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0日,工信部信息中心正式发布《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负责该白皮书项目的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表示,这是国内第一份官方发布的区块链产业白皮书。
重要章节内容抄摘如下:
区块链的各类特性提供信任机制,具备改变金融基础架构的潜力,各类金融资产,如股权、债券、票据、仓单、基金份额等都可以被整合到区块链账本中,成为链上的数字资产,在区块链上进行存储、转移、交易。区块链技术的去中介化,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使金融交易更加便捷、直观、安全。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相结合,必然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业务模式、服务场景、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业态发展带来更多影响。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改进以及区块链技术与其他金融科技的结合,区块链技术将逐步适应大规模金融场景的应用。下面对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信用证、保函、福费廷、保理、票据)、征信、交易清算、积分共享、保险、证券等典型金融场景的应用展开梳理。
中国银行业从整体资金规模、用户数量、市场份额等方面在国际上都有一席之地,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有很多欠缺。比如银行间业务报文的传递还在依靠国际组织Swift、EDI等,这些国际组织控制了平台、数据、用户,尤其是与银行之间国际贸易、国际收支数据。从2017年开始,部分国内银行已经开始思考建立银行间业务报文收发联盟的问题,着手打造自己基于区块链系统的贸易金融平台。通过贸易金融项下的区块链信用证、保函、福费廷、保理、票据,以联盟链的形式建立银行间报文交互网络,国内银行、境外分行、国际银行以平等、共享、自由的身份加入,同时可以利用区块链多方参与的特性邀请生态企业一起参与,国家官方机构如海关、税务、司法、工商也可以参与共建生态。生态一旦建成,不但可以解决银行间报文收发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帮助银行、监管机构识别贸易背景真实性,跟踪信贷风险,建立以中国银行业为基础的业务标准、报文标准、技术标准,让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金融领域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利用区块链进行供应链管理则能够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通过增强信息化程度加强供应链上下游沟通,优化物流行业效率,同时品牌方也可实时查看运输状态,降低信任和管理成本。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与供应链的多方协作十分契合,物流信息被存储在分布式账本中,信息公开透明可追溯,减少了低效缓慢和人为失误,同时也为企业优化物流管理提供了可信数据支撑。对个人客户来说,由物流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代收、错收、物品丢失等现象十分普遍且尚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区块链的不对称加密技术可以保证寄件方和收件方的身份真实性,只有在收件方提供私钥后,物品方能被确认签收,避免了他人代签、不送到收件人手上、物品损坏丢失无法追责的可能性,实现精准物流管理。此外,也能避免物流公司篡改数据,销毁证据,为公平有效判定事故责任提供重要基础。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加密等特性使得它在财务管理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场景,接下来我们将对区块链在账目管理和审计两个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图7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
伴随着能源革命和环保运动,能源行业正在向清洁化、分布式转型,呈现多能流互补的新型能源结构。自下而上的分布式能源体系将成为传统能源体系的有力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区块链有望成为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重要的实现手段。区块链技术可以结合能源行业分布式交易系统和清洁能源普及两大趋势广泛应用。针对能源生产环节,提高能源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监测准确度;针对能源交易市场,为批发能源交易市场提供安全交易保障并降低沟通成本,为零售能源交易市场提供实时支付清结算系统,推进清洁能源普及;针对能源行业投融资环节增加投融资渠道,降低投融资风险;针对能源行业的节能减排提高参与度,提供流动性,达到稳定气候变化的目的。“区块链+能源”项目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分为以下几类具体应用:能源生产、能源交易、能源资产投融资和节能减排。
“区块链+能源生产”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在生产环节对相应单元的计量、检测、运维等生产管理。传统能源生产环节多由公司自主进行,大量未经认证数据形成孤岛,信息价值难以被挖掘。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政府、企业、个人在能源生产环节的进入门槛,在此基础上实现更灵活的商业模式。作为强线下的应用场景,能源生产流通需要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和硬件设备进行结合,打通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隔阂。依靠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保证数据流转真实,同时结合区块链大幅提升数据的可信度和安全性,为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区块链+能源资产投融资”指对能源行业资产的新型投融资方式。能源行业投融资具有投资回报稳定,但前期投入巨大,资产信息不透明的特点。基于更加透明的可追溯的区块链技术,增加资产细节,提高投资环节透明度,使得传统能源企业的优质资产获得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降低投资者风险以及政府的监管成本。例如,2016年中国能源区块链实验室(能链科技)推出绿色ABS(资产证券化)云平台,基于联盟链登记电站发电机组、发电瓦数等基本情况,使电力资产生产过程清晰可见,回报收益可预测,在提供生产监测的同时保证信批透明及时,为电站解决了融资困境,为监管机构打造了穿透式管理,为投资人降低了投资风险。此外,在环境容量与资源储备的双重限制下,可再生能源与节能减排成为环境保护两大重要利器。能链科技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合作共同搭建“碳链”于16年12月底落地应用。该项目建立了基于区块链的绿色碳减排资产(如CCER)资产数字化交易平台,以增加企业参与度、激励企业加入节能减排、巩固环境保护成果。
区块链与医疗的结合,符合技术需要支撑纯数字信息技术之外的其他复杂应用场景落地的趋势,电子医疗数据的处理是当前区块链热点研究的领域之一。然而医疗数据共享的痛点主要在于患者敏感信息的隐私保护与多方机构对数据的安全共享。区块链作为一种多方维护、全量备份、信息安全的分布式记账技术,为医疗数据共享带来的创新思路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区块链无中心服务器的特性使得系统不会出现单点失效的情况,很好的维护系统稳定性。如图8所示,区块链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可以实现多方在区块链平台上对数据进行共享,满足获取患者历史数据、将共享数据用于建模和图像检索、辅助医生治疗和健康咨询等。
图8医疗数据区块链共享平台
隐私保护层面:传输的医疗数据经过加密处理,安全地存储在区块中,难以篡改。所有的用户真实信息都是匿名的,难以追溯数据源头。还有在存储的数据形式和内容方面,可以根据数据共享类型的需要进行改变。例如对于图像类型的数据,可以将图像的特征作为加密的数据进行存储。
图9分布式智能配电信息安全系统(DIPS)示例
以上为白皮书部分场景应用功能。本白皮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发布,本文引用。
推荐阅读
大数据白皮书(2021年)-中国信通院
2,238
区块链的发展以及方向
原创:玄明子金禅区块链财经区块链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一方面,它是魔鬼,被人用来包装项目,成为21世纪最佳割韭菜利器。一方面,它是天使,有人用来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