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保险业最新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32.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来自监管机构、保险公司和研究机构的业内人士,围绕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养老金融、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筑牢经济安全网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76.49万亿元,同比增长8.5%。从金融结构看,保险业资产仅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的约7%,而国际平均水平在20%左右。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认为,提高经济韧性、增强市场活力、对冲周期影响,离不开强大的现代保险业。加快发展保险业,有利于改善金融市场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稳居全球前列。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农业保险为1.64亿户次农户提供保险保障。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为例,2023年农业保险为6490万户次农户提供2.1万亿元风险保障,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16个省份。与此同时,中国人保建立了“三农”营销服务部6500多个,“三农”保险服务站2.8万余个,“三农”保险服务点13.6万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核心技术、关键环节保险保障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2021年10月,由中国人保牵头的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成立,旨在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险风险解决方案。针对集成电路领域财产安全等传统风险保障需求,共保体开发出“财产一切险(半导体专用)”“安装工程一切险(半导体专用)”等6款集成电路企业专属保险产品。针对集成电路企业国产材料、芯片研发及应用等新型风险领域,设计了“国产供应材料责任保险”“集成电路流片费用损失保险”等保险产品。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成员单位数量由成立初期的18家增加至21家,共计为24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保险保障金额约1.34万亿元。

保险行业的发展一方面为农业、科技等高风险领域提供了日益丰富的保险保障,另一方面增强了保险资金的实力、拓展了险资的投资渠道。从资金供需看,保险资金久期长,具有跨周期属性。壮大保险资金,有利于培育“耐心资本”、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资产”)副总裁于泳表示,国寿资产针对不同科技企业所处阶段、特性和需求,综合运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产品积极投资科技自立自强和战略性新兴领域,落地一批精品项目,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国寿资产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5.6万亿元,受托系统内账户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模1.66万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2034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规模879亿元,支持绿色投资规模3948亿元。

从长远来看,保险保障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和丰富,能更好地为经济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缓冲和风险屏障。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保险业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引导保险机构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丰富产品供给,完善保障服务,推动供需更加适配。

织密社会保障网

保险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增强社会保障的均衡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近年来,在实施健康中国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过程中,公众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的要求不断提高,多元化的保险保障需求正在加快释放。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居民储蓄率较高,发展养老健康等保险保障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蔡希良表示,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达35万亿元,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同于储蓄、理财、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养老金融应该具备长期积累、跨期支付、保值增值这些重要特征和功能。发展养老金融应该把握好功能定位,在顶层设计、激励政策以及产品服务的提供等各个方面,切实体现政策的一致性和目标的一致性,引导广大社会民众通过科学规划,为老年生活提供稳定、可期的现金流和健康医疗等必要的风险保障。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和推开,已有超过6000万人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推出超过80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涵盖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等多个品种。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赵永刚表示,保险业已先后开发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政策性产品,并结合传统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强养老属性的险种,持续服务居民养老资金积累。相较于银行理财、基金、储蓄等其他金融产品,保险产品在长寿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基于生命表的精算技术,能够为不同群体、不同人生阶段的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资金规划,可兼具终身领取、保证领取、灵活领取等多种形态设计,还可提供抵御生老病死残等多种人身风险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专业价值不可替代。

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保险业积累的养老准备金超过6万亿元、长期健康保险责任准备金超过2万亿元。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加快补齐第三支柱短板,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提高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撑起灾害防护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类灾害易发多发。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到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安全事故,保险业通过分散风险、及时理赔、推动预防,能够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提高全社会整体抗风险能力。

从全球平均水平看,在重大灾害事故的损失补偿中,40%左右由保险业承担,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保险业在完善国家应急保障体系方面,有潜力、有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庄乾志表示,加强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设计,强化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要借鉴国外巨灾风险管理经验,顶层设计风险管理机制,对低频高损特征的巨灾风险和重大风险提供全方位的再保险分散,更好发挥再保险在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巨灾科技功能,提升巨灾保险、应急管理精细化水平。再保险要加快推进巨灾模型开发,要利用科技化手段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摆脱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让巨灾风险“看得清、算得明、管得住”,助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保副董事长、总裁赵鹏表示,中国人保高度重视夯实风险减量服务的数字底座,把用科技降低经济社会的总体风险水平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率先倡导创新并积极践行“保险+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以新技术赋能风险减量管理,从传统的“灾后”补偿转向“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快速响应、“灾后”精准理赔。今年以来,虽然南方部分省份出现了较为极端天气事件,但由于风险减量服务工作的扎实开展,防灾减损效果初步显现。

李云泽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健全多方参与的巨灾保险保障体系,指导保险机构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做好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我国保险业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看,我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以改革增活力、以发展解难题,推动保险业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保险业最新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32.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

THE END
1.发布年度保险理赔报告探讨保险服务八大趋势——中国平安2022年...5月9日,中国平安举办“平安大讲堂·中国平安保险理赔报告发布与保险趋势观察”活动,本次平安大讲堂围绕保险理赔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保险理赔高质量发展、创新理赔服务等话题展开。 会上,中国平安发布2022年度保险理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平安旗下4家保险公司赔付总件数超2亿件,平均每天赔付...http://finance.hnr.cn/bxzx/article/1/1656198110085738497
2.保险行业发展趋势:2022年加快保险市场数字化转型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现在提到保险很多人不在那么的反感,反而会停下来去了解下是否有自己或者小孩家里老人适合的保险产品。我国的保险行业现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增量市场,监管的规范化在推动着保险市场的数字化转型。以下就是2022年保险行业发展趋势。 https://www.chinabgao.com/freereport/85702.html
3.2022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保险密度与深度仍有上升空间】保险行业主要品牌:众安在线(06060.HK)、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中国财险(2328.HK)、中国太保(601601)等。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中国保费收入结构、中国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近十五年来,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总体呈...https://weibo.com/3766869254/LxOazjSVV
1.保险业新征程:政策引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报告精读保险业新征程:政策引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保险行业作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需求日益增长,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保险行业在政策的引导下,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将从政策指引、...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190666188be40a16ebe91d718b.html
2.《2023年安联全球保险业发展报告》:保险成为全球经济减震器,中国...近日,安联集团发布最新《2023年安联全球保险业发展报告》,分析全球保险市场近况,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行业趋势。 2022年全球保费收入5.6万亿欧元,中国表现亮眼 根据安联全球保险报告,在2022年全球通胀率达到8.6%的背景下,全球保费收入接近5.6万亿欧元,比2021年增长了4.9%。寿险保费收入为2.6万亿欧元,尽管增速2021年大幅放缓...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2961938.html
3.30个领域最佳分析师集体预判2022:长牛还在吗?这些板块有历史性机会...中国权益资产2022年的次要主线是2021年受损型行业的“均值回归”行情,包括,家电、社会服务业、航空机场、猪周期相关的农业,以及传统领域核心资产的个股机会。 第三,2022年随着中国政策环境改善及经济企稳,港股有望出现15%-20%的“技术性小牛市”。2021年下半年受到中美各种政策力度冲击,港股释放系统性风险,2022年恒指...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1052236136661.html
4.走过变局之年,保险业能否迎来向好的2022?蒋冠军认为,尽管部分惠民保项目的经营出现一定波动,保障出现升级迭代,但惠民保总体向更良性、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演进,这个趋势有望在2022年延续。 此外,互联网人身险新规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导致经营互联网保险的保险公司显著减少,目前已经有超过20家保险公司公告暂停开展部分互联网保险业务。部分极致性价比的...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172199
5.2022上半年工作总结(15篇)2022上半年工作总结7 在国家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20xx年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运行良好,收入平稳增长、效益大幅提升、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的平稳发展对全市上半年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起了极大促进作用。上半年全市608家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共实现收入xx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https://www.oh100.com/a/202305/6723267.html
6.《2022中国保险发展报告.pdf》资源"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 本报告主要介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当前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探讨中国金融业如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线。报告涵盖了绿色金融的多个方面,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ESG投资... 2022私募行业年度报告.pdf 浏览:54 本报告旨在全面解析2022年中国私募行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人员提供...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m0_37586850/8537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