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软条款”诈骗案例分析

南非华裔商人李华是一家南非公司总经理,2005年被中国法院判处诈骗罪成立,原因是其“以设置信用证软条款、伪造客检单等手段诈骗”。

案例经过

2005年2月28日,建华衬衫厂按要求将货物运至李华指定的船务公司仓库,李华同时按信用证要求向建华厂出具了客方检合格单(即客检单,该单在进库前由华泰进出口公司业务人员打印清楚,交李某转托他人带至香港经田成签字后带回)。在货物装船时,李华和华泰进出口公司发的货物不能按原设想装入一个货柜,只好多装了一个小货柜,而由此引起的费用负担纠纷却一直未能达成一致。2005年3月,在未经李华同意的情况下,华泰进出口公司指示船务公司发运货物至香港,同时取得信用证约定的运费到付提单,连同商业发票、客检单等一起,交中行并转寄香港开证行。李华在得知货已发出后通知香港开证行拒付。不久,香港开证行告知华泰进出口公司,由于客检单上的签字与银行留底不符,现已将不符点交开证公司,如果开证公司确认不符点成立,银行将拒付信用证款项。2005年4月3日,香港银行正式通知受益人拒付提单,4月10日信用证过期。华泰进出口公司在与李华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委托船务公司将货物从香港拉回。此后建华衬衫厂向李华追索上述46万余元佣金及保证金,李华以各种借口推托,建华衬衫厂遂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2005年5月,李华被公安机关拘捕,经检察机关的侦查后,指控李华“以设置信用证软条款、伪造客检单等手段诈骗”。

2005年11月法院一审判决李华诈骗罪成立,处有期徒刑14年。李华不服判决,理由是信用证条款为卖方认可,客检单并非伪造,涉案货物已由卖方收回,至于46万元佣金的归属,充其量是合同纠纷,法院认定为诈骗缺乏法律依据。

2006年1月,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法院原判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专家说法

法学会研究会理事、法学博士郑贤君指出,李华的行为到底是正常的合同纠纷还是商业诈骗,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信用证及其所谓“信用证软条款”。信用证是银行根据开证申请人(即贸易关系中的出口商)开具的规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保证。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承担付款责任,因而对出口商的利益保证更为充分。根据国际惯例,受益人取得信用证金额的唯一条件是提供与信用证要求严格一致的单据。在国际贸易中,许多进口商或开证银行便利用这一点设置陷阱条款(也称软条款),使出口商提交的单据动辄出现不符点,为其拒付货款寻找借口,以保护自身利益或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交易条件。

信用证陷阱条款的类型多样,常见的有:

第一,规定开证行另行指示或通知后方能生效的信用证。在此类中,待通知的项目有装船期、船名及装载数量、样品检验认可、进口许可证取得等,实践中一旦行情发生不利变化,开证申情人很可能不予通知,即使在有些交易中开证行在信用证有效期内作出指示,也常常因为有效期临近,导致延迟装运或其他不符点的产生,给开证行拒付创造了条件。

第二,规定必须在货物抵达目的地后经买方检验合格方予付款。作出此项规定,银行信用证的付款保证已无从谈起,实质上把信用证结算变成了托收业务中的远期承兑交单,出口商风险剧增。

第三,规定某些单据必须由指定人签署方能付款,例如规定由特定人(通常为开证申请人指定)签发客检单。这一做法实际上把信用证变成了可撤销信用证,且在实践中即使开证申请人出具了客检单,仍随时可以客检单签章与留底不符为由拒付货款。本案中,李华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第四,无明确保证付款条款,或明确表示开证行付款以进口商承兑出口商汇票为前提,事实上已将信用证业务中的银行信用蜕变为商业信用。

第五,要求提供不易获得的单据,如违反运输业务常规,要求提供装在舱内的集装箱提单等。

第六,设置不易被察觉的陷阱,使出口商难以取得合格的单据,从而随时保留拒付的权利。

毫无疑问,本案中李华所设定的客检单条款即属于典型的信用证陷阱条款。事实上,李华也正是利用这一条款寻找到单证不符点并拒付货款的。从表面上看,李华是在与华泰进出口公司就运费问题发生争执后才设法利用陷阱条款达到拒付目地的,如果是这样,李华设定陷阱条款只过是一个精明而不道德的商人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李华与华泰进出口公司及建华衬衫厂之间围绕46万元佣金的争执不过是经济纠纷而已。然而,如果认真分析不难发现,李华确有利用信用证实施诈骗的企图。一方面反映在陷阱条款的设立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佣金数额过大反映出来。事实上,李华自己也承认这46万元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信用证金额明显高于货值而付给他的退货款,这至少让我们怀疑李华从一开始就有拒付货款的图谋。从这个意义上讲,法院判李华诈骗罪成立是有道理的。

信用证方式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异地、异国间贸易中存在的双方不信任与欺诈行为,但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项制度可以完全防止欺诈,因为信用证方式本身也不能完全避免欺诈。因为信用证的作用,仅是在双方有“信用”的前提下给以保障:对卖方是获得出口项下的货款,对买方是得到与合同相符的货物。而“信用”是不能防止欺诈的。

链接

防止信用证“陷阱”的妙招

面对这么多的风险,外贸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认真审证。做到及早发现“软条款”。在贸易过程中,收到L/C后应立即与合同核对,看看条款是否与合同一致,能否办得到。发现问题后要马上与开证申请人联系对信用证做修改,不要等到做到一半才发现情况不妙,那个时候货物已上船,为时已晚,一旦对方不肯修改信用证,我方就陷入了被动局面。

其次是尽量要求对方客户从一些大的、信誉较好的银行开证。由于这些银行一般很注意自身的声誉,会很严肃认真对待“软条款”问题,相对来说,风险会小得多。

再就是在签订合同时,要力争客户同意由我国的商检机构来实行商品检验。近两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我国的商检机构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信用度也越来越大,各国贸易商对其检验结果都愿意承认。如果能争取到由我国商检机构实施商检,不但可以方便我国企业,而且还将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

THE END
1.信用证案例分析题信用证案例分析题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3017874_1.html
2.案例分析:信用证诈骗(8)【案例分析】:信用证诈骗(8)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admin 例8:某中行曾收到一份由印尼雅加达亚欧美银行(asianuero-americanbank,jakarta,indonesia),&127;发出的要求纽约瑞士联合银行保兑的电开信用证,&127;金额为600万美元,受益人为广东某外贸公司,出口货物是200万条干蛇皮。但查银行年鉴,没有该开证行的资料...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67.html
3.国际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国际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 国际信用证诈骗已经是国际贸易中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遭遇诈骗的案例时有发生,我国也不例外。虽然银行根据UCP500的规定,只要完成对单据的形式审查,就不须为欺诈承担任何责任。但是也有一些例子表明,如果银行对...https://www.51test.net/show/220571.html
4.农村信用社案防典型案例分析与思考农村信用社案防典型案例分析与思考 农村信用社发展50多年来,很多铁的内控制度和法律法规都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完善的,其代价更是昂贵的。尽管如此,我们有些后来人不但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而要以身试法。近10年间,**区农村信用社在就发生了七起“内部人”直接做案的经济案件。诸如近几...https://www.wm114.cn/wen/110/219832.html
1.《信用问题案例分析》叶尔肯拜·苏琴,女,蒙古族,博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用管理讲师。主要讲授《金融学》《信用问题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等课程。主要研究目标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农户信用行为模式、信用风险管理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一、信用概述 ...http://xysy.sanya.gov.cn/CreditHnExtranetWeb/detail.do?contentId=784c671ae0be4197b08530c9858ff9b2
2.企业信用管理案例分析企业信用管理案例分析——0610030344 朱菁自1996年以来,某公司应收账款迅速增加,从1995年的1900万元增长到2003年的近50亿元,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从1995年的%上升到2003年的%。2004年,该 公司计提坏账准备亿美元,截止200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应收账款为亿元,占资产总额的%。 该公司不仅应收账款大副增加,而且应收...https://doc.mbalib.com/m/view/0f1ae51a0dace4ce92437c5011f24e8a.html
3.信用风险案例分析报告.docx信用风险案例分析报告《信用风险案例分析报告》篇一信用风险案例分析报告在金融行业中,信用风险是一种常见的风险类型,它是指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如未能及时支付利息或本金,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不仅影响着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也会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信用风险进行深...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8205629.html
4.信用证理论探讨及案例分析信用证理论探讨及案例分析 烟台万华 刘洪涛 一、信用证定义:略 二、信用证性质:信用证虽然依据合同开立,但在法律效力上与合同相互独立,只要卖方向银行提交的单据符合申请人申请开证时所要求的单据,银行即应付款,而不审核卖方是否实际按合同约定履行了义务,也不审核合同内容。 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73414_5407.html
5.包商银行信用风险事件案例分析《安徽财经大学》2021年硕士论文包商银行信用风险事件案例分析 李梦尧 安徽财经大学 开通知网号 自1995年第一家城商行成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城商行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银行群体,其通过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由于城商行主要致力于服务中小微企业客户和地方经济发展,因此相较于一般企业而言更容易面临信用风险危机,严重的...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MFD/1021603930.nh.htm
6.一宗信用卡案例的剖析可见,虽然上述案例事实清楚,但在不同的法律解释与理解之下,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笔者试结合相关的立法规定,剖析本案中涉及的有关法律问题,以求对司法实践中信用卡案例的认定有所帮助。 二、不当得利的相关分析 关于不当得利,《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https://www.finlaw.pku.edu.cn/jrfy/gk/2005_jrfy/2005nzd64j/240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