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夫妻财产分割案例分析报告(附典型案例裁判要旨)

2011年8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首次对婚内夫妻财产分割作出规定,允许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及“不同意支付医疗费用”情形下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直接吸收了该司法解释的规定。

一、检索背景及裁判概况

(一)婚内财产分割纠纷案件数量逐年增长

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4条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止2020年10月25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所公布的涉及该条文的裁判文书共计552份,呈逐年增长趋势。

经人工阅读筛选,诉讼请求中明确提出婚内财产分割的裁判文书268份,为本次梳理分析的样本。

(二)纠纷案由及案件类型

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案例涉及众多案由类型,常见案由为分家析产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共有类纠纷、所有权类纠纷、执行异议类纠纷、扶养类纠纷、婚内财产分割纠纷、夫妻财产约定纠纷、其他婚姻家庭纠纷、其他所有权纠纷等。

我们发现,该类案件呈现出一些地域特色,如:上海、北京地区案件集中在请求分割拆迁利益方面;江苏地区以同居析产提起诉讼较多(实质均为婚内财产分割,原因主要为结婚证及婚姻档案遗失、未达婚龄结婚等)。

(三)纠纷原因及当事人婚姻状况

纠纷的主要原因为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不支付医疗费用、其他纠纷:

1.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1)一方擅自取出存款、将存款转给第三人;(2)一方擅自处分房屋、车辆及股权等,如出售转让、过户给自己与前妻(或前夫)所生的子女等;(3)拆迁安置补偿款项由一方控制,另一方无法支配;(4)夫妻共同财产因一方个人债务被强制执行。

2.不支付医疗费用。包括不支付本人医疗费用及不支付子女、父母医疗费用。

3.其他纠纷主要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分家析产纠纷。就当事人的婚姻状况而言,执行类案件均系夫妻关系尚存续,对夫妻是否起诉离婚及是否处在分居状态等未重点审查。其余案件中夫妻双方多系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或驳回离婚请求)后,或虽未起诉离婚但长期分居(包括因感情破裂分居及老年人因客观原因跟随子女居住或入住养老机构等),且多数系再婚。

(四)分割的婚内财产类型

分割的婚内财产主要为房屋和钱款,也涉及股权、投资款、车辆、债务等。大量案件因一方擅自出售了房屋、股权、合伙份额、车辆等,当事人不得不主张分割相应款项。

(五)裁判结果

在本次梳理的268例婚内财产分割案件中,未支持分割167例,支持分割101例,支持分割率约为37%。

1.支持婚内财产分割的主要情形、分割方式、分割对象及分割比例

在支持婚内财产分割的案例中,以“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为由分割的案件76例,占比约75%;以“不支付医疗费”为由分割的案件19例,占比约18%,其中有18例系本人患病,仅1例系未成年子女身患重病。此外尚有6例其他情形,包括执行异议、代为析产等。

在分割方式上,钱款均直接进行实物分割,而房产主要以确认份额方式分割。偶有案例因情况较为特殊,如原告方因伤残需支付医疗费用主张房屋折价款,法院予以支持。还有个别案例,法院判决确认股权比例及债务清偿份额。

在分割比例上,平均分割的案件86例,即85%的案件为夫妻双方平分,其中大部分原告主张平分,小部分请求依法分割。另15例案件法院判决转移隐藏夫妻共同财产一方适当少分,其中有7例无过错方的分割比例为60%左右,有3例无过错方分得70%,另有1例法院判决房产及公积金扣除合理开支之后的余额全归原告方,但该案系婚生子重病难以得到及时治疗被告不履行抚养义务,情况尤为特殊。此外尚有4例,法院认为损害财产方对财产的取得贡献较大应适当多分,无过错方分得比例为40%左右。

2.未支持分割的案件,主要集中在缺乏证据证明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不符合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定情形。典型情况有:

(1)一方有转移财产的嫌疑,或提起分割诉讼为了防止转移隐藏,法院均不支持分割。

(2)部分案件法院考察转移隐藏的财产数额或占整体夫妻共同财产的比例,数额不大或者比例不高,法院认定尚未造成重大损害,不支持分割。

(3)如离婚案件正在诉讼过程中,大多数法院认为夫妻财产分割可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本案不支持分割,也有部分法院判决分割。

(4)部分案件结合当事人的实际生活需求情况(如双方均有老年人需要照顾、对方患病、唯一住房),认为分割可能导致配偶方权益得不到保障,不予分割。

(5)对转移财产进行分割,未转移的财产不分割。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观点

(一)确认份额是否属于分割共有物

实务中,存在针对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有房屋,另一方请求确认其享有(占)份额的情形。此时,确认份额请求是否属于分割共有物不无疑问。

对此,笔者赞同“分割是指对共有财产的区分。也就是将共有的财产通过分割变为各自所有。而共有性质的变化,变化后仍然是共有房产,所以不属于分割。”同时,仅仅确认份额通常难以实现当事人的诉讼目的,双方的实质纠纷仍未解决。实务中,存在一审法院对夫妻共同财产以确认各占50%份额的方式予以“分割”,二审法院以并未解决该房屋的纠纷,存在事实认定不清的情形为由发回重审的案件,这在一定程度也印证了前述观点。

但是,“在申请人决定转变共有模式的时候起应视为打破共有关系的一种选择,其与分割共有物是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的。”因此,可以将确认份额的请求作为一种不准确的诉讼请求,而实质认定原告系请求分割共有物。

典型案例:(2018)津02民终4188号

裁判要旨:原告与被告现仍处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在夫妻共同财产即上述房屋产权所占份额已经确认的情况下,原告起诉要求确认其享有房屋产权0.5%的份额,实际诉讼目的为通过确认份额达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要求。

(二)分割的对象与分割结果

在分割对象方面,存在对全部财产进行分割还是对部分财产进行分割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对婚内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时,既要分割积极财产,也要分割消极财产。这里的消极财产是指共同债务。”

在分割后果方面,有观点认为,“夫妻之间从此开始适用分别财产制,原先的约定财产制或者法定财产制不再适用。分割财产之后,夫妻对各自的财产自行行使权利。夫或妻一方所负担的债务,另一方不负偿还义务。”但相反观点认为,“以非常财产制为前提的共同财产分割,在共同财产分割后,夫妻双方施行分别财产制;由于我国《婚姻法》没有这一制度,因而应当理解为分割共同财产后,夫妻对将来的财产仍然实行共同财产制。”

笔者认为,婚内财产分割原则上是对部分财产进行分割,分割后并不导致开始适用分别财产制。其理由为:

1.如果认为是分割所有共同财产,此时就“应当在尽量不影响夫妻共同生活的情况下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院应当在考虑夫妻的财产状况和收入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夫妻双方各自应当承担的子女抚养教育费用和家庭生活费用,并在判决书中写明夫妻各自支付的数额、周期以及支付的方式”,这在实务中很难落实。

2.“婚姻法没有规定夫妻法定情形下的分别财产制,作为夫妻共同共有财产制度的补充。但物权法仍然对共同共有财产受侵害情形下的救济作出规定。物权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在有重大理由的情况下可以不解除共有关系而分割共有物。本条司法解释规定就是对上述‘重大理由’在夫妻共同财产制度情形下进行解释”。据此,司法解释并未采纳夫妻分别财产制,在分割时并非对所有财产、债务进行分割,而是仅针对部分财产进行分割。

3.从实务裁判来看,原告通常也仅针对特定财产提出分割,分割后适用分别财产制的观点有违不告不理原则。

(三)对“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理解

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起草过程看,“增加不得损坏第三人债权的要求”系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提出的意见。笔者认为,婚内财产分割“不得损害债权人利益”,但也无需在条文中单独予以强调。主要理由为:

1.“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缺乏具体判断标准,在婚内财产分割案件中很难查实是否损害债权人利益。在实务中,有的法院要求原告“证明其要求分割共同财产未损害债权人利益。”显然,原告很难就这一消极事实进行举证。

3.《民法典》第1066条的表述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未再强调“不得损害债权人利益”。

典型案例:(2017)川1803民初503号

裁判要旨:原告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被告将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在房管所和国土局登记在被告一人名下,单独所有,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为由,请求确认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中原告享有50%的份额,但是该房屋已在房地产管理所办理了借款抵押担保登记,抵押权人依法享有抵押财产的优先受偿权。如夫妻对诉争房屋进行分割后,不利于债权人某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抵押财产行使优先受偿权。因此,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四)本人患病是否属于分割事由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4条第2款将“不同意支付医疗费用”情形限定为“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在实务中,配偶本人患病是否属于该条规定的分割事由,存在争议。

(2)“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其中扶养义务既包括生活上的扶助,更包括一方患病时的扶持,因此在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应当以支付医疗费用等方式保障患病方受到医治。其不履行该义务的,患病方有权要求其支付医疗费、履行法定扶养义务,另一方不自动履行已生效判决书的,可通过强制执行程序实现对其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不需通过本条规定的方式来实现救济。”

典型案例:(2020)赣10民终387号

2.相反观点认为,根据举轻以明重的法理,配偶本人患病属于该条规定的分割事由。

典型案例:(2019)黑0882民初1401号

1.亲属关系较远的被扶养人患病尚有权要求分割共同财产,作为至亲的配偶本人患病反而不能要求分割共同财产,这明显有悖于法理、情理。

2.虽然患病配偶可以要求对方履行扶养义务,但通常仅能主张已经发生的费用,且不针对特定财产。若双方仅有房产等情形下,如不支持婚内财产分割将可能导致患病配偶难以及时、有效地通过处理财产获得治疗款项。

3.是否需要婚内财产分割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与判断,从笔者检索的裁判文书来看,实务中绝大多数案件均为配偶本人患病而非其他被扶养人患病。

(五)损害共同财产时能否不分或者少分

1.有利于制裁违法行为,保护配偶合法权益。

2.与《民法典》新规一致。《民法典》第1092条修改了《婚姻法》的规定,“不再限定上述恶意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的行为发生的具体时点,转而强调上述行为与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之间的关联性。实务中,只要能举证证明上述恶意处分夫妻共同财产行为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的行为目的是变相减少可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从而让夫妻另一方少分财产即可。”即“无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发生于离婚诉讼前还是离婚诉讼中,均不影响本条规定的适用。”

典型案例:(2019)川0704民初1710号

裁判要旨:被告张某明知委托事项是办理案涉房屋的抵押贷款,也明知贾某对此不予同意,仍然进行委托办理,且虚构离婚事实的贷款申请资料上均有“张某”签名,也能够充分证实张某存在隐瞒贾某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恶意,故意使贾某丧失了对共有房屋的平等处分权。无法认定其贷得款项实际用于了夫妻共同债务偿还,现款项去向不明,贾某显然丧失了对贷得款项的支配使用权。张某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四十七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之规定,案涉房屋分割中张某应不分或少分。考虑张某转移夫妻共有财产所涉金额较大,主观过错严重,故酌情确定张某仅能分得该房屋30%的份额。

THE END
1.《财产保险案例及分析.》.doc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财产保险案例及分析.》.doc 案例1.2 电梯受损拒赔案 [案情简介]某事业单位向A保险公司投保财产综合险,承包房屋建筑及附属机器设备等设施。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报案,表示投保设备中有一部电梯线路起火,造成配电柜起火使两部进口电梯受损,索赔金额超过100万元。接报案后保险公司对事故现场进行查勘。该单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1128/30380081.shtm
2..拍卖诉讼案例精选:200个典型案例裁判文书解析"《拍卖诉讼案例精选:200个典型案例裁判文书解析》全面系统分析拍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实体和程序问题,所选案例涵盖了审判程序不同阶段以及执行阶段,分别从拍卖合同、拍卖侵权、拍卖当事人、拍卖业务流程、国有或集体资产拍卖的特有问题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主要争议进行了重点分析与阐述,并对案例反映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概...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77494
1.离婚协议书内容约定不明引起分割财产时产生纠纷的案例分析离婚后,女方李某因财产分割与男方产生分歧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后的财产纠纷诉讼。 原告李某诉称:原、被告于2003年在北京市某区民政局登记离婚。由于离婚协议仅对人身关系及子女抚养进行了约定,未涉及任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具体内容。由于原、被告名下的财产存在巨大悬殊,现依法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法分割夫妻共同共有...https://www.66law.cn/laws/236958.aspx
2.财产保险合同案例财产保险合同案例分析:财产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原告沁阳市华康物资有限公司、赵小立与被告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沁阳市营销服务部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一案...https://m.huize.com/study/studytag/word-2240.html
3.《对话人民法官》栏目之不当得利纠纷案例分析《对话人民法官》栏目之不当得利纠纷案例分析 ——吉林省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一庭员额法官杨迪 开栏的话: 这里,有您关注的法律知识 这里,有对法律法规专业权威的讲解 这里,有对典型案例深入浅出的剖析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吉林省四平市中级人民...http://jl.people.com.cn/n2/2023/0704/c349771-40481059.html
4.本周热点婚姻家庭中的财产纠纷法律解读【本周热点】婚姻家庭中的财产纠纷法律解读 婚姻家庭以及遗产继承等问题纷繁复杂,很容易产生矛盾纠纷。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的孟祥森律师,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对婚姻家庭及遗产继承等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本 期 嘉 宾 孟祥森 律师...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783827
5.民事案例分析真实案例通用12篇然而,案例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案例表面进行分析,还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之后,让学生书写状、答辩状、财产保全申请书等法律文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等应用技能。 2.“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对于实践教学,《民事诉讼法》课程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形式,包括案例教学、庭...https://www.xueshu.com/haowen/138843.html
6.机动车保险纠纷典型案例分析随着近两年我国机动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保险已成为我国财产保险业务中最大的险种,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车辆保险纠纷诉诸法院。那么,下文是由yjbys小编为大家提供机动车保险纠纷典型案例分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规则要述 01 . 驾驶员被自己车辆侧翻砸死,交强险及三责险免赔 ...https://www.yjbys.com/edu/qichegusun/243393.html
7.虚拟财产被侵权报警找谁?从现实情况分析,使用外挂并不会直接侵犯他人的虚拟财产,但由于它的使用可以使玩家获得更多的虚拟物品,所以往往也会与一定的虚拟财产纠纷产生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性主要表现为:因涉嫌使用外挂,网络公司在采取封号、冻结网民的虚拟财产时,如果措施不当,证据不足,极易引起纠纷。 https://www.64365.com/zs/883787.aspx
8.发现原创以案说法——解析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常见问题一、某银行代销金融产品违反适当性义务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例分析 基本案情 上海金融法院关于某银行上海淮海支行与王某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2022)沪74民终919号案件作出的《民事判决书》中,法院总结案件的争议焦点之一为:被告银行在销售案涉产品时是否违反适当性义务。法院认为:“2016年施行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http://faxianlaw.com/cn/details/1289/daa17e2c3530035
9.民事纠纷案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民事纠纷案例 ,大家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相信一定会帮到你们的。当然,有关于民事纠纷案例及分析建议您咨询相关律师,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法律意见。律师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法律依据! 网络名誉权纠纷案例5个 网络名誉权纠纷案例篇1: 案例一:徐大雯与宋祖德、刘信达侵害名誉权民...https://www.fljg.com/news/692120.html
10.损害赔偿纠纷案例10篇(全文)其分析意见为:“该疾病病死亡率高,疾病本身是造成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诊治过程中,院方对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救治措施不力,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明确的情况下仍让患者从一楼步行上三楼,违反危重病急诊诊疗护理规范,本案例医院的救治处置不力与患者死亡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构成医疗事故,院方负有一定的医疗责任...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4vpf5jz.html
11.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全国法院系统2022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评选自2016年开展以来,至今年已成功举办7届,成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广大法官钻研业务、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各级人民法院精心组织,广大法官踊跃参加,参选稿件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2022年共收到参评稿...https://www.faxin.cn/lib/zyfl/ZylfSimple.aspx?gid=A324729
12.八大方向以案说“税”——破产案件涉税热点问题解析专业文章本文将以案例为抓手,围绕破产涉税中的八大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配套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与潜在冲突,提供破产案件中税务问题的处理策略,以提醒破产企业、债权人及市场主体关注并妥善管理相关税务风险,避免纠纷,确保破产过程中税务问题的正确、及时解决。https://www.allbrightlaw.com/SH/CN/10475/ecb297b64a9f500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