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多地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已达到两亿多辆,乘用车需求量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自2018年开始“遇冷”后,消费主力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完善、高铁线路网的扩散、城市限行等影响从而造成了汽车销量低迷的状态。2019年7月1日后,根据环境保护部与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的要求,为积极响应国家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召,全国21省市发文将要宣布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但也加速了汽车产业的洗牌。
汽车产销下滑加速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消费市场,2018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2019年车市寒冬依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滑7.5%和8.2%,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各大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进入休眠状态,汽车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影响,1-2月汽车零售表现低迷。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33.8万辆,同比分别下滑45.8%和42%。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方面,2019年,受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疫情期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数据也双双大幅下滑,2020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840辆和59705辆,同比分别下降63.8%和59.5%。
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台
随着国内疫情的缓解,全国各地车企陆续复工复产,为提振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各地相继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2019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现状分析,2020行业整合继续
在未来,汽车后市场的整合将继续,优胜劣汰是趋势,行业将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市场秩序日益规范,品牌战会取代价格战与品质战。同时汽车后市场需要打造更高品质、性价比的服务体验,对服务品类进行扩展,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更全面的产品服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
汽车后市场行业概况
90年代初期,中国汽车行业起步,汽修行业以国营公务车综修厂为主。随着汽车销量的增加,个体维修店等开始通过社区店形式进入市场,维修连锁态势初现端倪。
2000-2008年,中国汽车产销激增,国内外连锁汽修企业瞄准维保蓝海市场大量涌入,专注于销售和主机厂2009-2015年,随上一阶段新车“脱保”,汽修和配件更替为后市场带来巨大空间。2011年互联网开始大举渗透行业,带动O2O及新零售商业模式兴起,电商平台致力于实现S2B2C扁平化供应链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固定资产及服务费用投入,借助互联网流量优势,融合资本与技术,推动汽车后市场进入红海领域。
2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汽车销量也节节攀升,销量规模扩大了近4倍。截至2019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其中汽车2.5亿辆;
市场规模方面,据统计,2018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20.56%。
2018年美国平均车龄超过10年,而中国平均车龄仅有4.9年,但保有期5年以上的车辆占比较2010年增加8%,平均车龄快速提升。
2018年线上汽车养护在4S店体系以外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6%,整体而言,在整个汽车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线上汽车养护景气度不断上升。
3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修理厂配件模式占据主流,最终形成了维修连锁、零售连锁四大巨头,竞争格局寡头化。四大巨头分别为:
AutoZone,AdvanceAutoParts(AAP);
OReillyAutomotive(ORLY);
enuineParts(GPC);
在美国售后市场份额加总约15%,在汽配细分市场份额更高;汽配细分市场集中度高,前十大市场份额2013年达49%,目前预计稳定在50%左右。
4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汽车行业能回暖吗2020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得诸多机构和专家上个月作出的车市预测都打上了大大的问号。下面从生产、销售、市场等方面分析2020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生产:进口零部件短缺或涨价挑战因素增多
汽车终端市场,一定程度上折射的是汽车全产业链的现状。
在国内,经过严格防控,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汽车全行业正在有序复工。3月23日,距离1月23日武汉“封城”2个月,1153名员工走进阔别了60天的东风乘用车公司武汉工厂,正式复产。至此,地处湖北的东风汽车集团复工率达到99%,复产率达到70%。目前,国内汽车企业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吉利、江淮、比亚迪、奇瑞、重汽、宇通、金龙等企业基本都已复工。
然而在国外,情况日益严峻。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全球新冠疫情确诊病例累计超过40万。随着疫情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蔓延,跨国汽车品牌在欧美地区关闭了超过100家工厂和大量品牌展厅,汽车产销遭受严重冲击,也给我国的汽车进出口增添了不确定性因素。
如其所言,在整个产业链上,2月份,因湖北等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推迟复工,部分国内零部件出口企业一时供应不及时,导致国外几家车企临时停产。但是如今,情况发生了逆转,在国内车企复工后,由于欧美疫情造成大量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停产,国内的一些依赖进口零部件的企业受到了波及。
据悉,我国进口汽车零部件主要是芯片、插接件、化工原材料等中高端、精密加工产品,其中来自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占比近八成。受疫情影响,博世、德尔福、电装部分工厂近期停产或大幅减产,电喷系统将可能短缺。米其林、固特异的一些欧美工厂已停产,米其林宣布自3月16日起美国市场产品涨价7%;而固特异则自4月1日起,乘用车轮胎北美市场售价上调5%。
“如果国内车企所需的零部件遭遇短缺或涨价,肯定会导致成本上升、新车延迟上市,从而影响到汽车市场。同时,一些国家的疫情,有可能会影响国内新车的出口。还有,近期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挫,也对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带来了新的挑战。”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销售:4S店门庭冷落“云卖车”转化率低
长城欧拉品牌市场传播部负责人王伟伟对此表示,直播卖车是疫情下车企采用的新对策,希望借此解决4S店门庭冷落的困局。但这种沟通始终不能替代线下体验及购车环节,直播卖车的核心其实只是培养潜在客户。
普华永道思略特合伙人蒋逸明认为,线上与线下是可以解决主机厂、经销商与用户接触、互动问题的组合手段,但与快速消费品的线上快速销售不同,周期长、转化率低是汽车销售的本质特征。“线上不是万能的,汽车销售的本质是基于线索的长周期销售,线上手段起到的作用大多在线索收集阶段,而不是转化阶段。”他说。
市场:变数增多预测难度大
“本来1月就想买,还没来得及去看车,疫情就来了,一晃两个月过去了,现在刚上班也很忙,而且这两个月只有底薪没有奖金,只能再向后推一推再买车了。”陆先生的遭遇,是很大一部分意向购车者的真实写照。
“疫情造成很多汽车消费需求被暂时抑制了,估计在疫情过后会有一定的释放,但是,从假期过长和复工现状来看,很多领域的个人收入会受到一定影响,这有可能导致购车消费的反弹力度不一定很大。”薛旭认为。
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既始料未及也并未终结。目前,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已经使得国内有多家车企被曝开始下调年度目标,也有不少车企有降薪方案在网络上流传。
未来:我国汽车市场中长期向好总趋势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我国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疫情防控、推动有序复工复产、释放汽车消费潜力的政策。3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积极有序推动制造业和流通业复工复产复业,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发展线上服务等。
“疫情影响车企产销量,这对原本就处于艰难期的车市将产生进一步冲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逆寒风前行,考验的是眼光和耐久,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
“疫情在全球扩散,为我国汽车市场增加了许多不利因素。对此,在战术层面上要高度重视,但同时也应在战略层面上坚定信心、加强谋划,利用各种机遇,多措并举,努力抵消负面影响,求得新的发展。”薛旭表示,“应该说,经过这些年来的积淀,加上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产生的新动力,我国汽车市场中长期向好的总趋势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