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汇总十篇

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业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外国保险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竞争。这种竞争的实质是保险人才的竞争.是处于核心层次、核心岗位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竞争。这种保险人才不能简单依靠海外人才的回归与引进,必须立足于国内的培养.保险业本来就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广泛联系的产业而且随着保险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保险业现有的运行机制或规则必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化。由此可见,保险学教学面临着新的保险环境和时代要求只有不断进行保险学教学改革.才能提高保险学教学质量,为我国保险业培养出符合时展要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保险人才。近年来,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我国高校顺应保险业发展的要求,纷纷开设了保险学专业,为保险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保险业人才队伍规模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然而,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保险专业都是相对年轻的一个专业,在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保险学的教学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加上保险是一个新专业,由于一些传统观念对保险业的偏见,学生对保险专业有消极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目前我国保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保险学是保险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专业课,在保险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一门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保险专业大学生的素质,因此,搞好保险学的教学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在保险学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二)教师缺乏保险行业的实践经验从而其教学效果不佳保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教学环节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当今各大高校保险学的教学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和记”。对于已接受过十几年传统教学的本科生来说,已经厌倦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有效参与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而近来所提倡的教学创新也仅是在教学工具上有所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一些高科技电子设备,老师的教案也由PPT所代替。不可否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给教学带来了一定便捷,但并未触及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填鸭式教学、应试性教学手段等仍根深蒂固。教师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方面的经验不足,懂得理论知识的教师很少或根本没有机会去从事保险实践工作,而富有实践经验的保险工作者也进不了保险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鉴于保险专业的实践性要求,也有不少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然而,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所用的都是从书本上或是从网上下载的现成案例,并没有包含自身的感受,所以在讲授过程中难以做到生动形象,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保险学教学的创新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要搞好保险学课程的教学,必须从加强对学生专业观的教育、加大对保险专业的投入力度以及着力提高老师队伍的素质等方面出发,努力创造保险学教学的有利环境,真正把高校建设成培养高质量保险专业人才的基地。

(一)加强保险专业本科学生的保险意识的教育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背景的介绍,可以和学生一起畅谈保险业最新动态等,也可以以自身的经历为例帮助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再者,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细分,根据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设置不同的主攻方向,例如可设置从业资格考试、保险理论研究、保险法学、精算和保险营销等学习小组,这样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并加深对保险专业的认识。此外,在保险专业本科教育中,还应强调挫折教育和诚信教育。保险属于服务性行业,且有其特殊性,尤其是保险营销这一领域,需要从业者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些是需要日积月累而达到的修养,因此,保险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尽早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的品质。

(三)创新教学手段,优化师资

【参考文献】

[1]唐红祥.关于保险学历人才供需脱节的思考「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

该课程包括三个模块:保险学基础知识、保险分类及各个险种的功能和意义、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三个模块的划分是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差异为依据,紧密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中,保险学基础知识以讲授法为主,讲解风险与风险管理、保险制度、保险合同等保险学基础知识以及保险市场各参与者,同时辅以结合时事热点的新闻视频或案例导入、启发提问、随堂习题练习和讲解、头脑风暴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在主要章节课后设置了章节小测环节,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并给予学生即时反馈,二是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查缺补漏对易错知识点进行讲解。

第三个模块,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部分主要要求学生通过在保险学实训软件平台上完成个人及团队实训任务,扮演保险公司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操作不同险种的投保、录单、核保、承保、保全、理赔、续保、退保等流程,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和理解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也增进对于第一二模块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二、教学方法

(一)案例分析

(二)小组营销对抗赛模拟实践

一《保险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保险学》是一门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既注重保险基础知识的介绍,涵盖范围广泛,又包括实务操作,与实践结合密切。因此,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还要通过实务练习使其具备实际运用能力,能够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第二,属于应用经济学科、交叉学科,在理论和实务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同时需要运用数理统计等各种技术手段分析问题[1],此外还要结合法学、统计学、灾害学、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采取综合教学方式,运用专业化和学科交叉化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保险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一)授课方式较单一

现阶段,我国《保险学》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和思考能力的发展,减弱了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

(二)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浅显,跟不上保险实践的最新发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内容多偏重理论

目前,该课程仍以考核理论为主,重点检验学生对基础原理及数理基础的熟悉、理解及掌握程度,笔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左右,平时成绩也多以书面作业及出勤计算,占总成绩的30%左右。因此,要解决《保险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讲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摆脱单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课程教学与实践运用更紧密地结合,需加入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与学的角色与观念,强调“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从而培养出符合金融行业、社会需求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这是《保险学》课程教学改革遵循的路径。本文针对《保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将PBGS引入《保险学》教学实践,对《保险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自律与交流能力,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PBGS教学模式及其适用性

三PBGS教学模式下《保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设计

(一)改革思路

(二)改革内容设计

(三)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保险学教学的创新策略

[2]刘敏.探索校企结合的保险教育新途径「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体验式教学在运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灵活的方式,比如管理竞赛、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等。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比,体验式教学一方面让学生亲历教学场景和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亲身体验与亲自操作,加之灵活多样的、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动”起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评价一门课程好坏的标准,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动”起来,说明这门课是被他们所接受并喜欢的,这里所谓的“动”是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体验式教学应用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现场考察等活动,增加了直接交流的机会,并可以面对面的进行理论知识的探讨,建立了一种有效地双向的师生教学互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课堂45分钟充满了真实感,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证。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既是师生信息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真正地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使得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

灌输方式是传统教学常用的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不利于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体验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现场还原,情景模拟、课题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其中,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不但复习了所学知识和理论,也锻炼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体验活动,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接触到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保险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情景模拟法

(二)案例教学法

(三)课外实训法

(四)讨论式教学

2互动式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2.1营造宽松、自由和民主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环境

2.2注重讨论和辩论的过程,开拓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保证学生参与度

教师在对学生小组讨论进行评价和总结时,要注意由过程到结果,特别是关于思考和辩论类题目,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分析角度和分析思路,开拓学生的思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对于辩论式案例教学,关键是要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而不能将其变为少数同学获取额外奖励分数的加分项。

普遍来看,多数高等院校对本科生的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尤其是开设农业保险学课程的院校。一方面原因在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形成了“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环节和补充”的认识。这种认识将实践教学仅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认为实践教学应依附于理论教学,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体现在理论教学方面;另一方面是由于实践教学,尤其是课程实习多无指导教材,较理论教学难度大。课程实习往往涉及协调校外关系单位,实习组织工作复杂,实习学生难以管理,一旦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和指导教师还要承担责任,这些因素直接导致高等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应树立对农业保险课程实践教学的正确认知,改变高校对实践教学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态度,搞好实践教学。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的文件要求,深入领会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加强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与改革

3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4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二)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

2.学生满意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为了便于探究影响《保险学》课程教学满意度水平的具体因素,在因子分析法分析的过程中,采用方差极大法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以使得到的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公因子F1上有较高载荷,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4.81%,说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满意度水平的重要因素。个人能力提升在公因子F2上负有较高载荷,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4.20%,其对学生满意度水平的影响程度仅次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设置在公因子F3上负有较高载荷,教师素质及职业发展在公因子F4上负有较高载荷,说明《保险学》课程教学已经逐渐由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

一、《保险学基础》课程在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现状

现在随着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的保险行业也在飞速的发展,使得保险学的课程学习也在不断加强。《保险学基础》课作为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注重保险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保险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还可以更好地构建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金融知识框架。在过去的课堂中,《保险学基础的》教师对保险的分类、保险的基本原则等理论知识的提出较高要求,却忽略了如何利用此类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因此我认为《保险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将保险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高职金保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在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改革。

二、在目前高职的《保险学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保险业也在飞速前进,但高职《保险学基础》课程教学依然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仅重视理论,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较差。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结合理论与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尽办法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中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授课教师主导课堂,仅是强调学生要记住课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却没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或实务操作,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效果打了较大折扣,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小。授课的老师一般是科班毕业,没什么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3.保险的实训教学欠缺实效。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险实训的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没有购买动辄几十万的保险实务操作软件,实训的基地以及实验室极其简陋,造成学生即使掌握了理论知识也无法进行实务操作;二是实训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是由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学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则采取敷衍的方式,造成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相对较低,这也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针对《保险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

四、结束语

在2002年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的保险业开始了面对全球开放,非常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给我国的自有的保险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促进了我国保险市场对专业的高素质保险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培养专业的保险人才在高校专业中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选择。因此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保险基础势在必行,更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走的越来越好。

作者:林书童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淳正.金融保险专业“开发二元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2,(06):50-52.

THE END
1.保险行业经典案例解析.docx保险行业经典案例解析.docx,保险行业经典案例解析 人身保险 条款惹争议 一字之差拒赔 虽然买了重大疾病保险,但因为手术的名字有“一字之差”却得不到赔偿,朱先生已花了住院费3万元,但一直没敢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刚做完手术的妻子。 “按照保单条款,如果王女士做的是‘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801/5334104214004314.shtm
2.人身保险案例分析案例二 本案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是否有效[案情]:2003年9月27日,投保人林光伟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铜梁支公司处为渝B13860号中型货车投保,保险合同约定了第三者责任险,并规定了保险车辆造成本车驾驶人员及其家庭人员的人身伤亡属除外责任。2004年4月6日,因该车转卖,经投保人林光伟申请,被告同意将保险合同转让...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30/16/1971081_73755090.shtml
3.人身保险案例分析【摘要】生活中,总有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这时,保险就发挥了救急救难的重要作用。可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众多,在不少情况下,被保险人拿不到赔偿款。那保险公司的这些免责理由是否都站得住脚呢?本文精选了一个人身保险案例,希望能对消费者有所帮助。 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225315.html
4.人身保险案例.ppt车主已经支付了伤残金和全部的医药费后,保险公司是否还要履行支付的义务?吴某能否因此而获得双份利益? 吴某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要伤残补助金,但不应该因此而取得两份医疗费。 案例十四: 1990年1 人身保险案例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档信息 ...https://www.taodocs.com/p-691296395.html
5.人身保险合同案例人身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签订的一种保险合同,主要保障被保险人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下面是一个人身保险合同的案例。小明是一名年轻的白领,他意识到人身保险的重要性,于是决定购买一份人身保险合同。他选择了一家知名的保险公司,并与其签订了一份终身寿险合同。根据合同的约定,小明需要每年缴纳一定的保费,保险...https://www.xyz.cn/toptag/baoxiangongsi-20833.html
1.保险理赔案例解析出租房屋损失的保险责任确定人身意外保险类 71、赠人明信片保险卡,别忘记填写被保险人姓名 72、未签劳动合同收到人身伤害应按工伤保险补偿 73、无证驾驶出险被拒赔 74、代病投保缴费未获赔 75、基于最大诚信原则的意外险理赔案 76、大学生赵某翻越高墙摔伤获赔偿 77、人身保险合同理赔案引发保险金给付问题 78、...https://doc.mbalib.com/view/80a0511935ba64c666d228e35653ed91.html
2.保险消费者保护工作总结(通用13篇)我们充分利用省保监局和行业协会统一印发的基本常识解读、人身保险指南、以及保险案例分析等宣传资料,并积极向过往群众宣传人身保险基础知识,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意识;利用展板积极宣传阳光人寿保险公司及我们的特色产品,让消费者了解阳光人寿保险,了解我们的产品;客服、两核人员耐心细致...https://www.ruiwen.com/zongjie/4856975.html
3.保险学课程案例教学1.2案例要尽量做到正面引导 在案例教学中,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要适当结合运用。有时反面案例比正面案例更能折射保险学原理,但是反面案例不能大量使用,因为这些反面案例同时也折射出我国保险业的存在的诸如起步比较晚、发展不完善、社会公众对保险业的认知较欠缺、代理人不专业等问题。过于讲解分析这些反面案例会使学生对我...https://www.yjbys.com/bylw/jinrongbaoxian/85572.html
4.重疾险拒赔后的诉讼策略∣案例解析中灿视点所以,更多的投保人、被保险人选择通过聆听保险业务员的讲解而达到了解合同条款的目的,但有时候,也许就是太过相信业务员的侃侃而谈,而忽视了在人身保险合同中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从而使自己处于被动局面。 【案情介绍】 <案件背景> 2016年11月22日李某某与北京某保险公司签订人身保险合同,购买了重疾险,投保人、被...https://zhongcanlawyer.com/index/Article/show/cat_id/21/id/1
5.人身保险理赔案例(通用6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结合本案例,由于被保险人投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其合同(老条款)里没有将“遵照医嘱注射药物,导致被保险人的死亡、残废”作责任免除的内容,为此,如果受益人根据被保险人遵照医嘱注射青霉素导致意外死亡的这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人身保险金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spcmpv5.html
6.人身保险合同案例2000年9月1日单位为被保险人于某投保了一年期"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1万元。同年12月3日,于某下楼时不慎摔倒,致使右手上臂肌肉破裂。由于伤口感染,导致右肩关节结核扩散至颅内及肾,送医院...https://www.66law.cn/laws/45766.aspx
7.中国人寿巴中市分公司以案说险认真对待回访保护个人权益经保险公司核实,李先生在购买保险后接受过公司的电话回访,回访中工作人员针对保单收益及退保规则已讲解清楚,且李先生在回访过程中也明确表示了解,并承诺中途不会进行退保。据此,保险公司不能满足李先生的相关诉求。 案例分析 《人身保险业务基本服务规定》第十五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在犹豫期内对合同期限超过一年的人身...http://www.bznews.org/newpc/content_link.html?id=4649422
8.以案说险:双录,让您的保险更“保险”本案例中,张某主张保险合同未签字,合同无效,保险公司核实销售过程,调取双录视频,耐心沟通讲解后,投诉人最终选择继续持有保单,并在同年顺利理赔。双录,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提高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保险纠纷的发生。双录,让保险更保险。 https://www.taikanglife.com/service/customerservice/insureconsumertips/2024/03/13/122.html
9.阜阳市人身保险2022年度部分典型理赔案例行业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保险在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消费者的生活。保险的每一笔赔付,都有温度,每一次守护,都有速度。2022年人身保险理赔案例中,既有大额“快赔”,也有意外、重疾险赔付案例,充分发挥了保险社会“稳定器”、经济“减震器”的独特作用。 https://www.fynews.net/article-231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