保收益,减少价格波动对农业产业的影响,解决农户的担忧。 一、背景与金融需求分析 近年来,保险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作为...https://cn.afca-asia.com/Portal.do?method=detailView&contentID=1784
3.“保险+期货”县域覆盖的“双阳运作”新闻这一方面有效缓解了临储政策带来的市场扭曲效应和价格偏离,但同时也带来了农民收入保障的新难题。加上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价格冲击不断加剧,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控制变得极为必要,迫使新型农业补贴机制出现。在几年来的“保险+期货”试点中,吉林省各级政府积极参与,全力促进玉米产业转型发展。http://www.chinafarmernet.com/index.php?c=show&id=38679
4.连年推出玉米“保险+期货”模式武城帮农民兜底种粮收益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3日讯近日,武城县武城镇的种粮大户朱美枝,预留出了专项费用,用来为今年1630亩地购买“保险+期货”玉米价格保险。 去年9月,为提高玉米收入抗风险能力,朱美枝为1400亩玉米购买了期限3个月的玉米价格保险,每亩支付保费18元。在保险期内,玉米价格低于保险合同约定的目标价格,触发了保险责任。今年1...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DY1OTcwOQ.html
1.农业保险“保”秋粮“护”丰收值得注意的是,“保险+期货”项目的创新实施,也为数以万计的农户提供了风险保障,帮助他们有效应对价格波动,同样在秋粮实现丰收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庆成大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老吴告诉记者,他的合作社今年种植大豆61053亩,全部参加中华财险“保险+期货”项目,项目最终获得理赔款159万元。http://nync.gansu.gov.cn/nync/c107895/202411/174022996.shtml
2.花生“保险+期货”示范效应不断增强240205在河南,作为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省份,如何利用保险和期货市场缓解农户花生种植期间的价格波动风险成为关键。郑商所在花生期货上市首年便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河南桐柏县毛集镇毛寨村的郭长松为例,他最初对“保险+期货”模式感到迷茫,但在了解后积极参与其中,并鼓励合作社其他社员也参与。https://www.kj400.com/9552.html
3.农民“靠天吃饭”怕没保障?“保险+期货”来帮忙!在这样的情况下,“靠天吃饭”的农户怎么样才能保障收入呢?服务三农创新模式“保险+期货”业务,或许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在“保险+期货”的业务模式中,农民通过购买保险,将种植收入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再通过购买场外期权方式,由期货公司把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最终形成一个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据悉,从...https://www.cqcb.com/wealth/2018-09-19/1102854.html
4.优化“保险+期货”——更好发挥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从“保险+期货”对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作用发挥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持续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以2021-2022年度业务评价期(2021年5月1日-2022年4月30日)数据为例,项目覆盖的703个县域中,涉及原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231个,包括4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有行业机构实施...https://www.zhiguf.com/focusnews_detail/1394865
5.“保险+期货”模式的运行机制国际比较与发展探析目前,农产品“保险 + 期货”项目已经进入稳步扩大的阶段,模式逐渐完善,尽管该模式在农业风险管理方面具有潜力,但当前仍存在监管框架、信息不对称、产品设计和定价、参与主体能力和意愿,以及市场流动性等方面的不足。本文从“保险 + 期货”模式的运行机制入手,将该模式的发展脉络与底层逻辑阐述清楚,同时与美国的农业...http://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71189
6.五矿期货:积极参与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五矿期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2月23日表示,2022年将深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国企担当,充分利用期货、期权工具,积极参与优化和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全面发挥“保险+期货”在乡村振兴中的优势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在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中国期货业协会、各期货交易所等金融...https://futures.eastmoney.com/a/202202232286345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