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养老金融市场广阔前景大力养老保险保险基金

总体来看,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供需结构不匹配、产品创新不足和服务能力较弱等挑战。大力推进养老金融发展需要多方发力、多措并举。

一是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扶持上优化发展空间。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补足二、三支柱短板,加大税收优惠、扩大覆盖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基本养老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投资养老领域,通过贴息贷款、信托基金、股权、债权和风险担保等方式,积极介入养老地产、养老医疗、养老旅游等,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二是挖掘多层次需求,加大产品创新。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上,进一步放宽投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养老目标特点的投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选择。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发掘自身优势,开展商业养老金融业务。

三是加强金融机构专业化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大力促进养老金融机构向专业化经营方向转型,培育发展“一站式”服务的养老保险管理公司,通过在银行、基金等机构内部设置养老金事业部和区域养老金中心等,促进养老金融业务一体化经营。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培养,借鉴国际上主流养老金产品设计理念,在产品研发、资产配置、财富管理和投资顾问等方面,借助大数据和数字科技手段,提供普惠型养老金融服务。

扩大个人养老金制度覆盖面

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试点实施一年多,成效如何?还需从哪些方面着力?

郑伟(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对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生活需求、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通常是指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其中,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第二支柱的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则包括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等。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现收现付制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面临较大压力,从长期看,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呈现下行趋势,需要大力发展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目前我国第二支柱养老保险已取得一定成效,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优化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结构就显得更加重要。

个人养老金制度在试点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一是社会公众对个人养老金制度了解有限,有的完全不了解,更不清楚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之间的关系,甚至存在误解。二是开户流程还不顺畅,有的参加人自行在线上开户时(包括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遇到困难。三是面对众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不知该如何选择,因为目前市场上有700多只个人养老金产品,了解起来十分复杂。

金融机构作为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提供者,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首先,个人养老金产品设计应简单、通俗易懂,让老百姓看得明白。其次,不断提升个人养老金产品与参加人风险承受水平的适配性,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消费者。再次,提高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收益水平,让参加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好。此外,切实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贯穿个人养老金管理全流程。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通过个人养老金融投资和储备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养老保障高质量发展。从长远看,可从以下方面着力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正规渠道,让老百姓更便捷地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

第四,推进二、三支柱衔接。一方面是制度衔接。对于曾参加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后因各种原因离开原单位的情形,可考虑允许参加人将其第二支柱个人账户资金转入第三支柱账户。另一方面是税优衔接。由于目前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覆盖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不足10%,所以绝大多数参保人未享受到第二支柱的税优政策,可考虑将第二支柱税优额度与第三支柱合并使用,推动更多人有意愿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

提高养老金投资运作效率

如何提高养老金投资运作效率,做好运营管理和保值增值?

王伟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养老金为保障老年人生活而设立,其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关系到广大老年人的切实利益,是重要的民生关切。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重要问题,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认为当前一个主要挑战是,在保障非正规就业人员等所有老年人收入的同时,要保持公共养老金系统的财政可持续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提高养老金投资运作效率、做好运营管理和保值增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耐心资本,要实现长期稳健投资收益和资产保值增值,切实保障养老金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二是加强年金的运营管理。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与职业关联、单位和职工参与、市场运营管理、政府行政监督的补充养老保险。近年来,我国职业年金基金加快投资运营。根据《202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有12.80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3010万人,企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2.87万亿元。但年金投资管理还存在投资组合规模较小、过分追求短期收益、资产配置结构欠佳、层层委托增加风险等问题。为此,要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优化投资目标设置,做大投资组合规模,积极发展养老金产品,以战略资产配置和科技赋能为抓手,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THE END
1.20242024-2030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docx 14页内容提供方:181***9050 大小:32.69 KB 字数:约1.12万字 发布时间:2024-05-18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2024...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17/8056010075006070.shtm
1.未来农村养老保险走势如何探索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趋势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有望通过政府的帮助得到更多的保障。 1、政府将落实统筹全国养老保险,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政府将继续实施多项政策,改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向科学、普惠、高效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https://www.daibanwang.com.cn/baike/142224.html
2.2019年中国养老保险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2019年1-10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41386亿元,同比增长6.5%。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同支出相比,近年来结余呈扩大趋势。2018年,全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为7455亿元,同比增长20.4%。 截至2018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8152亿元,同比增长15.8%。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91203-f2c30605.html
3.社保商业养老保险哪家保险公司排名基础知识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成熟,国内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保险公司为了满足投保者的需求,也加大了对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开发力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如年金保险、护理保险等。 同时,商业养老保险还伴随着新型投资产品的出现,如投资型养老保险、定期投资型养老保险等,这些保险产...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5-547039
4.养老行业发展趋势6篇(全文)养老行业发展趋势 第1篇 养生养老“产业”,是60年代以来国际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其原因是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借鉴国际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jwosvbr.html
5.揭秘目前最优商业养老保险:保障收益选择与未来总结:目前最优商业养老保险在保障力度、收益表现、选择方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选择一款优秀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不仅能为自己的养老生活提供全面、稳定的保障,还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商业养老保险...https://blog.csdn.net/JiYan_purple/article/details/138485886
6.企业年金与商业团体养老保险的比较分析保险学论文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意见提出:要研究完善促进现代保险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税收政策,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而2013年12月份,由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颁布《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7/10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