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保销售误导看保险消费者法律保护

一方面,销售人员为推销产品,片面夸大公司实力和产品收益,强调产品收益比银行定期存款高,甚至对保单条款未载明的投资收益率做出保底承诺,但不向保险消费者解释保单的现金价值,不对消费者说明提前退保需要承担较大损失的情况;故意隐瞒保险合同期限和责任免除条款,对在10天犹豫期内可以全额退保事项不进行明确提示。另一方面,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消费者对银行的信任进行误导,比如在其存款时,销售人员通过夸大产品收益、承诺保底分红等方式误导消费者购买产品,致使“存单”变成“保单”。而为消除消费者的疑虑,销售人员通常只把保单正本给消费者,隐匿保险条款等重要合同单证,甚至随意编造消费者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

二、从经营者角度分析银行保险销售误导问题成因

银行保险营销涉及银行、保险公司、银保销售人员等众多参与方,各行为主体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各方在银保产品销售过程中地位差别明显。尽管上述三方销售目标有所不同,但客观上都是追求短期保费收入最大化。从这一点来看,银行、保险公司、银保销售人员的目标是相同的,这更凸显出保险消费者在银行保险购销关系中的弱者地位。

(一)基于银保合作角度的原因分析

1.合作关系不稳定在银保市场上,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普遍采取的是“多对多”模式的协议型合作,即每家保险公司都委托多家银行代为销售保险产品,同时每家银行也代销多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只需向银行支付相应的手续费,不支付固定的报酬。我国银行保险业尽管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但仍停留在“代销”这一粗浅的层次上,这种简单的委托关系极不利于银保业务深入发展。对保险公司而言,它们不愿意在与银行的合作中进行具有长远意义的投入,比如对银行销售银保产品人员的培训。因为今天的培训成果可能为明天自己的竞争对手创造便利。合作中短期行为较多。对银行而言,我国银行保险委托合约期限通常为一年,因此银行更注重短期效益,谁给的短期利益多,就选择谁,随意性较强。此外,由于只负责代销而不承担销售风险和责任,个别银行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销售误导,销售保险产品,带来的结果是其他银行纷纷效仿,使销售误导成为银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2.双方地位不平等在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中,银行凭借渠道、网点和客户优势,在渠道准入、网点分配、代销定价和日常经营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从银行保险和委托机构数量对比可以看出,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目前,国内有保险产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也就10家左右,而保险公司有140余家。保险主体数量远远超越了充分竞争阶段应有的数量,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银行的主导地位。从银行角度看,代销只承担销售义务,获得中间业务收入,不承担销售风险和责任,也不必进行售后服务。当市场利率提高时,储蓄客户数量增加。如果定存储户购买银行保险,银行可以不用支付给储户较高的利息,而储户的这部分存款将由保险公司以保费收入名义存入银行,同时还能赚取高额佣金。当市场利率走低时,储蓄客户数量减少。此时如果储户购买银行保险,则以保费名义存入银行的钱亦可增加银行现金流。也就是说,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几乎是稳赚不赔。从保险公司角度看,为了争夺银行网点资源、追求银保业务规模,保险公司也被迫对银行采取了宽松的管控制度。对银行销售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导致银行保险销售误导现象泛滥,损害保险消费者利益。

(二)基于保险公司之间竞争角度的原因分析

1.考核机制不尽合理当前,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导致银保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保险公司经营压力也不断加大。为了追求业务规模,保险公司掀起了价格战、费用战,导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而银行坐收渔利。在实际经营中,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多数保险公司考核机制不尽合理,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把保费收入作为业绩考核的唯一标准,而忽视客户利益及对银行、保险公司长期信誉的维护和提升。这种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势必会导致银保销售人员诱导客户购买保险,从而使得销售误导屡禁不止。

2.银保产品同质化严重银保产品同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险产品与银行储蓄产品趋同;二是各家保险公司产品趋同。目前,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主要是分红型寿险产品。其特点是产品周期短,保障功能低,同银行自营储蓄产品相似度很高。这也给部分保险公司为了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而在销售宣传上进行误导提供了“便利”。比如,在销售过程中,将保费缴纳说成“存款”、返还的生存金说成“利息”,常用“存”和“取”来混淆概念,强调“产品只能在银行买,其他地方买不到,存款收益都是在银行办理”,以此让客户以为其推销的就是银行产品。此外,在银保市场上,往往是一家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其他公司迅速群起效仿,使得保险产品个性化程度很低,与消费者实际需求相距甚远。从银行角度看,它关心的是中间业务收入,分红型寿险产品正好符合其偏好;从保险公司来看,分红型寿险产品既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又可以快速获得巨额现金流。因此,分红型寿险产品是双方的理想选择。这也使得无论是保险公司之间,还是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产品同质化都比较严重。

(三)基于银保销售人员角度的原因分析

银保销售人员是联系银行、保险公司与保险消费者的纽带,在整个保险营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保险营销员(即个人保险人)却饱受诟病。其中销售误导作为寿险市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其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保险销售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人制度的不完善及保险公司规范经营意识淡薄。

2.规范经营意识淡薄保险销售人员文化水平偏低、职业素养较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由于人制度的缺陷,不少人只将保险人作为一种过渡职业,机会成熟再另谋他就。这种“临时工”想法极易引发短期投机行为———在短时期内误导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购买银保产品,以获得丰厚的佣金收入,而当消费者发现受骗想要退保时,人却早已不见踪影。长此以往,银保市场必将进入“人误导销售———消费者受骗不信任———人进一步误导销售———消费者更加不信任”的恶性循环之中。另一方面,保险人流动性强,保险公司只能通过不断增员来保证销售队伍规模。然而随着人社会地位的下降,保险人准入门槛越来越低,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群体文化素质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本应加大人培训力度,但由于规范经营意识淡薄,保险公司不愿意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对新人进行正规培训,只把追求保费收入作为经营的唯一目标,从而对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误导行为采取放任态度。

三、从消费者角度谈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在银行、保险公司、银保销售人员和消费者之间信息明显不对称的情况下,保险交易实际是四方利益的博弈,各方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消费者在四方利益博弈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容易被误导,成为其他三方利益博弈的牺牲品。正是由于保险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更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具体原因如下:

2.合同条款难以理解银保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提供的风险保障、投资收益也不尽相同,要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就要求消费者对所购买的银保产品有正确的认识。然而保险合同条款普遍具有专业性强、内容复杂、非通俗化等特点,给消费者的阅读和理解增加了难度。此时,银保销售人员的讲解成为消费者深入了解银保产品的主要途径,这也为销售人员实施误导提供了可乘之机。

THE END
1.银行保险产品营销策划方案.pdf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针对我国保险公司银行保险营销主 要问题,借鉴国内外保险公司先进的银行保险营销经验,探 寻对我国保险公司来说具有可操作性的银行保险营销对策 思考, 以加强我国保险公司对银行保险营销问题的分析 , 完 善银行保险营销策略。 第二章银行保险营销相关理论 2.1 银行保险理论 2.1.1 银行保险的...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0224/5312140134003132.shtm
2.保险公司与银行营销活动方案保险公司与银行营销活动方案雨落心尘 2022-9-10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银保,顾名思义,就是银行渠道的保险业务。以专门的产品通过银行的中介渠道实现保险销售。所以所谓销售策略问题,也基本不太存在。常规要做的,不外乎就是所在保险机构与银行相关部门级领导搞好公关,拉好关系,通过这种公关手段,带动相关领导及部门的重视...https://m.edu.iask.sina.com.cn/jy/2GyvElVG9Uk.html
1.银行员工营销保险心得体会(精选10篇)我个人认为:我行尚处于银行保险营销的初级阶段。为什么是初级阶段,而不是发展阶段或加速阶段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行现阶段的表现就知道了。 表现一:销售额度小,市场占比小。 引用市行有关资料显示:代理保险业务开展几年来,在我行虽然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行中间业务中最具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业务品种之一。但是在...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2294740.html
2.银行营销保险话术保险营销战略是保险营销部门为了实现保险企业占领目标市场、完成预定营销目标,对目标保险市场进行选择、定位,以及制定全面营销规划和行动方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银行营销保险话术,欢迎阅读。 银行保险营销话术: 营销员:先生,请问您对保险这种理财方式怎么看呢? https://www.unjs.com/z/803554.html
3.银行柜员如何营销保险银行保险营销方案银行保险是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是不同金融产品、服务的相互整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险概念,在金融合作中,体现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强强联手,互联互动。国际上银行保险主要模式从国际经验看,银行...https://www.shenlanbao.com/he/846801
4.银行举办保险营销知识讲座.pptx银行保险营销知识讲座保险基础知识保险营销策略与技巧银行保险业务概述保险法律法规与合规要求客户沟通与服务技巧案例分享与实战演练contents目录01保险基础知识保险定义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通过集中风险、分摊损失,为个人或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保险种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保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保险标的可以分为财产保险...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6376398.html
5.实用的银行营销方案四篇总之,任何一种销售模式都要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销售模式一定要与银行的客户基础及保险公司的营销策略目标协调一致。欧洲银行保险人的经验表明金融计划模式是最有效的模式。 银行营销方案 篇3 银行保险的市场营销策略是由一系列的决策和行动方案组成的统一体,其目的是利用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的资料来完成...https://www.ruiwen.com/gongwen/fangan/1464084.html
6.苏黎老师:聚焦营销——资产配置和期缴保险营销策略随着资管新规等各项监管要求密集出台,利率市场化和产品同质化愈演愈烈,银行网点的实战营销能力必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在期交保险产品的营销中,理念沟通、需求引导,丰富多彩的营销技巧,如何能够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在营销的道路上,如何去向准客户快速呈现我们的产品优势,并让其容易理解和接受,将是直接决定结果的“最后...https://www.kaocha.org/newsshow/2944.html
7.银行保险二季度营销活动主题银行保险二季度营销活动主题,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都会提前定制好方案内容,营销是很好的拓客的渠道,但一个好的主题也会成为吸引客户的关键,银行保险二季度营销活动主题。 银行保险二季度营销活动主题1 一、活动主题:“金秋营销” 本次活动以“金秋营销”为主题,旨在向高中端客户和大众客户表达银...http://tt.ye-su.cn/yy/a2ed2nydsavv9veyey9.html
8.银行保险的销售模式(精雅篇)通常情况下, FPM模式是商业银行以个人理财业务为基础,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建立银行保险的销售模式。借助个人理财中心或贵宾理财室, 银行通过建立专门的客户经理为所属客户提供包括保险产品在内的一揽子个人金融方面的服务, 在营销方式上通过对金融产品进行组合, 在一定程度上对客户的资产进行保值和增值。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6r61pm.html
9.银行保险互联网营销宣传考试A、正确B、错误 5、销售人员入司随合同签署《银行保险销售从业人员互联网营销宣传合规承诺书》,归入销管系统入司档案中。 A、正确B、错误 6、监管的不同维度评价结果或民间排名可以作为宣传推介保险产品或公司的依据。 A、正确B、错误https://www.wjx.cn/xz/231131154.aspx
10.陈效老师:银行保险营销实战专家,领航(零售银行)中国区特邀合作...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发展部总经理 陈效老师实战经验 10多年银行保险一线营销、培训、管理经验。是银行保险业内公认的培训专家和太平人寿总公司首席培训讲师,在太平系统内享有盛誉,得到各大银行总分行高度认可。 陈效老师通过对保险营销的深入研究,结合自身心理学沉淀。透过保险营销的“术”,提炼出理念导入的“...https://www.58kaocha.com/h-nd-3317.html
11.银行保险销售技巧8篇(全文)渐进式营销是按照一定步骤和一定的方法引导客户,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通过自己专业化的营销理念销售产品的销售方式。 目前国内银行保险的销售模式普遍是以各家保险公司的客户经理蹲点销售。银行柜员配合为主导,在这种银行网点1对2,甚至1对多家保险公司的情况下,作为直接维护网点的银保客户经理,个人的营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nm8z2kfa.html