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9起合同纠纷经典案例

1.重庆重铁物流有限公司诉巫山县龙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合江县杉杉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2.陈某诉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乐山中心支公司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

3.刘家花诉山东费县益客盛源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合同纠纷案

4.“新华”商标纠纷案

5.邹克友诉张守忠合同纠纷案

6.王风明诉孙元丽、孙子明买卖合同纠纷案

7.胡百卿诉临沂沂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8.冉某、张某诉重庆某地产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9.郑某诉冉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10.周某诉重庆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11.王某先等人诉被告重庆市某区工伤保险管理所、第三人重庆某煤矿公司不履行行政给付义务案

12.李某、王某诉陈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13.郑某某诉雷某、刘某某、重庆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

14.李某诉段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15.马某诉张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16.王磊诉抚顺乐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

17.游某与鸿达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18.黄某楼诉李某民间借贷纠纷案

19.闫作臣、李秋霞诉北京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旅游合同纠纷案

一、重庆重铁物流有限公司诉巫山县龙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合江县杉杉贸易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一)基本案情

(二)裁判结果

(三)典型意义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仅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整个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在行为时不欺不诈,尊重他人利益,保证合同关系的各方当事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并不得损害社会和第三人的利益,才能更好的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市场主体的诚实、恪守信用,为市场主体提供了一种普遍的信赖,这种信赖是市场交易所必须的资源之一。如果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守诚信,违反合同约定,甚至采取欺诈手段,损害对方利益或对社会、第三人造成损害,最终扰乱市场交易秩序,影响整个市场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

本案中,被告龙翔公司、杉杉公司实为同一人控制的公司,但在与原告签订合同时故意隐瞒了这一真实情况,使原告与两公司签订了合同和协议,并且通过伪造货物运单、收货证明,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手段,虚构了本不存在的煤炭交易事实。被告龙翔公司基于上述合同虚构煤炭交易,形成了对原告3000余万元的债权,从而到银行办理了保理业务,将此笔应收账款向银行转让进行融资,使得原告可能陷于被银行追索的风险,银行也可能陷于保理业务坏账的风险。两被告不讲诚实信用,其行为完全符合合同欺诈的认定。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原告撤销合同的诉请,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本案的裁判结果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彰显了法院在制裁违约、打击欺诈、维护社会诚信的重要作用。

二、陈某诉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乐山中心支公司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

陈某之父陈某康,因右肺腺癌于2010年8月10日入院治疗,至2010年8月24日病情平稳后出院。2010年8月25日,陈某为陈某康在被告处投保了8万元的身故险和附加重大疾病险。陈某和陈某康均在“询问事项”栏就病史、住院检查和治疗经历等项目勾选为“否”。两人均签字确认其在投保书中的健康、财务及其他告知内容的真实性,并确认被告及其代理人已提供保险条款,对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合同解除条款进行了明确说明。双方确认合同自2010年9月2日起生效。合同7.1条及7.2条就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以及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进行了约定。

2010年9月6日至2012年6月6日,陈某康因右肺腺癌先后9次入院治疗。2012年9月11日,陈某康以2012年3月28日的住院病历为据向被告申请赔付重大疾病保险金。保险公司经调查发现,陈某康于2010年3月10日入院治疗,被确认为“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不除外”,因此被告于2012年9月17日以陈某康投保前存在影响该公司承保决定的健康情况,而在投保时未书面告知为由,向原告送达解除保险合同并拒赔的通知。陈某康、陈某于2012年10月24日诉请判令被告继续履行保险合同并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3万元,后在二审中申请撤诉,二审法院于2012年12月18日裁定撤诉。2014年3月11日至3月14日,陈某康再次因右肺腺癌入院治疗,其出院诊断为:右肺腺癌伴全身多次转移(Ⅳ期,含骨转移)。2014年3月24日,陈某康因病死亡。原告陈某遂诉至法院,请求被告给付陈某康的身故保险金8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投保人陈某在陈某康因右肺腺癌住院治疗好转后,于出院次日即向被告投保,在投保时故意隐瞒被保险人陈某康患有右肺腺癌的情况,违反了如实告知义务,依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保险人依法享有合同解除权。因上述解除事由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已发生,且陈某康在2010年9月6日至2012年6月6日期间,即合同成立后二年内因右肺腺癌先后9次入院治疗,却在合同成立二年后才以2012年3月28日的住院病历为据向被告申请赔付重大疾病保险金,又在陈某康因右肺腺癌死亡之后要求被告赔付身故保险金8万元,其主观恶意明显,该情形不属于《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的适用范围,原告不得援引该条款提出抗辩。被告自原告方向其申请理赔的2012年9月11日起始知道该解除事由,即于2012年9月17日向原告送达书面通知拒付并解除合同。原告未在三个月异议期内提出异议。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双方合同已于2012年9月17日解除。原告以2014年3月24日陈某康因病死亡为由诉请被告支付保险金8万元没有法律依据,判决驳回原告陈某的诉请。

二审法院认为:上诉人主张,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保险公司不能解除合同。法院认为,从《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看,“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的前提是自合同成立之日起二年后新发生保险事故。而本案中,保险合同成立时保险事故已发生,不属于前述条款适用的情形,保险人仍享有解除权。被保险人、受益人以《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进行的抗辩,系对该条文的断章取义,对此不予支持。另外,被告已于2012年9月17日发出解除通知,而原告在三个月内未提出异议,双方合同已于2012年9月17日解除,上诉人于2014年3月起诉,其诉请不应支持。因此,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本案中投保人未如实告知投保前已发保险事故,保险合同成立两年后请求理赔,应否支持的问题,尚属于法律空白,若机械援用《保险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将变相鼓励恶意骗保行为。为此,本案在权衡保障投保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良好保险秩序后作出了裁判,为类案处理提供了经验。

2.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对将来是否发生保险事故具有不确定性。但在保险合同成立之前已发生投保事故,随后再投保,其具有主观恶意,系恶意骗保的不诚信行为,并违反保险合同法理,此时不应机械性地固守不可抗辩期间的限定,应赋予保险公司解除权,且两年不可抗辩期间适用的前提是保险合同成立两年后新发生的保险事故,因此保险合同成立前已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公司不应赔偿。本案的裁判,对于遏制恶意投保并拖延理赔的不诚信行为,规范保险秩序,防止保险金的滥用,具有积极作用。

三、刘家花诉山东费县益客盛源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合同纠纷案

2013年2月份,原告刘家花与被告益客盛源公司签订肉鸭养殖回收合同,合同上载明的结算方式为“车间屠宰完毕后,乙方凭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当批合同本、饲养日志、饲料单据、检疫证明、车间胴体过磅单到公司原料部按胴体出成率倒推毛重结算,无特殊原因交鸭数量不足98%的,公司将按比例扣除乙方保证金并追究其违约责任。”合同签订后,益客盛源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刘家花供应肉鸭鸭苗,并于2013年3月9日回收刘家花饲养的肉鸭。刘家花向益客盛源公司销售肉鸭时,持当批合同本、饲养日志、饲料单据、检疫证明、车间胴体过磅单与益客盛源公司进行结算,益客盛源公司将刘家花持有的上述书证收回后,向刘家花出具收购结算单三份,结算单上载明的合同单价均为7.508。

现刘家花认为肉鸭回收价格是按照合同规定的肉鸭结算时回收价格=[上表约定]回收基础单价元/斤-(4元/只-签订鸭苗价格[上表约定])÷6.2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益客盛源公司向刘家花出具的回收结算单上载明的肉鸭价格比按照合同规定的肉鸭结算回收价格少了0.3元/斤。原告向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被告应当继续支付在回收肉鸭时所收购刘家花肉鸭共计少支付的货款12846元。益客盛源公司以刘家花没有合同原件,双方未曾签订过合同为由抗辩。

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本案中,虽刘家花未持有合同的原件,但是一方面,证人刘XX、陈XX的证言证实合同原件为益客盛源公司持有。另一方面,益客盛源公司为肉鸭养殖户赊销鸭苗、饲料,从常理来讲,其不可能不与养殖户签订书面的合同以确保肉鸭的回收,否则益客盛源公司的经营风险过大。第三,同时起诉的其他六位养殖户也分别提供他们持有的合同复印件或合同照片以及证明合同存在的视听资料。综上,能推定双方签订过养殖合同,现益客盛源公司持有合同原件拒不提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益客盛源公司未按合同中约定的价格回收肉鸭,属于违约行为,应继续支付刘家花剩余肉鸭款及其利息。据此判决益客盛源公司给付刘家花肉鸭款12760元及利息(利息自2013年3月9日之日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银行借款基准利率计算至本判决确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止)。

该案是典型的一方以合同履行中的优势地位获取不当利益的案件,益客盛源公司在回收肉鸭的时候将合同原件收回,尔后否认所签合同的存在,导致养殖户在肉鸭款被克扣的情况下,无法提供合同原件来举证,这种行为严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该裁判结果对规范该类养殖合同的履行、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养殖户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该案事实清楚,责任明确,二审法院依法及时判决,对益客盛源公司利用优势地位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进行了批评,严格追究违法失信者的法律责任,保障诚实守信方的合法权益。该案的判决,有利于明晰责任、确立规则、维护诚信,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四、“新华”商标纠纷案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享有对“新华”商标的独占使用权,河南新华公司在其主办网站中使用带有“新华药业”字样的徽标。“新华”二字按字面解释有崭新中华或新兴中华之意,同我国特定的革命历史背景相联系,多为新中国各级人民政府所创办的国营企、事业单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山东新华制药厂前身系建国前山东解放区八路军所创办的企业,使用新华作为企业名称和所生产药品的商标具有合理性。山东新华制药厂在1978年至1999年期间,曾经获得多种全国性荣誉,并在部分药品制药技术领域有重大创新。在河南新华公司申请企业注册时,山东新华制药厂已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邹克友诉张守忠合同纠纷案

2003年4月29,邹克友与张守忠签订一份楼基地转让协议书,约定张守忠将位于日照市东港区安东卫街道东街(后更名为“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东街”,以下分别简称“东港安东卫东街”、“岚山安东卫东街”)的一处拆迁补偿置换的楼基地(土地性质为集体所有制土地),以56900元的价格转让给外村村民邹克友,协议载明款项当面付清,张守忠的同村村民周同业作为证明人在协议书上签字。之后该处楼基地一直闲置,邹克友未在上面建设房屋。2013年,因未能办理楼房建设手续,岚山安东卫东街居委将该楼基地收回,并向张守忠补偿位于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凤凰山社区7号楼西单元102室的安置房一处。邹克友认为,其已受让了楼基地,因此,基于该楼基地补偿的上述安置房应归其所有。因与张守忠就安置房的归属问题协商不成,邹克友遂起诉至本院,要求张守忠返还购买楼基地的款项56900元,并赔偿其因此所遭受的损失

庭审中,张守忠辩称,1、涉案楼基地系本村村委按照统一规划分配的宅基地,依法不得买卖,双方签订的转让协议违反法律规定;2、双方已于2004年通过证明人周同业(已去世)办理了退还楼基地的事宜,被告向邹克友支付60000元作为补偿,邹克友将楼基地返还给被告,并提交有“周同业”签字的收到条(复印件)一张,内容为:“收到张守忠一次性买回楼基款陆万元60000元,经办人:周同业,2004年9月15日”,并加盖“中共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东街居总支部委员会”公章及岚山安东卫东街居委主任石光华的私人印章。经法院调查核实,石光华表示未经手办理此事,且在当时还没有收到条所加盖的党支部的章。在法院要求继续核实该收到条时,张守忠称原件已经丢失。经对比,收到条与双方签订的转让协议书上周同业的签名差别较大。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涉案楼基地所占土地性质系集体所有土地,且张守忠取得该楼基地系基于原宅基地及房屋重新规划、拆迁后的补偿利益,其性质等同于宅基地。张守忠将该楼基地转让给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邹克友,违反了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院依法确认该转让协议无效,邹克友不能取得涉案楼基地的使用权。

张守忠提交的收到条,上面加盖的公章在2004年9月15日尚不存在,且与转让协议上周同业的签名差别较大,另一签章人亦否认经手此事,在该份收到条存有诸多疑点的情形下,张守忠以丢失为由无法提供原件,致使无法进一步辨别证据的真伪,应当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法院对该收到条不予采信,对张守忠据此主张的双方已解除合同,并通过周同业返还60000元的事实,不予认定。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张守忠应向邹克友返还购买楼基地款56900元。

张守忠明知涉案楼基地依法不能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成员仍进行转让;作为日常生活大宗交易,邹克友在未确认土地性质的情况下即购买涉案楼基地,双方对于合同无效均有过错。张守忠在双方转让行为历经十余载,涉案楼基地升值并存有巨大利益后,才以违反法律规定为由主张合同无效,虽然符合法律规定,但从道义、情感角度而言,属于典型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因此,裁判张守忠以转让款为基数,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赔偿张守忠损失。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近郊的土地持续增值,涉及上述区域的房屋买卖、宅基地转让纠纷迅猛增长。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及国家政策,宅基地等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带有很强的社会保障功能,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享有、流转;否则,一律无效。但在实践中,违法流转大量存在,若双方正常履约,这种违法现象也“合理”地存在着,并无其他部门监管。但纠纷一旦进入法院,认定转让行为无效毋庸置疑。转让被判无效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对于无效合同损失赔偿的处理也是“各打五十大板”。但是对于近年来基层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的涉及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及房屋转让纠纷案件,如果机械地适用法律条文,不仅让失信的行为人堂而皇之地获取法外利益,也不利于在社会上弘扬“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诚实信用是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要恪守诺言、诚信不欺,不因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社会或他人利益,这是以道德规范为基本内容的法律原则。有些纠纷,从法律与道德角度来看,结论可能截然相反,正如本案纠纷。转让人可以冠冕堂皇地以“法律规定”为由实施违反诚信的行为,作为深受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影响的受让人及社会大众,当然难以接受。正因为如此,法官在处理该类纠纷时,需要在坚持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适当引入道德、风俗等规范,让“无情”的法律与“有情”的道德规范结合,实现情、法、理在司法判决中融合。在本案中,法官根据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确认涉案楼基地转让协议无效;与此同时,引入诚信原则,在合理的限度内弥补受让人的损失,让失信人承担一定的法律制裁。如此,既能有效地平衡双方的利益,也有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诚信观念。这也是在审判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体现。

THE END
1.平安保险公司拒绝赔付(已回复)平安保险公司拒绝赔付 本人已购买平到安保险意外险,近期因突发事件申请理赔,但于3月9日收到平安银行报案号为MC0200022350735的拒绝赔付说明。 以无病历为由拒绝赔付,此举已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投保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承担在保险事故发生时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协议...https://people.lyd.com.cn/app/Question/queDetail/20240325102300722/
2.以案释法购买重疾险后死亡,保险公司却拒赔?综合以上意见,被保险人谢某在保险期间内死亡,保险受益人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符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的赔偿条件,予以支持。 法官说法:当前,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保险公司拒赔的事件也屡次发生,消费者购买保险时应当详细阅读保险公司出售的险种,明确自己保险需求,认真阅读审核合同条款,注意险种承保范围,防范营销过程中...https://www.hntv.tv/jiaozuo/article/1/1848295788731006977
3.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以案说险之“非保险期间出险保险公司有权拒赔”二、案例分析 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被保险机动车直接损失或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当对被保险机动车和第三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且不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范围,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对于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各分项赔偿限额...http://finance.hnr.cn/bxzx/article/1/1659463467437223938
4.金融教育宣传月平安人寿保险欺诈案例警示:伪造病历骗保,自食...[案例简介] 2022年1月王女士向A保险公司投保重大疾病保险, 2023年5月向保险公司提交了子宫内膜癌重大疾病的理赔申请,索赔金额40万元。保险公司审核其提供的医疗资料后发现确诊子宫内膜癌依据不足,经核实发现王女士未在该医院有住院和门诊记录,A保险公司认定王女士所提供的就诊病历及检查报告均为伪造资料。 http://gx.sina.cn/industry/2024-09-14/detail-incpciyn1582100.d.html
5.保险四大基本原则案例及分析20240611210104.doc保险四大基本原则案例及分析 一.最大诚信原则 案例?末完全履行告知义务拒赔案案情简介 1996年3月?某厂45岁旳机关干部龚某因患胃癌(亲属因胆怯其情绪波动?末将真实病情告诉本人)住院治疗?手术后出院?并正常参与工作。8月24日?龚某经吴某推荐?与其一同到保险公司投保了简身险?办妥有关手续。填写投保单时没有申报...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11/7150110152006120.shtm
1.平安财险拒赔案败诉:违背诚信原则,被判支付20余万保险金该案判决书载明:2023年,谢女士投保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财险”)推出的“平安E家平安·万事兴百万医2023”保险产品。保险期限是:2023年7月1日0时0分0秒至2024年6月30日23时59分59秒,等待期为生效后30天,即2023年7月31日零时,等待期结束。 https://www.cqcb.com/gongsifengxiangbiao/2024-10-28/5686434.html
2.案例解读:私家车跑网约车出事故遭保险拒赔,车主起诉也被驳回在这个案例里,司机赵某显然没有告知保险人车辆被拿去跑网约车,其主观上把“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客观事实隐瞒了下来。 所以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只要保险人提前告知了相应的情况,那么保险公司就可以合理的拒赔。 私家车跑网约车是全部不在车险承保范围内的,驾驶、乘坐非营运性质的网约车均无法得到车险的保障...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26204909982319141
3.因未做手术被保险公司拒赔?法院这样判因未做手术被保险公司拒赔?法院这样判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给自己或家人购买一份健康保险以备不时之需,何某为自己投保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后因患上脑垂体瘤住院治疗。但后续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却遭到了拒绝,这是为啥? 基本案情 花钱购入重疾险,真生病了却不能理赔?https://www.zqfkfy.gov.cn/mobile/index/show/catid/22/id/1625.html
4....平安人寿的意外险被以未如实告知既往病史拒赔怎么办?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人寿拒赔案例,家中猝死理赔遭拒 2020年8月4日,高海(化名)的妻子为其在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处投保了一份意外险。2021年6月7日,高海在家中突然猝死,其家人通知保险公司后并申请理赔。保险公司于2021年7月7日作出《理赔决定通知书》,通知原告解除保险合同,拒绝给付保险金,其理由是:被保险人投保前存在...https://m.163.com/dy/article/HJASE0070514DU7P.html
5.家用汽车改变营运性质保险公司拒赔吗?任高扬杨森律师团队律师一般来说,保险的公司保险条款会记载个人投保的汽车改变营运性质的免赔,即“家庭自用汽车、非营业用汽车从事营业运输等,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的,保险公司免赔。然而,这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拒赔都成立。 二、案例正文 赣A9×××小型轿车在平安公司处投保了交强险及商业险项下包括机动车损失...https://m.66law.cn/lawyers/s2106d685d707a_i1194511.aspx
6.保险合保险合同纠EXPR纷案例保险合同纠纷案例案情简介上诉人原审原告:胡晓红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保险公司1997年9月3日,案外人上海亿嘉亿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嘉亿公司与被上诉人平安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机动车辆保险单,约定:https://m.renrendoc.com/paper/112053706.html
7.甘肃天价保费拒赔案重审:男子驾车溺亡,妻子讨要两千万保费王维红去世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的妻子焦小云已两次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庆阳分公司(以下简称为平安保险公司)对簿公堂。 2016年3月15日,王维红开车途经国道212线麒麟寺水库时,坠入水库身亡,他生前曾在平安保险公司购买了两份保险。焦小云向保险公司申请赔付,但遭拒赔。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93884
8.北京密云平安保险北京密云买保险保险咨询代理人北京密云平安保险李丽竭诚为您提供少儿险、养老险、意外险、分红险、重疾险、人寿险、团体险服务,北京密云买保险找北京密云平安保险李丽http://ymywx.cn/
9.平安产险山西分公司:常见的车险免赔案例改变车辆使用性质可没想到保险公司的理赔员在了解到事故详情后告知小刘:因小刘从事营运行为,改变了车辆的使用性质,只赔交强险,商业险拒赔。后来小刘通过咨询得知,其投保的车险载明使用性质为家用,而小刘跑网约车这种营运行为大大的增加了出险的概率,破坏了原有保险协议的公平性,因此此次事故无法理赔。 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4-04/09/content_13202456.htm
10.绵阳保险业2021年度十大典型理赔案例查勘人员及时上报了案情,公司对此案件高度关注,立即成立事故专项工作小组,陪同院方代表到交警队了解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续处理流程,到被保险人医院慰问了伤者、安抚死者家属情绪,告知保险理赔流程,取得了死者家属的信任,同时公司对院方和死者家属承诺,在交警调查取证排除有条款约定的拒赔因素后,可先行赔付车上人员责任险...http://www.myrb.net/html/2022/news/3/31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