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火灾危险性分类精品(七篇)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石油化工火灾危险性分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昊华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143)

关键词]建规;石化规:化工设计[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93

1引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是在化工设计中常用的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简称“建规”,《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简称“石化规”。“建规”和“石化规”在设计中合理选用至关重要。

2如何正确使用两种规范

(2)适用范围。“建规”总则第1.0.2条规定:“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可燃材料堆场;城市交通隧道。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标准时,宜从其规定。”第1.0.3条规定:“本规范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的建筑防火设计。”“石化规”总则第1.0.2条规定:“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虽然两个规范中适用范围划定的很清楚,但是根据国家安监总管三〔2013〕76号文的第十五条的要求,“石化规”的适用范围明显比规定的范围要大得多。只有对于不具有爆炸危险性的建设项目,根据两个规范的适用范围进行合理选用才是有效的。

(4)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安全生产方针,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是最重要的。“建规”侧重的是“消”而非“防”,基本是事故发生后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和事故后果加重的措施(如耐火等级、防火分区、防火间距、防爆泄压、安全疏散、消防等),主要偏重火灾时怎么“保护建筑物”,几乎没有预防事故发生的规定。而“石化规”是综合性的防火规范,既有“消”也有“防”,既有预防事故发生的规定(即“工艺”上怎么预防火灾),也有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和事故后果加重的规定。

(5)“建规”只规定了建筑物(如厂房、仓库)和构筑物(如堆场、罐区)应采取的防火措施,而对于建构筑物内的生产、储存、辅助设备设施本身及生产工艺过程应该采取什么安全措施则基本无规定。“石化规”是综合性的规范,既有对建构筑物的规定,又有对生产、储存、辅助设备设施本身及生产工艺过程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的规定。“建规”仅仅是一个建筑防火规范,建设项目中涉及的许多其他防火安全问题,诸如规划设计、平面布置、工艺设置、管道布置、仓库管理、清污分流、环境绿化等内容在“建规”中是没有具体要求的,但在“石化规”中却有比较具体明确的要求,而这些内容应该或者可以作为一般化工生产企业建设过程作为安全设施设计的依据。

(6)在防火间距经过对比,除罐区外,其他方面的防火间距,“石化规”比“建规”要大得多(如:“石化规”甲类装置间防火间距要求30m,“建规”甲类厂房间防火间距要求12m等)。“建规”规定的一个罐区的容量较小(甲、乙类5000m3,丙类25000m3),如果要储存的物料数量超过一个罐区的规定容量,则应布置成两个罐区,两个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很大。“石化规”在一个罐区的容量方面无规定,只规定了一个罐组的容量,而多个罐组可以布置在一起构成一个罐区,这方面“石化规”在防火间距方面低于“建规”。且“石化规”对于装置储罐(中间储罐)与装置的间距要求较低。

(7)对于规模为中、大型的企业,如果生产装置是露天框架布置的,不管其是否属石化、炼油、化纤企业,也不管其是否在“石化规”4.2.12条文解释表5、表6、表7中出现,防火间距均应执行石化规,因为建规没有规定这种露天装置之间的间距,而且对露天框架装置的安全疏散、消防等方面,建规也没有规定,只能执行“石化规”。

3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几条统筹考虑,应能很好地解决“建规”和“石化规”在化工设计中的选用问题,做到合理使用规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石化;建设;安全评价;实践

那么,究竟什么是安全评价呢?它在我国的发展和实践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笔者将一一为您解答。

1.安全评价的概念及分类

1.1什么是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在国外又被称为风险评价和危险评价,是一种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来识别和分析工程系统中所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从而评判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保障工程、系统安全的目的。

1.2安全评价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安全评价做出不同的分类。本文所介绍的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分类。

1.2.1以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为标准

以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为标准,安全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常见的定量评价方法有故障类型影响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和指数法。常见的定性评价方法有危险性预先分析等。

1.2.2以实际评价的对象为标准

2.在石化企业建设项目中设置安全评价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这是由石油化工产业的特殊性造成的

2.1.1石油化工产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

石油化工产业不仅每年为拉动我国的GDP增长做出了卓越贡献,更关系着寻常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国家的国防建设。石油化工产业的波动,不仅会限制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也会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和我国国防力量的削弱,因此,保障石油化工建设的顺利安全进行,是十分必要和急迫的。

2.1.2石油化工产业是高风险产业

2.2设置安全评价机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常见的安全评价方法

3.1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法,又叫做FAT,是定量评价方法中的其中一种,因其表示各种事故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图形似树木而得名。它所研究的对象涵盖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系统造成损害的各种因素,比如硬件设备,软件设备,人为因素以及环境影响等。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和彼此间的因果关系,计算出可能导致危害发生的各种途径,从而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来达到预防危险的目的。

事故树在实践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因为它图形逻辑分析方式简单明了,而且工作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面详细而且十分可靠,因此广受欢迎。

3.2事件树分析法

事件数分析法,也简称为EAT,和事故树分析法一样,也是比较普遍的安全分析方法。它以统筹学为理论基础,主要用来辨析事件由初始事件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后果。由于事件数分析采取的是进程追踪,因而具有动态性,而且根据事件演变的程度不同,事件树既可以做定量分析,也可以做定性分析。事件树和事故树都是以图形演示,因而观察起来十分清晰,一目了然,在实践中的使用率也颇高。

3.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简称为FMEA。此种分析法是在可靠性工程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任务是评估系统和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FMEA在工作时,主要是系统考察产品和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找出子系统可能包含的故障模式,并分析出发生过故障后对整个系统的损害程度,从而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达到提高系统和产品的安全性的目的。

以上三种方法学者在分类时一般将它们归为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虽然简单明了,但是由于其大多是在石化建设工作前进行,许多数据并不一定精确,因而也存在了一定程度的误差。下面我们来看看比较典型的定性分析法又是怎样的。

3.4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一般情况下,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适用的情形主要是固有系统更新以及生产流程中有新物质或新设备加入等情况。总体而言,PHA是一种简单易形,经济实惠的定性分析方法,因此在石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率也比较高。

以上就是一些最为普遍的安全评价方法,在我国的使用率都很高。那么,我国要怎样完善安全评价机制呢?

4.我国建立安全评价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4.1注重管理,实事求是

4.2提高创新能力

4.3综合运用,提高效率

企业在采用安全评价时,可以将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多方验证,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而且综合运用,也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5.总结

我国的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虽然起步不算太晚,但是和英美国家相比还具有很大差距,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国注重自主创新,结合各家所长,我国的安全评价机制一定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婷.浅谈国内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J].科学管理,2011(05).

关键词:化工企业;化学危险品;消防安全管理

50余年前,全世界的化学品产量仅有100万吨,对于化学品和化工生产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还鲜为人知。今天化学品的产量已超过4亿吨,已为人所知的化学品就有500万-700万种之多,在市场上流通的已超过8万种,而且每年还有约1000多种新的化学品问世,这给从事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的消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进行化工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困难

(一)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

各种化学工业产生的危险化学产品可谓五花八门,给识别、进行危险性分类带来了巨大困难。为对危险物品进行科学管理,我国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规定,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个大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7、腐蚀品,8、放射性物品。

(二)化学工程工艺较复杂

化学工业生产的特点:一是生产流程长,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序;二是工艺复杂,既有高温、高压,也有低温、低压,既有物理过程,也有化学过程,既有形态变化,也有性质变化;三是物料传输复杂,既有液体,也有固体、气体,既有管道、廊道连续输送,也有储罐、储槽间断输送,在传输中还必须精确控制用量;四是生产过程的原料、物料具有易燃、易爆或有毒、腐蚀等危险性。

(三)化工企业出现事故危害大

化工企业出现事故,很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以及严重的生态、社会灾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燃烧爆炸直接至人死伤,如1993年的深圳清水河化学品库火灾,死亡15人,伤100多人,损失2亿元;二是泄漏造成人身伤害,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漏,造成2500余人死亡,20万人中毒,67万人受残余毒素影响;三是造成环境污染,如2010年大连市大连湾附近中石油输油管道发生泄露爆炸,造成附近海域50平方公里的海面污染,三大养殖海域恐受牵连;四是影响社会安定,如果事故频发,伤亡不断,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势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势必导致社会秩序动荡,势必影响社会和谐和安定。

二、加强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几点体会

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有其特殊性。做好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需要,也是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效果的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加强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建筑审核和验收管理。化学工程工艺种类繁多,是化学工程事故易发性的主要方面,应当引起消防监督人员尤其是工程审、验人员的重视。

1、化工工艺的布置决定总平面布局。

化工厂内各种建、构筑物、工艺装置、火灾危险程度、散逸危险化学物品的多少,生产操作方式等差别较大,应当按照不同的特性对其进行分区布置。分区的方法和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将危险物质与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操作进行隔离是基本原则。从防火角度讲,也就是隔离起火物、火源、空气三个起火的必要条件。

2、化工工艺的生产环节决定生产的现实安全性。

化工工艺使用和生产什么物料,采取怎样的工艺过程,将影响到化工厂的火灾危险性,影响到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控制、消除火灾事故带来的后果。按照我国“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事故易发性在确定了物料和工艺手段后,其具体数值可进行判定(评价方法数值指标集,相应的值在确定评价模型后可以确定),因而决定了工厂生产的现实安全性。

3、化工工艺的控制过程决定生产应急预案的编排。

化工工艺生产的完成是靠各种控制手段实现的。就化工生产而言,控制过程是按照生产需要用到物料以及生产过程的先后顺序,从物料配送、化学反应、物料分离、成品处理、废料处理几个方面进行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1)这个环节的物料是什么,有哪些危险性,该如何处置。(2)这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否可能影响相邻环节的安全运作。(3)这个环节的问题是否对连续生产不产生影响,还是必须停工处理。(4)要采取什么样的工艺控制手段解决问题?如是切断物料、能源供应,排泄物料、转换物料,启用备用设备,还是仅停止该工段运行。(5)这个环节的操作人员有哪些,在什么位置实施生产操作控制,发生问题应怎么撤离。

4、化工工艺过程中的物料决定灭火剂的选择、用量、布置和灭火方法。

5、化工工艺的设计需要,决定了工艺支持设备、设施、装置的布置,因而决定了这些设施的消防要求。

(二)以主要化工工艺环节为重点进行消防安全管理。

尽管化工工艺千差万别,但化工工艺生产具有一般共性。本文不讨论具体的工艺过程,只从工艺的共性出发,谈火灾危险性。

化工工艺的控制过程可分为物料配送、化学反应、物料分离、成品处理、废料处理几个主要方面:

物料配送的火灾危险性

物料配送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管道易被腐蚀,或通透导致泄漏;接头部位渗漏(如法兰、人孔、阀门);高速输送磨擦起电;输送物料与空气混合;超压破裂;维修管道;输送物长期接触发生反应的产物(如焦硫化铁是铁质管道与天然气的化合物,能自燃);物料配送错误,性质不相容的物料相遇。主要火灾危险性就是泄漏。这一环节的核心设备为管道系统。

2、化学反应工段的火灾危险性

其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反应温度、反应条件失控发生爆炸、自燃;容器破裂发生泄漏;物料误混合;反应条件错误。可总结为为反应能量(包括反应本身产生的内部能量和支持反应进行的外部能量)溢出、泄漏。

3、分离工段的火灾危险性

分离过程主要是为了将不同物料分开,将理想产品与杂质分开,将不同状态如气体、液体、固体分开获得想要获得的一种或多种物料,主要火灾危险性为泄漏、放热。

4、成品处理和废物处理的火灾危险性

成品处理过程中的主要火灾危险性在于包装过程、包装物不符合要求导致化工成品泄漏、变质,发生污染或火灾。

废物处理的其主要火灾危险性:化工废物也有气、液、固态三种形式,一般有害气体会经过吸收再利用,烟尘会经过沉降后排入大气;废水要进入污水处理厂经过净化排向自然环境;固态废物经处理后进行掩埋。其中污水处理的危险性较大,容易在处理过程中析出有毒、可燃气体。

(三)加强对化工企业的消防监督

化工生产是一项科学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因而使一些消防监督员感到无从下手。需要一提的是,作为消防监督工作者,对化工场所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应当有所重点。

2、督促单位履行法定职责,指导单位形成自查制度,定期将自查情况报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3、扩大执法总量,保证检查效果。

指导单位自查不能代替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检查,这是消防监督管理的两个方面。必须按照上级有关抽查工作的要求,保证至少每半年全面检查一次。

4、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应进行良好的沟通,形成合力,对新、改、扩建工程进行实时监督。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关键词: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配管设计

前言

在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有着长足的进步,在化工、石化装置中,罐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用途分类,罐区可分为原料罐区、中间原料罐区和成品罐区。比较典型的完整罐区主要由罐组、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和安全消防设施组成。在设计储运系统罐区管道配管时,要同时考虑它的经济合理性、整齐美观性,还要满足管道的应力计算要求与管架的设计要求。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就能保证管道的经济实用和安全可靠。

1、储罐布置及罐区配管

储罐的布置,对于石化企业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的规定;对于非石化企业,当一个储罐区甲、乙类液体总储量小于5000m3时或丙类液体总储量小于25000m3时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当总储量超过前项规定时,也应以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的规定进行布置设计;对于石油库内储罐区设计应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的规定。规范规定储罐应成组布置。

1.1火灾危险性分类

按照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对储罐介质进行火灾危险性分类,如表1。

1.2储罐的布置

1.2.1防火间距

储罐的布置应该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储罐应成组布置。根据介质的不同,分为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2类。储罐的布置应满足条款对相应介质的防火间距要求,如表2所示。

1.2.2防火堤的布置

V=AHj-(V1+V2+V3+V4)(1)

式中:V———防火堤有效容积,m3;

A———由防火堤中心线围成的水平投影面积,m2;

Hj———设计液面高度,m;

V1———防火堤内设计液面高度内的一个最大油罐的基础体积,m3;

V2———防火堤内除一个最大油罐以外的其他油罐在防火堤设计液面高度内的液体体积和油罐基础体积之和,m3;

V3———防火堤中心线以内设计液面高度内的防火堤体积和内培土体积之和,m3;

V4———防火堤内设计液面高度内的隔堤、配管、设备及其他构筑物体积之和,m3。

1.3储罐管口的布置

常压立式储罐下部人孔宜在斜梯下面;顶部人孔宜与下部人孔成180°方向布置,并位于顶平台附近。高度较高的侧向人孔,其方位应便于从斜梯接近人孔。球形储罐顶、底各有1个人孔,其方位根据平台上的配管协调布置。常压立式储罐浮子式液位指示计接口应布置在顶部人孔附近。如需设置液位控制器、液位报警器或非浮子式液位计时,为减少设备上开口,宜设置液位计联箱管。与联箱管连接的设备接口,应布置在远离物料进出口处,且位于平台和梯子能接近处,以便于仪表的安装和维修。立式储槽的底部设带集液槽的排液管时,应在基础上预留沟槽。排液口的方位应靠排液总管一侧。液化石油气储罐底部接管最低点距地坪的距离应有利于空气流动。

1.4储罐区的配管

进入罐区范围内的所有管道宜集中布置。采用管墩敷设时,墩顶高出地面不宜小于300mm,管墩的间距按管径最小的管道允许跨距进行设置,并使通往各罐的支管相互交叉最少。在管带适当的位置设置跨桥,桥底面最低处距管顶(或保温层顶面)不小于80mm。各物料总管在进出界区处均应设切断阀和插板,并应在防火堤外易接近处集中设置。储罐上需要经常操作的阀门也应相对集中布置。与储罐接口连接的工艺物料管道上的切断阀应尽量靠近储罐布置。在罐区防火堤外两列管廊成T形布置时,宜采用不同标高。管廊上多根管道的Π形膨胀弯管通常应集中布置,以便设置管架。针对特殊的介质还有特别的规定,如液化石油气储罐气相返回管道不得形成下凹的袋形,以免造成U形液封;当液化石油气储罐顶部安全阀出口允许直接排往大气时,排放口应垂直向上,并在排放管低点设置放净口,用管道引至收集槽或安全地点。对于重组分的气体应该排入密闭系统或火炬。

2、泵的布置及配管

2.1泵的布置

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宜单排布置,泵机组较多时亦可双排布置:成排布置的机组宜按泵端基础边线取齐;相邻泵机组(或泵基础)的净距不应小于0.8m;泵机组或泵基础与泵房侧墙或泵棚侧柱的净距不宜小于1.5m:泵机组单排布置时泵房或泵棚内的主要通道根据用户操作及检修习惯可设在动力端或泵端,端面宽度不宜小于2m;泵机组双排布置时两排泵机组或泵基础的净距不宜小于2m。泵的布置方式有3种: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和室内布置。

2.1.1露天布置

在管廊上方无空冷器时,泵布置在管廊内侧,泵出口中心线对齐,距管廊柱中心线0.6m。在管廊上方有空冷器时,如泵的操作温度为340℃以下,则泵布置在管廊外侧,泵出口中心线对齐,伸出管廊距柱中心线0.6m,泵的驱动机在管廊内侧;如泵的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340℃,则泵布置在管廊外侧,泵出口中心线对齐,距管廊柱中心线3m,泵的驱动机也在管廊外侧。

2.1.2半露天布置

2.1.3室内布置

在寒冷或多风沙地区或根据工艺要求,泵布置在室内。泵房、泵棚和露天泵站地面高出周围地坪不小于200mm,泵的基础不应低于100mm。

2.2泵的配管

管道布置不得影响起重机的运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吊有重物行走时,不受管道的阻碍;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上方;应留有检修、拆卸泵所需要的空间;泵进出口管线距地面净空高度不小于200mm,架空线不小于2.2m;多台并列布置的泵的进出口阀门,尽量采用相同的安装高度;当进出口阀门安装在立管上时,阀门安装高度宜为1.2m,手轮方位应便于操作。在考虑管道柔性时,应注意备用管道温度不同的工况。在任何工况下,管道柔性均应满足要求。泵口承受的反力必须在允许范围内。输送高温或低温介质时,泵的管道布置要经应力分析,并在热应力允许范围内,管道布置形状尽量简单。设计时应考虑到,不需要设临时支架即可进行泵的维修。泵的水平吸入管或泵前管道弯头处(垂直时)应设可调支架。泵出口的第1个弯头处或弯头附近宜设吊架或弹簧支架。当操作温度高于120℃或附加于垂直的泵口上的管道荷载超过泵的允许荷载时,宜设弹簧吊架。在缺乏制造厂提供的数据时,离心泵接管管口上的允许最大荷载应符合API610的规定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石化产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石化工艺的罐区配管,是重要的石化厂公用工程管道,且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罐区管道的管径大大变大,不仅管廊的相邻两层的高差也比以前常规的要高,甚至高达3m以及以上。同时,管道的选择,甚至超出了常规选用的典型管道,对应力计算带来新的挑战,需要更新数据库。对于罐区管道而言,管具有较高的温度和气液流动特性,在石油化工工艺装置中,罐区管道的安排不仅要考虑经济和整洁的外观,同时也要满足管道的应力计算要求。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确保罐区管道设计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化工装置中罐区管道的设置是有很多严格的要求的,另外还要注意很多细节上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科学合理,较低采购和安装成本,尽量降低安装难度,更好的提高罐区管道的工作效率,增加罐区管道的安全性,使罐区管道正常的发挥作用。

关键词:二氧化碳风险识别安全控制

天然二氧化碳生产企业在提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存在不同的安全风险,主要危害因素为火灾爆炸、压力容器爆炸、中毒窒息、低温冻伤、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危害、电气伤害、静电危害等。为进一步提高本质安全和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从业者风险防范意识,特对天然二氧化碳提纯工艺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安全控制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物料风险识别

天然二氧化碳提纯工艺中涉及的原辅材料有液氨、液氧,中间产物有凝析油,产品有低温二氧化碳。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燃液体闪点的划分,凝析油闪点为—7~32℃,属于甲类火灾危险介质;氧、氨属于乙类火灾危险介质;二氧化碳属于危险化学品,潜在有中毒、窒息等有害因素。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火灾危险性分类”。凝析油属于甲B类。根据《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氨为中度危害化学介质,凝析油属为爆炸危险介质。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氨属于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氧、凝析油、二氧化碳属于轻度危害的化学介质。

二、生产过程中主要风险识别

1.液氨火灾、爆炸

氨不仅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还存在火灾危险性。氨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达到16~25%时,遇明火可发生爆炸。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氨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2.凝析油火灾、爆炸

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凝析油属于易燃液体,与空气能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有燃烧爆炸的可能。凝析油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如流速过快易产生静电起火,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

3.电气火灾

在天然二氧化碳提纯工艺中使用的电气设备较多,生产厂区动力线路、照明线路较多,如电气方面管理不善,当电气元件、电气线路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绝缘不良和有外来火源等,极易导致电气火灾。

4.氧气具有助燃性、强氧化性,使用、储存过程中如遇到易燃和可燃物,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5.压力容器爆炸

二氧化碳提纯过程中涉及的压力容器众多,如:再沸器、蒸馏塔、提馏塔、干燥塔、各类储罐等,当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超过设备自身的承受极限时,就会开裂、爆炸。

6.中毒窒息

6.1氨为有毒气体,吸入体内造成中毒和窒息,严重时导致死亡;

6.2二氧化碳为窒息性气体,二氧化碳局部浓度过高会引发窒息性危险,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6.3常压下,如果现场氧气大量泄漏,当浓度超过40%时,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的氧浓度超过80%时,可导致全身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7.低温冻伤

液化二氧化碳、液氧、液氨在泄漏时会有气化吸热过程,会产生低温环境,操作人员劳动保护不当,会对人员造成冻伤。

8.灼烫

液氨、导热油管道、催化塔等用热设备造成化学灼伤或物理高温烫伤。

9.触电

10.机械伤害

提纯过程中压缩机联轴器、离心泵等的转动部位,若未按要求设置安全防护罩,工作人员靠近时可能发生机械伤害。

三、开停车及检维修过程风险识别

1.开、停车是事故易发阶段,如各岗位协调不当、设备单机试车及整系统试车不合格、系统达不到要求、人员没有培训或培训未合格、操作人员违章操作等情况,有可能产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等危险。

2.生产装置检修时的危险作业主要有动火作业、高处作业、进入设备作业、临时用电、动土作业、起重作业等。

四、安全生产控制措施

1.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安全工作,实现“四全”安全管理,如:建立必要的台帐;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项会议;定期组织岗位安全技术练兵和安全活动;加强对设备运行时的监视、检查、定期维修保养等。

2.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应明确指挥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救援队伍、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同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通过经常性演练,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3.压力容器安全控制措施

3.1加强特种设备管理。

3.2定期检测、校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附件,保证设备的完好运行。

4.安全设施的检测与维护

4.1预防事故设施的检测与维护

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防爆电机、灯具定期展开内部自查;向员工发放与工作岗位相适宜的劳保用品;定期对压力表等设备附件进行检测;对陈旧、模糊不清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语等及时更换,并悬挂于醒目位置;定期对报警设施进行检测,确保灵敏有效。

4.2控制事故设施的检测与维护

4.3减少事故影响设施的检测与维护

定期对灭火器、消防栓、氨泄漏自动喷淋系统、洗眼器等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应急有效;定期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进行检查,同时纳入日常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应急反应速度。

5.工艺及设备等方面安全控制措施

5.1严格各岗位工艺安全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尤其是二氧化碳生产过程工艺规程的执行:

5.2对于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存在的跨接线不规范、未按安全色涂色等工作,应结合检修进行整理、检修及更换。并应从制度上加强设备检维修工作的管理,防止类似现象的重复出现。

5.3加强生产装置设备的管理,对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应“三证”齐全。

6.自动控制方面的安全控制措施

二氧化碳提纯工艺采用的自动控制系统为DCS自动控制系统。

6.1DCS断电的安全控制措施:

6.2仪表损坏的安全控制措施:

6.3电气联锁失效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联锁保护系统安全试验:

7.凝析油管理的安全控制措施

7.1凝析油为易燃易爆和窒息性物料,故必须加强凝析油罐区的管理,防止因人的失误而发生事故。

7.2在凝析油装卸时必须做好静电接地,并控制好流速,防止因流速过快产生静电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7.3凝析油的输送泵必须确保不跑、冒、滴、漏,泵房的电气设施必须是防爆型的,并做到经常检查,以免事故的发生。

7.4罐区使用的消防器材摆放要合理,并经常检查,特别是在罐区配置消防设施,如:二氧化碳喷淋装置。

8.职业卫生方面的对策措施

8.1加强生产场所通风和个人防护用品穿戴,特别是夏季要避开高温时段施工,配制含盐清凉饮料,防止中暑,保证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

一、火灾风险评估的概念

过去,人们往往依靠经验和直观推断来做出决策。随着计算机容量不断扩大和模块技术的发展,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和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技术作为复杂或重大事项决策的必要辅助手段,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在决策分析、管理科学、运营研究和系统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应用[1]。

通常认为风险(risk)的定义为:能够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的事件发生的机会,它通过后果和可能性这两个方面来具体体现。风险概念中包括三个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的认知;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后果[2]。因而,火灾风险(firerisk)包含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火灾危害性(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双重含义[3]。

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风险具有系统特性和动态特性。风险实际上并非某一单一实体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属于一个系统的特性。若系统发生变化,很容易就会使事先对风险所做的估算随之发生变化。火灾风险评估模式包括:系统认定,即明确所要评估的具体系统并定义出风险抵御措施的过程;风险估算,即设定关于火灾的发生几率和严重后果及其伴随的不确定性的衡量标准或尺度,计算和量化系统中的指标的过程;风险评估,对该标准或尺度进行分析和估算,确定某一特定风险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风险发生变化的权重[5]。

二、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在火灾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业,或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小系统。例如,由武警学院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方法及软件开发研究”,以“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等消防规范和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为基础,设计了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炼油厂的消防安全评价结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火灾风险评价也比较多,如中国矿业大学周心权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灾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因素集,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我国的高层民用建筑进行了消防安全评价[8]。

(一)用于保险目的

在火灾保险方面的应用的典型事例为美国保险管理处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灾分级法,在美国已经被视为指导社区政府部门对其火灾抵御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自我评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区消防状况分为10个等级,10级最差,1级最好。

市政消防分级表从1974年开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区域的7个指标情况:供水、消防队、火灾报警、建筑法规、电气法规、消防法规、气候条件。随着技术进步,该表也不断改进。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对公共消防分级的方法,给出了修订后的灭火力量等级表,指标只包括前3项。被删除的指标或者确少区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评估时太过于主观,而且74表格中包含许多评估标准是具体的规定,如果某一社区的情况没有满足这些规定,则归属为差额分,规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弹性范围,无法正确评估情况和技术的变化。故而ISO分级表被视为越来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当今的消防组织和地方政府要担负日益加重的安全责任,面对来自公众的对抵御各种风险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调整消防机构人员、设备及其他预算方面的压力,迫切需要确认某一给定辖区内的具体风险和危险的等级。

关键词:危险;可操作性;焦化;电捕焦油器

Abstract:thearticleintroducesthehazardandoperabilityanalysis(HAZOP)method,andthemethodtoanalyzethecokingsystemcondensingdrumwindsectionoftheelectricdetarrer.Mostactiveorbeingcondensingdrumwindsectionoftheelectricdetarrerisinfireandexplosiondangerrangeoperation,thereisgreaterfireandexplosiondanger,onceintheoperation,controlandmanagementhasaslightnegligence,itispossibletofire,explosionaccidents.HAZOPmethodforspecifiedsystemandsystematicreviewstructured,identifypotentialhazardsinthesystemandpotentialoperationalproblems,andforfuturedesign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proposalandmeasures.

Keywords:dangerous;Maneuverability;Coking;Electricdetarrer

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ardandOperabilityStuday,文中简称HAZOP)是针对设计中的装置或现有装置的一种结构化和系统化的审查,其目的在于辨识和评估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1]。HAZOP是一种基于引导词的定性评价技术,通过一个多专业小组组织一系列会议完成。HAZOP研究技术是1963年由英国帝国化学公司首先开发的,1970年首次公布,其间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在欧洲和美国,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艺过程和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中。有些国家,如英国,已通过立法手段强制其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应用(BSIEC61882:2001Hazardandoperabilitystudies-Applicationguide)。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设项目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工艺过程也越来越复杂,而社会上对HSE(健康、安全和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项目建设单位也将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这迫使建设单位重视HSE问题,以避免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在焦化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HAZOP技术的目的是确定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危害及操作问题。通过熟悉工艺过程,包括各种设计条件和意图,系统地检查工艺过程以找出对原设计条件可能发生的种种偏差,确定哪些偏差可能导致危害或引起操作问题,为项目的HSE风险管理提供依据[2]。也正是由于这种需要,国内各个评价单位和设计院陆续开展了HAZOP工作。

本文通过对焦化系统冷凝鼓风工段的电捕焦油器的HAZOP分析实例探讨HAZOP分析的目的、意义、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工艺流程简介

目前焦化系统均采用国内同行业特别是首钢已广泛应用的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及设备;其中冷凝鼓风工段的工艺为:从炼焦工段来的约80℃的焦油、氨水与煤气的混合物进入外管上的气液分离器,煤气与焦油、氨水等在此分离,分离出的粗煤气进入横管式初冷器,初冷器分为上下两段,用循环水与煤气换热,煤气由80℃冷却到45℃,循环水由32℃升高到40℃。然后煤气进入初冷器下段与制冷水换热,煤气被冷却到22℃,制冷水由16℃升高到23℃。冷却后的煤气进入电捕焦油器,捕集焦油雾后的煤气进入离心鼓风机进行加压,加压后的煤气送入下一工序—脱硫工段。电捕焦油器捕集下的焦油排入电捕水封槽,并由电捕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鼓风机系统煤气冷凝液排入鼓风机水封槽,并由鼓风机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

由于电捕焦油器是在爆炸危险区范围内操作,存在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一旦在操作、控制和管理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二、HAZOP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针对化工装置工艺过程开发的危害辨识技术,也是目前工艺危害辨识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HAZOP分析是由各专业人员组成的分析组以一系列会议的形式对装置工艺过程的危险和操作性问题进行分析。HAZOP分析的直接对象是工艺或操作的特殊点,这些特殊点称为“分析节点”,或工艺单元,或操作步骤。对于每一“分析节点”,HAZOP分析组以正常操作运行的工艺(状态)参数为标准值,分析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即偏离),同时分析出现偏离故障的原因、后果及应采取的措施。HAZOP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1、HAZOP分析准备阶段

HAZOP分析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分析目的、对象和范围:

确定分析目的、对象和范围是极其关键的,必须尽可能的清楚明确。分析对象通常由该装置和项目的负责人确定,并得到HAZOP分析小组领导的帮助认可。应当按照正确的方向和既定目标开展分析工作,而且要确定着重考虑的后果。

(2)确定HAZOP小组组长

HAZOP组长应担负起以下职责:小组成员的挑选,工作计划的制定,确保HAZOP分析有序、高效的进行,报告的审查,整改措施的确认等。

(3)获取必要的资料

这是进行分析的前提,最重要的资料就是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有时还需要平面布置图、流程图(PFD)、操作规程、仪表控制图、逻辑图,图纸和数据应当在分析会议之前分发到每个分析人员手中。

(4)挑选HAZOP小组成员

HAZOP分析小组的知识、技术与经验对确保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和深度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分析组的组织者应当负责组成有适当人数且有经验的HAZOP分析组。一般说来,HAZOP分析小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人员: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安全工程师、操作主管、仪表/控制工程师、记录员。

(5)确定分析程序

根据分析的不同目的,HAZOP分析的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别,HAZOP组长在准备工作阶段可以初步确定分析节点并提出初步的偏离目录,准备一份分析表格做会议记录用。

(6)安排会议

2、召开会议进行HAZOP分析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即可召开HAZOP会议进行分析,分析程序和内容见图所示。划分节点(或称单元分区)为了逻辑地、有效地进行HAZOP分析,要将P&ID按照逐个设备、管线或操作划分为分析节点。对于每个节点按照图1所示,逐项分析并由会议记录人员记录。

HAZOP会议上,会议记录人员将分析讨论过程中所有重要的内容精确地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工作表内。

3、分析记录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只列出冷凝鼓风工段的电捕焦油器的HAZOP分析表,为避免重复,减少篇幅,原因、后果及安全措施的序号之间无对应关系。

三、结果分析

通过对电捕焦油器HAZOP分析表格的汇总发现,其发生最严重的事故为:电捕焦油器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事故;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

四、结束语

HAZOP分析具有激发创造性、开拓思路、系统检查全面、获得有益知识、易于决策等优点。HAZOP研究的局限主要是其审查的结果依赖于所审图纸及资料的准确度,并要求审查的专家小组成员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HAZOP分析能对工艺设计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和审查,分析审查的质量取决于审查小组的人员组成和素质、组长的能力和工艺安全文件的精确性。能对生产操作人员的操作错误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对那些由于人为的操作错误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行某些预测,并针对性的提出措施,以确保装置的生产安全。针对工艺设计中的潜在危险进行分析研究,HAZOP可以有效的发现这种潜在危险,甚至更微小隐蔽又可导致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故隐患,并采取措施消除。通过HAZOP的分析研究,可以使设计和操作人员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装置的性能,既完善了设计,保证了装置的生产安全,又能充实了生产操作规程,提高操作人员的培训质量[3]。随着计算机辅助HAZOP研究的应用,将深化项目的HAZOP研究内容,优化研究方法,实现健康、安全、环保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Kletz,T.A.,HazopandHazan--IdentifyingandAssessingProcessIndustryHazards,3rded.,InstitutionofChemicalEngineers,Rugby,1992.2.Elliott,D.M.&Owen,J.M.,Critical

文科武,HAZOP技术及其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J].炼油设计2002,8Vol.32-8:55-58

THE END
1.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模板范本.docx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模板范本.docx 5页VIP内容提供方:abcabc 大小:12.52 KB 字数:约2.19千字 发布时间:2023-10-13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模板范本.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10/6102004200005240.shtm
2.昌乐县朱刘精细化工园区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此外园区内包材、办公用品、可燃液体物料、固体物料等也是发生火灾的重要危险源。 2.1 物质本身燃爆危害特性分析 (1) 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包括: ①氢气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http://www.changle.gov.cn/CLXXXGK/ZLJB/202012/t20201224_570489.html
3....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题目 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所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管理。 A.特殊动火作业; B.一级动火作业; C.二级动火作业; D.非动火作业。 优质答案 查看答案...https://huizhou.huatu.com/tiku/2552444.html
4.有关安全评价方法核心内容:关于安全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十种,分别是安全检查表法、专家评议法、预先危险分析法、故障假设分析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故障树分析方法、事件树分析、日本劳动省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以下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一、安全检查表法...https://www.lawtime.cn/info/shengchan/aqsczd/2012071145607.html
1.防火防爆技术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pptx防火防爆技术一、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项目二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为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首先必须了解生产或储存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火势蔓延扩大的条件等,这是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的重要依据。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二、爆炸性环境危险区域划分项目二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依据国家标...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8037876.html
2.处理过氧化物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与事故预防处理过氧化物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与事故预防 过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起着显著的作用,在高分子化学、精细化工、纺织印染、食品加工、家具制造等领域作为固化剂、催化剂、漂白剂、除臭 剂、防腐消毒剂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过氧化物是非常不稳定的物质,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近年来由它引起的重大火灾爆炸事故...https://sysaq.wm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22&object_id=2624
3.加油站火灾爆炸应急预案范文(通用10篇)加油站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3 1、编制目的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加油站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2、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某加油站位于北京市xxxxxx,现有从业人员22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名。加油站主要经营:车用燃油(汽油90#、93#、98...https://www.cnfla.com/yingjiyuan/3570891.html
4.加油站火灾处置方案(通用11篇)加油站火灾处置方案 2 一、编制目的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加油站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某加油站位于北京市xxxxxx,现有从业人员22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名。加油站主要经营:车用燃油(汽油90#、93#、98#...https://www.unjs.com/fanwenku/267458.html
5.氢工艺危险性及初期处置要点二、火灾危险性分析 加氢反应为强放热反应,且工艺过程大多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加之氢气及大部分物料、产品、中间产物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性,一旦出现泄漏,极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一)物料固有的危险性 1.火灾危险性。一是氢气极易燃,其引燃温度为400℃,在空气中的最小点火能量为0.01...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430/8264296.shtml
6.加油起火应急预案范文(精选11篇)油品的危险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爆炸。 危害程度的范围:以加油站为中心, 50米为半径的建筑物、设备及人员有可能受到危害。 对建筑物设备危害程度的预测:汽油、柴油一旦着火,容易发生爆炸,并伴有强烈的震荡、冲击波,同时散发大量的热量。汽油造成的火灾具有强烈的突发性,高热辐射...https://m.yjbys.com/yingjiyuan/3137477.html
7.有限空间应急处置方案(通用9篇)公司主要存在有限空间类别;共xx处。有限空间,在生产、管理和维修的过程中,由于有限空间本身具有进出口受限制、密闭狭窄、通风不良、潮湿等特点,其作业环境易出现缺氧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中毒或触电,且易导致火灾爆炸,在有限空间环境下作业是危险的。 2、危险分析:...https://mip.oh100.com/a/202301/601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