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险业携手共抗“莫兰蒂”台风案例
事件摘要:2016年09月,第14号台风“莫兰蒂”登陆我国,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这既是2016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闽南沿海风力最强的台风。台风导致厦门、泉州、宁波等地遭受巨大损失,面对灾情,保险业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取消中秋节休假,全力以赴投入到“莫兰蒂”灾后救援、查勘、理赔中。
理赔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台风保险业共接到财产险报案113153件,总涉案损失金额约44.95亿元。其中车险案件78657件,涉案金额9.76亿元,非车险案件34496件,涉案金额35.19亿元。截至2017年2月,已决案件件数99730件,件数结案率88.14%,目前保险业仍在稳步有序推进“莫兰蒂”台风的各项理赔工作。
专家点评:“莫兰蒂”台风理赔应对中,各保险机构查勘、理赔两手抓,多方联动,共同救援抗灾。保险业快速高效的理赔,对帮助企业及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保险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职能。
二、船舶拖航南海海域沉没理赔案
涉及险种:船舶险
风险类别:大风浪
赔付金额:15455万
案件摘要:中交航道局下属某企业为响应国家南海岛礁填海建岛号召,2015年1月相继调派多艘大功率工程船赴南海海域执行该任务。被派遣的T轮在广州接受中国船级社的适拖检验后,拖带起航,至近南海海域附近,遭遇持续大风浪,船体进水致沉没,沉没海域水深达4000米。事故导致船舶实际全损,无人员伤亡。
案件特点:本案是一起的典型的工程船远距离拖航沉没案件,因该船为执行国家海上战略任务,保险理赔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
专家点评:随着国家海上战略地位的提升,海洋开发、港口建设需求不断加快,船舶海上拖航已成为航运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海上拖航调遣作业,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专业性强,风险较高。保险业所提供的风险保障,助力了国家海洋战略的发展。
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大雹灾理赔案例
涉及险种:农业保险
风险类别:冰雹
赔付金额:11241.13万元
案件特点:本案农作物受灾程度严重,社会影响深刻,保险机构积极响应,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同时通过新技术应用,极大提高了理赔查勘效率和定损准确性。
专家点评:新疆地处祖国边陲,建设兵团同时肩负屯垦戍边与社会维稳的使命。在农业生产遭受重大灾害损失之时,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了损失补偿作用,极大保障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转变了农户“有灾害、找政府”的传统思维方式,提高了农户的参保意愿和风险防范意识。
四、橡胶树综合保险“莎莉嘉”强台风受损案例
风险类别:台风
赔付金额:9688万元
案件特点:保险机构在赔案处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的诚信敬业精神。
专家点评:我国橡胶树种植区域多地处台风灾害频发地段,保险业在积极开展理赔工作的同时,也在防灾减损工作中履行了社会责任。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保险机构及时履行了赔款预付义务,有效帮助企业加强灾后管理,最大程度减少灾后损失。同时开启绿色通道,采取多措并举快速理赔,充份发挥了农业保险社会稳定器的职能。
五、某远洋船舶北太平洋捕捞作业火灾事故案例
涉及险种:远洋船舶定期险
风险类别:火灾
赔付金额:1118万美元
案件摘要:2015年9月16日接到船东报案,称标的船舶在海上捕捞作业时船员生活区起火。华泰财险立即展开事故前期应急处理工作并即刻安排船员及被保险船舶的救助工作。9月18日由于持续燃烧,该轮发生爆炸缓慢沉入太平洋。由于标的轮已发生实际全损,华泰财险马上将工作重点转移至事故调查。经过详尽分析和推断,合理推论出起火点、起火原因、助燃物,进一步还原了事故经过。
案例特色:船舶海上事故现场留存难、处理难,需要保险机构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能力,本案对此作了很好的体现。
专家点评:本次涉及的是船舶海上出险事故,因此事故第一现场极难留存,保险机构借助丰富的风险管理、事故处理经验,及时反应,借助海外检验代理人的力量,合理制定处置方案,并在核实事故事实、赔款支付等方面取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赞誉,真正践行了保险业“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核心价值。
六、宁波某控股公司重大火灾事故案例
涉及险种:财产综合险
赔付金额:6850万元
案例特点:本案是火灾重大损失的典型案例,在新技术运用及施救工作的有效开展上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专家点评:火灾是企财险中最典型的保险事故,在本次事故中启用无人机进行查勘是保险机构运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准确查勘定损、科学高效理赔的成功探索,极大提高对事故现场的查勘工作效率。有效施救、及时预付赔付,帮助企业灾后快速恢复正常的运转,避免大量人员失业,体现了保险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作为。
七、某贸易有限公司国内贸易短期信用险案例
涉及险种:信用险
风险类别:违约
赔付金额:6000万元
案例摘要:某投保国内贸易短期信用保险客户报案称其贸易合同发生逾期欠款事件,涉案金额高达8000余万元。阳光财险接报案后,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理赔工作。信用保险融合法律、贸易、财务等多领域专业知识,而且该案涉及到的关系复杂、调查取证难度大,这些对案件的定责、核损都是一种巨大考验。本着一切为了客户的服务理念,为加快理赔速度,给客户排忧解难,阳光财险抽调系统内专家,并先后聘请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介入案件处理。经梳理贸易关系、明确保险责任、核定实际损失,最终与客户达成一致,赔付6000万元。
案例特点:此案为信用险的典型案例,用实际行动诠释信用保险在现代贸易中的保障功能,体现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专家点评:信用保险,有助企业降低坏账风险,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风险承受能力;减少了采购环节资金占压,缓解企业资金负担;改善产业上下游信用环境,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是保险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在当今国内经济下行,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信用险对实体经济的保障作用,充分展现“保险业姓保”的行业理念。
八、海上工程特大跨海大桥台风理赔案
涉及险种: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者责任险
赔付金额:2697万
案件摘要:2015年8月8日,超强台风“苏迪罗”在福建莆田市秀屿区沿海登陆,超强台风将某特大跨海大桥29#平台钢套箱围堰整体摧毁,部分海上栈桥发生倒塌。事故发生后,平安产险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抽调全国理赔骨干组建查勘小组,总分联动迅速开展查勘定损工作,30天内完成现场查勘。为帮助被保险人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损失,出险后4个月内平安产险紧急预赔990万元,1年即完成2697万元人民币赔款的支付,有效缓解被保险人资金压力。
案件特色:本案是海上工程保险的典型案例,展现了海上工程风险的特征和灾前风险防范措施的独特性,为同类工程灾前风险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
专家点评:随着工程建设地域逐步向近海拓展,跨海大桥的建设俨然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本案中保险机构在灾害来临前及时向被保险人推送防灾预警信息,提醒被保险人做好人员材料转移,安排专人驻场协助灾前防控,较大程度降低了灾后损失,充分体现了保险的风险管理职能,为海上工程保险灾前防控带来了借鉴。
九、广东民政巨灾指数保险海马台风赔案
涉及险种:巨灾保险
风险类别:台风、暴雨
赔付金额:3520万
案件特点:本案是国内巨灾保险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专家点评:近年来,我国巨灾风险的形势十分严峻,巨灾发生的频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保险机构采取了“理赔前置”的思路设计产品,在前期产品设计与费率厘定中,做了海量的调研工作,使得灾害发生后能迅速、准确地赔付给地方政府,本巨灾指数保险是保险机构在巨灾保险上的成功尝试。
十、河南某知名家电企业“7.9”特大暴雨理赔案
涉及险种:财产一切险
风险类别:暴雨
赔付金额:1500万元
案件摘要:2016年7月9日,河南新乡遭受特大暴雨,3小时降雨量达到360毫米,属于百年一遇的灾害级别。某全国知名家电企业三个厂区被淹,水位超半米。灾害发生后,平安产险立即由总、分理赔部专家组成理赔小组,进驻各厂区,利用专业技术积极协助客户施救。为解决客户施救及修复设备的资金需求,平安产险在出险4天内即主动向客户预赔350万元,查勘完毕后,再次预赔500万元;所有索赔资料审核完毕后,共总赔付金额1500万元,历时不足6个月。此次事故快速处理得到了当地政府及企业的高度赞扬,保险的理念和价值也深入人心。
案件特点:本案是国内大灾保险的典型案例,在大灾快赔及客户服务上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推广意义。
专家点评:本案理赔处理中,保险机构在灾害面前考虑的不仅是“保险契约”,更多体现的是为受灾企业排忧解难的社会责任。通过此次事故的圆满处理,不仅使企业对保险高度认同,当地社会民众也认识到了保险行业在大灾面前的勇于担当,保险业的口碑再次得以正面传播,增强了公众的保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