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文:新时代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

第一层含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发展潜能得到空前释放。

2013年我国保费收入1.72万亿元,2022年达4.70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0.6%,而同期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3%左右。正是在这10年里,中国保险市场跃居世界排名第二,并至今连续保持7年。

在过去10年里,人身险保费收入从2013年的1.10万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3.4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2.0%;健康险从1123亿元提高到865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2.7%;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比例从2013年的1.3%提高到2022年的4.2%,在我国多层次医保制度的重要地位日显重要;养老保险公司的数量由10年前的5家增加到目前的10家并增设1家养老金管理公司,为夯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储备贡献了“保险力量”,具有养老功能属性的商业养老保险长期责任准备金已超过6万亿元,而10年前只有0.88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1%。

10年来,保险深度从2013年的3.03%提高到2022年的3.88%,保险密度从1266元提高到3326元,提高了1.6倍;保险资产总额从2013年的8.23万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27.15万亿元,占GDP比重从14.9%提升至22.4%,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主力军和活跃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源头活水。

2

第二层含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保险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多层次社保体系的重要补充。

在我国多层次社保体系中,商业保险公司深度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主办及长期护理保险的承办,并以独具一格的“惠民保”创新产品主动对接多层次医保体系,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普惠型商业保险新形态,在世界各国保险业中成为难以复制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首先,2012年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以来,近20家保险公司开展的大病保险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参保人数已超过12.2亿城乡居民,累计赔付近6000万人,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基础之上平均提高了10个至15个百分点;其次,长期护理保险试点7年来,已有20家保险公司深度参与经办业务,试点城市达49个,覆盖参保人数1.7亿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214万人,基金直接支出累计超650亿元,年人均减负1.4万元,拉动社会资金投资超500亿元,建立定点服务机构7800余家,创造就业机会33万个;最后,惠民保即“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在过去4年里异军突起,日益成为多层次医保体系的重要补充形式,超过80余家保险公司参与其中,覆盖的地域和人数逐年增加,累计参保已超过3.4亿人,2022年触达29省159个地区和289个地级市,232款产品覆盖1.58亿人,保费收入180亿元。

3

第三层含义,保险业提升空间很大,助力建设金融强国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大有可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人口规模14亿,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是保险市场的蓝色海洋;发展普惠型保险大有可为。

欧美发达国家保险机构对中国保险市场纷纷看多,认为中国保险市场未来可期,潜力巨大。

例如,保险巨头安联保险集团发布的《2023年安联全球保险业报告:动荡年代的锚》预测,中国保费收入将从2022年占全球保费收入总量的11.4%提高到2033年的15.2%,年均增长率为8.1%,而全球保险增长率为5.2%;到2033年,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将达1.49万亿欧元(11.6万亿元人民币,按1欧元=7.8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将达0.34万亿欧元(2.6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约10.6%,届时,中国健康险市场将跃居全球第二位。

包括安联保险集团在内的很多国际保险组织的预测均显示,未来中国保险市场增长率将高于发达国家。

4

第四层含义,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加持下商业保险发展后劲十足。

我国商业保险作为新农合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有力承办者、城镇职工补充医疗和补充养老保险的积极运营者、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唯一主办者、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养老基金受托投资的重要管理者,正在成为多层次社保体系的重要力量和有力补充。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还存在很多弱项。

例如,2022年我国保险深度是3.88%,而世界平均水平是7.0%(2021年数据,下同),美国是12.0%,我国台湾地区高达17.4%;再以保险密度为例,2022年我国是496美元(3326元人民币),而OECD成员国平均是3650美元,美国高达8565美元。

我国保险复业只有40多年历史,包括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在内的社保体系制度框架正在搭建,大力发展保险业的机遇正在来临。

目前正值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36城先行先试一周年。

从狭义上讲,税收政策支持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囊括了商业保险在内的银行储蓄、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从广义上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还包括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例如,包括去年底专为养老保险公司开设的“商业养老金”业务的试点和试点刚结束并于上月扩大到全国范围的为人身保险公司开设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

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加持下,保险业必将迎来下一个黄金10年发展期,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出应有贡献。

THE END
1.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状况与投资规划建议报告2024(3)中国保险业高速发展阶段(2019年至今) 1.4.2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1)保费收入分析 (2)保险规模分析 (3)保险监管分析 (4)保险发展潜力分析 1.4.3 保险业对外开放的状况 1.4.4 中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1.4.5 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策略 第2章:中国保险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http://96892234.b2b.11467.com/news/7909429.asp
2.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一、普通人寿保险的种类 二、新型人寿保险的分类 第三节 人寿保险的运作及条款 一、人寿保险的运作 二、人寿保险常见的标准条款 第二章 2023年国际寿险业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 2023年国际寿险业运行分析 一、各国寿险公司利率风险和利差损有关情况介绍 二、国际寿险业资产管理发展分析 三、对中国寿险业的启示 ...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Q87504NRQF.html
1.中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近年来,中国保险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保险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保险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https://www.jianshu.com/p/9f36a91ac940
2.我国保险业未来发展方向管理风险,保险业 其他 1516 2023-09-17 03:22:29 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方向 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是阻碍银行保险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在中国金融业日趋明显的综合经营趋势下,银行保险...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topics/512180
3.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摘要: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30余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70716000008_1395285.html
4.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6篇(全文)保险业一直对于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近几年来,保险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回顾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保险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过了四个发展时期。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2jxigif.html
5....年安联全球保险业发展报告》:保险成为全球经济减震器,中国保险...近日,安联集团发布最新《2023年安联全球保险业发展报告》,分析全球保险市场近况,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行业趋势。 2022年全球保费收入5.6万亿欧元,中国表现亮眼 根据安联全球保险报告,在2022年全球通胀率达到8.6%的背景下,全球保费收入接近5.6万亿欧元,比2021年增长了4.9%。寿险保费收入为2.6万亿欧元,尽管增速2021年大幅放缓...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2961938.html
6.这些新规将影响中国保险业未来回顾20232023年10月25日,国家金监总局印发《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由试点业务转为常态化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转为常态化业务,在所有者权益、偿付能力、责任准备金覆盖率等方面符合监管要求的保险公司,均可申请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这意味着参与该项业务的险...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924214
7.保险行业发展(精选十篇)保险会计的逐步发展, 促进了保险业监管体系的完善。行业监管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的方针, 以偿付能力、分类监管为重点, 逐步建立了完整的监管体系。 一是建立完整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2003年, 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 我国偿付...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qu590m.html
8....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中资保险机构带来哪些机遇?孙海洋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保险业带来了开拓海外市场的重大机遇。目前,“一带一路”项目的保险业务重点正发生两方面的转变:从财产和工程领域扩展到企业全方位的风险保障,从产品供给转向服务配套。在此领域中蕴含巨大商机,中资保险机构应该大力发展海外业务,做好海外资源建设,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保驾...https://www.yidaiyilu.gov.cn/info/iList.jsp?cat_id=10025&info_id=174617
9.德勤2024年全球保险行业展望德勤中国德勤中国保险业主管合伙人黄颂欣分享道:“保险业对全球各地的经济发展都具备着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在中国,探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德勤认为保险科技、绿色保险、普惠保险和数字保险将是大部分保险企业未来数年的重点领域。” ...https://www2.deloitte.com/cn/zh/pages/financial-services/articles/financial-services-industry-outlooks-2024/insurance-industry-outlo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