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4月份失信治理月度分析报告

基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的各领域黑名单信息和通过大数据技术从互联网抓取的有关信息,经统计分析,2019年4月失信治理情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失信黑名单新增和整改退出数量环比均呈上升趋势。在新增失信黑名单方面,2019年4月失信自然人、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月增量分别环比上升34.17%和30.76%。在退出失信黑名单方面,本月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退出数量较上月环比涨幅最为明显,达50.74%;其次是失信被执行人,退出数量环比上升37.72%。

二是失信主体积极主动进行信用修复。从统计数据看,失信主体在规定期限内主动整改,经信用修复后退出黑名单的案例有1,895件;失信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各级信用门户网站主动开展信用承诺的案例有1,118件,其中佛山案例数量最多;失信主体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案例有872件,主要集中在郑州等十个城市。

三是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8年欠薪违法案件呈现“三降”态势,查处的工资类违法案件数、涉及的人数和追发的工资待遇数同比分别下降39.4%、45.3%和35.8%。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共立案21,152件,涉及案值130.02亿元,结案9,505件,罚没款6.64亿元;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4万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市场监管总局先后5次曝光了100个典型案例,“保健”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2016-2018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依法对网络电信侵财犯罪案件批捕30,504件,涉及82,833人,提起公诉27,457件,涉及91,464人;最高检与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两批共62件重大有影响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18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数量达到334,951件,同比上升41.19%,审判质效稳步向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

一、失信黑名单新增和整改退出情况

2019年4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和整改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总量均环比上升。其中,新增失信黑名单信息342,208条,涉及失信主体299,998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69,470家,自然人230,528人;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112,299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22,843家,自然人89,456人。

(一)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数量环比有所上升

1、从失信黑名单主体性质看,各类失信主体月增量环比均有所上升。2019年4月,新增失信自然人230,528人,占当月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76.84%,新增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69,470家,占当月新增失信主体总量的23.16%。与2019年3月相比,失信自然人月增量环比上升34.17%,失信法人及其他组织月增量环比上升30.76%(见图1)。

2、从失信黑名单类型看,进出口领域失信黑名单月增量环比降幅较大,统计等领域失信黑名单月增量环比增长明显。2019年4月,海关失信企业月增量环比下降幅度较大,达到85.92%;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月增量环比下降7.60%。涉金融严重失信人月数量与上月持平。其他类型失信黑名单月增量均有所上升。其中,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月增量涨幅最大,环比上升136.36%(见图2)。

(二)限飞限乘、法院执行等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退出步伐加快

1、从失信黑名单主体性质看,失信自然人的退出数量较上月增长明显。2019年4月退出失信自然人89,456人,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79.66%,环比上升40.62%;退出法人及其他组织22,843家,占退出失信主体总量的20.34%,环比上升11.64%(见图3)。

2、从失信黑名单类型看,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退出数量环比涨幅最大。2019年4月,多数类型黑名单推出数量有所增长。其中,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退出数量较上月环比涨幅最大,达50.74%;其次是失信被执行人,退出数量环比上升37.72%。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退出数量较上月有所减少,环比下降62.39%(见图4)。

二、失信黑名单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因部分地区对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进行了集中清理,批量吊销了一批僵尸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以下统计分析不计工商吊销企业数据。

(一)部分地区新增黑名单数量环比涨幅和属地占比均位居全国前列

从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新增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新增黑名单企业数量/本地区工商存续企业总量)看,本月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最低的五省份为内蒙古、陕西、海南、吉林、西藏,属地占比最高的五省份为宁夏、贵州、福建、河南、浙江。(见附表1)。

2019年4月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数量较多的五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浙江、河南、山东(见图5)。从黑名单企业月增量变化情况看,与3月相比,贵州、甘肃、湖南、陕西、青海五省的失信黑名单企业月增量环比上升幅度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贵州省失信黑名单企业月增量涨幅最大,环比上升150.32%(见图6)。

2019年4月,全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涉及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共9,886家,其中,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较高的是贵阳、银川、沈阳、郑州、宁波、乌鲁木齐、石家庄、太原、昆明和杭州十个城市(见图7)。

2019年4月,全国地级城市涉及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共18,939家,其中,新增失信黑名单企业属地占比较高的是宁德、焦作、镇江、三明、泉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山、哈密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自贡十个城市(见图8)。

(二)四川等地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位居前列

2019年4月,全国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数量最高的五省份依次为江苏、四川、广东、浙江、河南。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黑名单企业退出率=地区本月退出黑名单企业数量/地区月初黑名单企业总量)最高的依次是四川、湖北、西藏、河南、新疆五个省份(见图9、附表2)。

2019年4月,全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退出失信黑名单企业共3,178家,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较高的是成都、沈阳、郑州、昆明、武汉、西宁、贵阳、合肥、太原和呼和浩特十个城市(见图10)。

2019年4月,全国地级城市退出失信黑名单企业共5,804家,失信黑名单企业退出率较高的是阿里地区、泸州、兴安盟、宜昌、甘孜藏族自治州、和田地区、眉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江和资阳十个城市(见图11)。

三、失信联合惩戒情况

2019年4月,各省份及各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归集、报送各类联合惩戒案例7,932件。其中,以实施失信惩戒措施、应用黑名单产生成效的案例数量最多,合计为3,270件;其次是经信用修复或以注销形式退出黑名单的案例,合计为2,228件(见附表3)。

(一)萍乡等地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案例数量居前

4月份,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对失信主体实施失信惩戒措施的案例2,771件,萍乡、宁德、三门峡、金华、许昌等十个城市案例数量最多,其中萍乡案例占总数的15.59%(见图12)。从具体惩戒措施看,各地方主要通过依法限制失信主体获得审批投资、进出口、科技等政策支持;限制为失信主体提供补贴性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拒绝失信主体的贷款申请、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名下不动产的转移和抵押登记;限制失信主体参与政策性资金扶持等方式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黑名单信息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郑州等地失信主体积极参加信用修复工作

此外,本月失信主体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案例872件,主要集中在郑州、淮北、齐齐哈尔、三门峡、辽阳等十个城市,其中郑州案例数量仍为最多,占总数的52.41%(见图14)。

(三)佛山等地失信主体主动开展信用承诺

4月份,失信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或各级信用门户网站主动开展信用承诺的案例1,118件,主要集中在佛山、台州、辽阳、安庆、萍乡等十个城市,其中佛山案例数量最多,占总数的72.72%(见图15)。

四、重点领域失信治理情况

(一)2018年欠薪违法案件呈现“三降”态势

人社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称,2018年各级人社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查处的工资类违法案件数、涉及的人数和追发的工资待遇数呈现“三降”态势,同比分别下降39.4%、45.3%和35.8%。同时,在2019年春节前夕举行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处欠薪违法案件3.21万件,向社会公布重大欠薪违法行为1,211件,为45.6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68.3亿元。

为从源头上进一步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人社部门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立法。人社部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专门法规,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加大对欠薪违法企业查处和打击的力度。

二是抓落实。根据各省份治欠保支工作情况,对2018年省级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行考核,分为A、B、C三级,被评为C级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将受到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的约谈,并需要提出整改措施。

三是抓治理。针对欠薪“重灾区”,在工程建设领域,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研究完善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秩序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行工程款支付担保和施工过程的结算。进一步加大对挂靠承包、违法分包、转包等突出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快改革建筑用工的制度,逐步实现建筑工人的公司化、专业化管理,从源头解决欠薪问题。

四是抓制度。强化各项长效机制的运用,例如督促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企业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工作的力度等。

五是抓执法。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一方面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日常监督。同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的犯罪行为。

(二)“保健”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13部门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自1月8日开展以来,全国共立案21,152件,涉及案值130.02亿元,结案9,505件,罚没款6.64亿元;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4万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市场监管总局先后5次曝光了100个典型案例,“保健”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截至4月18日,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274.1万人次,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商品进行了监督检查,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6.4万次,开展宣传活动19.1万次,开展协作执法4.2万次,清理虚假信息9.7万条,整改网站、App、公众号1,428个,关闭网站、App、公众号3,877个,撤销所涉直销产品备案49个,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54户,吊销营业执照90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65个。

一是发挥多部门协同作用。延续现有的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力度、提升监管效率,并将认真总结和梳理有关长效监管机制意见建议,进一步分解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认真搞好“百日行动”总结。提炼好措施、好经验、好做法,为今后工作积累经验。并将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适时组织抽查,或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部分重点地区暗查暗访,确保行动成果有效保持。

三是加强监管执法和案件查办。持续对重点区域和场所、重点行业和领域保持严密监控和监管执法,严防违法分子“躲风头”后“伺机出动”,再次扰乱市场秩序、行业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并重点开展跨部门、跨区域重大案件的统一部署和联合查办。

四是抓好科普及普法工作。积极发动新闻媒体、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区等多方参与,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开展融媒体式的立体化、密集型宣传,共同建立起健康科普和普法长效宣传机制,引导民众科学理性消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维权意识。

(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成效显著

自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数明显上升、破案数明显上升,发案数明显下降、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明显下降”的“两升两降”目标,依法履行检察职能,严惩电信网络违法犯罪。2016年至2018年,全国检察机关对网络电信侵财犯罪案件批捕30,504件,涉及82,833人;提起公诉27,457件,涉及91,464人。最高检与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两批共62件重大有影响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是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导、宣传和教育作用。最高检针对常见计算机网络犯罪、罪与非罪的界限等,发布第九批指导性案例,以案释法。原侦查监督厅下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指导检察人员提高法律适用能力,准确打击此类新型犯罪。

(四)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惩治力度不断加大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8)》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数量达到334,951件,比2017年增加97,709件,同比上升41.19%。在案件数量同比大幅上升的同时,审判质效稳步向好,保护力度持续加强。

白皮书指出,2018年,我国知识产权案件结案数量显著提升,服判息诉率持续向好,案件调撤率大幅上升。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提升侵权人的违法成本,使赔偿数额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相适应,有效维护了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五、失信治理成效典型案例

(一)上海设网约车黑名单预警已清退无运营资质车辆35万余辆

近日,由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市运管处、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联合进行的上海市网约车平台企业检查整改工作取得新进展,各网约车平台企业已清退第二批无运营资质的车辆30.5万余辆。截至目前,上海各网约车平台已累计清退不合格驾驶员1.3万余名,清退无资质网约车35万余辆,5月底前,将清退第三批无网约车资质的车辆。

目前,上海市网约车监管平台已完成“黑名单”预警功能的一期建设,充分依托市网约车监管平台“黑名单”预警机制,强化大数据筛选、分析、排查和运用。上海市网约车监管平台将加强对被查处抄告和已清理车辆及驾驶员的实时监管,对“黑名单”中被清理的车辆再次派单的网约车平台,经查实后严厉追究平台法律责任。

同时,所有网约车平台企业与上海市网约车监管平台均已对接完成“双证”查询比对模块建设。其中嘀嗒出行、美团打车、首汽约车、滴滴出行4家平台企业完善巡游出租车线上接单机制,在驾驶员接单前屏蔽App司机端目的地、预估价和总里程等显示内容。

(二)江苏布下信息“天网”精准打击非法行医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创建医疗卫生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公安等多部门联动,不断形成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

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精准化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夯实了基础。2018年,江苏共查处各类涉非法行医行为2,339户次,罚款1341.0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82.90万元,移送公安部门刑事案件137件,法院判决11件。

(三)广东惠州“中介超市”让信用管理“戳到痛处”

近年来,广东惠州市针对“红顶中介、中介不中”、服务时限长、挂靠转包等中介市场信用管理困局,建设了“中介超市”,着力于完善“有信必依、违信必究、执信必严”的链条建设,逐步探索出以“中介超市”为核心的信用管理体系。截至2018年年底,“中介超市”入驻中介机构达2,345家,提供服务的机构数是未建立“中介超市”前的约200倍;办理业务共计39,270宗,成交金额突破9亿元;2018年成交金额为3.61亿元,财政节支率达到30%以上。

一是出台《惠州市中介超市管理暂行办法》,界定中介服务、中介机构的定义,确定“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信用管理原则,明确采购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审批部门、“中介超市”管理部门信用联动职责,并将中介机构信用与交易挂钩。在此基础上,结合业务实际,理出“服务超时、服务被审批部门多次退回”等13项失信清单及惩戒制度,弥补行业监管“空白”,实现“中介超市”“有信必依”。

二是建设市县一体的网上“中介超市”,为中介机构提供网上入驻、网上展示、网上交易、网上竞价、网上中标、网上评价等服务。取得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即可入驻,法律法规未规定的准入门槛一律取消。政府部门购买中介服务一律在“中介超市”网上公开选取,确保“中介超市”管理体系有效运作,为“执信必严”建立统一的市场基础和抓手。

三是着力严把信用基础关、信用准入关、信用承诺关、信用履行关、信用评议关、信用联动关等6个“关口”,确保“违信必究”,每个环节联动到位。截至2018年年底,有447家中介机构因未提供信用报告被退回补正,有53家中介机构因不良信用记录不予入驻。项目报名“信用承诺“全面推开,累计签订信用合同39万份。在中介机构提供服务过程中,组合运用“奖、限、停、退”等措施,提供“绿色通道”优待1,031家,发出“信用警告”323次,179家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因擅自放弃中选结果、服务超时、服务质量差等失信行为被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并处以3-6个月的暂停服务。

主办单位: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

THE END
1.CAIE认证有哪些信用风险评估的实际案例?债券caie认证绿色债券信用风险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以“17丽鹏G1”绿色债券为例,该债券由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主要用于生态修复与园林绿化项目。由于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导致主体评级下调,引发了信用风险事件。 评估框架:通过构建绿色债券信用风险评估框架,从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募集资金用途、增信措施和绿色管理五个维度进行评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HJDER70556A9VV.html
2.我国CDS业务开展要点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也称信用违约掉期、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与信用风险相挂钩、交易双方用于交换参考实体(Reference Entity)的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品。信用违约互换合约中的买方相当于购买了一种信用保护,因此也被称作信用保护的买方。在合约存续期间,信用保护的买方向卖方定期支付保费;当参考实体发生信...https://www.jianshu.com/p/72dd7779d8da
3.头条文章10、如何操作增减挂钩项目实现盈利 11、增减挂钩操作流程、审批、手续、费用、时间 12、增减挂钩资金审批、申请、使用 13、如何将增减挂钩与企业发展好结合利用,做好公司转型 14、案例分析 (1)XX市社会投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 (2)XX市指标异地购买增减挂钩案例分析 ...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897757839098715
1.卖空机制对信用评级膨胀的治理效应研究国研网数据库[摘要] 本文分析了卖空机制对信用评级膨胀的理论影响和作用机制,并采用2011-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卖空机制可以显著抑制信用评级膨胀,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内生性检验和其他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卖空机制对信用评级膨胀的抑制效应是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质量渠道实现的;(3)卖空机制对信用...http://drcnet.hbsti.ac.cn/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Summary.aspx?docid=7596878&leafid=15102
2.社会信用体系新政策规范市场秩序,构建诚信市场环境的必由之路...案例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社会信用体系是以信用为核心的社会管理机制,旨在构建诚信社会,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探讨社会信用体系的新政策如何规范市场秩序,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https://anzewei.cn/post/1068.html
3.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案例分析(通用10篇)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心的经济问题之一,而成功的融资案例则揭示着融资双方共同努力以及良好沟通的结果,他们如何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进行有效融资申请和保证高效率的审批和风险评估,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案例分析吧。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hidao/chuangyerongzi/608928.html
4.诚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合集4篇)这样通过慢慢积累扩展,使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使诚实守信的氛围越来越浓,最终形成一种诚信光荣,背信可耻的强大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诚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第3篇 根据学院的通知要求,我们XX级法学4班于4月1日晚上8:40在S223教室召开了...https://www.77cxw.com/fl/1454031.html
5.银行信贷业务案例分析8篇(全文)信贷业务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名称:黄海公司贷款违规审批和转贷案例 案例适用:商业银行信贷的内部管理 案例来源:根据B银行业务资料整理改编 案例内容 黄海公司于1997年元月以流动资金短缺为由向B银行申请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以商品房作抵押。该公司实力较弱,不符合B银行贷款条件,且信贷员经调查出具了否定性意见,但B银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b0z7prl.html
6.中国银行汇率挂钩型结构性存款产品案例研究学位本文把中国银行汇率挂钩型结构性存款产品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案例产品的定价,收益和风险3方面较为综合的分析,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第一,确定中国银行汇率挂钩型结构性存款产品实际价值,关键是要通过使用GARCH(1,1)模型预测计算出产品存续期内的汇率波动率;第二,根据根据蒙特卡罗模拟法和历史模拟法分别对中国银行汇率...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D02505967
7.应收账款调研报告(通用10篇)4. 成功案例分享:选取行业内成功管理应收账款的企业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及可借鉴之处。 六、改进建议 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 2.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复审,动态调整授信额度。 3. 强化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https://m.ruiwen.com/diaoyanbaogao/6956586.html
8....领域“背靠背”支付条款的法律效力分析及风险防范专业文章经检索司法裁判案例,审判实践中,法院在审理“背靠背”纠纷案件时,通常直接援引“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或“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关规则,通过判断支付条件是否已经成就或者约定期限是否已经届满,确定总承包方是否具有支付义务。亦或直接援引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同相对性原则等民法基本原则或格式条款否定“背靠背”效...https://www.allbrightlaw.com/SH/CN/10475/d04823479637fc37.aspx
9.协商成功再收费的法务可信吗五、案例分析 5.1 成功案例 某客户因合同纠纷寻求法律帮助,在与律师达成“协商成功再收费”的协议后,律师积极介入,最终成功为客户争取到补偿。客户在案件胜诉后支付了律师约定的费用,对律师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表示满意。 5.2 失败案例 另一名客户在寻找法律帮助时,选择了一位承诺“协商成功再收费”的律师。由于案件复杂...http://www.lcxw.cn/falv/xykxieshang/1773711.html
10.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案列(精选8篇)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及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和参与。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账贷款的增多。另外,信贷员的责、权、利与贷款质量不挂钩,缺乏明确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2.1.2 信贷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cp6j3d1.html
11.全国法院系统2023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结果的通报来啦分析评选结果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推动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促进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由最高人民法院主办、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法院系统2023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已全部完...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737928
12.案例分析论文(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案例分析论文,欢迎大家分享。案例分析论https://www.wenshubang.com/lunwenfanwen/242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