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报告指出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大至可以分为四类家庭结构、三类教育方式,四类家庭结构是:隔代抚养型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父母都下岗家庭,三类教育方式是: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如何能够在及时掌握了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有的放矢的、主动加强对这些学生的针对性教育,使无论是课堂教育教学还是其他各个方面中,都能积极、主动的接近、关怀,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家庭安全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自信和阳光,最终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打好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成功转换问题学生的一些事例,进一步来强调在目前加强中职学生家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事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关键词计算机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成为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成为探索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工程。从系统理论来看: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具有整体的集合体;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而且是以提高教与学的信息传递效率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计算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必将引起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
1低年级计算机辅助识字课堂教学分析
首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的读音,理解巩固字意,教师讲解学生操作演练,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多种感官综合利用,他们边听、边看.边动手、边思考记忆,学生乐于这种学习形式,兴趣明显比传统教学要浓厚。
其次,在解决读音的练习上,从带拼音生字到去掉拼音的生字循序渐进,要求逐步提高。学生反复朗读,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最后,计算机还可以加大练习的量,增加一些同等难度或高难度的练习。这样,做的好的、快的同学就可以多练习。由于计算机会做出评判,因此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做这样的练习,完全达到自学自练的目的。
2中年级计算机辅助句段教学案述
句段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说话和写作的基础。不能把句子写具体是学生在说话与写作文中常见的通病。而段又是从句到段,段到篇章的过渡。段的学习既是中年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又是学生开始从句到段的重要转折点。段的教学的成败,决定了学生作文起步的成败,成为学生将来写作方法、写作手段、写作手法多样化和艺术化的关键。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必要的,而且尤为重要的。
在教学中,通过计算机把要学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解决的认识规律与学习心理过程.学生通过计算机显示直接阅读,清晰明了,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信息量大,显示速度快的优点。教师的讲解,学生的阅读,师生的共同分析、理解,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中形成新的概念、新的知识。从学生的心理来讲,动手动脑,手脑并进。不仅牢固地巩固了学习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
3计算机辅助积累、运用教学分析
语文积累、运用教学是培养学生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开拓抽象思维,形成学习能力,学好语文的基础。语文积累运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整体的联系性。教师组织的计算机辅助积累教学,必须有纲有目、经纬分明、纵横交错,富有独特的鲜明的创造性,一定要选择好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学生通过计算机辅助积累运用教学,积累必要的语言文字功底,开拓抽象思维、举一反三的路子。
4高年级计算机辅助作文教学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法学习方式工学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了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掌握小学语文课堂准备、实施与研究的技能,系统学习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等内容。实践与理论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理论素质,提高其教学能力,为学生就业上岗奠定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本门课程加大实践的力度,强化实训,重视见习与实习。但是在貌似轰轰烈烈的改革之后,我们依然发现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统一,既缺乏主动探究文本的能力,又缺少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顶岗就业中问题频出。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机械,学法死板,实践按部就班,缺少创新性。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为本课程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课下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理论知识,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交流,在相互沟通中,既提高理论素养,又提高实践能力,一举多得,事半功倍。因此,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就势在必行。现就其重要意义阐述如下:
一、是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上的一次创新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是在当前班级授课制下对“教”与“学”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一次变革,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教育”在W习方式和教育模式上的一次创新。切合高职教学的专业性和行业性特点,是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有力补充。随着“人人通教学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将越来越丰富,信息化学习环境将越来越优化,这一切为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和技术支撑。
这种课程改革变传统的“教――学”为“学――教”,即将知识的传递放到课外,将知识的内化放到课内。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三大教学环节,包括以“设置问题”为引导的课前自主学习,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课堂讨论学习,以“探索问题”为主导的课后拓展思考。
这三个步骤,课内外结合,理论实践结合,深化教学内容,形成一种富有活力的开放性教育模式。
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三、将高职院校提倡的“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和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课题的确定,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此方面的有益探索,促进高职院校实操课的改革与创新,真正达到工学结合、长远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石月兰,主编.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
[2]PJq开普金托德威特克尔.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教学11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关键词:案例分析;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建构策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业上得到提高,能力在自己的发展区附近得到提升。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在不断地变化着,特别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并没有起到自身的有效性。为此,在现代教育课改的情况下,要求教育能够使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
一、案例分析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建构策略
(2)培养学生兴趣。高中物理学习难度过大,导致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够浓厚,我们知道只有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才能有进一步想要探究的热情。所以,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必要因素,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在对摩擦力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举例走路时脚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了使学生对摩擦力的方向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可以用物体压着毛刷,通过毛刷的弯曲的方向来判断摩擦力的方向。这样可以保证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师要转变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要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对课程精心的导入,创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出发,进行课堂的教学优化,在实践中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1]沈广山.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2(5):102―105.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56
1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要促使自己的教学模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最终能够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近几年来,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并且该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引进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
2体验式学习的定义以及作用
在二战之后,英国出现了一种名叫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训方式,该培训方式凭借新颖的形式收获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当时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中,该培训方式曾经风靡一时。到了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学校教育过程中,曾经将户外训练融入到其中,并且在教育界,体验式学习得到了深化以及改革。从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一些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并且给与其不同的界定。
体验式学习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引导性的作用,学生发挥着主体性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设计学习内容以及环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要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使得学生在实践与反思结合下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最终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通过体验式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全新的知识,而且能够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且老师起着引导性以及启发性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并且此时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关系。此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且主动的学习者以及参与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习的效果,而且能够使得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质量。与此同时还能够拓展学习内容,最终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小学数学体验式的学习策略
随着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出现,这就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到学习数学的规律以及方法,而且能够使得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
3.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3.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探究式学习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观察,推理,从而能够得到有关的理论知识,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实践以及认知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圆的知识”这一课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制作一个圆,并且对这一圆进行折叠以及测量,这样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发现基本的规律。
3.3建立小组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通过建立小组交互式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得以增强,而且能够给与学生较多的交流机会,引导着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面对一些比较枯燥的知识,教师要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以及交换意见,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在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应该树立的理念
4.1把握好角色的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放在首要位置,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情感得到满足。
4.2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性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驾驭能力
4.3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5结束语
虽然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方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该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验式教学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并且符合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为小学数学课堂增加了活力。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深入研究体验式教学方式,从而使得该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刘伯妹.引导、体验、点拨、建构――数学活动导学的四个程序[J].湖南教育(下),2010,(3):78-80.
[2]沈群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角的初步认识”体验式教学案例分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