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协会要闻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19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20年3月2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对外发布2019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保险业协会根据62家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人身险公司提供的2019年经营数据,从保费规模、经营主体、产品类型等方面分析了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整体运行情况。

一、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总体情况

(一)规模保费恢复正增长

总体来看,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发展良好,经营主体保持稳定,经过近两年的调整,互联网人身保险规模保费恢复正增长,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857.7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55.7%。

从各公司年度规模保费来看,2019年开展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公司中,国华人寿以累计379.8亿元的规模保费位列首位。此外,规模保费排名前十的公司还有: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弘康人寿、人保健康、农银人寿和人保寿险,前十家公司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624.8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的87.5%,行业集中程度较高。规模保费排名前列的中资保险公司和银行系保险公司占比较大。

从业务增速的角度看,2019年有39家公司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实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增长幅度最大的为英大泰和人寿,其规模保费较2018年同比增长700多倍,增速排名前十的公司还有:北京人寿、中荷人寿、中融人寿、人保寿险、招商局仁和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恒安标准人寿、招商信诺人寿、泰康养老,中小寿险公司的互联网人身险业务正在加速增长。

(二)第三方平台优势明显

从渠道方面来看,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的渠道经营模式仍然呈现以第三方平台(渠道)合作为主,公司自营平台(官网)为辅的发展格局。据统计,61家公司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开展互联网业务经营,51家公司通过公司自营平台展开经营,50家公司采用自营平台和第三方平台“双管齐下”的模式,整体与2018年保持一致。2019年通过第三方平台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619.8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63.3%,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的87.2%;通过自营平台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37.9亿元,同比增长18.2%,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的12.8%。

2019年,通过保险公司自营平台(官网)进行投保的客户数量合计达1039万人次,较2018年同比减少18.8%。

在官网流量(PV)方面,2019年全年累计官网流量共达61.5亿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3.2%。其中,平安人寿年累计流量为42.8亿人次,太保寿险年累计流量为11.9亿人次。

(三)业务结构持续调整,健康险稳定增长

从产品结构来看,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结构持续调整,除意外险出现下滑外,寿险、年金保险和健康险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健康险增幅最大。寿险仍为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主力险种,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212.4亿元,同比增长79.5%,在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中的占比达65.3%,同比增长8.7个百分点;年金保险成为第二大险种,累计实现规模保费353.2亿元,同比增长4.5%,在互联网人身保险中占比为19%,同比下滑9.3个百分点;健康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36亿元,同比增长92%,在互联网人身保险中的比重继续提升,达到12.7%,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意外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56.1亿元,同比下滑1.8%。

在整个保险行业加速回归保险保障本源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健康险实现连续5年稳定快速增长趋势。

其中,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依然是互联网健康险市场的主力险种,2019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44.7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126%,占互联网健康险总规模保费的61.3%;重大疾病保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54.4亿元,同比增长60.7%;另外,护理保险虽在互联网健康保险中占比较小,但其增速最快,较2018年增长近70倍。

二、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新的变化

(一)互联网保险监管政策进一步明晰

(二)互联网人身保险规模保费再上新高

2014至2016年,互联网人身保险迅速兴起并获得飞速发展,在经历了2017、2018两年的调整后,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恢复增长,保费规模也再上新高,显现出长期向好发展趋势。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客户运用互联网自主消费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各保险公司积极利用互联网场景和数据资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新零售、出行、物流、健康等领域开发的一系列场景化普惠型的创新保险产品更符合当代互联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另外,通过推进“互联网+保险”的深度融合,各公司逐步推出包含投保、保全、理赔、续期交费、回访、咨诉等保险全流程在线服务体系,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保险服务需求。

(三)业务结构持续调整,长期保障型业务快速发展

近两年,整个保险行业加速回归保险保障本源,各人身险公司积极调整产品业务结构,加大力度推进发展长期储蓄型和保障型保险。长期保障型产品也逐渐被作为各人身险公司互联网业务的重点发展方向,2019年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与2018年相比,短期产品如投连险规模保费下滑38.8%,交通、旅游意外险等也下滑48.8%,重大疾病保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保障类产品规模保费则快速提升,同比增长分别为:60.7%、76.7%和66.7%,长期养老年金保险保费规模也实现徒增,同比增长达92.4%。

(四)互联网红利逐步消退,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竞争激烈

一方面,随着网络用户规模乃至整体网民数量增长率下降,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正在逐渐消退,除规模保费排名前列的公司可依靠其母行或集团庞大的客户资源外,其他经营互联网业务的人身险公司借助第三方平台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保险行业加速回归保障本源及客户保险意识的逐步提升,消费者对长期保障型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仍过于单一,医疗险、重疾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价格战仍是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竞争的一种主要手段,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局面仍会持续。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对线下传统销售模式带来不小的冲击,各保险公司利用科技赋能,加速布局线上保险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客户体验,可能为互联网保险带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机会。

THE END
1.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有哪些正点财经专业第三方互联网保险平台。此类平台属于互联网金融信息门户,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是保险类网络平台,以独立第三方的角色为保险消费者和保险企业提供产品销售和专业服务,能够起到中间制衡作用。平台聚合资源能力强大,具备专业服务优势,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主要包括020模式、BZC模式以及020和132C相结合模式三种。截至2016年,国内各类...http://www.zdcj.net/ticai-4866.html
2.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保险产品的在线购买和服务的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灵活的保险购买方式。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在线浏览和比较各种保...https://www.xyz.cn/toptag/disanfangwangluobaoxianpingtai-59471.html
3.CNPS第三方互联网汽车保险平台推荐度排行榜1. 资料来源:Chnbrand2021年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SM(C-NPS?) 2. 事先未经Chnbrand明确书面同意,禁止将本图表信息或研究结果用于广告或促销 点击此处查阅C-NPS细分指标 窄型 | 宽型 | 下载 Chnbrand 2020年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SM(C-NPS?) 第三方互联网汽车保险平台推荐度排行榜 (得分在负100分至正100分之间)...http://www.chn-brand.org/c-nps/qcbxpt1.html
4.互联网保险新规严管“第三方网络平台”,流量巨头们还能不能卖保险?“第三方网络平台”可以开展展示、说明和网站跳链等营销宣传活动,但前提得到持牌保险机构的委托。 近日,互联网保险行业迎来又一个政策重磅,媒体报道称由银保监会中介监管部牵头起草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已于近日小范围下发至保险机构。 https://www.01caijing.com/article/255129.htm
1.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是什么基础知识作为用户,我们在面对众多保险产品时常常感到头疼,因为保险合同的文字条款晦涩难懂,各种保险险种琳琅满目,加之价格、赔付等方面的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变得越发困难。然而,现在有一个便捷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轻松比较不同保险产品的优劣、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5-617888
2.持续完善互联网保险监管在短短10多年间,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政策和法律规则从无到有、从零散到体系化、从粗放到精细,逐步健全完善。2020年12月,银行与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为解决虚假宣传、可回溯管理、信息管理、强制搭售、跨地域经营、非持牌机构合作经营和售后服务等问题,《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https://wxb.xzdw.gov.cn/wlaq/zljg/202409/t20240913_507010.html
3.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保险平台有哪些互联网保险管理办法解读→...摘要:互联网保险平台有哪些?网上保险平台也叫做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它是指保险公司依托有成熟技术的第三方提供的网站平台进行保险产品的销售,第三方可以是保险中介和兼业代理行业网站。网上保险也称网络保险或者网销保险,是新兴的一种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媒介的保险营销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保险代理人营销模式。 https://m.maigoo.com/goomai/189932.html
4.持牌机构谋变第三方平台踊跃互联网保险迎来发展新“节点”在微保依托互联网巨头的流量和品牌加持迅猛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些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正寻求通过登陆资本市场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今年9月初,保险电商平台——慧择保险向美国证交会(SEC)递交了上市申请,开启了在纳斯达克的IPO征程。据悉,慧择保险的联席承销商由摩根士丹利、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及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https://www.workercn.cn/33007/201910/09/191009101209036.shtml
5.第三方网络保险平台总部在深圳,国内较早、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保险门户网站,网站大但比较杂。技术支持为深圳市保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持意外保险卡等卡类产品销售,联合泰康在线实现健康保险销售。极有可能上市的保险中介企业。 编辑本段优保 总部在厦门,国内第一家外资第三方保险平台,其母公司ehealth是 美国最大的健康险在线投保平台,...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0/11/7264781_134664977.shtml
6.互联网保险收放结合监管涉足“无人区”:传统险企跨地域&互联网险...2015年,《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实施,有效促进了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四年来,互联网保险迎来爆发期,不过随着互联网经济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保险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互联网保险服务投诉居高不下,第三方平台仍在灰色地带游走不绝,行业从业人员如何互联网上宣传保险仍处盲区。https://m.cls.cn/detail/417749
7.北京率先整治互联网保险,部分网络平台暂停卖保险证券日报消息,在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发布整治互联网保险的《北京银保监局关于规范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证券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部分第三方网络平台仍然可以进行投保保险产品,但目前已有平台已经不能投保。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4&newsId=1928543
8.互联网保险新规再征求意见:细分第三方网络平台,只能宣传不能销售第三方网络平台在互联网保险发展中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互联网巨头跨界保险,更是利用其流量优势,制度优势,有力推动了保险知识普及以及产品创新,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保险的市场空间,形形色色的场景保险就是明证。 但第三方网络平台在跨界保险业务的经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业内引发不少争议,例如倚仗自身...https://www.iyiou.com/news/20191215120302
9.划重点丨互联网新规来了,第三方与中小险企何去何从?发展与规范之间,一部互联网保险监管的部门级制度落地。这一次“机构持牌、人员持证”的监管铁律之下,与此前的有何去区别?多方关注、博弈的放行区域销售、线上线上融合、第三方平台等行业“火力点”适用哪些监管规则? 关注一 什么是互联网保险? 这说的是互联网保险的定义。作为部门级规章,首先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0-09-28/202159153.html
10.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征求意见!加强资质管理明晰第三方网销平台责任边界...【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征求意见!加强资质管理 明晰第三方网销平台责任边界】“互联网保险表象丰富,问题交织,矛盾交迭。”这是《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的一句话。(券商中国)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12151324015496.html
11.互联网保险迎新规!一文读懂六大要点+起草说明行业类似蚂蚁金服、腾讯和今日头条第三方网络平台能否进行互联网保险销售? 不能。 《办法》要求保险机构授权营销宣传合作机构的营销宣传活动仅限于保险产品展示和说明、与保险机构自营网络平台网页链接等,营销宣传合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开展保险销售,不得开展保险产品咨询,不得开展保费试算,不得片面比较价格和简单排名,不得...https://www.51credit.com/info/redian/1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