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规模大和重要的产业之一。2001-2014年期间,全球汽车产量由5,630.49万辆增至8,750.70万辆。2001年-2007年间,全球汽车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在3%-6%之间。2008年、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汽车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10年起,受益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中国、印度等国市场的快速拉动,全球汽车产量恢复至7,813.35万辆。2012、2013和2014年,全球汽车产量分别为8,410.02万辆、8,724.98万辆和8,750.70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07%、3.75%和0.29%。
2012-2014年全球汽车产量变化情况
从地域分布上看,全球汽车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亚太、欧洲和北美。伴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的进程,三大汽车生产基地的格局也逐步被改变,目前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汽车主要的生产基地。
2003-2014全球汽车生产格局变化情况
2007-201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及其增长率情况
2001-2013年中国汽车产量和占全世界汽车总产量的比重
全国汽车产量增速放缓
2001-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规模及增长情况
2008-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走势
2005-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统计
2014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991.98万辆和1,970.06万辆,为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2014年中国乘用车、商用车规模及产品结构变化情况
过去十余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购买力提升,以私家车为主的乘用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消费主力,根据公安部统计,2015年末我国汽车驾驶人数已超过3.27亿人,以个人名义登记的私家车为1.24亿辆,乘用车市场前景广阔。
2012-201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布
2012-2014年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市场占有率情况
2012-2014年,我国狭义乘用车(仅含轿车、SUV、MPV)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制造企业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具体情况。
2012-2014年我国乘用车制造企业占有率(%)
二、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汽车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仍处于汽车普及阶段。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4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45亿辆(扣除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05.83辆/千人,与发达国家每千人汽车保有量500辆左右相比,我国汽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交通、环保、能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政策指引下,汽车轻量化以及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1、汽车轻量化
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重量的3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重量上,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整车重量每减少100kg,其百公里油耗可减低0.4-1.0L,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减少7.5-12.5g/km。汽车轻量化后车辆加速性提高,车辆控制稳定性、噪音、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因此,车身重量的降低将对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减少废气排放都有显著效果。
2、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逐步成熟,其销量也逐步上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76万辆;而在2014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增至7.48万辆,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15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230%。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各项扶持政策的推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公共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必将迎来其发展的高速期。
《2024-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ICV)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区域市场发展概况分析,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领先企业案例分析,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投资前景分析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